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加味方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及其对血清白介素(IL)-4、干扰素(IFN)-γ与IgE的影响。方法9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玉屏风散治疗组和咪唑斯汀对照组,观察疗效与复发率。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玉屏风散治疗前后IL-4、IFN-γ和IgE水平。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O.01)。玉屏风散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gE、IL-4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O.01),而IFN-γ明显升高(P〈O.01)。结论玉屏风散加味方治疗慢性荨麻疹有效,可能与血清IgE、IL-4下降,IFN-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粉尘螨舌下含服治疗对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T淋巴细胞表达Th1/Th2细胞因子[IL-2、IL-4、γ-干扰素(IFN-γ)]之间的平衡以及血清IgE水平的作用.方法 粉尘螨变应原皮试强阳性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72例,按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使用粉尘螨滴剂,对照组应用咪唑斯汀缓释片,在研究前、后分别测定血清Th1、Th2细胞因子IFN-γ、IL-2、IL-4的表达,同样检测血清IgE水平.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IFN-γ、IL-2表达均增加,而IL-4表达及血清IgE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IFN-γ、IL-2表达均增加,而IL-4表达及血清IgE水平也降低,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IFN-γ、IL-2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L-4及Ig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可纠正Th 1/Th2表达细胞因子功能的失衡,可能与其疗效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对慢性荨麻疹的作用机制,对30例吸入组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的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并观察疗效,用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清IFN-γ和IL-13的水平。病例组血清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IL-1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特异性免疫治疗后IFN-γ水平上升,IL-13水平下降,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P<0.01,P<0.05)。血清IL-13与IFN-γ水平无直线相关关系(r=-0.128,P>0.05)。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吸入性变应原阳性慢性荨麻疹患者有效;过敏性荨麻疹患者体内存在T辅助细胞亚群功能失衡;特异性免疫治疗可能通过免疫调节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慢性荨麻疹患者32例,健康检查的正常人32名,分为两组,分别测定其血清中白介素(IL)-4、IL-6、IL-8、IL-10及干扰素(IFN)-γ的含量。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组血清中IL-4、IL-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IL-6、IL-10水平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IFN-γ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L-6、IL-8、IL-10及IFN-γ水平异常,提示慢性荨麻疹的发病与免疫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荨麻疹Ⅰ、Ⅱ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荨麻疹Ⅰ、Ⅱ号治疗300例慢性荨麻疹,并随机设氯雷他定对照组,在临床观察中对37例患者做了治疗前后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IgE的监测。结果荨麻疹Ⅰ、Ⅱ号组总有效率81.7%,对照组总有效率83.3%,经卡方检验,两组无显著性差异,荨麻疹Ⅰ、Ⅱ号组明显降低了慢性荨麻疹的复发率;治疗组37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IL-4、IFN-γ、IgE检测并与30例正常人做对照。结论荨麻疹Ⅰ、Ⅱ号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效果满意,降低了复发率,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调节免疫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咪唑斯汀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干扰素(IFN)-γ 和白介素( IL)-4 的影响.方法:观察咪唑斯汀的临床治疗效果;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 法测定咪唑斯汀治疗前后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IFN-γ 和IL-4 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4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IFN-γ 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5),经治疗后,患者血清IL-4 已经显著低于治疗前(P ≤ 0.05),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5),治疗后血清IFN-γ 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并且IL-4 与IFN-γ 的浓度呈负相关(R = -0.825,P ≤ 0.05),随着外周血IL-4 浓度的降低,外周血中IFN-γ 的浓度逐渐升高.结论:咪唑斯汀能调控慢性荨麻疹患者体内细胞因子IL-4 与IFN-γ 水平.  相似文献   

7.
采用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35例,观察临床疗效并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IL-4,IFN-γ水平.结果: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明显下降,治疗后病例组IL-4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IFN-γ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特异性免疫疗法对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特异性免疫疗法血清中IL-4、IFN-γ水平与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病情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玉屏风散配合腧穴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配合腧穴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口服西替利嗪,治疗组采用玉屏风散配合腧穴自血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IgE值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IgE值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玉屏风散配合腧穴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较比单纯应用西药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48例,健康检查的正常A.48例,分为两组,分别测定其血清中IL-2、4、6、8、10、12及IFN-γ的含量。结果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组血清中IL-4、IL-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L-6、IL-10水平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2、IL-12、IFN-γ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2、IL-4、IL-8、IL—12及IFN-γ水平异常,提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发病与免疫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桂枝汤联合玉屏风散加味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2例,用桂枝汤联合玉屏风散加味水煎液口服,每日1剂;对照组50例,口服特非那定片60 mg,每日2次。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54%,对照组有效率62.0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08,P<0.01)。结论:中药桂枝汤联合玉屏风散加味可有效地治疗慢性荨麻疹。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甘草祛风汤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IFN-γ和IL-4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CI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甘草祛风汤和盐酸西替利嗪片进行治疗,观察疗效和复发率。采用ELISA法测定IFN-γ和IL-4水平,并与4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甘草祛风汤组经治疗后第4周,第12周疗效评价均优于西替利嗪组,治疗后第12周复发率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U患者血清IFN-γ和IL-4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甘草祛风汤组经治疗后第4周、第12周血清IFN-γ和IL-4水平与治疗前及西替利嗪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甘草祛风汤可有效治疗CIU,且疗效持久,复发率较低。通过检测并比较两种反映Th1/Th2平衡的细胞因子水平,发现甘草祛风汤可有效提高血清IFN-γ水平,降低IL-4水平,对恢复机体自身免疫平衡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将98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咪唑斯汀及雷尼替丁胶囊治疗,治疗组5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消风止痒方,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总积分、IgE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症状总积分改善情况、愈显率、复发情况等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复发率低,无论近期、远期疗效均较单纯西药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消风止痒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总IgE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50例口服消风止痒颗粒、对照组加例口服西替利嗪片,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有效率、复发率及测定血清总IgE水平.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近,但复发率及血清总IgE值下降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消风止痒颗粒能有效治疗慢性荨麻疹,且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患者血清IL-15、IL-21、IgE与荨麻疹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急性荨麻疹(AU)、慢性荨麻疹(CU)患者及健康献血者的血清IL-15、IL-21、IgE含量,分析其与病情、病程的关系.结果AU患者血清IL-15、IL-21水平[(1.59±0.73)、(38.30±24.59)pg/mL]均低于健康对照组[(4.98±4.46)、(64.94±25.37)pg/mL],而IgE高于对照组[(91.28±41.00),(58.68±18.29)IU/mL](P<0.01).CU患者血清IL-15、IL-21水平[(2.35±0.87)、(47.67±29.57)pg/mL]均低于对照组,而血清IgE[(76.65+38.49)IU/mL]高于对照组(P<0.01,P<0.05,P<0.05).AU、CU患者之间血清IL-15、IL-21、IgE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U患者IL-15与IL-21呈正相关性(P<0.05)、与病程呈负相关性(P<0.05);CU患者IgE与IL-21、IL-15均呈负相关性(P<0.01),IL-21与症状评分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IL-21、IL-15水平下降后对IgE分泌抑制下降可能与荨麻疹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对30例吸入组皮肤试验阳性的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并观察疗效,用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IL-4和sVCAM-1的血清水平。结果病例组经特异性免疫治疗3个疗程,有效率83.33%。病例组治疗前IL-4和sVCAM-1血清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和0.01),经特异性免疫治疗后浓度下降,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P<0.01和0.001)。sVCAM-1与IL-4血清浓度无直线相关关系(r=0.0268,P>0.05)。结论特异性免疫治疗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安全有效。IL-4和sV-CAM-1可作为监测慢性荨麻疹病情变化指标之一。特异性免疫治疗可能是通过免疫调节达到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加味消毒饮、祛风止痒口服液治疗风热型慢性荨麻疹(CU)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gE和干扰素(IFN)-γ水平的影响的有效性及差异性。方法将102例CU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予加味消毒饮口服;对照组给予祛风止痒口服液10 mL,口服3 d。治疗8周后观察症状总积分、血清IL-4,IgE和IFN-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72.22%,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IL-4和IgE水平低于对照组,IFN-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加味消毒饮治疗能明显改善风热型CU患者瘙痒、风团症状;对血清IL-4,IgE和IFN-γ水平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IFN-γ、IL-18和IL-13在早期梅毒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方法:采用DAbS-ELISA法检测50例早期梅毒患者和52例健康人血清IFN-γ、IL-18和 IL-13水平.结果:早期梅毒组IFN-γ、IL-18和IL-1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一期梅毒组IFN-γ、IL-18水平高于二期、早期潜伏梅毒组和对照组(均P<0.05),二期梅毒组IL-13水平高于一期梅毒组和对照组(P<0.01),低于早期潜伏梅毒组(P<0.05);RPR试验滴度与IFN-γ、IL-18和IL-13不相关(P>0.05);IFN-γ和IL-13负相关(P<0.05),IFN-γ和IL-18正相关(P<0.01),IL-18和IL-13不相关(P>0.05).结论:早期梅毒血清IFN-γ、IL-18和IL-13的变化可能是导致早期梅毒发生Th1/Th2免疫应答失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盐酸依匹斯汀胶囊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患者IgE,IL-4及IFN-γ客观性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5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28例)、西药组(27例)及中西医结合组(30例),观察其疗效及复发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检测三组患者IgE,IL-4及IFN-γ水平。结果治疗14天及28天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分别为29.63%,77.78%和60.00%及84.00%,75.86%和96.55%。治疗14天,西药组与中西医结合组均明显优于中药组(P<0.05);治疗28天,中西医结合组明显优于中药组(P<0.05)。治疗结束后28天,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复发率分别为33.33%,60.00%和31.57%,中药组与中西医结合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分别为21.43%,29.63%和10.00%,中西医结合组均明显优于中药组与西药组(P<0.05)。治疗28天,三组血清IgE,IL-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IFN-γ明显升高(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盐酸依匹斯汀胶囊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消风散治疗荨麻疹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10-1~10-6 g/mL的消风散对PBMC分泌的IFN-γ、IL-4水平的影响.结果:加入10-4~10-5 g/mL药液IFN-γ的含量显著性升高(P<0.05);IL-4的含量较空白组略降低(P>0.05).IFN-γ/IL-4比值显著升高(P<0.05).消风散可以调节Th1/Th2平衡,降低Th1型反应,但并不能将IFN-γ的水平恢复至正常,可能只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太极拳运动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IL)-4的影响。方法 9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被分为对照组,太极拳组,跑步组。对照组每日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10mg口服,共90天。太极拳组常规治疗同对照组,并进行太极拳套路锻炼。跑步组常规治疗同对照组,并进行中等强度的跑步运动锻炼。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FN-γ和IL-4的含量。结果治疗90天后,太极拳组有效率85.71%,跑步组有效率62.07%,对照组有效率57.69%。治疗前,太极拳组患者血清IL-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IL-4水平(P0.05),太极拳组患者血清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P0.05)。治疗结束后,太极拳组患者血清IL-4水平显著低于其治疗前血清IL-4水平(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血清IL-4水平(P0.05),而且太极拳组患者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血清IFN-γ水平(P0.05),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跑步组患者与对照组人群治疗前、后血清中IFN-γ和IL-4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太极拳运动可以调控慢性荨麻疹患者体内细胞因子IFN-γ和IL-4水平,重建T辅助细胞亚群(Th1/Th2)平衡。太极拳运动是治疗慢性荨麻疹较为理想的运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