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比较经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与传统氯胺酮复合麻醉在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中的优缺点.方法 将ASA Ⅰ~Ⅱ级拟在全麻下行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的40例年龄2~4岁患儿随机分为A组(经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组)和B组(氯胺酮复合麻醉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手术过程中患儿心率(HR)变化、肢体活动、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术毕苏醒时间及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 A组患儿手术过程中发生肢体活动明显低于B组(P<0.01),心率变化超过20%的患儿A组低于B组(P<0.05),两组患儿术中SpO2和呼吸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毕清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A组围术期不良反应也大大低于B组.结论 经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安全可靠,效果确切,明显优于氯胺酮复合麻醉,可作为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矫形手术的适宜麻醉.  相似文献   

2.
周海  张腾云  吴娴  王建华 《临床医学工程》2012,19(10):1712-1714
目的比较氯胺酮、七氟醚、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头颈部手术麻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苏醒质量。方法选择择期头颈手术小儿100例,随机分为A组:氯胺酮;B组:氯胺酮、瑞芬太尼;C组:七氟醚;D组:舒芬太尼、丙泊酚;E组:瑞芬太尼、丙泊酚(n=20)。记录插管前、插管时、术中10min、手术结束时和清醒拔管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观察手术结束至患儿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拔管后躁动情况。结果插管时和清醒拔管时的MAP和HR,B、C、D、E组低于A组(P<0.05),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苏醒拔管时间C、E组短于A组(P<0.01),B、D组也短于A组(P<0.05)。结论与氯胺酮比较,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更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和缩短苏醒时间,舒适度高。  相似文献   

3.
张长春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152-1152
目的 对七氟醚和氯胺酮应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麻醉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和比较.方法 将6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Q组和L组,各30例.Q组采用喉罩七氟醚吸入,L组单纯静脉注射氯氨酮麻醉,且切皮前均在阴茎根部予以1%利多卡因充分浸润.观察记录所有患儿诱导前后、术中、术毕时的HR、SpO2以及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和镇痛效果等并作比较分析.结果 Q组在起效时间、术后苏醒时间、SpO2、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明显由于L组(P<0.05),但诱导前两组患儿HR、MAP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后Q组HR、MAP明显低于L组以及诱导前水平(P<0.05).结论 两种麻醉方法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均安全有效,但七氟醚吸入全麻起效快,苏醒快,术后躁动少且易被小儿接受,临床上优于单纯氯胺酮静脉全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七氟烷联合氯胺酮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ASAI~II级先天性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实验组则改为七氟烷复合氯胺酮.记录术前、诱导后、切皮、结扎疝囊时的HR、MAP、SP02变化,观察麻醉苏醒时间、并发症及氯胺酮用量.结果:与术前比较,切皮、结扎疝囊时对照组的HR、MBP明显升高,P<0.05,而实验组则无明显变化.麻醉苏醒时间实验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氯胺酮用量对照组明显多于实验组,P<0.05,术后并发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氯胺酮应用于小儿疝气麻醉平稳,苏醒快,是较好的小儿疝气麻醉药物组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联合骶管麻醉和单纯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并进行效果分析。方法收集下腹部手术患儿60例资料,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七氟醚联合骶管麻醉,对照组应用七氟醚麻醉,对患儿入室时、诱导后、切皮时、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术毕苏醒时间及术后躁动、恶心、呕吐等的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麻醉后观察组各时间点MAP,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毕苏醒时间及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下腹部手术七氟醚联合骶管麻醉安全有效,优势明显,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陈磊 《现代保健》2012,(8):50-51
目的比较七氟醚与氯胺酮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疗效。方法将66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随机均分为面罩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两组,记录两组患儿麻醉效果,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手术室时间,术中摇头、肢体活动以及术后呕吐等指标。结果两组的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七氟醚组的麻醉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短于氯胺酮组(P〈0.01);七氟醚组的定向力恢复时间、安全离开手术室的时间明显短于氯胺酮组(P〈0.05)。从术中摇头、肢体活动来看,七氟醚组明显少于氯胺酮组(P〈0.01)。两组术后呕吐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罩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小儿外科手术明显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其诱导及苏醒迅速,术中摇头、肢体活动率低,是一种应用于小儿较理想的麻醉诱导方式。  相似文献   

7.
《现代医院》2017,(2):277-279
目的对比地氟醚与七氟醚在子宫外产时手术麻醉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4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6例行子宫外产时手术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按照维持麻醉用药差异,分为A组与B组各33例,A组使用地氟醚,B组使用七氟醚,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患者NTI、MAP、HR及胎儿HR、FS与EF。结果 t_3、t_4时间点,A组患者NTI明显高于B组(P<0.05);t1时间点,B组MAP明显低于A组(P<0.05);t_1、t_2时间点,B组HR明显高于A组(P<0.05);t_0~t_1时段,两组MAP明显减小,且HR显著增加(P<0.05);Ft_2、Ft_3时间点,A组胎儿SF、EF均明显小于B组,而HR明显大于B组(P<0.05)。结论子宫外产手术过程中,相对于地氟醚,七氟醚可对胎儿心功能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并且七氟醚存在麻醉深度不足的缺点,而地氟醚可减少血管活性药(升压药)的使用量,故地氟醚对子宫外产术麻醉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喉罩全凭七氟醚吸入全麻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2~10岁进行腹腔镜择期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七氟醚组,采用高浓度七氟醚诱导后,置入喉罩全凭七氟醚吸入全麻;B组为氯胺酮组,采用氯胺酮、芬太尼静脉诱导后置入气管插管,术中氯胺酮及丙泊酚维持静脉全麻。连续观察两组患儿术中MAP、SPO2、HR的变化,以及术毕停药以后两组患儿的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安全离开手术室的时间。结果两组患儿的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安全离开手术室时间及发生恶心、呕吐、与躁动的现象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七氟醚组少于氯胺酮组。结论经喉罩全凭七氟醚吸入全麻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时,诱导快,无异味刺激,对循环呼吸影响小,术后麻醉苏醒快,恶心呕吐、口咽不适、躁动发生率低,是应用于小儿麻醉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120例择期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两组,七氟醚吸入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观察组)、全凭静脉麻醉组(对照组),分别记录围麻醉期间各时点(麻醉前T0、诱导插管后T1、切皮时T2、手术探查时T3、拔管时T4、拔管后10minT5)的血流动力学变化(MAP、HR)及两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躁动情况(Ramesay评分和躁动评分)。结果观察组在切皮时、手术探查时和拔管时MAP和HR的上升幅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苏醒期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七氟醚吸入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腹部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效果确切平稳、苏醒迅速,苏醒躁动少,是一种比较安全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赵柯敏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9):1273-1274
目的 评价七氟醚吸入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期或急诊上肢骨科手术患儿80例,分为两组,七氟醚吸入复合臂丛神经阻滞组简称(A组)40例.氯胺酮基础麻醉复合神经阻滞组简称(B组)40例.记录患儿手术前(T0)、诱导后(T1)、手术切皮时(T2)、手术结束时(T3)和苏醒时(T4)的HR、RR、SPO2值,记录患儿苏醒时间,恶心呕吐、躁动、噩梦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组较B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5)、恶心呕吐、躁动、噩梦精神症状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七氟醚吸入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骨科手术中能明显缩短清醒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及其它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曲马多辅助腰硬联合麻醉在宫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女性不孕症行宫腹腔镜手术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对象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于切皮前10min常规静脉滴注曲马多1mg/kg,氟哌利多0.05mg/kg,A组气腹时加用氯胺酮0.5mg/kg,术中视受术者气腹耐受情况追加氯胺酮。常规面罩吸氧,连续监测心电图(ECG)、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血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气腹前和气腹后15min、30min、45min及放气后监测参数;记录术中肢体扭动、气腹不适感及意识状态;了解术后24h内头痛、恶心、呕吐、精神副作用等不良反应;术后24h调查受术者麻醉满意度。结果:两组对象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压波动较大,但仍在正常值范围;体动、气腹不适感比较B组明显多于A组,镇静、镇痛效果A组优于B组(P0.01);麻醉满意度调查A组高于B组(P0.01)。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曲马多辅助腰硬联合麻醉镇静镇痛效果满意,是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小儿麻醉中氯胺酮联合丙泊酚使用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需要手术治疗的156例患儿分为观察组(N=78)与对照组(M=78),观察组给予氯胺酮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仅给予氯胺酮进行麻醉观察,于麻醉前、术中、术毕记录其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并比较两组苏醒时间,发生躁动的情况。结果基础麻醉后和术中两组的MBP、HR、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组明显低于M组(P<0.05),而N组SPO2高于M组(P<0.05)。并且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组的氯胺酮用量显著少于单纯氯胺酮组,并且手术平稳、恢复快、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氯胺酮联合丙泊酚于小儿麻醉术后,苏醒快、生命体征平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在小儿全身麻醉中的临床应用,评估其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小儿外科于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66例择期施行全麻手术的患儿,按照麻醉药物不同分为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组(A组)和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麻醉组(B组),分别记录两组间患儿特定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及苏醒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麻醉前两组患儿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后B组患儿各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A组(P〈0.05),麻醉苏醒时间较A组短(P〈0.05),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亦低于A组(P〈0.05)。结论在小儿全身麻醉手术中,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麻醉能有效地维持机体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缩短患儿术后复苏时间,且未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躁动及恶心呕吐等相关并发症;与传统的麻醉方法相比,具有更加高效、安全的优势,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丙泊酚全麻诱导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3月—2012年2月入住该院的82例足月妊娠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1例,采用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全麻诱导麻醉,对照组41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各时间段BP、HR、SPO2、RR变化、镇静效果评分、麻醉至胎儿出生时间间隔(ID)、Apgar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切皮时及胎儿分娩时平均动脉压(MAP)、HR、RR均较术前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闭腹膜时两组患者SPO2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切皮时、胎儿分娩时的镇静效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给药后至产儿娩出时间间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Apgar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采用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全麻诱导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本院接诊的13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氯胺酮对患儿进行麻醉,试验组采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对患儿进行麻醉。分别在术前、术后对两组患儿的苏醒时间、胺碘酮用量、呼吸不畅、躁动及精神异常的发生率进行记录分析,并对两组患儿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儿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患儿呼吸不畅、躁动及精神异常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两组患儿手术前后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试验组患儿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幅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进行辅助小儿区域麻醉临床效果良好,优于单独使用氯胺酮对患儿进行麻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胸科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例老年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3例实施全麻,B组25例实施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检测诱导前即刻(T0)、切皮时(T1)、切皮后2h(T2)、切皮后4 h(T3)、停药时(T4)、拔管后5 min(T5)的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白细胞介素6(IL-6)、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变化,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价患者认知功能。结果两组切皮后Cor、E、NE、IL-6水平均高于基础值,切皮后3~5h达到最高峰,T2-T3时段B组Cor、E、NE、IL-6水平低于A组;B组术中rSO2较基础下降幅度小于A组;B组术后1d、3dMMSE评分高于A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科手术使老年患者应激激素升高,硬膜外麻醉对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作为老年胸科手术的首选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基础麻醉用于小儿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5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骶管麻醉组(S组,n=25)和氯胺酮组(K组,n=25),于手术前、切皮时、术中、术毕记录其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清醒时间和精神症状。结果切皮时两组的BP、HR有统计学差异,S组明显低于K组(P〈0.05)。S组麻醉效果优于K组,其氯胺酮的用量也明显少于K组,且S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缩短,精神症状发生率少。结论骶管阻滞复合氯胺酮麻醉应用于小儿临床麻醉,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在子宫肌瘤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行子宫肌瘤切除的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术中对患者血压(BP)、心率(HR)和手术牵拉反应进行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在麻醉期间血压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显著,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32,X2=6.251;P〈0.05);②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及局麻药的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6.278,X2=9.674,X2=12.256;P〈0.05),③观察组麻醉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576,P〈0.01)。结论:在子宫肌瘤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较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好,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和探讨七氟烷、氯胺酮静吸复合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90例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给予七氟烷、氯胺酮静吸麻醉,对照组采用七氟烷进行麻醉,对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儿的苏醒时间和清醒时间均显著短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2例不良反应,占20.00%,对照组出现27例不良反应,占60.00%,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七氟烷、氯胺酮精细符合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麻醉效果显著,复合麻醉有效降低了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骶管阻滞对学龄前儿童静脉麻醉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将36例拟行下腹部以下部位手术的学龄前儿童分为骶管阻滞结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组(Ⅰ组)和单纯静脉麻醉组(Ⅱ组)。结果两组患儿术中镇痛完善、术野肌松满意、无肢体动;基础MAP、HR比术中高,术中MAP、RR、HR、SpO2维持稳定。Ⅰ组有两例切皮时由于轻微体动追加了一次氯胺酮,Ⅱ组均视情况追加了1~3次氯胺酮。Ⅰ组术毕均于25min内清醒,平均(11·35±3·40)min,术毕清醒时间远远少于Ⅱ组,平均时间(113·50±32·80)min(p<0·01)。Ⅰ组1例小儿出现尿潴留;全部小儿清醒后安静无哭闹。Ⅱ组小儿清醒后均出现哭闹。两组患儿清醒后没有出现呕吐。结论骶管阻滞结合丙泊酚静脉麻醉镇痛确切,呼吸、循环功能稳定,清醒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