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黄文伶 《微创医学》2006,25(4):761-762
硫化氢是一种毒性比较剧烈的窒息性毒物,具有细胞窒息作用以及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当病人吸入高浓度的硫化氢时,可立即失去知觉,甚至停止呼吸,造成死亡.2004年9月17日,4名农民在酸菜池作业时中毒昏倒,接到报警后我市7名武警官兵奋不顾身进入酸菜池救人,均导致硫化氢中毒.4名农民当场闪电式死亡,7名武警官兵由"120"急送我院抢救,经我院急诊科及时正确的抢救,并收住急诊ICU精心治疗护理,均顺利出院,无1例发生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查明引起3名清洗酸菜池女工急性中毒事故的原因,为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参加酸菜池清洗女工4人,中毒者3人,酸菜池池底空气中硫化氢浓度检测结果为77 mg/m3,是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接触限值(MAC≤10 mg/m3)7倍多。结论中毒原因为吸入硫化氢气体引起的急性中毒事件。加强职业卫生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劳动者职业卫生安全意识,加强生产安全与职业卫生防护措施,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硫化氢为剧毒气体,元色、带臭鸡蛋样气味,易溶于水,在修理地下水道、隧道、矿井,清理蓄粪池、清理纸浆池、检修管道泄露过程中容易中毒,主要是经呼吸道吸入的全身毒作用,引起细胞内窒息,出现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多脏器损伤。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抢救硫化氢中毒患者39例,  相似文献   

4.
硫化氢是一种毒性比较剧烈的窒息性气体,具有细胞窒息作用以及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当病人吸入高浓度的硫化氯时,可立即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造成死亡。近4年来我院先后共收治了8名硫化氢中毒患者,现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王丽 《中原医刊》2004,31(17):45-46
应用高压氰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足一种有效方法,一般均待抽搐缓解后应用,以免抽搐时分泌物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死亡。近年来,我科应用婴儿高压氧治疗婴幼儿一氧化碳中毒抽搐者13例,全部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由于工业废气或由有机物腐败产生的硫化氢(H_2S)所致的硫化氢中毒常有报道。1985年我们在伊拉克底格里斯河中游的摩苏尔市修建的公路桥梁时发生二起共46名工人急性硫化氢中毒,现结合其发病原因、治疗抢救和预防措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胡正华  顾永良 《嘉兴医学》2003,19(4):209-210
目的:总结急性硫化氢中毒的抢救经验。方法:对我院2001年10月26日收治的ll例急性硫化氢中毒的抢救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0例(占90.9%),死亡l例(占9.1%)。结论:急性硫化氢中毒的抢救是一综合性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充分供氧,积极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氟美松冲击治疗成功重度硫化氢中毒3例孙明亮,钱文远,杜孟华,孙河林,郑洪娥,辛玉莲,赵立勇(德州地区人民医院,253014)硫化氢中毒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窒息症状,表现脑水肿、肺水肺甚至“电击样”死亡。目前,对该气体中毒尚无特效疗法,死亡率高,部...  相似文献   

9.
急性硫化氢中毒的急救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化氢为无色具有臭蛋味的有毒可燃性气体,多为工业废气、化工制造业、开采、提炼或在沼气池、疏通下水道等有机物积存腐烂而产生。如通风不良可在空气中浓度极高.在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这种环境,可能发生中毒。硫化氢与空气混合浓度达4.3%~45.5%时能产生爆炸,吸入空气中含量超过30~40mg/m^3即可引起急性中毒。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抢救硫化氢中毒患者2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其抢救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硫化氢是一种毒性比较剧烈的窒息性毒物,极易与眼、呼吸道黏膜表面的液体结合生成氢硫酸或硫化钠,而导致强烈的刺激性及腐蚀性,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结膜炎、角膜炎、呼吸道炎、肺炎,甚至肺水肿。其还有细胞窒息作用以及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此种作用十分迅速,当患者吸入高浓度的硫化氢时,可立即失去知觉,甚至呼吸停止造成死亡[1]。石化企业因其生产的特殊性,硫化氢中毒现象时有发生。我院急诊科承担着石化总厂的医疗急救保障工作,现将5年来收治硫化氢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硫化氢中毒的救治。方法:对8例急性硫化氢中毒患者采用高压氧、换血疗法、解毒剂等综合抢救措施。结果:轻、中度患者经10次治疗,重度患者经12次治疗均痊愈出院;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生化均正常。结论:迅速纠正缺氧是救治急性硫化氢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急性硫化氢中毒6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硫化氢(H2S)中毒,危害性严重,致死致残率高,我市1995年来几宗中毒事故已有10人死亡,8人致残。10年来国内报道319例H2S中毒,1994年至1996年155例,占48.6%,说明近年来H2S中毒有增多趋势。本文报道6例急性H2S中毒病例并结合其他报道,目的在于提高对H2S中毒的病理生理过程的认识,并提出防治原则。1临床资料。陈某,男,对岁。进入纸浆池清洗工作昏倒约10min,被救后昏迷不醒15天。1996年7月10日患者同行共6人清洗纸浆地,最先进入纸浆池又是最慢被救出的4人已死亡。最慢进入并最先被救出的第1人,神志清醒,自述人池后闻…  相似文献   

13.
4年来我院抢救15例急性硫化氢中毒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160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护理,总结经验,以提高抢救急性乙醇中毒的护理质量。方法 在临床工作中直接救护急性乙醇中毒的患者,并随即记录观察登记表。结果 本组124例经急诊抢救4~6h痊愈出院,32例抢救6-24h痊愈出院,4例患者转入住院部继续治疗3~7d后,均痊愈出院,没有出现死亡病例,抢救成功率100%。结论 耐心细致地观察病情变化,采取相应急救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急性硫化氢中毒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总结报道19例急性硫化氢中毒病例的中毒原因、临床表现特点、治疗转归.提出硫化氢是一种刺激性、窒息性的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短时间吸入高浓度硫化氢气体导致电击型中毒,呼吸、心跳骤停等猝死.抢救原则以对症支持疗法为主,积极防治脑水肿、肺水肿.重度中毒者应争取早期作高压氧治疗.抢救者须注意自身防护.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的是本市某厂工人在违章检修排污泵过程中发生的一起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共造成19人中毒,其中7人死亡。事故发生经过 1989年8月17日下午4时,银川市某厂的2名工人在检修排污泵(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粪便等)的过程中,造成污水大量喷泄,致使2名检修人员和其它抢救人员多人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急性硫化氢中毒病人的抢救成功率,通过对31例急性硫化氢中毒病人的抢救及护理,总结了在纠正缺氧、纠正肺水肿、促进脑代谢、病情观察及护理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程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2):2737-2738
目的:探讨成批硫化氢中毒急救的护理对策。方法:面对成批病人时,护士快速反应,及时执行报告程序,管理者统一指挥,及时调配人力,严密组织,全院协作,统筹安排,集中收治病人,救护人员分工合作,积极抢救。结果:13例硫化氢中毒病人,4例重度中毒,4例中度中毒,5例轻度中毒,有2例使用机械通气,11例治愈出院,有1例发生神经精神后遗症转专科医院治疗,1例年龄较大成为植物人。结论:护理部建立护理应急联系网,保证及时调配人力资源,充分认识硫化氢中毒的危害性,及早集中收治病人,平时加强培训,提高护士应急能力,做好急救物资准备,保持良好应急状态,急救时严密组织,有效指挥,确保成批硫化氢中毒的病人抢救成功。  相似文献   

19.
硫化氢中毒损伤的特点、临床表现和紧急救治原则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研究硫化氢(H2S)吸入中毒损伤的特点、临床表现和紧急救治原则。方法 参考硫化氢中毒的基础研究及救治文献,结合多年的化学毒物基础研究和临床急救经验,总结硫化氢吸入中毒损伤的特点和救治措施。结果 硫化氢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决定于吸入硫化氢的浓度和时间,靶器官是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现场措施对硫化氢中毒的恢复最为重要,应尽快应用H2S解毒剂,维持呼吸系统功能。结论 必须了解硫化氢吸入中毒损伤的特点,建立周密有效的抢救计划和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抢救效果。  相似文献   

20.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7例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以来 ,我科在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中死亡 7例 ,现就 7例死亡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例中 ,男 1例 ,女 6例 ,年龄 17~ 6 1岁 ,均经口中毒 ,其中敌敌畏中毒 4例 ,乐果中毒 2例 ,杂草灵中毒 1例。中毒至死亡时间 12小时~ 5天。死亡原因 :(1)经口服农药剂量大 ,就诊时间迟死亡 3例 ,占 4 2 86 % ;(2 )阿托品用量不足死亡 2例 ,占 2 8 5 7% ;(3)洗胃不彻底继续吸收中毒死亡 1例 ,占 14 2 9% ;(4)阿托品减量过快死亡 1例 ,占 14 2 9%。2 讨论2 1  7例死亡者经口有机磷农药中毒剂量均超过 10 0ml,而中毒后就诊时间均在 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