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40只成年Wistar鼠分成正常注制备UC大鼠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和模型组各10只.用5%乙酸和三硝基苯磺酸(TNBS)经结肠灌正常组、模型组每天灌服生理盐水10mL/kg,中药组、西药组每天灌服丹参素和柳氮磺胺吡啶(SASP)1次,每次2mL,3周后处死.按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结果:中、西药物组TNF-α和IL-1β分别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显著,而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丹参素可以显著降低UC大鼠TNF-α和IL-1β的水平,有治疗UC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丹参素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影响的细胞因子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40只成年Wistar鼠分成正常组、中药组、西药组和模型组各10只。用5%乙酸和三硝基苯磺酸(TNBS)经结肠灌注制备UC大鼠模型。正常组、模型组每天灌服生理盐水10mL/kg,中药组、西药组每天灌服丹参素和柳氮磺胺吡啶(SASP)1次,每次2mL,3周后处死。按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结果:中、西药物组TNF—α和IL—1β分别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显著,而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丹参素可以显著降低UC大鼠TNF—α和IL—1β的水平,有治疗UC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溃结灵对UC大鼠结肠黏膜IL-1β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动态观测UC大鼠结肠黏膜IL-1β mRNA表达的变化及药物的影响.方法 采用TNBS灌肠法复制UC大鼠模型,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 半定量检测结肠黏膜IL-1β mRNA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大鼠结肠黏膜IL-1β mRNA表达在3,7,14 d续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溃结灵或SASP在3,14 d可显著降低结肠黏膜致炎因子lL-1B mRNA的表达(P<0.05,P<0.01),而在7 d时作用不明显.结论 致炎因子TT-1β在TNBS急性UC模型中持续参与炎症及结肠黏膜的损伤过程;在炎症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早期是药物干预的关键时期,而恢复期同样需要持续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肠愈宁颗粒对二硝基氯苯乙酸复合法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SASP)和肠愈宁颗粒低、中、高剂量组。以二硝基氯苯乙酸复合法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和病理组织学。ELISA方法测定血清IL-β、TNF-α、钙卫蛋白(Calproteein,CP),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肠黏膜CP的表达水平。结果:DAI结果提示造模成功,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IL-β、TNF-α、CP均明显升高,而CMDI指数、结肠黏膜CP均明显升高。肠愈宁颗粒各组DAI、CMDI、结肠组织中黏膜CP均降低,血清中IL-β、TNF-α、CP水平也明显降低。结论:肠愈宁颗粒能够有效缓解二硝基氯苯乙酸复合法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IL-β、TNF-α表达,减少C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肠炎康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法制备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观察各组结肠病理损伤、IL-1β、TNF-α、SOD、MDA等指标的变化;并观察肠炎康对小肠推进运动、炎症和疼痛的影响.结果:肠炎康能减轻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损伤;显著降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IL-1β、TNF-α、结肠组织MDA含量,而提高SOD含量;能明显降低小肠内墨汁推进率,减慢小肠蠕动速度;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对化学因素引起的疼痛有较好的镇痛作用.结论:肠炎康有减轻结肠炎症损伤、减轻氧自由基的损害、解痉、抗炎镇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久泻灵冲剂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影响,为临床用药的有效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异种异体结肠黏膜组织致敏法和乙酸局部灌肠相结合的方法制造动物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久泻灵冲剂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给药14d,末次给药后24h,大鼠股动脉取血并分离血清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L-4、TNF-α含量及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FN-γ含量。结果:UC模型大鼠血清IFN-γ含量明显升高(P<0.01),久泻灵高、中、低剂量组血清IFN-γ含量低于模型大鼠(P<0.01 orP<0.05);UC模型大鼠血清IL-4含量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久泻灵高、中剂量组血清IL-4含量高于模型大鼠(P<0.01 orP<0.05);UC模型大鼠血清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1),久泻灵高、中剂量组血清TNF-α含量低于模型大鼠(P<0.01 orP<0.05)。UC模型大鼠结肠粘膜匀浆IL-4含量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久泻灵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结肠粘膜匀浆IL-4含量高于模型大鼠(P<0.01 orP<0.05);UC模型...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3,(9):1927-1929
目的:观察芍药苷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4组,采用TNBS/乙醇灌肠法造模,光镜观察结肠组织形态并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1β、TNF-α、IL-4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黏膜层可见溃疡形成,且有明显的炎症、充血存在,证实造模成功。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5),而血清IL-4水平则低于空白组(P<0.01);治疗后,芍药苷组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P<0.01),而血清IL-4水平则较模型组升高(P<0.01)。结论:芍药苷能够通过下调IL-1β、TNF-α和升高IL-4的表达,调节肠道异常免疫反应、抑制炎症反应,修复溃疡,进而治疗UC。  相似文献   

8.
溃结灵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粘膜IL-1β、TNF-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溃结灵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制作UC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溃结灵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治疗10d后处死大鼠采集结肠粘膜标本,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IL-1β、TNF-α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模型组结肠粘膜中TNF-α和IL-1β的含量分别为(99.35±36.67)pg/mL和(160.90±51.78)pg/mL,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溃结灵高剂量组结肠粘膜中TNF-α的含量为(40.66±6.58)pg/mL,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溃结灵高、低剂量组结肠粘膜中IL-1β的含量分别为(67.30±32.57)pg/mL和(69.32±31.24)pg/mL,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溃结灵能够降低UC大鼠结肠粘膜中促炎因子IL-1β、TNF-α的含量,这可能是其治疗UC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草药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给予自拟灌肠液治疗,检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一氧化氮合酶-3(内皮型)(Nitric Oxide Synthase-3,Nos-3/eNos)的变化趋势以观察中草药液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达93.33%,IL-1β平均提升了19.7%,TNF-α平均降低了14.7%,Nos-3/eNos平均降低了20.8%。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灌肠液在防治溃疡性结肠炎方面,疗效可靠,使用方便,造价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肠愈宁对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粘膜内TNF-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肠愈宁对急性期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研究其对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粘膜内TNF-α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1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5组。给药4周后进行炎症活动指数(DAI)、大体形态损伤、组织学损伤评分,再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组织中TNF-α的表达。结果:经肠愈宁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粘膜内TNF-α表达显著下降(P〈0.01),提示其结肠炎症明显减轻,与柳氮磺胺吡啶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肠愈宁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药物,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NF-α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美珍颗粒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用2,4二硝基氯苯建立大鼠创伤性溃疡结肠炎模型,观察美珍颗粒剂对其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结肠损伤分数、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结肠黏膜过氧化脂质(LPO)的影响。结果造模大鼠经治疗,结肠黏膜光镜下组织学有明显改变,结肠损伤分数、大便乳酸含量降低,SOD升高,LPO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美珍颗粒剂组治疗后核转录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IL)-6,IL-1β因子表达进一步减弱,与SASP组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美珍颗粒剂发挥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之一可能与其减弱NF-κB,IL-6,IL-1β的表达,降低结肠黏膜LPO含量,增加红细胞SOD含量,进而增加机体对O2-的清除,从而达到促进大便乳酸排泄,减少结肠炎症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2.
刘力  张欢 《陕西中医》2010,31(11):1549-1551
目的:观察马齿苋水煎剂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结肠黏膜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以葡聚糖硫酸钠(DSS)建立UC模型,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组(西药组)、马齿苋水煎剂灌胃组(中胃组)、马齿苋水煎剂灌肠组(中肠组)、马齿苋水煎剂灌胃联合灌肠组(中胃肠组),给药14d,分别于造模后、给药7d、给药14d时分批处死小鼠,取结肠组织,制作冰冻切片,进行HE染色,光镜下进行观察。结果:在UC活动期抑制炎症反应和缓解期促进组织修复等反面,马齿苋水煎剂可以取得与西药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相当的作用,但是受到给药方式的影响,其中灌胃较灌肠作用强,但是不及灌胃联合灌肠。结论:马齿苋水煎剂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肠愈宁颗粒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诱导加化学刺激复合法"制造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共给药4周,通过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IL-10水平,比较各组间血清IL-10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IL-10水平降低,而肠愈宁颗粒可使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IL-10水平升高,以高剂量组明显,与西药相近。结论:肠愈宁颗粒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IL-10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蒲公英水提物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等容蒸馏水),模型组(等容蒸馏水),柳氮磺胺嘧啶(SASP,400 mg·kg-1)组,蒲公英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150,100,50 mg· kg-1).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溶液100 mg·kg-1灌肠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造模10d后,ig给药,2 mL/次,1次/d,连续14 d,实验第14天断头取血和结肠标本,观察黏膜大体形态及组织学改变,酶标记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 (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结肠组织转录因子核因子-κB (NF-κB) p65表达.结果:蒲公英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组织大体形态评分显著下降,分别为(5.11±0.43),(6.11±0.31),(7.01±0.38),(7.89±0.31)分(P<0.05).病理组织学评分显著下降,分别为(8.11±1.23),(9.37±1.12),(10.12±1.32),(12.17±1.56)分(P<0.05).血清IL-6显著降低,分别为(68.53±18.21),(71.41±13.38),(80.24±15.29),(89.91±19.13) ng·L-1(P<0.05).IL-10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为(35.61±4.19),(29.39±4.91),(21.83±5.63),(19.51±4.98) ng· L-1 (P <0.05).TNF-α显著下降,分别为(36.27±8.35),(46.29 ±9.32),(64.18±8.98),(71.27±8.81) ng· L-1 (P< 0.05,P<0.01).NF-κB p65表达降低,分别为(0.301±0.038),(0.351±0.053),(0.389±0.041),(0.411±0.086)%,(P<0.05,P<0.01).高剂量组在各项检测指标与SASP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蒲公英水提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otis,UC)大鼠模型结肠黏膜泛素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并探讨溃结灵对其的作用,进一步揭示溃结灵防治UC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复制UC大鼠模型并进行不同剂量药物干预。采用逆转录PCR方法检测结肠黏膜泛素基因表达,Elisa方法检测结肠黏膜泛素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泛素基因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组(P0.05);溃结灵中、低剂量组泛素基因相对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泛素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组(P0.05);溃结灵中、低剂量组泛素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P0.01,P0.05)。结论:溃结灵对TNBS法UC大鼠模型结肠黏膜泛素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均有下调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为通过抑制IκB-α的泛素化降解,从而抑制NF-κB的活化,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UC大鼠结肠损伤与黏蛋白分泌情况,探讨不同灸法对UC大鼠结肠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组、隔姜灸组、隔蒜灸组和温和灸组6组。采用免疫学方法,并加局部刺激制备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隔药灸组、隔姜灸组、隔蒜灸组和温和灸组取天枢穴(双)、气海穴,分别施以相应的治疗,连续治疗14次。疗程结束后,分别观察各组动物的体重、大便、结肠大体形态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肠黏膜黏蛋白分泌情况。结果: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体重增长缓慢,出现腹泻症状;病理学观察可见溃疡形成;结肠黏膜中性黏蛋白和酸性黏蛋白分泌减少,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隔药灸组、隔姜灸组、隔蒜灸组、温和灸组经相应治疗后,大鼠体重增加,腹泻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肠肠壁各层结构明显改善。除温和灸组溃疡面尚未愈合外,隔药灸组、隔姜灸组、隔蒜灸组溃疡面已经基本愈合。结肠黏膜中性黏蛋白和酸性黏蛋白分泌上调,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0.01)。结论:隔药灸、隔姜灸、隔蒜灸、温和灸可以通过调节黏蛋白表达,起到修复UC大鼠结肠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杜群  李红  王汝俊  李燕舞  巫燕莉  王建华 《中药材》2008,31(7):1016-1018
目的:观察溃结灵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粘膜IKK-α蛋白表达的作用,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制作UC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六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溃结灵低、中、高剂量组、SASP阳性对照组。治疗10 d后处死大鼠取结肠组织,采取免疫组化(IHC)法检测IKK-α的阳性细胞表达率。结果:模型组结肠粘膜IKK-α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溃结灵中剂量组结肠粘膜IKK-α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溃结灵高剂量组和SASP阳性对照组结肠粘膜IKK-α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溃结灵使TNBS法UC大鼠模型结肠粘膜IKK-α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降低,这可能是其治疗UC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四神丸对渍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核转录因子KBp65(NF—KBp65)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四神丸组和柳氮磺胺嘧啶(SASP)组,采用TNBS/乙醇溶液灌肠法造模,四神丸组给予四神丸浸膏剂5g/kg灌胃,SASP组给予0.3g/kgSASP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肉眼观察各组大鼠结肠大体形态损伤并评分,采用免疫组化和反转录法检测NF—KBp65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肉眼观察,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黏膜层可见炎症和渍疡形成,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NF—KBp65基因和蛋白表达均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神丸组NF—KBp65基因和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四神丸对UC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F—K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肠炎康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通过其对肠黏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UC的细胞因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症状、肠镜检查并结合活检结肠黏膜病理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为UC的60例处于活动期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随机分组,每组30例,其中治疗组应用肠炎康,对照组应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MS),疗程为8周,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并用随机数字表法从治疗组中随机抽取10例患者,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病变肠道黏膜中IL2、IL-6、TNF-α表达的变化。对以上观察及检查、检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并均采用积分综合计量,应用自身前后对照及组间对照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肠炎康治疗组与美沙拉嗪(MS)对照组,在总有效率上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肠炎康组与MS组疗效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的结果提示:按照治疗后-治疗前的负秩输出,P均0.05,说明IL-2、IL-6及TNF-α表达水平在应用肠炎康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炎康治疗有效,与MS疗效相似,且从细胞因子机制角度得出,肠炎康可较好的抑制肠黏膜促炎细胞因子表达,而发挥保护肠黏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胡连海  肖成  洪子夫  李国栋  刘昌吉 《光明中医》2010,25(10):1793-1795
目的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研究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清IL-4和IL-10的影响,探讨灌肠方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空白对照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共6组,每组10只。应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灌肠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灌肠方灌胃,美沙拉嗪组予以美沙拉嗪灌胃,正常组及空白对照组灌服等体积蒸馏水。18天后观察大鼠结肠大体形态学及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清IL-4和IL-10的水平。结果灌肠方能有效提高IL-4和IL-10的水平,并对损伤的大肠粘膜有明显的修复作用。结论灌肠方对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促进抗炎因子IL-4和IL-10的产生和表达可能是其治疗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