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属于机遇性肺感染,常见于血液系统疾病、器官移植、淋巴瘤、艾滋病及重症患者晚期等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分为血管受侵型和气道受侵型。IPA是肺曲霉病中最严重的类型,病死率极高,早期诊断非常重要。CT检查对IPA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但其影像表现复杂多样,主要CT征象为肺实变、结节及肿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免疫抑制兔肺部感染白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的薄层CT表现并与病理对照,以加深对肺部真菌感染早期表现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方法 建立免疫抑制兔肺部感染白念珠菌、曲霉菌及隐球菌动物模型后,各实验组及对照组行CT扫描观察CT表现,并与病理作对照研究;免疫抑制剂使用前后兔静脉血中性粒细胞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CT征象及病灶分布比较采用x2检验及Fisher's 精确检验,CT出现病变的时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白念珠菌实验组17只中14只建模成功,隐球菌实验组19只中16只建模成功,曲霉菌实验组17只中15只建模成功;实验动物免疫抑制剂使用前后中性粒细胞值比较:白念珠菌组分别为(2.91±0.92)、(0.35±0.19)×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84,P<0.05);曲霉菌组分别为(2.51 ± 0.82)、(0.76 ±0.71)×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92,P<0.05);隐球菌组分别为(2.10±0.65)、(0.48±0.22)×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99,P<0.05);3种真菌性肺炎胸部CT出现病变时间(白念珠菌组平均为接种后4.36 d,曲霉菌组5.86 d,隐球菌组3.69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4只白念珠菌肺炎兔中,磨玻璃影(GGO)10只,实变8只,结节1只,病灶累及双肺7只;15只熏烟色曲霉菌肺炎兔中,GGO 13只,实变4只,结节1只,双肺受累9只;16只新生隐球菌肺炎兔中GGO 10只,实变5只,结节1只,病灶累及双肺6只;病理上GGO主要为肺充血、出血、间质增生及炎细胞浸润,肺实变则提示较严重的充血、出血、间质增生、炎细胞浸润及组织坏死与血管栓塞出现.结论 免疫抑制兔肺部白念珠菌、曲霉菌及隐球菌肺部感染模型有较高的建模成功率,3种真菌病变早期在CT上以GGO、实变和结节表现为主,3种真菌性肺炎的早期表现相仿,没有明显差别;其薄层CT表现基本反映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螺旋CT薄层扫描在肺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38例肺真菌感染患者的螺旋CT薄层扫描图像进行分析,并结合病理学总结不同真菌的影像特征.结果 38例中肺曲霉菌16例,螺旋CT薄层扫描主要表现为软组织密度结节或肿块(14/16),其中7例病灶周围形成浅淡的、"磨玻璃"样晕环;典型肺曲菌球表现为"空气半月征"(5/16).肺隐球菌10例,CT表现为结节、团块及实变影,内部可见"细支气管充气征"(3/10).肺白色念珠菌9例,表现为两肺野散在或布满大小不一、密度不均的絮片状影,边缘模糊,伴有大小不等的结节影.肺毛霉菌3例,表现为"磨玻璃"样及结节影.结论 螺旋CT薄层扫描可以清晰显示肺内病灶的形态特点,提示"晕征"、"空气半月征"、"洞内球征"、"细支气管充气征"及"树芽征"较特异的征象.不同真菌种类其螺旋CT薄层扫描征象亦有所差别,但最终需结合病理学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8例肺隐球菌病(PC)CT表现及探讨误诊原因,提高该病诊断符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细胞学证实的28例肺隐球菌病CT征象.结果 28例肺隐球菌病CT表现为:①结节或肿块型19例,其中孤立12例,多发7例,可合并"晕征"或空洞等,无胸膜凹陷征;②浸润实变型4 例,见支气管空气征及周边密度趋淡;③磨玻璃样型2例,1例合并网状影;④混合型3例,呈两肺广泛分布.28例肺隐球菌病影像诊断误诊26例,9例误诊为肺癌,7例误诊为肺结核,10例为一般炎症.结论 肺隐球菌病的CT表现多种多样,也存在一定相对特征性改变,结合临床病史,做出全面分析和诊断,可以减少该病误诊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肺隐球菌病(PC)的CT影像表现,加深对本病影像征象的认识及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PC患者的CT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 ①结节或肿块型10例,结节型多见,直径1~2.5 cm,多发结节易融合.斑片、实变浸润型6例,所见斑片或实变的密度较炎性斑片高,边界多清楚.双肺病灶多为一侧为主,另一侧受累.混合型3例,表现为结节、实变及磨玻璃影等混合存在,均为双肺分布.②病灶分布特点为下肺分布(47%)及胸膜下分布(68%),多为轻~中度强化.③19例患者中,出现影像征象依次为胸膜增厚8例(42%),支气管气相7例(36%),晕轮征5例(26%),空洞4例(21%).结论 PC的CT表现具有多样性.①病灶以下肺及近胸膜分布多见.②病变多为轻~中度强化.③胸膜增厚、支气管气相、晕轮征、空洞等征象对诊断有一定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及胸部CT表现。结果:9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男7例,女2例,有基础病变5例。结节肿块型5例(56%);实变型1例(11%);混合型3例(33%);右肺病灶4例,双肺均有病灶5例。3例可见树芽征,4例可见空洞。病灶均分布在下肺外周带和胸膜下。4例手术切除,5例治疗后CT随访斑片影吸收和结节影减少缩小,2例治疗过程中出现空洞。结论:原发性肺隐球菌病CT表现多样,无特异性,CT追踪检查能较敏感准确的反映病灶的变化,认识此病的CT表现有助于该病的及时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隐球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3年4月经穿刺病理确诊的14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患者均行CT平扫,CT表现为双肺多发病灶6例,左肺病变2例,右肺病变6例,病灶分布以下肺外周和胸膜下为主;多发结节病变9例,实变影2例,实变伴结节3例。14例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均成功,穿刺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对于临床不易确诊的肺隐球菌病,选择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MALT淋巴瘤的CT表现,影像观察指标为病灶的数量、分布、形态、密度及伴随征象.结果 12例MALT淋巴瘤中共检出肺实变、肺肿块、肺结节、磨玻璃样病灶32个,病灶单发2例,多发10例;多发病例中单肺多发2例,双肺多发8例.肺实变10例共21个病灶,其内均可见支气管充气征,1例2个病灶内见支气管扩张;肺肿块或结节影3例共5个病灶,3个病灶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磨玻璃样改变2例共6个病灶;1例伴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结论 MALT淋巴瘤CT上常表现为双肺多发、含有支气管充气征的肺实变、肿块、结节样或磨玻璃样改变;上述影像表现及相对缓慢的病变过程提示MALT淋巴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 PC)的多种CT(computed tomography)表现形式,分析其影像学特点,从而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搜集我院2018年经病理确诊的16例P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6例PC患者以中、青年男性多见。CT表现具有多样性:10例表现为单发结节或肿块,9例位于肺外带,7例结节内见充气支气管征;3例表现为多发结节肿块及空洞,病变常聚集簇状分布;2例表现为单发空洞;1例表现为广泛实变浸润,病变以胸膜下分布为主,呈结节样融合。所有病例均未见钙化。8例患者行CT增强,其中结节可呈轻-中-重不同的强化程度。结论 PC以中、青年男性多见,CT表现具有多样性,但也存在一定的规律,病变部位以肺外带多见,以结节肿块型多见;充气支气管征、空洞、聚集簇状分布及结节样融合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非艾滋病(AIDS)患者不同免疫状态下肺隐球菌病(PC)的临床和CT表现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PC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分别对免疫低下和免疫正常PC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胸部CT征象进行对比.结果:共收集49例非AIDS PC患者,包括免疫低下组24例和免疫正常组25例,平均年龄(51.8±12.5)岁.PC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咳嗽和发热,免疫低下组均明显多于免疫正常组(P=0.015;P=0.028).在病灶数量上,免疫低下组以多发为主15例(62.5%),免疫正常组以单发为主16例(6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在CT征象上,免疫低下组表现为结节或肿块11例(45.8%),实变13例(54.2%),合并磨玻璃密度影7例(12.9%);而免疫正常组CT表现为结节或肿块21例(84.0%),实变4例(16.0%),合并磨玻璃影1例(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23).病变内部空洞形成率在免疫低下患者13例(54.2%)明显多于免疫正常患者6例(24.0%,P=0.030).结论:咳嗽和发热更常见于非AIDS但免疫力低下的PC患者.非AIDS PC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与免疫状态有关.免疫低下者以肺内多发、实变影为主,免疫正常者以肺内单发、结节/肿块影常见;空洞和磨玻璃密度影更容易发生在免疫低下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HIV阴性肺隐球菌病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04~2011-10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20例HIV阴性肺隐球菌患者(包括7例免疫功能抑制者)的CT图像及临床资料.结果 ①肿块或结节型8例,其中孤立病灶3例,多发病灶5例,下肺、外周分布为主.②实变型7例,其中局限病灶3例,密度较高,边界较清;多发病灶4例,双肺散在分布.③混合型5例,表现为结节、团块、实变及磨玻璃影混合存在.20例患者中,晕征6例(30%),空洞11例(55%),支气管气相为10例(50%).结论 肺隐球菌病CT表现多样,病灶以下肺及外周分布为主,晕征、空洞及支气管气相有一定提示意义,有助于作出早期诊断,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分辨胸部CT对肺炎型肺癌(PLC)与大叶性肺炎(LP)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38例PLC患者与40例LP患者的资料,其中38例PLC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LP患者作为对照组。均行高分辨胸部CT检查分析CT表现。结果 观察组病灶形态为肺叶段实变、单纯肺段或肺叶实变、混合阴影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 <0.05);两组病灶形态为混合磨玻璃结节伴有实性成分、单纯磨玻璃密度影的发生率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病灶边缘、分布与密度的发生率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枯枝征、蜂窝征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高分辨胸部CT可以通过病灶形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枯枝征、蜂窝征等征象鉴别诊断PLC与LP,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免疫正常人群肺原发性隐球菌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26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表现和CT征象。结果 26例中19例有临床表现,以咳嗽最多,共14例。CT最常见征象为结节,共21例,其中8例单发,9例簇状多发,4例散在多发;13例结节形态不规则,19例边界不清楚;21例结节阳性病例中14例有结节周围晕征。病灶多发生于双肺下叶(15例),并多分布于外带(18例)。磨玻璃样影多见于老年人群,占66.7%。结论免疫正常人群原发性肺隐球菌病胸部CT典型的表现为双肺下叶外带簇状多发结节灶并结节周围晕征。而在老年人群中发现磨玻璃样影,无论伴或不伴结节,均需高度考虑隐球菌病可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活动性肺结核CT征象在肺结核诊断及活动性判定中的价值.方法 搜集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新发初治涂阳肺结核64例,涂阴肺结核51例,均行MSCT扫描,分析涂阳组与涂阴组活动性肺结核CT征象的表现并分别统计检出率.结果 活动性肺结核CT征象:磨玻璃影、小叶中心结节、支气管壁增厚、小叶样实变、树芽征、多发小结节内空洞、实变、腺泡结节、空洞的总检出率分别为87.8%、81.7%、75.7%、70.4%、55.7%、39.1%、35.7%、31.3%、27.8%,涂阳组树芽征、多发小结节内空洞、实变、空洞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涂阴组(P<0.05).4种以上活动性肺结核CT征象涂阳组明显高于涂阴组(P<0.05).结论 涂阳、涂阴活动性肺结核部分CT征象检出率和种类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结节的CT征象与其良恶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肺结节的CT表现及其手术切除后的病理类型,比较分析良恶性肺结节之间各CT征象(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胸膜牵拉征)的检出率,并用Sperman秩相关分析4种不同浸润程度的早期肺腺癌(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浸润性腺癌)与3种不同密度结节(纯磨玻璃密度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实性结节)之间的关系。结果:良性结节的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牵拉征检出率均明显低于恶性结节(均P<0.05),而气管充气征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肺癌的侵袭性与结节的实体成分检出率存在正相关(Sperman相关系数=0.533,P=0.000)。结论: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牵拉征及随访过程中结节实性成分的出现及增加可作为恶性肺结节的特异性CT征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非免疫缺陷病毒(AIDS)患者肺隐球菌病(PC)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顺性分析4家医院2003年4月-2013年11月收治经病理学证实的非AIDS患者PC的CT影像资料39例.结果:39例PC患者中肺肿块/结节型占62%(24例),并以单发型最多见(46%,18例);混合型占21%(8例);肺实变型占15%(6例);弥漫型占3%(1例).普通型及周围型分别占46%(18例)及38%(15例).所有患者共检出可评估病灶75个,主要累及下肺区(65%,49个).充气支气管征见于57%的肺肿块/结节(26个),其中Ⅲ型22个,假空洞征7个.磨玻璃影/晕征见于46%的肺肿块/结节(21个)及52%的肺实变(15个).卫星灶见于33%(13例)的患者.结论:非AIDS患者PC的CT表现各异.肺单发/多发性肿块/结节主要位于下肺、胸膜下/接近胸膜下区域、周围磨玻璃影/晕征、Ⅲ型充气支气管征/假空洞征及卫星灶可能对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侵袭性肺曲菌病的早期CT特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侵袭性肺曲菌病(IPA)的早期CT特征。资料与方法: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IPA9例,均行胸部CT平扫。结果:CT表现为8例有胸膜下楔形实变影;7例有多发结节影,其中4例晕征,3例有斑点状阴影。结论:胸膜下楔形实变影和带有晕征的结节影是IPA早期的特征性CT改变。  相似文献   

18.
肺隐球菌病CT导向下经皮穿刺活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导向下经皮穿刺肺活检对肺隐球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肺隐球菌病的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检查,其中9例平扫,2例直接增强,11例行细针抽吸及切割活检送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CT显示单发肺结节4例,多发肺结节5例,2例呈实变样表现,11例经细针抽吸活检2例可疑隐球菌病,切割活检11例均确诊为隐球菌病,发生少量气胸1例。结论:对于肺部难以确诊的肺隐球菌病例,CT导向下经皮穿刺切割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新型隐球菌肺炎的临床、X线胸片与多层螺旋CT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肺炎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新型隐球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胸部X线片及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 16例新型隐球菌肺炎患者临床症状较轻,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气喘、胸背痛和低热;具有糖尿病史2例,肺结核病史4例。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证实13例,CT定位穿刺活检证实3例。X线胸片表现为双中下肺野内结节状、肿块状及片块状实变阴影;实变影内空洞6例。多层螺旋CT显示肺内病灶分布、形态与胸片类似;"晕征"8例,支气管充气征9例,多发空洞11例,纵隔淋巴结轻度增大5例;病灶大部位于双中下肺,合并上肺病灶4例。结论新型隐球菌肺炎的临床症状与影像表现通常不符。多层螺旋CT比X线胸片提供更多信息,确诊有赖于纤维支气管镜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20.
侵袭性肺曲菌病CT诊断(附17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侵袭性肺曲菌病(IPA)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侵袭性肺曲菌病CT表现。结果:17例中患糖尿病3例,白血病3例,淋巴瘤2例,骨髓瘤2例,肺结核2例,肺癌术后1例,肾移植后1例,红斑狼疮长期服用激素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长期服用激素1例,未患其它疾病者1例。17例中病变近胸膜下呈楔形大片状实变阴影6例,其中3例两肺伴多发结节样阴影;病变呈团块状阴影6例,团块边缘较光整,其中3例团块影内见大小不等小空洞,2例团块有轻微分叶,1例团块边缘略有"晕征";病变呈多发小结节病灶和多发小斑片状影散在分布两肺3例,小结节病灶边缘有"晕征";多发小斑片状影散在分布两肺2例,密度低,边缘模糊,呈磨玻璃样表现。结论:侵袭性肺曲菌病CT征象主要为楔形实变、团块状影、多发结节影及小斑片状影,多发结节伴"晕征"时应提示侵袭性肺曲菌病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