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整免疫抑制方案改善移植肾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调整免疫抑制药的使用方案能否改善肾移植后慢性移植物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方法:对32例(A组)慢性移植物肾病早期肾功不全的患者在1~2周内将其神经钙蛋白阻滞药(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减少至原剂量的1/3或完全停用,同时适当增加硫唑嘌呤或霉酚酸酯(MMF)的用量,与同期内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未作大幅度减量、仅适当增加硫唑嘌呤或霉酚酸酯用量的26例(B组)慢性移植物肾病患者进行对比,随访比较两组的移植肾功能,观察急性排斥反应情况。结果:1年后A组有21例(65.6%)患者移植肾功能得以好转或不再继续恶化,而B组除3例(11.5%)移植肾功能维持在原有水平外,其他患者肾功能均进行性恶化。两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大幅度减少甚至停用神经钙蛋白阻滞药可使部分肾移植后慢性移植物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得以改善或者防止其进行性恶化。这种药物调整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减少或停用神经钙蛋白阻滞药能否改善肾移植后慢性移植物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方法:1999年1月~2001年5月期间,对病理诊断为慢性移植物肾病(Ⅰ级)肾功不全的93例肾移植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0例):在1~2周内将其神经钙蛋白阻滞药(环孢素或他克莫司)减少至原剂量的三分之一或完全停用,同时适当增加硫唑嘌呤或霉酚酸脂的用量;B组(43例):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未作大幅度减量、而是仅适当增加硫唑嘌呤或霉酚酸脂的用量.对两组患者进行至少3年的随访,比较其移植肾功能、观察两组急性排斥反应有无差异等.结果:3年后A组有31例(62.0%)患者移植肾功能得以好转或不再继续恶化,而B组除4例(9.3%)移植肾功能维持在原有水平外,其他患者肾功能均进行性恶化;3年后A组肾功能明显好于B组;B组3年后尿蛋白定量明显增多,而A组无明显改变;两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大幅度减少甚至停用神经钙蛋白阻滞药可使部分肾移植后慢性移植物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得以改善或者阻止其进行性恶化.这种药物调整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李毅  魏霆 《海峡药学》2007,19(10):90-92
目的对比观察肾移植患者服用硫唑嘌呤与霉酚酸酯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肾移植患者随机分成硫唑嘌呤组和霉酚酸酯组,两组基本条件相同。对患者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恢复时间、感染及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等项目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硫唑嘌呤组和霉酚酸酯组分别有9例和8例患者于术后第四天Scr完全恢复正常,硫唑嘌呤组患者1例出现肾小管坏死,术后1个月肾功能恢复正常。两组均有1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霉酚酸酯组1例急性排斥患者,Scr水平停留在189μmol.L-1水平。同一患者不同时间段服用硫唑嘌呤及霉酚酸酯后Tmax、C2、CO及AUC各数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服用环孢素后毒副作用相当。结论硫唑嘌呤和霉酚酸酯联合环孢素使用方案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对肾移植的预后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并评价西罗莫司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在治疗肾移植术后发生蛋白尿的效果及经验。方法 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85例行肾移植手术的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类固醇/CNI/霉酚酸酯,N=43)和(类固醇/西罗莫司/霉酚酸酯,N=42),CNI组发生蛋白尿后转换为西罗莫司治疗。对这些患者随访1年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观察移植后蛋白尿的发生率,同时观察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感染、DGF、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蛋白尿1年发生率分别为37.2%(16例)和11.9%(5例)(类固醇/CNI/霉酚酸酯和类固醇/西罗莫司/霉酚酸酯)。转化后发生蛋白尿的好转率为56.2%(9/16)。两组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感染、DGF无统计学意义,西罗莫司组高血脂症发生率高于CNI组。结论肾移植术早期应用西罗莫司能较好预防蛋白尿发生。发生蛋白尿后转化西罗莫司治疗时机是逆转蛋白尿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能否改善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患者的肾功能。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的肾移植术后、经活检明确诊断为CAN(Ⅰ~Ⅱ级)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n=34),对照组(B组,n=32),A组患者常规抗慢性排斥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剂量27 mg/丸,10丸/次,tid);B组维持原常规抗慢性排斥治疗方案不变。对患者的SCr,BUN,CCr,24 h尿总蛋白(24 h Upro)进行动态观察,入组时上述指标连查3次(间隔3 d),取平均值,以后每2周查1次,实验结束时再对上述指标连查3次(间隔3 d),取平均值,共观察6个月。结果: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6个月后,A组的SCr,BUN,CCr,24 h尿总蛋白(24 h Upro)均有显著改善(P<0.05),而B组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A组中肾功能好转19例,稳定11例,恶化4例;B组中肾功能好转8例,稳定12例,恶化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霉酚酸酯(MMF)替代硫唑嘌呤(Aza)在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95例肾移植后应用皮质激素(Perd),环孢素(CsA),MMF(或)硫唑嘌呤(Aza)三联免疫抑制剂治疗,其中分成MMF组57例,Aza组38例,MMF组适当减少环孢素用量。结果 MMF组发生急性排斥率为8.89%(5/57),Aza组为23.7%(9/38)。结论 以MMF代替Aza应用于肾移植术后,可以减少术后急性排斥及CsA的用量,减少药物的肝肾毒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骁悉对慢性移植物肾病的治疗作用。 方法  对发生慢性移植物肾病的患者采用骁悉替代硫唑嘌呤治疗 ,1年后评价其治疗效果及副作用。 结果  骁悉治疗组 1年后移植肾功能改善 ,无严重副作用发生。 结论  骁悉治疗慢性移植物肾病有效、安全可靠 ,是肾移植患者免疫抑制治疗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霉酚酸酯(MMF)、硫唑嘌呤(Aza)在肾移植病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肾移植术后服用霉酚酸酯、硫唑嘌呤患者各28例,均采用同服环孢菌素和泼尼松三联用药方案,每月常规监测环孢菌素A(CsA)全血浓度、血常规、肾功能、肝功能、尿常规。结果:MMF组的CsA用量及其血药浓度显著低于Aza组(P〈0.05),MMF组患者血肌酐(Cr)值也显著低于Aza组(P〈0.05),同时MMF组对急慢性排斥反应效果较Aza组好,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低于Aza组。结论:MMF较Aza不良反应小,减少或避免肝、肾功肾功能损害的发生机会,使肾移植的成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5年亲属活体肾移植的经验。方法45例亲属活体肾移植,除5例为夫妻间供肾外,其余为血缘亲属供肾。供、受者为同卵孪生1例、HLA交叉全配7例,单倍体相同26例。45例开放手术取肾,右肾14例,左肾31例。术后采用环抱素A(或他克莫司)、硫唑嘌呤(或霉酚酸酯)及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结果45例供体术后10天出院,1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随访24个月,血压、尿常规,肾功正常。受体目前44例存活,移植肾存活时间最长者达6年余。2例肾病复发,移植体失功。1例术后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经血液透析后,肾功恢复正常。1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甲泼尼龙冲击及血透治疗后,肾功能逆转稳定。1例自行停药后死亡。结论术前对供、受者进行仔细全面的综合评估,是亲属活体肾移植成功的保证。因组织配型好,供肾缺血时间短,免疫抑制剂用量小,排斥反应发生率低,故移植肾长期存活率高。  相似文献   

10.
吴斌  吴逢波  卢静  于磊  唐尧 《中国药房》2011,(34):3229-3231
目的:评价肾移植术后雷帕霉素靶位抑制剂(TOR-I)替代钙调蛋白抑制剂(CNI)免疫抑制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及Medline、Embase、SCI、CBM数据库和其他相关文献,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3个A级、7个B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2组急性排斥反应和肾小球滤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65,95%CI[1.42,1.93]和WMD=8.04,95%CI[2.45,13.62],患者存活率和移植物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D=-0.00,95%CI[-0.02,0.02]和RD=-0.01,95%CI[-0.04,0.01]。结论:基于当前证据,TOR-I对比CNI在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中能提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巨细胞病毒感染发生率,不影响患者存活率与移植物存活率;但增加了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和贫血、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小剂量霉酚酸酯(MM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2例肾移植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以MMF1.0·d-1、2.0·d-1和硫唑嘌呤(Aza)50-75 mg·d-1,每组均联合应用环孢素(CsA)及泼尼松(Pred),观察肾移植术后6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移植肾功能及药物副作用。结果:小剂量MMF组严重腹泻比常规剂量组明显下降,两组术后半年急性排斥发生率、移植肾存活率及血肌酐均无统计学差异,而小剂量MMF组术后半年急性排斥发生率明显低于Aza组。结论:小剂量MMF疗效可靠,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作者研究了抗人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的单克隆抗体(McAb)33B3.1(大鼠IgG2a型McAb)预防初次尸肾移植后两周排斥反应的临床效果。作者将27例初次尸肾移植受者分两组:A组9例每日静脉注射33B3.1 5mg;B组18例每日静注10mg。两组均自移植当日起连续14天,同时口服强的松及硫唑嘌呤,14天后加服环孢素。实验中发生排斥反应时,加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治疗。实验设两个对照组:C组为历史对照,30例病人均为1982年以前肾移植受者,用强的松及硫唑嘌呤抗排斥反应;D组55人,除用ATG代替McAb外,  相似文献   

13.
霉酚酸酯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将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MMF)在预防肾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及肝毒性发生率等指标与硫唑嘌呤(Aza)进行临床对照观察。方法:MMF组(环孢素A+泼尼松+MMF)35例,对照组(环孢素A+泼尼松+Aza)25例。试验观察期24mo。结果:MMF组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及肝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肝<0.01,P肾<0.01);且MMF组肾功能较对照组平稳。结论:MMF与环孢素A及泼尼松三药联用,可降低急慢性排斥反应及肝肾毒性发生率,从而提高了免疫抑制剂应用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将神经钙蛋白阻滞剂转换为雷帕霉素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2例慢性移植肾肾病患者在确诊后将神经钙蛋白阻滞剂(CNI,包括CsA或FK506)转换为雷帕霉素(试验组),与同期未作调整的19例患者进行比较(对照组)。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移植肾功能、蛋白尿、血压、血脂、肝功能、血象及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血肌酐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的肾功能继续恶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蛋白尿、血脂显著增加,血红蛋白显著下降(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神经钙蛋白阻滞剂转换为雷帕霉素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安全有效,转换后引起的蛋白尿增加、高血脂和血红蛋白下降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肾移植受者应用霉酚酸酯(MMF)与硫唑嘌呤(Aza)的临床疗效.方法:肾移植术后患者86例随机分为MMF组,即用环孢素(CsA)加MMF、泼尼松(Pred)三联用药方案者40例;Aza组为CsA加Aza、Pred三联用药方案者46例;定期监测其肝肾功能、CsA全血浓度等,观察时间为1 a.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肾功能恢复情况基本相同,但MMF组患者血肌酐(Cr)值显著低于Aza组,差异有显著性,;MMF组的CsA用量及其血药浓度也显著低于Aza组;MMF对急慢性排斥反应效果较Aza好;两组患者消化道反应、白细胞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Aza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高于MMF组.结论:含MMF的三联用药更有利于移植肾功能的恢复和降低肝肾毒性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肾脏移植是目前终末期肾病最理想的治疗方法。移植肾的长期存活决定于供,受者的组织相容性和抗排斥治疗,前者确定于组织配型,后者则取决于免疫抑制的治疗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植肾存活率在逐渐下降。抗排斥治疗仍是保障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关键。本院于1997年10月至1999年2月用新型免疫抑制剂霉酚酸脂(MMF)对肾移植远期肾功能障碍的4例患者进行治疗,经临床观察患者肾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 本组4例,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28~54岁。肾移植时间25~6年,平均42年。术前淋巴细胞毒性试验1%~3%,4例均为第一次…  相似文献   

17.
达利珠单抗在肾移植术后预防急性排斥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达利珠单抗在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36例病人分为 3组 ,A组 14例给予达利珠单抗 2次 ,B组 7例给予达利珠单抗 5次 ,C组 15例为对照组 ,观察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情况、移植肾功能、巨细胞病毒感染率及不良反应 ,时间为 6mo。结果 :3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2 9% ,2 9% ,73% ,A ,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但A ,B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首次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的时间分别为 65d ,70d ,4 8d ,术后 1,6moA ,B组移植肾功能优于C组 (P <0 .0 5 )。胃肠道不适及巨细胞病毒感染发生率 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达利珠单抗可以降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 ,改善移植肾功能 ,无明显不良反应 ,给予 2次与 5次的治疗效果相似 ,是安全有效的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18.
前列地尔对同种异体肾移植中早期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对肾移植术后早期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对85例 (A组 )肾移植受者术中及术后2wk内每天应用前列地尔60μg,与同期276例 (B组)未应用前列地尔的肾移植受者进行对比。结果 :A组术后尿量(6d内)和内生肌酐清除率 (至少7d内 )均明显高于B组 (P<0 01) ,而血肌酐 (5d内)以及血流阻力指数 (14d内 )和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发生率则明显低于B组(P<0 01) ,但两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 (3mo内 )无显著性差异 (P>0 05)。结论 :肾移植术中及术后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有利于移植肾功能的恢复 ,但不降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肾移植应用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方案。方法:采用药物经济学决策树模型分析方法,选择期望成本最小治疗方案来评价免疫抑制维持的效果。结果:每治疗1例肾移植,霉酚酸酯治疗方案与硫唑嘌呤治疗方案的例均移植治疗费用分别为4.59万元和4.63万元;但期望治疗成本霉酚酸酯方案为6.28万元,硫唑嘌呤方案为7.22万元。结论:霉酚酸酯方案对于肾移植长期治疗者是一个较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王虹 《临床医药实践》2002,11(3):208-209
霉酚酸酯(MMF)作为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在抗移植物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已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自1998年10月以来应用MMF治疗1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