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膀胱冲洗对留置尿管尿路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膀胱冲洗对留置尿管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将内科脑血管意外尿失禁留置导尿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膀胱冲洗组和膀胱非冲洗组各60例。膀胱冲洗组进行封闭式膀胱冲洗,非冲洗组不进行膀胱冲洗。两组患者分别在插管的第3、5、7、10天留取尿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两组患者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尿管的患者极易发生泌尿系感染,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泌尿系感染是临床护理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膀胱冲洗对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需要留置尿管的患者40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00例采用新研制的一次性膀胱冲洗器进行冲洗,对照组200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膀胱冲洗。比较两种不同冲洗方法对患者舒适感、感染发生率、操作时间等的影响度。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留置尿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与试验组在患者舒适感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研制的一次性膀胱冲洗器经济适用,深受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的好评,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腹部手术后留置尿管的病人进行膀胱冲洗,观察输液前后拔除导尿管尿潴留的发生率.方法:200例腹部手术后留置尿管的病人随机分为膀胱冲洗组和非膀胱冲洗组各100例.上述两组以拔除尿管操作时间随机分为输液前、输液后拔管组,各50例.观察并记录拔管后第一次排尿情况.结果:膀胱冲洗组有效率为91%,明显优于非膀胱冲洗的73%(P<0.01);膀胱冲洗组中输液前拔管有效率为80.2%,输液后为100% (P<0.01);非膀胱冲洗组中输液前拔管有效率为68%,输液后为78% (P >0.05),二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手术后留置尿管的病人进行膀胱冲洗可有效预防尿潴留并且减少尿路感染可能性,以输液后拔管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膀胱冲洗加护理干预对留置尿管拔管后快速排尿的影响。方法:将94例留置尿管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留置尿管后第1天即行膀胱冲洗,定时开放夹管,训练膀胱功能,拔管当天不进行膀胱冲洗;观察组5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拔管当天进行膀胱冲洗,冲洗完半小时后拔管,同时给予患者心理和行为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拔管后1 h、2 h、4 h、6 h内排尿率和尿道口疼痛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冲洗加护理干预可提高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后第1次排尿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致泌尿系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方法对2011年7月-2012年6月,在我院行导尿、留置尿管的病例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12年7月-2013年6月,经院感科的干预及各项操作的加强,采用前瞻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对比。结果2011年7月-2012年6月留置尿管致泌尿系感染的感染率为28.92%,2012年7月-2013年6月为8.33%。结论通过留置尿管前的准备、置管时的无菌操作、置管后的护理、以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干预,使留置尿管导致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患者泌尿系感染的护理。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留置导尿的妇科住院成年患者,对其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观察留置尿管阶段泌尿系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97例留置尿管患者在留置阶段未发生泌尿系感染,3例在发生了泌尿系感染,通过采取系统性护理干预,症状好转。结论:通过采取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0.
拔尿管前行膀胱冲洗预防尿潴留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留置尿管拔出后易发生尿潴留,既增加了病人痛苦,又增加了尿路感染的机会。本文对我院自2000年1月到2002年8月对30例手术病人拔出留置尿管前应用5%碳酸氢钠加庆大霉素行膀胱冲洗,减少了拔管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 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460例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的护理干预,治疗组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全面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率、住院天数及临床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护理工作满意率(87.4%)、护理干预的效果(95.7%)、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及出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率(73.0%)、护理干预的效果(62.6%)、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及出院时间,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实施全面护理干预,预防尿路感染对于提高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留置导尿管拔除法在神经外科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留置导尿管的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在接到拔尿管医嘱后直接用无菌注射器抽尽气囊内的液体,随后将尿管拔出;实验组采用NS250ml+庆大霉素16万U+地塞米松10mg在拔管前以15—20ml/min滴人膀胱并保留至患者有尿意,将无菌注射器接气囊管道的外口,让气囊内的液体自行流至注射器内,直至无液体流出,再缓缓拔除尿管。结果两组病人在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时出现的异常症状、第一次排尿时间及平均时间及拔管后血尿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术后留置导尿管的病人中,应用改良尿管拔除法,能有效地减少尿管拔除后首次排尿时出现的异常症状,减少黏膜的损伤及再次导尿的机会,减轻了病人躯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4):182-184+188
目的 分析在ICU 重症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于预防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9 年1~12 月收治的100 例入住ICU 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6.72±1.0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47±2.78)d,观察组的住院费用为(39 820.12±29.58)元低于对照组的(81 505.59±42.27)元(P<0.05);观察组的留置尿管时间为(10.32±1.63)d,对照组的留置尿管时间为(15.61±2.37)d,观察组留置尿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4.00%,对照组为22.00%,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结论ICU 患者通常都会留置导尿管,其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感染等情况,而在ICU 重症患者留置导尿管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能有效减少脱管的发生,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经济费用降低患者的经济压力,且能有效促进留置尿管时间的减少,降低尿路的感染率,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患者在拔出尿管后膀胱功能因不同的排尿方法其功能有各种差异性。方法留置导尿患者对常规定时夹闭尿管的排尿方法和采取按需放尿的方法对比。结果拔出尿管后两种方法的首次排尿顺畅率和残余尿量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有效验证减少排尿异常发生率的就是按需排尿训练法。结论临床上要恢复自主排尿功能必须采用按需放尿的方法,这样排尿异常才可以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儿童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护理对策。方法:对532例泌尿外科住院患儿留置导管尿路感染发生率、相关因素、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监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留置导管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3.3%。尿路感染率女性患儿明显高于男性患儿(P<0.01);7~15岁患儿尿路感染率显著高于1~6岁患儿(P<0.01);导尿管留置8~14 d患儿尿路感染率亦明显高于导尿管留置1~7 d患儿(P<0.01)。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以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屎肠球菌为主,分别占28.0%、22.7%和21.3%。21株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和青霉素敏感性为100.0%,对庆大霉素、利福平和米诺环素耐药率较高;14株屎肠球菌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耐药率均为87.5%,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敏感度较高;16株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为94.1%,而17株均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尿路感染率与性别、年龄和留置时间有关。有必要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减少减少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重度颅脑损伤、脑出血等需要长时间留置导尿患者更换导尿管的最佳间隔时间,以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方法:将留置导尿时间超过5周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其中A组每3周更换一次导尿管,B组每4周更换一次导尿管,C组每5周更换一次,3组患者分别于第1、7、14、21、28天和第35天留取中段尿做细菌培养检查,并将更换后的导尿管前端进行细菌培养检查,找出更换导尿管的最佳间隔时间。结果:3组患者尿液及导尿管前端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颅脑损伤、脑出血等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每5周更换一次导尿管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透析中心深静脉留置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行留置导管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全面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导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置导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留置导管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使用效果,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长效抗菌材料"洁忧神"在预防重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尿路感染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的留置导尿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用药组50例。对照组,按常规行尿道口护理,2次/天;用药组,按常规行尿道口护理后,加用"洁悠神"喷洒于导尿管与尿道口,2次/天。观察两组患者置留导尿管后第3、5、7天膀胱内尿液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用药组置管期间尿培养尿路感染病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洁忧神"能有效降低留置导尿后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