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史摘要 男,8岁。住院号33324。因反复咳嗽伴活动后气促8年于1997年2月11日入院。生后3天出现咳嗽,呈阵发性单声干咳,无发热、喘鸣及紫绀。用庆大霉素治疗2天后病情好转。先后于生后35天、5月、8月、3岁等多次患肺炎。平均每月发生1次呼吸道感染,发作时咳剧,少量粘痰,无咯血。逐渐出现运动后气促。G_2P_2,足月吸引产,无窒息抢救史,按时预防接种。 体检:W 23 kg,T 37.2℃,P 86次/分,R 24次/分,BP 105/68 mmHg,口唇甲床无紫绀,无杵状指(趾)。呼吸运动对  相似文献   

2.
病史摘要患儿 ,男 ,7岁。2002年1月22日因咳嗽10天 ,高热1周入院。患儿于入院前10天 (1月12日 )出现咳嗽 ,渐加重 ,伴高热T39℃~40℃ ,1月17日外院摄片示双肺纹理增多 ,可见片絮状模糊影 ,拟“支气管肺炎”收治外院。查血WBC3.7×109/L,N0.62,L0.31 ,M0.6,PLT119×109/L。心肌酶谱AST146U/L ,LDH474U/L ,CK309U/L,CK_MB30U/L,HBDH444U/L。生化全套中ALT104U/L,AST146U/L。予青霉素、氨苄青静滴1天后改…  相似文献   

3.
4.
1病例简介患儿,女,56 d,因咳嗽、气促、发绀35 d,加重5 d急诊入院。生后第21天起出现阵发性咳嗽,伴气促、发绀,当时不发热。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新生儿肺炎”,先后应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菌必治等抗炎治疗,病情无好转,且在住院第24天出现发热,胸片由“肺炎”发展为“右侧胸腔积液”,转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病后多汗、烦躁、进奶少,体重不增,无抽搐。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 kg,生后3 d右上臂接种卡介苗,否认结核接触史。入院查体:T 37·4℃,R 50次/min,P 180次/min,体重3·3 kg,精神萎靡,呼吸急促,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前囟平软,鼻扇,唇周发…  相似文献   

5.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0):790-791,T003
病例摘要患儿男 ,12岁。主因“间断发热、咳嗽 2个月余”入院。患儿于入院前 2个月余游泳呛海水后出现发热 ,并伴阵咳 ,以后咳嗽渐加重并喘憋 ,且面色苍白。当地医院摄X线胸片示“右下肺实质浸润” ,血白细胞 2 8× 10 9/L~ 4 6× 10 9/L ,支原体抗体阴性。拟诊为支原体肺炎 ,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 1个月余不见好转 ,为进一步诊治转来我院。患儿自发病后精神反应弱、乏力、消瘦、食欲差。患儿既往体健 ,其父死于白血病。入院体检 :一般情况可 ,T :3 8 5℃ ,P :110次 /min ,R :3 6次/min ,BP :90 /60mmHg。面色苍白 ,全身浅表淋巴结…  相似文献   

6.
男,3日。因发热1天、咳嗽5天、气急2天于1991年3月15日入院。入院前5天突然发热,体温达40.3℃,伴轻微咳嗽。次日来我院就诊,摄胸片示“两肺纹理增深,右肺上叶渗出阴影”,体检发现肝脾肿大并查肝功能。入院前1天咳嗽加剧伴气急,SGPT670U,拟“肺炎、婴儿肝炎综合征”收住院。发病以来,胃纳可,无吐泻,无尿黄及黄疸。否认肝炎接触史,无输血、血浆史,起病后曾用过安乃近、洁霉素、先锋Ⅰ  相似文献   

7.
化脓性胸膜炎—血性胸腔积液1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胸腔积液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10年来支原体(下简称MP)肺炎诊断、治疗并不困难,但我们发现MP肺炎合并胸腔积液者并不少见,易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延误治疗。本文就其发生率、疗效、预后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小儿胸腔积液82例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的病因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儿童医院1995-01—2006-05有明确病因的82例胸腔积液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82例胸腔积液患儿中以感染为首位原因,其中化脓性感染42例(51.2%)、结核16例(19.5%)、支原体感染9例(11.0%),并殖吸虫感染2例(2.4%);非感染性原因包括:恶性肿瘤5例(淋巴瘤2例,白血病2例,肝癌伴肺转移1例),川崎病4例,肾病综合征4例;(2)有52例行胸腔穿刺抽液常规生化检查,符合渗出液改变的48例,漏出液4例。胸腔积液细胞培养阳性11例,其中肺炎克雷伯菌1例,肺炎链球菌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6例;支原体-IgM( )4例。(3)不同年龄组引起胸腔积液的原因有所差异,≤3岁组以化脓性最多见,表现为白细胞明显升高,胸腔积液呈明显化脓性改变,合并肺炎为特征,与>3岁组相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11.57,P<0.01);结核性感染中,>7岁儿童多见,与≤7岁儿童相比,差异有显著性(χ2=5.47,P<0.05);在支原体感染中,>3岁儿童较≤3岁儿童多见,差异也有显著性(χ2=3.837,P=0.05)。结论小儿胸腔积液的病因以感染为主,而感染又以化脓、结核、支原体为三大主因,随年龄不同其病因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男,4 4/12岁。因胸痛、气促半月入院。入院前半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胸痛,伴进行性气促,无咳嗽,体温在37.5℃左右。经用抗生素治疗5天效果不明显,并出现食欲差、精神不振、苍白。发病以来无腹痛,腹胀,亦无明显消瘦。既往体健,无结核病接触史。出生后已接种卡介苗。家族中无遗传病史记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北京儿童医院住院儿童胸腔积液的病因。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住院的胸腔积液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因将患儿分为感染组(肺炎旁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膜炎及脓胸)及非感染组,同时按照年龄进一步分为≤3岁、>3~7岁和>7岁组,分类统计,回顾分析胸腔积液患儿的病因。结果 1 165例胸腔积液患儿中,感染性胸腔积液746例(64.0%),其中肺炎旁胸腔积液697例(697/746例,93.4%)。肺炎旁胸腔积液中肺炎支原体感染457例(61.3%)。感染性胸腔积液多见于7岁以上儿童(339/479例,70.8%),非感染性胸腔积液主要见于3岁以下儿童(188/324例,58.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33,P<0.05)。非感染性胸腔积液419例(36.0%),其中多系统疾病239例(57.0%)、恶性胸腔积液97例(23.2%)。18例死亡患儿均为非感染性胸腔积液者。结论儿童胸腔积液的主要病因为感染,感染中最多见的为肺炎旁胸腔积液,主要病原为肺炎支原体。  相似文献   

12.
春花  王峥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22):1733-1733,1750
患儿,男,38d。因发现左侧胸腔积液1个月余,气促、哭声小5d入院。入院前1个月余母孕期36周于外院行腹部B超发现胎儿左侧胸腔积液及心包少量积液。患儿系36”周经阴道自然分娩,行胸片检查示左侧胸腔积液。生后患儿无发热、气促、口唇发绀、呼吸困难等。生后17d于外院复查胸片示左侧胸腔积液,较出生时减少,未予治疗。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性胸腔积液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肺炎旁胸腔积液(PPE)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支原体感染与非支原体感染患儿的差异,并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出各指标的诊断界值及回归模型的诊断准确度。结果支原体感染与非支原体感染患儿的年龄、外周血白细胞数、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免疫球蛋白IgA及IgM,胸腔积液中多核粒细胞比例、葡萄糖及乳酸,以及胸腔积液纤维分隔形成、胸膜增厚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血清IgM及LDH,胸腔积液中乳酸(LAC)在支原体感染组及非支原体感染组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诊断界值分别为ROC曲线下面积(AUC)=0.887(95%CI:0.830~0.944,P0.001)。结论对于病原不明确的PPE患儿,若存在年龄3.92岁,血清IgM1.29 g/L及LDH367 U/L,胸腔积液LAC4.02 mmol/L时,应高度怀疑支原体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介绍胰腺胸膜瘘引起大量血性胸腔积液患儿的早期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 报道1例胰腺胸膜瘘患儿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诊治方法.结果 4岁男孩,间断发热、咳嗽、胸闷和胸痛1个月,胸腔闭式引流3次均为血性胸液,腹部无阳性体征,腹部B超提示胰腺回声粗糙,血和胸腔积液胰淀粉酶分别为495 U/L和35 938 U/L,开胸探查发现有一瘘管从胸腔通向胰腺,经全胃肠外营养、静脉滴注生长抑素以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在胰管内放置支架治愈.结论 胰腺胸膜瘘患儿早期以呼吸症状为主,缺乏腹部症状,易造成诊治延迟.胸腔积液中胰淀粉酶显著增高是诊断本病的重要线索和依据,本病如保守治疗失败需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胸腔积液病因及诊断线索。方法收集1994年1月至2014年1月入院时伴有胸腔积液的患儿2 419例,采集临床资料,并分成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419例患儿中男1 523例、女896例,平均年龄(6.5±4.0)岁,其中感染组2 353例、非感染组66例。感染组较非感染组更易伴有发热,呼吸困难和中到大量积液的发生率低于非感染组(P均0.01)。感染组中,不同类型感染性胸腔积液的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吸虫性胸膜炎集中分布于3~7岁(64.0%),结核性胸膜炎在7岁发生率较高(53.6%),而脓胸则好发于≤3岁(51.4%)。感染组的预后明显好于非感染组(P0.01)。结论儿童胸腔积液以感染为主,病因诊断时需综合考虑发病率、临床表现、积液量等线索,鉴别感染性与非感染性胸腔积液。  相似文献   

17.
病例摘要患儿 ,女 ,1 2岁。因咳嗽、气促、腹胀 2 0d入院。院外胸片、B超、上腹CT发现双侧胸腔、心包、腹腔、盆腔积液 ,胸腹水检查为黄色渗出液 ,诊为结核感染引起的全身性反应 ,予抗痨、抗感染等治疗无好转 ,转我院。病后患儿无发热、皮疹、关节肿痛 ,无胸闷、心悸、腹痛、浮肿、尿少等。精神面色好 ,饮食如常 ,体重增加 4kg。既往健康。否认结核病及结核接触史。 1 1岁月经初潮 ,月经周期规律正常。体检 :体重44kg ,发育正常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双乳房发育如成人 ,胸廓饱满 ,肋间隙增宽 ,呼吸动度减弱 ,双侧第 5肋间腋前线及肩…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患儿胸腔积液的常见病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6年3月收入PICU的55例胸部放射学和(或)胸部B超确诊为胸腔积液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例中以感染为原因者占76.36%,肿瘤性疾病18.18%,其他5.46%。本组死亡3例,病死率5.46%;细菌感染组17例培养阳性,9例为G 菌(5例肺炎链球菌),8例G-菌(4例铜绿假单孢菌);恶性肿瘤组血LDH增高与细菌感染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细菌感染组与恶性肿瘤组胸水细胞计数分类比较,结果显示多形核细胞分类与单核细胞分类差异均显著;脓胸与非脓胸细菌感染组胸水中糖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脓胸组治疗后胸水平均消失时间与非脓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本组胸腔积液患儿,以细菌感染为主,G 菌及G-菌均是重要致病菌,并提示PICU要特别重视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血LDH增高的程度及胸水细胞分类计数有助于早期鉴别恶性或感染性胸腔积液;细菌感染者胸水糖含量的高低,可以预示疾病严重程度及内科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
病史摘要 男,3岁。因咳嗽20余天伴气喘、浮肿7天入院。病初伴发热3天,体温38.5℃左右,给以口服“消炎药及退热剂”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7天前咳嗽加重,伴气喘,面部及两下肢浮肿,在当地医院给以抗结核治疗7天及胸腔穿刺治疗2次,共抽出血性胸腔积液约1000ml,病情无好转,气喘进一步加重,并出现尿量少,黑便等,转我院。患儿既往健康,无结核接触史,出生后已接种卡介苗,家族中无遗传性疾病。体检:T 36.5℃,P150次/分,R 68次/分,WT 14kg。神清,消瘦,表情痛苦,时有呻吟,面色苍白,口周发绀,面部及两下肢浮肿。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颈软,气管向右侧移位。左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叩诊实音,听诊呼吸音消失,右肺呼吸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