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运动耐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78例老年冠心病CHF患者,β-受体阻滞剂组51例,对照组27例,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结果随访期间两组在心血管死亡、心力衰竭恶化、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绞痛分级(Ⅲ~Ⅳ)、运动耐量(6MWT<300m)、生活自理能力(丧失自理能力)及精神状态(重度焦虑)的构成在统计学上差异显著(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能够提高老年冠心病CHF患者的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2.
β受体阻滞剂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瑞  杨绍青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3):1984-1985
目的 系统评价β受体阻滞剂对心力衰竭患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以β受体阻滞剂、心力衰竭及运动耐量为主题词检索近5年中、英献。结果 共检索出60余篇章,其中12篇与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力衰竭预后关系密切的章,其中有8篇大规模临床试验和Meta-分析章。结论 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能够显改善临床,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6min步行距离试验作为运动耐量指标,方法简单、易行、安全和客观。  相似文献   

3.
高洁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9):2942-2942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扩张型心肌病(DCM)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50例DCM患随机分为A、B两组,B组在A组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适量的β-受体阻滞剂,分别于治疗2个月、6个月观察临床症状、运动耐量、血流动力学以及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结果B组随着时间的延长,各项观察指标均有持续性改善,生存质量有明显提高。结论:β-受体阻滞剂可提高DCM患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美托洛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慢性心力衰竭(CHF)时交感神经持续激活,可促进心力衰竭恶化,另心衰时β受体密度下诃,对心衰并不利。β受体阻滞剂可使交感神经必奋性下降,降低心肌耗氧,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减少快速心律失常,减少猝死,改善预后。近来已广泛用于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观察了CHF患长期应用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对患血流动力学、临床症状、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步行试验评价卡维地洛治疗心衰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6min步行试验评价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荆卡堆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后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卡堆地洛对患者运动耐量及心脏内分泌的病理生理影响。方法:110例CHF患者入选,其中卡维地洛组56例,另54例为对照组。Bittner方案行6min步行试验。放射免疫法测定BNP。结果:卡维地洛治疗6个月后,患者症状、运动耐量明显改善,同时血浆BNP水平显著降低。结论:CHF患者接受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心衰症状缓解、运动耐量提高。而且心脏内分泌功能显著改善。这种心脏内分泌变化可能有助于心衰预后。  相似文献   

6.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预后不良的心血管疾病,一直以来,人们不断寻求有效的治疗慢性CHF的新措施,心率变异性(HRV)能有效地评价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状态,是判断多种心血管疾病预后的一个相对独立性较强,且与心源性猝死等相关性较好的指标,而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CHF的治疗越来越受重视。为了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CHF的疗效及对HRV的影响。我科从1999-01-2000-01,对33例慢性CHF患,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美多心安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大剂量卡托普利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运动耐量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老年CHF患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小剂量卡托普利(A组,37.5-75mg/d)和大剂量卡托普利(B组,105-200mg/d)治疗12周,观察两组的心功能,运动耐量和生存质量变化。结果 两组患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的运动时间,代谢当量和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增加,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 大剂量卡托普利能增加老年CHF患的运动耐量,改善患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β受体阻滞剂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以β受体阻滞剂、心力衰竭及运动耐量为主题词检索近5年中、英文文献。结果共检索出60余篇文章,其中12篇与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力衰竭预后关系密切的文章,其中有8篇大规模临床试验和Meta-分析文章。结论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6min步行距离试验作为运动耐量指标,方法简单、易行、安全和客观。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β受体阻滞剂药物治疗现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抽取我院2005年120例(A组),2006年124例(B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统计其接受β受体阻滞剂药物治疗的情况。结果:A、B组患者接受β受体阻滞剂药物治疗的分别为18.9%和19.8%。结论:临床实践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β受体阻滞剂药物治疗的比例很低,且剂量偏小,β受体阻滞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尚需进一步重视及规范。  相似文献   

10.
慢性心力衰竭(CHF)时交感神经持续激活,可促进心力衰竭恶化,另心衰时β受体密度下调,对心衰并不利。β受体阻滞剂可使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降低心肌耗氧,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减少快速心律失常,减少猝死,改善预后。近来已广泛用于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观察了CHF患者长期应用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对患者血流动力学、临床症状、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心络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前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β阻滞剂、抗血小板及调脂药物疗效肯定,并已成为常规治疗。选择濮阳市人民医院院近3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4周-半年的心功能不全患68例,随机分组为:通心络组(n=36例),对照组(n=3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通心络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口服3粒/次,3次/d。观察治疗6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E/A比值、心功能分级、活动平板运动耐量变化。结果显示通心络组6个月后以上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性,故认为通心络有明显提高冠心病心力衰竭患心功能和运动耐量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1)重新认识和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病理生理机制。(2)初步验证MERIJ—HF临床研究。(3)方法随机选择116例CHF,进行综合治疗(利尿剂、地高辛、ACEI、β受体阻滞剂),观察临床显效率、好转率以及对β受体阻滞剂的耐受剂量。结论:现阶段CHF治疗,以利尿剂缓解症状,以地高辛、ACEI为基础,大力推荐β受体阻滞剂(包括心功能Ⅱ~Ⅳ),强调神经内分泌拮抗剂在CHF治疗中的地位,强化基层医院对CHF治疗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3):2064-2065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β受体阻滞剂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04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LVEF、血清BNP)水平及6min步行试验距离。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BN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6min步行试验距离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心功能,还可提高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口服β受体阻滞剂对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室性心律失常及再发心绞痛的影响。方法: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73例,分为早期口服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n=88)与未接受口服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n=85),观察两组患者病史、临床特点、药物治疗情况以及住院期间室性心律失常及心绞痛的发生。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两组之间住院期间室性心律失常(OR=0.54,P=0.021)及心绞痛(OR=0.33,P=0.027)的发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口服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降低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室性心律失常及心绞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96例CHF患者,按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用β受体阻滞剂美洛托尔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排血量、左室射血分数水平均较高,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水平均较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张宪  张菡芬 《医学临床研究》2013,(10):2056-2057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合地高辛对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合并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DC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肛受体阻滞剂+ACEI+地高辛+间断服用利尿剂;对照组给予ACEI+地高辛+间断服用利尿剂。观察12周,检测治疗前后的24h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6min步行试验(6MWT)及心脏彩超,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BP)、心室率(HR)、运动耐量及心功能指标(LVEF)。【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心功能改善分别为100%、9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1),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β受体阻滞剂、ACEI及地高辛联合应用,调整到患者能耐受的剂量时,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心力衰竭时,心脏β肾上腺素能受体密度下降,导致对变力性和变时性刺激的反应缺乏。β受体阻滞剂作用可使β_1受体上调,因而使衰竭的心脏得到更多的β受体介导性正性肌力作用的支持。故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给予一定量β受体阻滞剂是有益的。为此,我们采用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配合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治疗心率增快的CHF(以下简称快心率性CHF)50例(以下称观察组),并和单纯用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治疗的52例(以下称对照组),作比较,试图对受体调整在CHF中应用作一尝试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郭学苹  刘红娟 《护理研究》2005,19(12):2598-2599
卡维地洛是第三代β受体和α1受体双重阻滞剂,在过去的10年中,心力衰竭(CHF)的药物治疗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β受体阻滞剂已从心力衰竭治疗禁忌转为公认的治疗措施,卡维地洛作为一种新型的β受体阻滞剂,其对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已被广泛证实,能改善心力衰竭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提高射血分数。我院于2002年4月-2003年4月对25例高龄(大于80岁)心力衰竭病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曾庆华 《临床医学》2009,29(3):64-65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组合的复方制剂海捷亚在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在观察期间原抗心力衰竭(心衰)药物(洋地黄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不变。治疗组(45例)口服海捷亚,每日1片;对照组(41例)口服依那普利20mg,每日2次,治疗前后进行心功能评定、6min步行试验(6MT)、心胸比、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心功能都有明显改善,且运动耐量明显提高,6min步行试验最大步行距离增加,心胸比减少:超声心动图检测血流动力学均改善,LVEF升高,E/A升高。结论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海捷亚有利于缓解心力衰竭症状,改善其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及预后,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6分钟步行实验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6min步行实验在国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中的可行 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2例正常对照和50例CHP患进行了6min步行实验(6-MWT),其中随机选取的12例患于第二日进行了重复实验,对未行手术治疗的40例患进行随访。/结果:6-MWT安全性及重复性良好。CHF患6min内步行距离明显短于正常对照(P<0.001),心功能II级患6min内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心功能III,IV患(P<0.001),按照Vera Bitter报道的分级方法,Level 1,2患再入院时间明显长于Level 3,4患(P<0.001)。结论:对于中国人中的CHF患,6min步行实验是一种简便,无创,便宜,安全,重复性良好的运动实验,具有可行性强及临床应用价值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