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樊改英 《光明中医》2006,21(7):30-31
中医专家邢子亨先生,(1907~1999年).系山西省人.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一届理事,山西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先生7岁入小学后,熟读过《四书》、《五经》、《论语》、《孟子》等.1926年考入山西医学专门学校中医班,四年制毕业后开始行医.在临床之余,先生首先认真研读古典医籍,开卷于《内经》、《伤寒》、《金匮要略》,继之于《千金要方》、《本草纲目》,中医经典无不精读.在近70年的教学和临床工作中,他把书本上的知识和自己的临床悟性结合在一起,读中思,思中读,在读思中熟记创新,对中医理论上有独到的见解和建树.他说:"一笺处方即一篇论文也".治病必须构思周到,诊察入微,制方严密,用药贴切,方可收效卓著.先生在一生的医学生涯中,以心内科和妇科尤为突出,尤其是把《太平圣惠方》中茯神散,结合自己的临床观点揉在一起,拟出邢氏养心汤,经多年临床运用,成为治疗风湿性心脏疾病之良方,世称"邢氏养心汤",经多年的临床验证,常收到起死回生之奇效.本人有幸跟随先生20余年,亲眼目睹了先生的高超医术和高尚的医德,颇受启迪.现将邢子亨老先生治疗风湿性心脏疾患的学术思想及遣方用药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李静 《山西中医》1999,15(4):50-50
《傅青主女科》乃明末清初名医傅山所著,傅氏辨证以脏腑气血结合冲任为中心,尤其注重肝、脾、肾三脏,所制方剂,也多从这三脏着手。益经汤方是《傅青主女科》中治“年未老经水断”的主方。傅氏认为,“年未至七七而经水先断”非血枯使然,而为心肝脾之气郁结所致。心肝...  相似文献   

3.
当归生姜羊肉汤治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国珍 《河南中医》2007,27(11):15-15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出自《金匮要略》,由当归、生姜、羊肉组成,具有温经散寒、温阳补虚之功效。笔者运用该方治疗数种疾病,屡用屡效,现录验案数则于后,以资印证。1产后感受风寒魏某,女,33岁,农民,2004年11月20日初诊。病发于6年前,产后40日,时值隆冬,骑自行车受严寒侵袭,浑身冻透  相似文献   

4.
郑寿全(1824年~1904年?),字钦安,清邛州(今邛崃县固驿镇)人。早年学医于双流刘芷塘先生,业成悬壶于蓉城。郑氏之治歧黄,上穷《周易》以溯源而知玄幽格物奥理,中汲《内经》、《伤寒杂病论》而明阴阳开合虚实攻补之变化,下览诸子百家而兼采众家之长,成为清末与曹颖甫、恽铁樵等齐名的伤寒学家。郑氏治学谨严,医术精湛,善用经方,屡起沉疴,活人无数,时人称颂其为善用桂附的”火神”。郑氏著有三种医书刊行于世:一是《医理真传》论乾坤坎离,阴阳五行等中医基础理论。二是《伤寒恒  相似文献   

5.
正《遯园医案》为萧伯章先生所著,萧先生自幼随父学医,崇尚仲景学说,临证善用经方,尤擅用姜附、四逆辈,且剂量超常,屡获奇效。其所著辑录先生30年所治之疑难验案150余则,其中运用经方收效者达80余案。萧先生用方灵活,疗效卓著,师古而不泥于古,堪为后世楷模[1]。桃核承气汤首载于《伤寒论》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  相似文献   

6.
《东垣试效方》方剂配伍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垣试效方》全书九卷 ,为李东垣先生应用的效验之方 ,经其弟子罗天益录辑而成。对于李东垣先生用药组方 ,后人评价说 :“用药不拘于方者也。凡求治者 ,以脉证别之 ,以语言审之 ,以《内经》断之 ,其应如响 ,间有不合者 ,略增损辄效 (《东垣试效方·序》 ,下同 )。”说明李东垣先生处方行为是从望闻问切出发 ,同时要以《内经》理论为指导 ,在用药过程中 ,还要根据临床实际情况 ,随证加减 ,决不拘泥于一方一药。即所谓 :“医之用药 ,犹将之用兵。兵有法 ,良将不拘于法 ;药有方 ,良医不拘于方。”综观全书 ,其方剂配伍理论宗以《内经》 ,并承…  相似文献   

7.
许叔微(1080~1154年),字知可,宋·真州白沙(今江苏仪征)人,曾任集贤院学士,人以“许学士”称之。许氏学本仲景,探幽发微,注重辨证;论治杂病,重视脾肾,活法圆机,而屡起奇疾。著有《伤寒发微论》、《伤寒百证歌》、《伤寒九十论》、《普济本事方》等书。《普济本事方》(以下简称《本事方》)系许氏晚年所撰。是书有方有法,有论有案,议论精明,颇多创见,堪为后世传颂。诚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谓:“取平生已试之方,并记其事实,以为本事方。”本文拟将是书主要学术特色略述于后。  相似文献   

8.
《不谢方》释评(续二)(编者按)《不谢方》,又名《世补斋不谢方》,一卷,清·陆懋修撰。本书选录临床疗效确切的方剂30余首,陆氏称这些方剂有使疾病速愈之效,故以《不谢方》为名。已故济南名医王异凡先生生前曾为该书作释,本刊1982、1983年曾分别刊出其...  相似文献   

9.
涌吐一得     
涌吐之论,渊源于《内经》。《伤寒论·太阳篇》有瓜蒂散开吐法之先河。《千金方》、《本事方》、《广济方》继之。戴人出,以汗、吐、下三法见长,能独探吐法之奥旨,屡起大症。后世医家,用者鲜少,斯道几至湮微矣!笔者临床以来,每用涌吐法取效,兹作以下介绍,并附验案,以供同道参考。涌吐系猛悍之法,它法能愈之疾不可轻用  相似文献   

10.
<正>挥笔墨,洒诗书,临丹青,行大医。十二字乃为王辉武老先生的写真。身为中医之后生,有幸拜读老先生佳作《老医真言》,如获至宝,甚感先生以真趣示人,读来恰似与先生面谈,抛却世间浮躁,留下真知灼见,字字现老医之真切。《老医真言》虽专业性较为突出,但字里行间无不体现一代老医为医之真诚和恳切,身为铁杆中医粉丝的我,无论从王老的人格魅力还是从中医的专业角度都被深深震撼,受先生启发甚大,略有心得,在此浅谈一二,分享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