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对在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折麦布药物的效果与安全性进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冠心病临床疗效提供参考。方法将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于2017年5月—2018年11月期间接收的120例冠心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观察范围,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折麦布药物治疗,对两种用药方案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血脂水平改善情况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C、HDL-C、LDL-C及TG等血脂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LDL-C及TG均显著下降,HDL-C均显著上升(P<0.05),且与同时期的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的TC、LDL-C及TG均显著较低,HDL-C明显较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折麦布药物应用于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可取得明显较单纯使用阿托伐他汀钙更高的疗效,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对符合条件的血脂异常极高危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 Qd+依折麦布10mg Qd,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 Qd,1月后查血脂,结果 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血脂异常患者有更好的降脂效果,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药物耐受性.  相似文献   

3.
刘龙华 《右江医学》2013,(4):534-535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2年10月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阿托伐他汀组、依折麦布组和阿托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用组(联用组)进行治疗12周。分别使用阿托伐他汀20mg/d,依折麦布10mg/d,阿托伐他汀10mg/d与依折麦布10mg/d联合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四项的变化。结果三种调脂方案均能使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但降低程度不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得到提升。联用组与其余两组TC、LDL-C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调脂效果及安全性,优于单独使用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和依折麦布。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折麦布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情况,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22%)显著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C、TG、HDL-C及LDL-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TC、TG及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折麦布药物治疗冠心病效果显著,能有效调节血脂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新型依折麦布药物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8例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予以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常规组)和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新型依折麦布药物治疗(联合组),每组44例,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TG、TC和LDL-C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TG、TC和LDL-C水平均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8.1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予以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新型依折麦布药物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血脂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乔红刚 《吉林医学》2014,(3):540-540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折麦布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常规剂量他汀药物血脂控制不佳的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服用常规剂量他汀药物血脂控制不佳的冠心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依折麦布联合他汀药物治疗组62例(依折麦布10 mg/d+阿托伐他汀10 mg/d)和双倍剂量他汀药物治疗组64例(阿托伐他汀20 mg/d).持续24周测定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菜油甾醇,7-烯胆甾烷醇和血浆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SCK9)的含量的变化.结果: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组LDL-C水平,菜油甾醇/7-烯胆甾烷醇比例和PSCK9水平明显低于双倍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双倍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LDL-C水平在12周后逐渐回升而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组LDL-C水平降低较为平稳.结论:对常规他汀剂量血脂控制不佳的患者联合依折麦布能有效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和合成并且降低LDL-C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加大他汀药物剂量.  相似文献   

8.
张小军 《吉林医学》2015,(6):1096-1097
目的:研究分析依折麦布联合氟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4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每天给予依折麦布10 mg加30 mg氟伐他汀,对照组患者每天服用氟伐他汀30 mg加安慰剂,20周后对比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胆红素、红细胞、血小板治疗前后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两组TC,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氟伐他汀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浓度,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而广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以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折麦布,治疗2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根据两组患者胆固醇、炎症、肝肾功能指标水平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综合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高胆固醇和炎症改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C、LDL-C及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损伤和不良反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U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R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疗效确切,临床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适用于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单用阿托伐他汀未能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的患者的调脂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经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6周后LDL-C未达标的患者61例,随机分为单药组28例和联合组33例,分别单用阿托伐他汀和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再进行6周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降幅、血脂达标率、C反应蛋白(CRP)和踝臂指数(ABI)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基线水平相比,单药组的总胆固醇(TC)、LDL-C、甘油三酯(TG)水平均有明显降低,与基线水平相比,联合组的TC、LDL-C、TG水平有显著的下降,同时伴HDL-C水平上升,但两组HDL-C的调脂幅度无统计学差异;LDL-C的调脂幅度和LDL-C的达标率均高于单药组。CRP和ABI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可以有效、安全地治疗LDL-C未达标的患者,其疗效优于单用阿托伐他汀,依折麦布在改善炎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不同溶栓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1组和研究2组各40例,研究1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2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药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2组血小板聚集率、CRP 明显低于研究1组(P ﹤0.05);研究2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研究1组(P ﹤0.05);研究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研究1组(P ﹤0.05)。结论与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患者溶栓治疗中疗效更佳,不良反应更少,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早期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9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阿托伐他汀20 mg/d和依折麦布10 mg/d,n=41)和阿托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20 mg/d,n=38)。治疗2周后检测患者血脂、丙氨酸转氨酶(ALT)、磷酸肌酸激酶(CK)水平,并观察两组治疗2周内心血管事件及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经治疗2周后,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低于治疗前,联合治疗组胆固醇水平下降较阿托伐他汀组更明显(P<0.05)。联合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结论: 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较单用阿托伐他汀能更显著降低胆固醇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和普罗布考对冠心病患者调脂作用及对氧化还原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来我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36例)和普罗布考组(36例),分别测定二组患者治疗8周前后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glutathione,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glutathione,GSSG),并计算GSH/GSSG比值、GSH/GSSG氧化还原电位。结果:治疗8周后,阿托伐他汀组TC、LDL-C和TG显著减低(P<0.01或P<0.05),普罗布考组TC和LDL-C显著减低(P<0.01);阿托伐他汀组GSH、GSH/GSSG比值显著升高(P<0.01),GSSG及GSH/GSSG氧化还原电位显著减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和普罗布考均可有效调脂,但仅阿托伐他汀可使冠心病患者氧化还原态向还原方向偏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ACS病人85例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钙常规调脂组(对照组)以及瑞舒伐他汀钙联合依折麦布调脂组(联合组).观察并比较2组病人治疗4周后血清学指标的变化,以及4周内主要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2组病人治疗后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P<0.01),联合组治疗后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病人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肌酸激酶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但2组间降低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4周内主要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ACS,有助于降低病人的血脂水平,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具有良好的疗效以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谢进  李欣  许臣洪  胡沛 《四川医学》2012,33(6):989-991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冠心病(CHD)患者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1月期间于本院住院接受择期PCI术的CHD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试验组加用阿托伐他汀80 mg/d,两组均于治疗2周后行PCI术,术后继续服用12个月。两组均随防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支架内再狭窄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期间,试验组支架内再狭窄率及急性心肌梗死、血管重建术、心脏性死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CI围术期应用强化剂量(8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降低CHD患者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率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且使用过程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依折麦布对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确诊的冠心病患者96例(男性68例,女性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8,采用依折麦布10 mg/d联合瑞舒伐他汀10 mg/晚)与对照组(n=48,仅用瑞舒伐他汀10 mg/晚),给予标准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及1年检测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年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颈动脉粥样斑块变化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①两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及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TC、LDL-C及hs-CRP水平下降更为显著[(3.21±0.58) mmol/L vs (3.72±0.80) mmol/L、(1.87±0.43) mmol/L vs (2.33 ±0,64) mmol/L、(1.31±1.73) mg/L vs (2.27 ±2.69) mg/L,P<0.05].②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斑块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3.2±1.2)mm vs(4.2±1.5)mm,P<0.05],亦明显好于对照组[(3.2±1.2)mm vs(3.8±1.4)mm,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③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再发不稳定型心绞痛1例(2.1%),稳定型心绞痛2例(4.2%),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6.3%,显著低于对照组(6.3% vs 22.8%,P<0.05).结论 依折麦布联合他汀类药物可更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与炎性因子,延缓甚至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减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不同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高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影响。方法将
120例≥80岁的择期PCI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0 mg他汀组(40例)、40 mg他汀组(40例)和60 mg他汀组(40例),在入院后48~
72 h 内接受PCI。分别于PCI 术前使用阿托伐他汀钙20、40、60 mg/d,观察3 组患者术后心脏生化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肌钙蛋白I(cTNI)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变化及术后1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
亡、心肌梗死和靶血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结果最终20 mg他汀组有34例患者、40 mg他汀组有40例患者、60 mg他汀组有
38例患者完成本课题研究,20、40、60 mg他汀组PCI术后12 h、术后24 h hs-CRP与术前对比显著升高(P<0.05),60 mg他汀组术
后24 h CKMB、cTNI、hs-CRP显著低于20 mg他汀组(P<0.05)。60 mg他汀组PCI术后30 d内总MACE事件显著低于20 mg他
汀组(2.6%比26.5%, P=0.003),主要原因是60 mg他汀组与PCI 相关的心肌梗死显著低于20 mg他汀组(2.6%比20.6%, P=
0.016)。三组药物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择期PCI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钙60 mg/d可以显著
减少与PCI相关的心肌梗死,并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冠心病提供进一步的参考依据。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确诊的7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至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组(A组,35例)和曲美他嗪治疗组(B组,35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以及运动持续时间、诱发心绞痛发作时间、ST段下移1mm时间、缺血事件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94.3%,明显高于B组(77.1%)(P〈0.05);且A组患者治疗后的运动持续时间、诱发心绞痛发作时间、ST段下移1mm的时间均较B组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短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肪相关因子、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心衰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5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20mg/次,1次/d,持续治疗4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脂肪相关因子、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及心衰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4.67%,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TC、TG、LDL-C、HDL-C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TC、TG、LDL-C、HDL-C等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ET、NO、hsCRP、hs-cTnT指标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ET、hsCRP、hs-cTnT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N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经1年随访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中死亡发生率、非致死心肌梗死和心衰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短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体内血脂含量,并促进血管内皮功能的恢复,减少心率衰竭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脉动脉介入治疗前后血浆可溶性Fas的改变以及与再狭窄的关系,并通过给予阿托伐他汀干预治疗,观察其对Fas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行经皮冠脉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24例(老年PCI组),再根据6个月后回访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又分为再狭窄组(9例)和非再狭窄组(15例);选择同期行经皮冠脉动脉介入治疗的非老年患者28例(非老年PCI组)和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另选择同期行PCI治疗18例老年患者作短期阿托伐他汀干预观察,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浆sFas水平。结果老年和老年PCI组血浆sFa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23±24)和(134±28)比(57±12)ng/L,P<0.01;两组在冠脉动脉介入治疗后血浆sFas水平明显增高,且以老年组尤为明显(869±236)比(478±156)ng/L,P<0.01;再狭窄组的血浆sFas水平明显高于非再狭窄组(1180±216)比(614±189)ng/L,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PCI术后6h血浆sFas水平急剧增高,但干预组术后3和7d血浆sFas与对照组比显著降低(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sFas水平明显增高,并在行经皮冠脉动脉介入治疗后进一步增高,且以老年人显著;再狭窄患者血浆sFas水平明显高于非再狭窄患者,阿托伐他汀干预可显著降低血浆sFas水平,提示对接受经皮冠脉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更应强调调脂、抗炎及稳定斑块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