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鑫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0):75-76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腹部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3月~2010年3月我科腹部外科术后发生DVT患者42例,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组(观察组)22例和单纯低分子肝素组(对照组)2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4d后观察组患肢周经缩小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5.00%和8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用尿激酶是治疗DVT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优于单纯低分子肝素治疗,且与单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安全性无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次全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开展序贯抗凝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为该病最优化治疗积累经验。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42例次全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序贯抗凝治疗。记录二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肺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及氧饱和度数值,并做好对比。结果二组治疗前呼吸频率、心率及血气分析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呼吸频率、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PaO2及PaCO2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次全大面积肺栓塞开展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序贯抗凝治疗能有效恢复正常生命体征,并改善肺栓塞症状,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的联合方案治疗肺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肺栓塞患者80例进行分组回顾分析。甲组采用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联合治疗,乙组采用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栓塞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血小板计数;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乙组相较于甲组肺栓塞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乙组跟甲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血小板计数相似,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均无严重副作用发生,耐受良好,P0.05。结论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三者联合方案治疗肺栓塞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患者耐受良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孙海峰 《中外医疗》2011,30(7):55-56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抽取120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住院号奇偶分成2组各60例,实验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总体有效率为91.6%,远高于对照组总体有效率80.0%(P〈0.05)。实验组心率失常发生率为6.7%,出血发生率为16.7%,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心脏事件21.7%,死亡8.3%,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次大面积肺栓塞症患者行溶栓或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随访1年,观察远期无事件生存率。方法将确诊的106例次大面积肺栓塞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51)予以尿激酶20000U/kg静脉滴注。溶栓结束后,开始予以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并重叠口服华法林,尔后单纯应用华法林,直至INR达到2~3。B组(n=55)只用低分子量肝素和华法林抗凝,用法同A组。观察疗效并随访1年,观察主要终点事件(再发肺栓塞、严重出血及死亡)发生率。结果两组一般情况、基础临床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A组51例用尿激酶溶栓和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治疗者,46例有效(90.2%),有1例(1.9%)患者发生脑出血;B组55例单用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治疗者,37例有效(67.3%),无严重出血发生.随访1年时,A组有4例(13.7%)发生主要终点事件,B组有6例(14.5%)发生主要终点事件,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尿激酶溶栓和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症患者安全、有效,但与单用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治疗相比,其并不能改善1年后的无事件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刘发俊  陈进业 《河北医学》2013,19(5):677-679
目的:分析比较尿激酶与rt—PA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寻找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抢救的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50mg小剂量rt—PA治疗,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同时间肺动脉压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溶栓治疗后短时间内,观察组肺动脉收缩压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动脉收缩压、动脉血氧分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有出血性并发症,但对照组出血性并发症显著性高于观察组。结论:50mgrt-PA治疗急性肺栓塞可在短时间内改善急性肺栓塞对于心功能的影响以及组织缺氧状态,疗效肯定,临床使用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7.
李显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6):3451-3452
目的评价华法令治疗心房纤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治疗)和观察组(华法令治疗),每组各30例。对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的安全性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中,分别有2例和1例患者出现牙龈出血,停药后,症状自行消失,未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的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华法令治疗心房纤颤可以有效降低治疗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的疗效。方法: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该院共收治了46例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根据采用的治疗方式,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n =23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患者(n =23例)采用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在生命体征指标、血气分析指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给予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增强疗效,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
陈素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2):2909-2910
目的 评价华法令治疗心房纤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124 例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华法令进行治疗.分别从2 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栓发生率和终点事件发生率探讨华法令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增加,血栓发生率和终点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华法令治疗心房纤颤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栓发生率和临床病死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何敏 《中国医疗前沿》2010,5(21):64-64,38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塞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治疗时间窗的急性脑梗死病人60例溶栓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小剂量尿激酶(UK)与低分子肝素钙(LMWH)联用和对照组单纯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塞进行对照研究。两组同时给予降颅压、脑细胞营养保护剂、钙离子拮抗剂(尼莫西平4mg)等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率82%,对照组显效率58%。结论急性脑梗塞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溶栓疗效优于单纯尿激酶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可以预防再梗死。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两者联用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肯定,出血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348例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活血化瘀中药、肠溶阿司匹林等常规措施治疗,对照组174例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500Axalu腹壁皮下注射;治疗组174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尿激酶30万U+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14d后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6.2%,对照组总有效率7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缬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7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治疗组(34 例)和对照组(33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缬沙坦+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h 尿蛋白、血尿氮素(BUN)、血清肌酐(Scr)、血浆白蛋白(ALB)以及甘油三酯(TG)水平.结果: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B 水平均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h 尿蛋白、BUN、Scr、TG 水平均下降,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优于单纯缬沙坦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在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予以探讨。方法:选择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的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实施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方面,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的治疗方案,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低分子肝素与华法令抗凝治疗肺栓塞的效果对比.方法:病例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77例肺栓塞患者 ,将患者分为低分子肝素组和华法令组.华法令组应用华法令进行干预 ,低分子肝素组则应用低分子肝素进行干预.评价两组的凝血指标和用药安全性.结果:经治疗 ,两组患者在凝血指标上相近 ,统计学差异不显著( P>0.05 ).在用药安全性上 ,低分子肝素组(2.63% )跟华法令组(12.82% )相比有明显优势 ,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华法令与低分子肝素对肺栓塞患者均有效果 ,但相对于华法令来说 ,低分子肝素用药安全性更高 ,患者更耐受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王卫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4,(22):2921-2922
目的探讨溶栓加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106例在我院治疗的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试验组静脉滴注尿激酶,用量为2万U/kg,以此进行溶栓,结束后口服给药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口服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试验组有效48例(90.6%),对照组有36例有效(67.9%),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的调查结果显试验组有4例复发,对照组有6例复发。结论在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的常规过程中加入尿激酶可使治疗效果有所改善,但是对1年后的疾病复发没有太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锦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6):41-42,44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血栓通进行治疗,观察组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小板凝血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5.0%,而对照组为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前后PLT、APPT、PT和T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对进展性脑梗死治疗,能够明显提高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并对凝血指标没有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塞通+地塞米松+尿激酶治疗糖尿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例选用血塞通+地塞米松+尿激酶治疗,对照组11例单用尿激酶治疗,治疗前后对患者各进行一次血液流变学、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治疗组疗效及再通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而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塞通+地塞米松+尿激酶能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性,对糖尿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较明显疗效,且安全可靠,是治疗糖尿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静脉尿激酶溶栓后早期应用肝素防止再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4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予以尿激酶;观察组在应用尿激酶前即刻给予肝素5 000 U静脉注射,并于尿激酶给药12 h后监测凝血时间和(或)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待与治疗前比较其〈1.5倍时,予以肝素皮下注射。结果:观察组再通率为86.54%,对照组再通率为6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再通后再梗死率为4.44%,对照组血管再通后再梗死率为19.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比较,两组升高趋势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静脉尿激酶溶栓后早期应用肝素能够防止血管再闭塞,减少再梗死率,联合用药具有安全、简便、易行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8例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通过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对照组采取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血气指标和生命体征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临床效果较佳,并且可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深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罗书礼 《基层医学论坛》2014,(20):2630-2631
目的观察华法令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40例心房颤动患者,按入院治疗时间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华法林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阿司匹林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中脑卒中、死亡等发生率为7.50%,观察组患者中脑卒中、死亡等发生率为1.66%,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观察组不良应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令治疗心房颤动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