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李荣凌  肖宇博 《中国药师》2016,(8):1549-1552
摘 要 目的:分析施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限制抗菌药物品种、品规政策对医院抗菌药物消耗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统计我院经抗菌药物目录调整期间(2011~2014年),抗菌药物的品种数量、品规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随时间阶段的变化情况。结果: 抗菌药物管理政策落实后,抗菌药物品种数从2011年的97种降至2012年的49种,品规数从2011年的255 个降至2012年的84个。2011年销售前10品种中的特殊使用级、限制级药品在2012年的前10品种中使用份额显著下降,2011年使用频度最高的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地嗪(DDDs值=11 2625)随后被一代头孢(头孢唑啉或头孢硫脒)所取代;2011年排名前10品规占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比例最低25.74%,随后3年逐年递增,依次为54.63%、60.87%、56.97%。结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结构、数量及金额发生显著改变,有助于药品规范化管理及临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
王建青  杨利琦 《安徽医药》2019,40(4):389-392
目的 分析儿科抗菌药物应用实施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比较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实施措施干预前(2015年)与干预后(2016年)儿科住院患儿抗菌药物的品种、数量、金额的使用情况。结果 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率、销售总金额占总药品比例和使用金额比例分别由80.84%、65.96%、95.34%下降至73.78%、53.37%、92.82%;静脉用抗菌药物品种数和品规数分别由21和41下降至19和27;用药频度(DDDs)由1.48×104下降至1.19×104;头孢呋辛的金额排序与DDDs排序比=1。结论 儿科抗菌药物应用日益趋于合理,但仍需持续监管。  相似文献   

3.
王欣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9):2425-2429
目的 分析2015-2017年咸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进一步保障用药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调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咸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相关数据,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用药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使用强度(AUD)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7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均低于60%,使用强度控制欠佳。用药品种更倾向于选择疗效确切、抗菌谱广、安全性高的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类的DDDs连续3年排名第1位,其次是喹诺酮类和硝基咪唑类药物。使用金额排名前3位的均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和碳青霉烯类。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使用金额和DDDs均居于第1位。结论 2015-2017年咸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部分问题,需引起全员重视,进一步细化管理,建立长效机制,继续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4.
吴华家  朱冬宁  鲍俊 《安徽医药》2016,37(7):840-842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抗感染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择2013~2015年在歙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依据患者临床表现,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判定是否减量或停止使用抗菌药物。观察组依据PCT检测结果决定如何使用抗菌药物。PCT浓度以0.25 ng/mL作为细菌感染阳性诊断阈值,当降钙素原水平≥0.25 ng/mL使用抗菌药物,当降钙素原水平 < 0.25 ng/mL停止使用抗菌药物。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WBC、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2.5%,对照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2.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10 d以内人数高于对照组,使用10 d以上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平均抗菌药物用药费用、住院总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观察组总有效率82.5%,3例患者病情加重,对照组总有效率77.5%,2例患者病情加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PCT指导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在临床中具有简便、经济、快速的优点,可优化抗菌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4—2017年六安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调取2014—2017年六安市人民医院抗菌药物的相关用药信息,并从多个角度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强度(AUD)、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2014—2017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和AUD均下降,但各类品种选择结构有明显变化。总体上β-内酰胺类药物选用比例有所下降,但在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中β-内酰胺类药物仍然DDDs及占比最高。第1、3、4代头孢的DDDs总体呈波动式下滑的趋势,只有第2代头孢的DDDs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由于第3、4代头孢DDDs占比较少,第2代头孢取代第1代头孢的趋势比较明显,第2代头孢中头孢呋辛有取代头孢替安的趋势。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大幅增长,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大幅下降。碳青霉烯类和头霉素类出现明显增长。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的DDDs出现大幅下降。氟喹诺酮类药物中的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大环内酯类中的阿奇霉素干混悬剂逐年增长较为迅速,抗真菌药物伏立康唑(国产)、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DDDs均显著增加。结论 2014—2017年六安市人民医院抗菌药物的管理是有效的,但应注意品种结构选择的变化及抗菌药物销售金额的增长,尤其关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钠、莫西沙星、比阿培南、伏立康唑、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的不合理用药问题。  相似文献   

6.
康传哲  孟青  朱龙社  张方  桑纳  敬蓝琦  韩玉霞 《中国药事》2017,31(10):1210-1213
目的:考察分析我院老年住院患者实行抗菌药物综合干预后的变化及效果。方法:调取我院信息系统数据,采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分类系统,统计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患者抗菌药物使用金额、使用强度(AUD)及使用频度(DDDs)等数据。结果:通过3年的综合干预,老年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金额及使用强度明显下降;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金额比例逐年下降,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金额比例呈增加趋势;注射用头孢米诺钠连续3年DDDs排名第一,头孢呋辛酯片DDDs排名上升明显。结论:通过3年的专项整治及综合干预,老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变化显著,不合理使用得到有效控制,各项用药指标逐步趋于合理规范。  相似文献   

7.
刘鸽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10):2727-2730
目的 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剖宫产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的使用情况,为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剖宫产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评价其合理性。结果 2 379例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共涉及10个品种,头孢呋辛、甲硝唑和头孢唑啉的使用频次居前3位。99.5%的手术术前0.5~1.0 h给药。用药维持时间以24、48 h为主,构成比分别为48.6%、50.4%。联合用药主要表现为头孢呋辛+甲硝唑,构成比为96.1%。不合理用药表现形式主要有用药维持时间长(44.1%)、品种选择不当(24.2%)、用药指征把握不严(18.3%)等。结论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剖宫产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8.
刘小华  罗璨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5,30(10):1280-1284
目的 比较干预前后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内镜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013年3-9月、2014年3-9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数据,比较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AUD)、用药选择、给药时机、用药疗程。结果 干预后,各类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AUD都呈下降趋势。各类抗菌药物的AUD均有所下降,且第3代头孢菌素类的AUD显著降低。第1、2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例数呈明显上升趋势。各类手术术前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均有所上升。各类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用药疗程均有所缩短。结论 通过规范消化内镜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有效加强了消化内科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提高了消化内科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降钙素原(PCT)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导价值,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61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成PCT组和常规治疗组。PCT组根据患者血液PCT检测结果使用抗菌药物,常规治疗组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使用抗菌药物。主要观察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患者住院时间、临床有效率和加重例数等指标。结果 PCT组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多在7~10 d,常规治疗组大多在12~14 d甚至更长,两组患者住院时间(9.23 d VS 12.86 d)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有效率(79.31% VS 78.12%)、加重例数(6/29 VS 7/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抗菌治疗具有指导作用,这样能够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2018年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分析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 抽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2018年1~9月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共600例,从适应症、品种选择、给药时机、用药疗程、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Ⅰ类切口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有279例,使用率为46.58%,使用品种有13种,第2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钠的使用最多,构成比为62.63%;其中术前0.5~1 h用药251例,合理率89.96%。用药疗程<24 h的有223例(79.93%)。用法用量不适宜的有6例,其中美洛西林钠和头孢西丁钠均3例。联合用抗菌药物2例,占0.72%,均无联合用药指征。结论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需加强规范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1.
陈敏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0):2019-2024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西安市第一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对专项整治活动3年(2011—2013年)和专项整治后3年(2014—2016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以来,医院的接诊量逐年增加,但抗菌药物的消耗量、住院患者的使用率、使用强度、Ⅰ类切口预防用药使用率、门急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均有所下降。专项整治活动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也有所变化,第2代头孢、第3代头孢+酶抑制剂、第4代头孢、糖肽类、抗真菌类、氨曲南、克林霉素、夫西地酸的使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分别下降了30.6%、37.2%、76.9%、25.5%、17.9%。93.3%、47%、81.3%;青霉素+酶抑制剂、第1代头孢、第3代头孢、碳青霉烯类、利奈唑胺的使用量呈增长趋势,分别增长了63.9%、40.3%、124.9%、78.7%、109.9%。进入前10名的抗菌药物相对集中,主要有头孢类、大环内酯类、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在西安市第一医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抗菌药物的使用上还可能存在用药集中、广谱抗菌药物使用率高等问题,应加强监管,同时开展抗菌药物使用与细菌耐药的相关性研究,以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降低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本院2015~2019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5~2019年65641例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常用的抗菌药物种类和用药频度(DDDs)、各级别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本院抗菌药物总使用率为51.46%,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排名前3位依次为儿科、呼吸科、普外科,不同科室抗菌药物AUD排名前3位依次为呼吸科、普外科、儿科。常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排名前3位依次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DDDs排名前3位依次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各级别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中,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最高(46.84%),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次之(43.80%),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最低(9.36%)。结论本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但日常仍应持续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保证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  相似文献   

13.
肿瘤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对随机抽取的本院2002年度545份出院病历进行调查.以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用药评价。结果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7.43%;有药敏试验的仅占15%;使用种类前3位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氨基苷类;DUI等于或近于1的品种占45%。结论从DUI分析和预防、治疗用药中均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天津市肿瘤医院2013年门诊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分析点评,为科学管理和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调取2013年天津市肿瘤医院门诊抗菌药处方共1 579张,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点评和分析。结果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人群年龄集中于50岁以上;用药科室亦较为集中;抗菌药物处方占总处方数的0.60%,品种集中在喹诺酮类和头孢类,口服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高于注射用药;点评的不合理处方153张,占抗菌药处方总数的9.69%,其中适应症不符和用法用量不当分别占38.56%、26.14%。结论针对本院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不合理用药现象,提出有针对性地加强处方医师的培训和奖罚、优化抗菌药物的品种等干预措施,进一步提高门诊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374例,对患者的基本情况、感染分布、病原菌分布及其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74例抗菌药物使用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且年龄多集中于61岁以上,患者以2型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为主,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泌尿系和呼吸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单独使用1种抗菌药物的比例相对较高,头孢菌素类使用品种、例次最多,DDDs排序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中只有左氧氟沙星为口服给药,其他均为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 DDDs 位列第1位。结论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相对合理。  相似文献   

16.
全国14家医院2014-2016年临床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调查分析全国14家医院2014-2016年临床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14-2016年全国的14家三甲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包括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指标、序号比(B/A)、使用强度(AUD)和门诊处方情况等。结果 在2014-2016年期间,全国14家三甲医院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AUD、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和销售额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排名前3的依旧为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抗菌药物。另外,抗菌药物注射剂使用量在逐年下降。根据序号比和DDC指标分析,3年来,抗菌药物价格的合理程度逐年增高。在全国7个地区中,3年平均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和使用率最高的是华东地区,其次是华北和东北地区。结论 全国14家三甲医院抗菌药物的用药趋势基本符合我国当前的用药趋势,但是在用药合理性上还是存在用药过于集中,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和选药性价比不合理等问题。医院相关部门应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用药针对性,合理地干预,确保抗菌药物使用安全和合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肽口服液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上海市浦东医院接受治疗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iv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0.4 g/kg,1次/d。治疗组在对照基础上口服甘露聚糖肽口服液,1支/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血小板相关抗体、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介素-4(IL-4)、止血时间和血小板数量达正常时间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38%、94.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和CD~(4+)的水平及CD~(4+)/CD~(8+)的比值均显著升高,而CD~(8+)的水平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G(PA IgG)、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A(PA IgA)和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M(PA IgM)的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LT及IL-4水平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止血时间和血小板数量达正常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聚糖肽口服液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加快止血,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可能影响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北部战区总医院935例行骨科Ⅰ类切口手术的住院患者术后炎症发生率的因素;回顾不同术区选择抗菌药物的种类及应用疗程,为临床个体化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使用Excel 2010及SPSS 20.0软件对所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脊柱与髋部的发病人群年龄晚于其他部位;上肢、腿部、足踝等部位男性发病年龄较早。脊柱组炎症发生率(41.08%)高于周边组(15.50%);伴与不伴发糖尿病,脊柱组患者术后炎症发生率无差别;但糖尿病可能提高周边组术后炎症发生率。使用抗生素骨水泥可降低脊柱组炎症发生率,但可能不会降低周边组术后炎症发生率。骨科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以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头孢美唑)为主(70%),其次为万古霉素;其他抗菌药物的使用占比相对较小。总体应用抗菌药物疗程平均5.04 d;脊柱组应用抗生素疗程最长(7.20 d),上肢组疗程最短(2.92 d);其他部位为髋部组(3.87 d),腿部组(3.51 d),足踝部组(3.09 d)。结论骨科不同部位Ⅰ类切口的患者在发病年龄、炎症发生率、抗生素选择及应用疗程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针对性地使用抗菌药物可促进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个体化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11—2014年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1—2014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汇总,对抗菌药物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以及日均费用(DDC)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4年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比例逐年下降,抗菌药物品种数也呈下降趋势;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中头孢菌素类药物连续4年销售量和DDDs均是第一位,注射剂型的增幅大于口服剂型;注射用头孢地嗪钠的DDDs排名连续4年均为第一位,且2014年增长幅度最大。同种药品不同年份的DDC值略有差异。结论 2011—2014年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总体规范合理,抗菌药物应用总量及品种数均降低且更加合理,与此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