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和评价p53蛋白在肺癌术前诊断、分期和预后方面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96例支气管活检标本中p53蛋白的异常表达进行研究。结果:84例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1.91%。10例正常支气管粘膜未见阳性表达。在鳞癌和腺癌中N1、N2阳性表达率(78.5%、71.43%)明显高于N0(48.21%);Ⅲ~Ⅳ期阳性表达率(72.41%)明显高于Ⅰ~Ⅱ期(49.09%)。结论:术前进行纤支镜活检标本的p53蛋白检测对肺癌患者的诊断、分期和预后能够做客观的评价,并有助于选择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和DNA双链直接测序方法进行p53基因外显子5、6、7、8序列分析,共检测33例胃癌、17例胃粘膜非典型增生、31例胃癌术后并转移性腹水标本。结果:发现9例胃癌和7例胃癌术后并发腹水标本存在p53基因碱基突变,突变率分别为27.27%和22.58%,且在7例腹水标本中发生p53基因突变的患者原病理切片组织中发现了相应的突变。17例胃粘膜非典型增生组织中亦发现1例p53基因突变。结论:胃癌与p53基因突变密切相关,p53基因突变是胃癌较早期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4.
胃癌组织中突变型p53基因产物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张忠彪1赵凤凯辛彦闫瑞芳1(肿瘤研究所,沈阳110001)关键词胃癌;突变型p53基因产物;免疫组化p53基因可分为野生型(p53-wt)和突变型(p53-mt)。p53-wt在细胞从G1后期进入S期中... 相似文献
5.
p53和c-myc基因产物在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p53,c-myc基因产物在小细胞肺癌(SCLC)中的表达,探讨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6例原发性小细胞肺癌进行检测.结果:p53、c-myc蛋白表达及其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61.1%,52.8%.p53蛋白表达在I期与Ⅲ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c-myc蛋白表达率随分期增加而增高,但各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共表达在各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有无淋巴结转移两组相比p53蛋白表达有显著性差异,c-myc蛋白表达及共表达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生存时间≥18个月组与术后生存时间<18个月组相比p53蛋白、c-myc蛋白及共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53蛋白和c-myc蛋白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均有较高的表达;p53蛋白与小细胞肺癌分期、淋巴结转移、预后相关;c-myc蛋白表达越高预后越差,p53和c-myc蛋白共表达的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6.
7.
胃癌细胞DNA倍体和突变型p53基因产物表达与转移扩散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流式细胞测量术,对57例人胃癌存档石蜡标标本的原发灶和转移灶癌细胞的DNA含量与倍体类型进行了检测,同时利用McAb-p53对突变型p53基因产物进行了免疫组化检测。 相似文献
8.
细胞动力学是研究细胞群体内各部分细胞活动规律的学科。目前主要研究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增殖活动,并将实验中总结出的规律用于指导肿瘤化疗及放疗的实践。50年代兴起的关于细胞增殖动力学的研究受到方法的限制,例如~3H—胸腺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脑膜瘤组织中nm23、p53基因产物检测临床意义.方法脑膜瘤标本病理组织切片5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判断结果.结果阳性率:p53 32%,nm23 68%,复发者p53均阳性,nm23 80%阳性.结论 p53高表达并且nm23阳性颗粒表达越少者易复发. 相似文献
10.
p53蛋白在支气管粘膜上皮癌前病变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34例肺鳞状细胞癌患者p53蛋白的表达。患者的组织切片包括癌旁正常上皮和(或)癌前病变。随着病程进展从支气管损伤→轻度发育异常→重度发育异常→原位癌→浸润癌,免疫染色细胞数量增加并出现在上皮的上层细胞。另外,p53阳性的支气管发育不良的病例,其相关的鳞癌p53蛋白也呈阳性。表明p53蛋白表达是肺鳞状细胞癌发生的早期事件,p53蛋白表达的常规检测可能对肺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 p2 1、p5 3在肺癌中的临床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30例冻存的肺癌及 10例相应远离肿瘤部位的肺组织中 p2 1、p5 3的表达。 结果 肺癌组织中p2 1、p5 3的阳性率分别为 73 3%、76 7% ,各指标相对含量 (FI值 )明显高于远癌肺组织 (P <0 0 1) ,两者表达无显著性相关 (P =0 0 6 ) ,且均与肺癌分型、分期、分化程度等无关联。p5 3表达在吸烟患者 (94 1% )高于不吸烟患者 (5 3 8% ,P <0 0 5 )。p5 3阳性者术后 4~ 5年存活率较低 ,p2 1与 p5 3共阳性者术后生存期更短 (P <0 0 5 )。 结论 p5 3异常表达与肺癌术后生存相关 ,联合考虑p2 1时 ,仍然有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便于临床应用肺癌p53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方法,对33例手术切除肺癌新鲜组织,分别制备组织印片及冰冻切片标本,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p53蛋白表达。结果:组织印片和冰冻切片的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0.60%和63.64%,2种方法的相关非常显著(P<0.001),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组织印片法检测p53蛋白有无异常表达简便、准确、可靠,不需做病理切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53基因突变和FHIT基因缺失在肺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利用自荧光支气管镜(AFB)活检的27例正常支气管黏膜、74例非典型增生、23例原位癌、161例浸润癌及32例良性病变新鲜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DNA测序技术检测p53基因突变,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及DNA测序技术检测FHIT基因表达缺失。结果在正常黏膜、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及良性病变中p53基因突变率分别为:0、27.0%、52.2%、67.7%、0。FHIT基因缺失率分别为:0、55.4%、65.2%、66.5%、9.4%。两基因联合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56.8%、86.9%、90.7%、9.4%。非典型增生与原位癌组织中p53基因突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组织FHIT基因缺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分类不同的浸润癌组织p53基因突变率和FHIT基因缺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53基因突变和FHIT基因缺失在肺癌及非典型增生组织中是频发事件,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两基因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突变型p5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7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45例正常肺组织(NL)中p53蛋白的表达。结果p53蛋白总阳性率为58.62%(39/67),鳞癌、腺癌、鳞腺癌、大细胞癌阳性率分别为57.89%(22/38)、53.33%(8/15)、66.67%(6/9)、60%(3/5),053蛋白在肺正常组织为阴性。在鳞癌、腺癌p53均主要表达于胞核,p53的阳性表达与肺癌组织学类型、肿瘤分化程度无关,而与肺癌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有关。肺癌p53蛋白阳性表达与其预后有密切关系,p53阳性表达在生存率低于3年组和高于3年组中分别为56.76%(21/37)和28.57%(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蛋白阴性患者预后好于阳性。结论p53基因的突变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和发展,检测肺癌p53蛋白表达可作为判断其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肺癌患者血浆DNA p53基因突变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2002-07/2004-12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肺癌患者18(男13,女5)例,年龄28~70(平均49)岁. 其中非小细胞肺癌10例,小细胞肺癌8例,阳性对照为正常胃粘膜组织DNA,阴性对照为健康献血员新鲜血浆. 采用DNA提取试剂盒,引物据Genbank检索结果设计,PCR使用DNA扩增试剂盒和智能型热循环仪,100 bp DNA梯度以及琼脂糖,产物采用全自动DNA测序仪进行测序. 患者清晨空腹时采集静脉血提取DNA. DNA提取方法参照试剂盒说明,PCR重复循环35次,在 302 nm的紫外灯下观察结果,对于扩增效果较差,不能满足DHPLC分析要求的标本采用二次PCR方法扩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突变型p53和CD44v6基因表达产物与肾肿瘤临床行为的关系.方法 对98例肾肿瘤石蜡包埋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测定突变型p53和CD44v6基因产物,并对肾癌患者5年生存率随访.结果 突变型p53与肾癌分期、分级无关,在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5年生存率具有相关性(P<0.05),突变型p53在肾错构瘤组织中呈阴性表达.CD44v6与肾癌分期、分级及5年生存率相关,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CD44v6在错构瘤组织中呈阴性表达.结论 突变型p53基因与肾癌发病机制及预后有关,与肾癌恶性程度无关.CD44v6在肾癌发病浸润生长及预后中发挥作用.突变型p53和CD44v6联合检测可能成为评价肾肿瘤临床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研究大肠癌患者p53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之间关系,并探讨从粪便中检测p53基因突变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法,检测大肠癌患者癌组织和粪便标本中p53基因第5~8外显子突变情况;同时运用免疫组化法分析癌组织中p53表达情况。结果: 34例大肠癌患者癌组织标本中,p53基因第5~8外显子突变及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2.9%和55.9%,正常黏膜未见p53表达(P<0.01)。p53表达与基因突变呈正相关关系(P<0.05)。p53表达阳性率与肿瘤组织大小有关,肿瘤≤ 5cm者阳性率高于>5 cm者(P<0.05),但与其它临床病理因素无关。12例癌组织中有p53基因突变的患者其粪便中基因突变阳性率为41.7%,正常人未检测出突变。结论: p53基因突变是参与和影响p53表达和生物学功能的主要因素;大肠癌患者粪便中可检测出p53基因突变,粪便中p53基因检测可成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用于大肠癌的诊断及高危人群的筛检普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检测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标本K-ras基因突变对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al polymorphism, PCR-SSCP) 银染技术,检测52例肺癌患者和9例肺良性疾病患者的纤支镜活检标本中K-ras基因第12,13和61位密码子的突变率,并对K-ras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52例肺癌患者活检标本中,12例检测出K-ras基因点突变,突变率为23.1%,9例肺良性疾病患者活检标本中未检测出K-ras基因点突变。K-ras基因突变与肺癌病理组织类型相关,在腺癌中达43.8%,但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无关。 结论:检测纤支镜活检标本K ras基因突变有可能作为肺癌早期诊断的一个参考指标。肺癌; 纤维支气管镜; K-ras基因; 突变 相似文献
20.
p53突变型胃癌细胞株细胞凋亡及基因调控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顺铂作用于p53野生型AGS、p53突变型MGC-803、SGC-7901 3种胃癌细胞株后,引起细胞凋亡及p53下游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不同浓度顺铂(0、1、2μg/mL)作用24h后AGS、MGC-803、SGC-7901 3种胃癌细胞株,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变化;RT-PCR法检测上述不同浓度顺铂分别作用于3种胃癌细胞株,p53下游基因p21、bax、puma、bcl-2、bcl-xl表达的变化。结果FCM显示,顺铂可引起3种细胞细胞周期发生改变:S+G2期比例均明显升高,同时3种细胞的凋亡率均明显增多(P<0.01);RT-PCR结果显示,AGS细胞的p53、bax、p21表达均随顺铂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puma变化不明显(P>0.05);bcl-2、bcl-xl的表达随顺铂剂量的增加而降低(P<0.05)。MGC-803、SGC-7901细胞的bcl-2、bcl-xl表达均随顺铂剂量的增加而降低(P<0.05),而bax、p21、puma的表达变化不明显。结论在p53突变细胞株中,DNA损伤可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凋亡调控因子的表达也发生改变。其机制可能与p53突变的具体位点有关,亦可能与p53非依赖性途径的信号传递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