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用c-fos反义寡脱氧核苷酸侧脑室微量注射和细胞免疫化学等技术和方法,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MCAO)模型中,即早反应基因c-fos表达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关系.结果表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可引起c-fos和BDNF在缺血侧皮质的大量表达.侧脑室微量注射c-fos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后,脑内BDNF的部分表达明显被阻断,脑缺血损伤加重.提示脑缺血损伤后,脑内BDNF的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一定的保护作用;脑缺血后BDNF的表达可能部分通过c-fos调控.  相似文献   

2.
用c-fos反义寡聚核苷酸脑内微量注射、TTC染色、c-Fos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针等技术和方法,探讨即早反应基因c-fos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MCAO)模型的脑损伤中和电针抗局灶性脑缺血脑损伤中所起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局灶性脑缺血可引起c-fos在缺血侧皮质的大量表达,电针能部分抑制这种表达,使脑缺血梗死灶体积减小。在缺血中心区注射c-fos反义寡聚核苷酸后,脑内c-fos的表达基本上被完全阻断,导致脑梗死灶的体积明显增大,电针抗脑缺血脑损伤的作用也被取消,提示脑缺血后,脑内的c-fos适度表达可能对脑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电针可能部分抑制了脑内c-fos表达,调整了缺血后的c-fos表达的程度,对脑缺血损伤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大脑皮质BDNF mRNA表达减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并观察大脑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采用线栓法闭塞大脑中动脉2h后进行再灌注3d,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神经缺失评分观察大鼠的行为学表现;TTC染色检查脑组织梗死情况;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形态结构;RT-PCR技术检测大鼠大脑皮质BDNF mRNA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无神经功能障碍表现;脑组织未见梗死灶;脑组织神经细胞形态规则;大脑皮质BDNF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正常组相比,未见明显变化。与假手术组相比,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左侧半球可见梗死灶;梗死侧脑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神经细胞大量坏死脱落、胞质呈空泡变性、疏松、胞核浓缩深染;大脑皮质BDNF mRNA表达量明显减少。结论大脑中动脉闭塞2h后进行再灌注3d可造成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大脑皮质BDNF mRNA的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脑源性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B(TrkB)在脑缺血后适应大鼠模型再灌注不同时间窗的表达,探讨BDNF/TrkB在脑缺血后适应中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和缺血后适应组(IP),后两组根据再灌注时间的不同各分为6h、12h、24h、48h、72h 5个亚组。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原位杂交法检测BDNF/TrkB mRNA的表达。结果 IP组大鼠梗死体积较IR组明显减小(P0.05)。IP组各时间点BDNF mRNA及TrkB mRNA表达较IR组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脑缺血后适应能增加脑缺血-再灌注后BDNF及TrkB的表达,减轻脑梗死体积,BDNF/TrkB在脑缺血后适应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了重要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拴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利用NADPH组化和Fos蛋白免疫组化双标技术研究NOS抑制剂L-NAME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皮层F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缺血60min再灌注3h后损伤侧脑组织皮质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较正常增多并深染,Fos蛋白表达增加,L-NAME(3mg/kg)治疗组脑皮质神经元Fos蛋白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减少,L-NAME(10mg/kg)治疗组脑皮质神经元Fos蛋白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同时也可见给予L-NAME后脑组织皮质内NOS阳性神经元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细胞着色、胞体突起均明显减少。结论c-fos基因表达也可能部分参与了NO的致神经细胞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脑组织的病理变化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Zea longa线栓法创建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光镜下观察病理变化,原位寡核酸分子杂交检测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脑的不同区域BDNF mRNA的表达,图像分析BDNF的间接定量水平。结果 (1)脑缺血和脑缺血再灌注均可导致BDNF mRNA在脑的广泛区域表达活跃;(2)损伤过重反而抑制BDNF mRNA的表达;(3)BDNF mRNA的表达具有组织差异性;(4)脑缺血-再灌注后,早期BDNF mRNA的表达水平即明显增加,12h达高峰。结论 BDNF的提高是一种保护性反应,脑缺血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均可以导致BDNF mRNA在脑的广泛区域表达水平明显提高,表达水平与局部神经元的抗损伤能力呈正相关,与病理改变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Postcond)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脑保护的机制。方法成年健康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应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模型,于灌注24h后断头留取大脑皮质组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HSP70蛋白的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HSP70mRNA表达水平。结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24h后脑皮质内HSP70mRNA和HSP70蛋白的表达增加(P0.05)。应用缺血后处理能显著地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HSP70mRNA和HSP70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促进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皮质内HSP70的表达,这可能是其脑保护作用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牛磺酸(Tau)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全脑保护作用。方法应用血栓栓塞法制作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研究神经元核周体损伤。应用免疫组组化学方法检测大鼠类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和微管相关蛋白tau—1表达,定量研究轴突和少突胶质细胞损伤。结果牛磺酸能减小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核周体损伤体积(P<0.01),保护灰质。牛磺酸能减小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侧脑组织总的APP分数(P<0.01)和含tau—1免疫反应阳性少突胶质细胞体积(P<0.01),对轴突和少突胶质细胞有保护作用。结论牛磺酸可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脑缺血区灰质和白质的损伤,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全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CAPSASE-3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 ,rhEPO)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Caspase - 3蛋白的影响 ,探讨rhEPO的脑保护机制。 方法 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NISS染色观察缺血半暗区的病理形态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活化的Caspase - 3的表达 ,TTC染色观察缺血损伤面积。结果 Caspase - 3阳性细胞在对照组脑组织内散在分布 ,缺血组和治疗组在大脑皮层较为密集。缺血组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 ,治疗组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缺血组 (P <0 .0 1)。结论 Caspase- 3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中活性显著增高 ,rhEPO能有效抑制Caspase - 3激活 ,从而抑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缺血损伤及细胞凋亡 ,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中脑损伤中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牛磺酸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引起的能量代谢紊乱和氧化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引起的能量代谢紊乱和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动脉腔内插线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在缺血1h后给予牛磺酸(50mg/kg,iv),测定缺血2h再灌注22h时脑组织内ATP、乳酸和丙二醛(MDA)的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结果牛磺酸明显降低再灌注22h时缺血脑组织内乳酸和MDA的含量及MPO活性,升高ATP的含量、SOD的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结论牛磺酸可改善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的能量代谢,降低中性粒细胞的浸润,提高缺血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引起的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大鼠神经行为、梗死体积、组织形态及缺血半暗带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水平变化。方法 将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2组,Ⅰ组(假手术组); Ⅱ组(脑缺血组)。用线栓法建立动物模型,不给予再灌注,各组在术后48h断头取脑,处死前行神经功能评分,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计算脑梗死体积,用HE染色观察组织学形态,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GF、BDNF的表达水平。结果 Ⅰ组在神经功能评分、梗死体积、组织形态及大脑皮层相应部位NGF、BDNF阳性细胞数均正常。与Ⅰ组比较,Ⅱ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和梗死体积均严重受损; 光镜下Ⅱ组缺血性病理改变较重,与Ⅰ组比较,Ⅱ组缺血半暗带NGF、BDNF阳性神经元数增加(P<0.05)。结论 脑缺血本身可上调缺血半暗带NGF、BDNF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2.
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c—fos基因表达与东菱克栓酶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实验采用线栓法制成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地高辛精标记的c—fos探针进行原位杂交。结果示缺血再灌注组栓塞侧皮层及海马c—fos基因表达显著增多,图像分析灰阶值为118.6±5.1,对侧为159.6±3.1(P<0.001),东菱克栓酶组栓塞侧皮层及海马c—fos基因表达亦增多,灰阶为131.0±4.5,对侧为164.6±4.0(P<0.001)。克栓酶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栓塞侧东菱克栓酶组c—fos基因表达显示低于缺血再灌组(P<0.05),而两组栓塞对侧比较无显著差异。本实验表明,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的c—fos基因表达显著增多,东菱克栓酶能抑制缺血后c—fos基因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局灶脑缺血预处理对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表达和脑缺血耐受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预缺血组、假手术组及对照组 ,前两组分别在 2小时大脑中动脉缺血 (MCAO)前 3天给予10分钟的预缺血或假手术 ,MCAO后 2 4小时处死 ,对照组给予两次相隔 3天的假手术 ,比较各组梗死体积及HSP70的表达。结果 预缺血组梗死体积较假手术组减少 5 2 5 4 % (P <0 0 1) ,HSP70表达高于假手术组及对照组 (P <0 0 1)。结论  10分钟大脑中动脉预缺血可有效诱导缺血耐受 ,增加HSP70表达。HSP70表达上调可能是局灶性脑缺血耐受产生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介入给药一氧化氮(NO)供体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e,NG)及前体L-精氨酸(L-Arginine,ARG)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表达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影响,探讨NG及ARG的脑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MCAO组、NG组和ARG组。MCAO组、NG组和ARG组于缺血2 h再灌注同时分别局部介入给予生理盐水、NG和ARG,于再灌注3 h或24 h时,荧光法检测血清NO含量。并在3 h或24 h时处死大鼠,病理分析脑梗死体积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区GFAP表达情况。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3 h血清NO升高(P <0.01),治疗组较MCAO组明显(P <0.01),GFAP表达阳性细胞数增加,但治疗组较MCAO组减少(P <0.01),各组大鼠脑组织未出现肉眼可见梗死灶;缺血再灌注后24 h,血清NO治疗组较3 h降低,而MCAO组较3 h升高(P <0.05),GFAP表达阳性细胞数较3 h增加(P <0.01),治疗组较MCAO组减少(P <0.01),TTC染色显示脑梗死体积治疗组较MCAO组减小(P <0.05)。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脑组织GFAP表达增强,通过局部介入给予NG、ARG增加NO合成,抑制GFAP高表达,减小脑梗死体积。提示NG、ARG抗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星形胶质细胞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局灶脑缺血预处理对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脑缺血耐受中的意义。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预缺血组、假手术组及对照组,前两组分别在2h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前3d给予10min的预缺血或假手术,MCAO后24h处死,对照组给予两次相隔3d的假手术,比较各组梗死体积及HIF-1α的表达。结果:对照组未见HIF-1α表达,预缺血组HIF-1α表达高于假手术组,梗死体积较假手术组减少53.15%(P<0.01)(P<0.01)。结论:病灶性脑缺血可诱导HIF-1α表达。HIF-1α表达上调可能是脑缺备耐受产生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中即早基因c-fos和c-jun的表达。结果发现缺血15min时可见到c-fos和c-junmRNA表达缺血30min时引起轻微左侧局灶脑缺血改变,可诱导左侧局灶脑缺血区c-fos和c-junmRNA广泛的表达;缺血90min后,导致大面积局灶脑缺血改变,诱导上述两种基因在同侧缺血区与同侧非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的海马中表达。后者有相当轻的缺血症状。再灌流60min后诱导两种基因的共同表达立即达高峰。我们采用标准化的大鼠局灶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在分子水平上动态观察缺血/再灌注后基因变化特征,为缺血性脑损害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NGF、BDNF在脑梗死及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大鼠脑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 rotropic factor,BDNF)在大鼠单纯性脑梗死时脑中的表达情况及糖尿病对它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成对照组、单纯脑梗死组和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2%链脲佐菌素按60mg/ kg腹腔注射制作糖尿病模型,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脑组织NGF、BDNF蛋白表达。结果正常脑组织有少量NGF、BDNF的表达。局灶性脑缺血后24h,NGF、BDNF在梗死的缺血边缘区均有表达上调,其中单纯脑梗死比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NGF、BDNF表达更为明显。NGF、BDNF表达见于缺血边缘区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的胞浆。结论 NGF、BDNF在脑梗死时表达上调是机体对缺血性损伤的内源性代偿机制。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时NGF、BD- NF表达上调的不明显,NGF、BDNF表达不足可能与糖尿病加重梗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