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报道1982年秋冬季长沙、株洲二地婴幼儿急性胃肠炎的病原学检查。从50例胃肠炎患儿粪便中,以电镜方法检出轮状病毒颗粒者42例(阳性率84%)。根据病毒的形态特点和免疫电镜所见,,确认了轮状病毒的存在,且认为该病毒系本次婴幼儿急性胃肠炎的病原。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直接电镜与免疫电镜的标本制作方法及电镜下所见到的轮状病毒、腺病毒以及Norwalk因子的形态、大小、及其结构;同时通过电镜检查结果证实引起西宁市婴幼儿腹泻的病毒病原主要是轮状病毒。此外观察了便样与病毒检出的关系,以米泔样(乳白色)便检出率最高(87.5%)。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有关1983年秋冬季与1984年秋冬季汕头市婴幼儿腹泻的病因学研究结果。对85例腹泻婴幼儿的粪便标本,应用直接电镜法、ELISA共检出轮状病毒61例,其中2例同时观察到腺病毒。应用组织培养分离到柯萨奇B_1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各1株。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到空肠弯曲菌、志贺氏Ⅰ型、致病性大肠杆菌O_(120)B_(16)和O_(55)B_5型各1株。根据轮状病毒检出率颇高(占71.8%),及在腹泻流行期间未从健康的和惠其他疾病的婴幼儿粪便中检出本病毒,我们认为轮状病毒是汕头市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1979年冬和1980年秋江苏省两次婴幼儿急性胃肠炎流行的病原学研究。从37例患儿粪便中,电子显微镜检查见典型轮状病毒(Rota virus)颗粒者24例(65%)。部分电镜阳性标本和患儿恢复期血清的免疫电镜检查,可见凝聚成堆的病毒颗粒,有的颗粒之间隐约可见抗体桥。对31例标本在人胚肾细胞上作常规病毒分离,有4例表现为肠道病毒的细胞病变,其中2例为电镜检查轮状病毒阳性者。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158例伴有蛋花汤样或水样便,并经便常规检查初步除外菌痢的秋泻,经电镜和PAGE法检测,病毒阳性率86.3%,轮状病毒占76.7%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327例流行性婴幼儿腹泻的病原学检测结果。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棍合夹心法测得阳性结果150例(46.8%);并从中抽样40份标本同时作ELISA和免疫电镜检查轮状病毒,结果阳性率分别为26/40和27/40。可以证实轮状病毒是南宁地区冬季婴幼儿腹泻的病原。  相似文献   

7.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与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PAGE)法对广州市两家医院产科病房的产妇及出生1~9天的新生儿以及3所幼儿园1~4岁健康儿童进行了轮状病毒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25例产妇及80例正常儿童粪便中,无1例检出轮状病毒,而64例新生儿中的轮状病毒感染率为20.3%,人工喂养的新生儿轮状感染率(53.8%)较母乳喂养者为高(11.8%),排毒持续时间也较长。产道分娩较剖腹分娩的新生儿,感染轮状病毒的时间早。所有新生儿感染的轮状病毒,病毒核酸电泳型均为同一模式,与当年婴幼儿腹泻病孩所分出的轮状病毒流行优势株,其电泳图谱完全重叠。32份脐血中仅1份轮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此外,用PAGE及阻断ELISA法证实,ELISA法检测无症状新生儿粪便的轮状病毒时,具有较高的假阳性(24.8%)。  相似文献   

8.
儿童急性病毒性腹泻病原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病毒性腹泻的病原流行趋势.方法 对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门诊就诊的急性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学检测(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腺病毒),新鲜粪便标本冷藏保存,使用Trizol和DNAzol试剂提取粪便标本核酸(RNA和DNA),分别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粪便标本中的轮状病毒,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核酸,PCR方法检测肠腺病毒DNA.结果 留取粪便标本共1 295份,病原学阳性411份(阳性率31.7%).其中轮状病毒单一阳性282份,占阳性标本的68.6%;诺如病毒单一阳性78份,占阳性标本的19.0%;肠腺病毒单一阳性25份,占阳性标本的6.1%;2种病毒混合感染26例,占阳性标本的6.3%.不同病毒检出率呈明显季节变化,轮状病毒检出率高峰在11月份,诺如病毒检出率高峰在10月份,肠腺病毒检出率高峰在6月份,检出率分别为67.9%、18.7%、5.4%.混合感染以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感染为主.结论 轮状病毒是儿童急性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诺如病毒成为儿童急性病毒性腹泻的第2大病原.秋冬季节为轮状病毒腹泻的高发期,诺如病毒流行季节较轮状病毒略早,肠腺病毒流行主要发生在夏季.混合感染以轮状病毒合并诺如病毒感染多见,且好发于轮状病毒流行季节.3种病毒引起的腹泻在非流行季节均有散发病例.  相似文献   

9.
检测轮状病毒,常用ELISA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法,但有时出现组间抗原不交叉和电泳图型变异,还要靠电镜检查证实;检测与腹泻有关的其它病毒,由于细胞培养和血清学方法尚未建立,电镜检查仍然是发现和鉴别它们的主要手段。为了捕获急性腹泻病人粪便中可能存在的各种病毒,发展一种具有广谱性和高灵敏性的多价抗体免疫电镜(PAbI-EM)法实属必要。(一)多价抗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1981年10~12月采取54例婴幼儿秋季腹泻忠儿的粪便标本,应用电镜直接观察和细菌培养法进行病原学研究。从38例的粪便中检查到轮状病毒,阳性率为7O.4%;其中2例同时发现冠状病毒。均末检出肠道致病菌。病毒阳性率似与粪便外观性状无关。1例患儿在发生腹泻2个月后从粪便中检出轮状病毒。上述结果表明,轮状病毒是合肥地区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5种主要腹泻病毒的流行状况、分布特征和病原学特点.方法 收集2014年4月-2015年12月市级哨点医院的腹泻粪便标本,采用多重荧光PCR方法进行病毒检测,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采集腹泻粪便标本600份,病毒核酸阳性130份,检出率为21.67%,诺如病毒核酸阳性株检出率最高,为62份(10.33%),其次是轮状病毒、星状病毒、札如病毒和腺病毒;其中札如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均有腹泻病毒核酸检出,1~4岁组和30~39岁组腹泻病毒核酸的总检出率最高,分别为34.38%(22/64)和29.59%(29/98),>60岁组检出率最低为11.94% (8/67);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深圳市全年各月份均有病毒性腹泻发生,1月、2月和3月的检出率较高,而8月份的检出率最低.结论 深圳市病毒性腹泻全年均可发生,各年龄组男女均可感染,2014-2015年深圳市的优势病毒是诺如病毒Ⅱ型和轮状病毒,5岁以下婴幼儿是腹泻病毒监测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2.
Ji S  Bi Y  Yang H  Yang F  Song J  Tao X  Cui X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14-18
目的 探讨用细胞培养系统在体外培养新轮状病毒(RV)。方法 含新RV的病人粪便标本经高浓度胰蛋白酶(100μg/ml)37℃作用1h,接种于原代人胚肾(PHEK)细胞,37℃吸附1h后,补加无血清含胰蛋白酶(100μg/ml)的DMEM,37℃转鼓培养3d,收获细胞培养液,冻融1次,作为下一代培养的接种物,培养传代。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免疫荧光(IF)、电镜(EM)、免疫电镜(IEM)等方法对细胞培养液进行病毒核酸、抗原及形态检查。结果 从10份粪便标本中培养分离到1株病毒,定名为J19。该病毒在PHEK细胞上稳定培养传代(28代),其病毒核酸(dsRNA)电泳图型与初始用于接种细胞的粪便标本中的dsRNA电泳图形完全一致,而与A、B、C组RV dsRNA电泳图型明显不同。J19株感染的细胞与病人恢复期血清呈IF阳性反应,与成人腹泻轮状病毒(ADRTV)腹泻病人恢复期血清、兔抗A组RV和兔抗ADRV血清均为IF阻性;EM和IEM在该病毒的细胞培养液中观察到,在形态上与初始接种物中病毒一样的轮状病毒颗粒,而且可被新RV腹泻病人恢复期血清凝集,结论 成功地从含新RV的成人腹泻粪便标本上分离培养出1株轮状病毒--J19,并能在细胞稳定传代。J19株不属于A、B、C组RV,而是一种新RV。关于新RV在细胞上培养传代,本文是第一次报告。  相似文献   

13.
The prevalence of rotavirus and coronavirus shedding by adult cow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captur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 Fecal samples from 121 cows in a single herd were tested for the presence of rotavirus and coronavirus, either free or complexed with immunoglobulin. Free rotavirus was not detected in any samples while rotavirus-immunoglobulin complexes were detected in 53 of 121 (44%) samples tested. In contrast, free coronavirus was detected in six (5%) samples and coronavirus-immunoglobulin complexes were detected in 85 (70%) of the samples tested. Thus it appears that subclinical infection of cows by either of these viruses is common, possibly providing a source for infection of the neonate. These assays may therefore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epidemiology of enteric virus infections and suggest means of improving management to prevent epidemics of neonatal diarrhea.  相似文献   

14.
During this study, 134 samples have been examined for the detection of the viruses associated with neonatal calf diarrhea. The presence of Nebraska viruses (rotavirus and coronavirus) has been demonstrated by using the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the fluorescent antibody techniques while the presence of other viruses has been detected by the observation of a cytopathic effect on monolayer cells of calf testis. The Nebraska viruses have been demonstrated in 107 (80%) out of 134 field case specimens. An association of rotaviruses and coronaviruses was found in 58 cases (54%) whilst the coronaviruses and the rotavirus were found singly in 34 cases (53%) and in 15 cases (14%) respectively. Four bovine virus diarrhea viruses, two 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es and two enteroviruses have also been isolated in the preceding 107 Nebraska positive specimens. For the detection of the Nebraska viruses, the fluorescent antibody techniques were more sensitive than the electron microscopy. However, those two techniques must be used simultaneously for a better detection of a greatest possible number of cases.  相似文献   

15.
冷盐沉淀同步分离dsRNA病毒基因组和结构多肽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一条既能获得dsRNA病毒全基因组 ,又能同时获得该病毒完整结构多肽的方法。方法 :将分别感染了蓝舌病毒 (BTV)和人轮状病毒 (HRV)的培养细胞分别破碎以释出病毒后 ,结合应用差速离心和蔗糖梯度离心技术 ,获得了这两种病毒的纯化粒子 ;再用 1%的SDS裂解病毒 ,0 .2 5mol/L的KCl沉淀其结构蛋白 ,而病毒基因组悬于上清。结果 :所沉淀的蛋白用PBS(pH 7.8)适当稀释后 ,即可用作抗原 ;上清用酚∶仿抽提 1次后 ,即可用于核酸分子生物学研究。结论 :此方法为一套既能有效同步分离dsRNA病毒核酸和结构多肽等活性生物大分子 ,又能节约实验材料和时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彭州地区295例住院患儿呼吸道病毒检测情况。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295例住院患儿的鼻拭子进行腺病毒(adenovirus,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IA)、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IB)和副流感病毒1、2、3型(parainfluenza 1、2、3,PIV1、PIV2、PIV3)7种病毒的检测,分析各种病毒检测情况。结果295例患儿病毒总阳性率34.58%(102/295),阳性率最高为 RSV(20.68%)。<1岁、1~3岁、3~7岁和≥7岁组病毒感染阳性率分别为47.25%、30.92%、27.27%和15.79%。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中以 IB 感染为主,阳性率分别为11.11%和16.00%,毛细支气管炎及肺炎患儿中以 RSV 感染为主,阳性率分别为40.00%和30.00%。结论彭州地区最常见的住院患儿感染病毒为 RSV,且7种病毒在不同年龄、不同呼吸道感染疾病中具有不同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7.
Seventy-nine diarrheic calf fecal samples were examined by electron microscopy, immunodiffusion and the fluorescent antibody technique for the presence of rotavirus (reovirus-like agent). Thirty-eight (48%) of the samples were positive by electron microscopy, 59% by immunodiffusion and 20% positive by fluorescent antibody technique analyses. Another 9% were suspect-positive by fluorescent antibody technique. Chymotrypsin treatment of the fecal samples increased the ease of observing the viral particles by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also intensified the immunodiffusion arcs obtained. Immunodiffusion analyses using specific antisera to the virus would appear to be a practical method of detecting rotavirus in diarrheic fecal samples.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河北省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2006年河北省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特点。方法2006年1—12月在卢龙县妇幼保健院、卢龙县中医院和河北省儿童医院共采集0~59个月的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454份,进行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的检测、分析。结果454份标本中,轮状病毒阳性216例,阳性率为47.6%。轮状病毒G血清型检测83份标本,其中以G3型为主,占63.9%(53/83);P基因型检测62份标本,其中以P8型为主,占83.9%(52/62);G/P优势组合型以G3P[8]为主,占62.9%(39/62)。检测轮状病毒阴性标本238份,其中杯状病毒阳性54份,阳性率为22.7%;肠道腺病毒阳性32份,阳性率为13.4%;星状病毒阳性8份,阳性率为3.4%。结论轮状病毒是2006年河北省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主要血清型为G3型;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也是重要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19.
人类急性髓系白血病逆转录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u R  Gao Q  Wang S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7):504-507
目的探索人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逆转录病毒病因学的可能性。方法应用细胞培养,D-IGSS,逆转录酶测定,XC细胞合胞体试验以及电镜技术对白血病细胞和正常造血细胞进行逆转录病毒相关抗原(RVAAg),逆转录酶活性,病毒致细胞病变效应(CPE)及病毒颗粒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32例AML患者培养前后白血病细胞样本RVA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0%和87.5%。其中14例RVAAg阳性样本同时表达逆转录酶活性且XC细胞合胞体试验阳性。电镜观察证实,75%AML细胞样本中可见典型的C型逆转录病毒颗粒。20例正常对照细胞培养前后样本的RVAAg,逆转录酶活性,合胞体试验及电镜观察结果均为阴性。结论AML患者的白血病细胞中含有完整的逆转录病毒基因组。在体外经适当的诱导后能以完整病毒颗粒通过芽生方式释放到细胞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丽水地区部分腹泻患儿轮状病毒(RV)和腺病毒(Adv)感染情况的分析,探讨本地区流行特征及发病规律。 方法 收集2016年1—12月来浙江大学丽水医院就诊的1 133例腹泻患儿粪便,利用胶体免疫层析技术,快速诊断患儿粪便里的RV和Adv抗原,分析轮状病毒、腺病毒和双重感染患者的性别、年龄和时间分布特点。 结果 1 133例腹泻患儿的粪便中,检出轮状病毒222例,感染率为19.59%;腺病毒23例,感染率为2.03%;轮状病毒和腺病毒双重感染17例,感染率为1.50%。男患儿轮状病毒阳性率为20.18%(134/664)、腺病毒感染率阳性率为2.79%(18/664)、双重感染的阳性率为1.96%(13/664);女患儿为18.76%(88/469),腺病毒感染率阳性率为1.07%(5/469)、双重感染的阳性率为0.85%(4/4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轮状病毒阳性率随患儿年龄增加而下降(P<0.01),6~12月年龄组患儿轮状病毒阳性率最高(38.05%)。本地区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月份为11月至次年2月,共检出阳性144例,占64.86%(χ2=57.745,P<0.001);腺病毒感染的高发月份是5~6月,共检出阳性14例,占60.86%(χ2=113.900,P<0.001);轮状病毒和腺病毒双重感染的高发月份是12月至次年1月,共检出阳性12例,占70.58%(χ2=24.852,P<0.001)。 结论 轮状病毒为本地区致儿童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并且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尤其要重视小月龄的婴幼儿腹泻感染轮状病毒和腺病毒的检查,选择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对于临床的诊治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