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淋证治验2例     
例一:刘××,女,30岁,已婚。1980年8月19日初诊。患淋证已10个月(西医诊为肾盂肾炎),近2月来急性发作频繁,本月10日在××医学院附院作中段尿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对青、链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庆大、卡那霉素等抗菌药物普遍耐药。乃商治于余。患者发热(体温37.8℃)头痛,朝轻暮重,腰背酸楚,少腹胀痛,尿频尿急,排尿不畅,尿道灼痛,口千纳差,大便秘结,舌红少津,苔薄黄,脉弦数。肾区叩击病(+)。尿常规检查:蛋白(++),红细胞(+),白细  相似文献   

2.
淋证治验     
刘××,男,45岁。1989年3月22日诊。患者十天前,因腰部剧痛、小便短赤刺痛,以肾结石收入院施行手术,术后疼痛明显缓解,但近几天突现尿频,量少色黄,余沥不尽,尿  相似文献   

3.
《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谓:“诸淋皆缘寒热湿,下移膀胱溲无时,水道涩滞常作痛,寒热石血随证医”。本文依古法分类,将1980年以来所治25例,现举例于下。一、寒淋:李×,男,3岁。病历号552。患儿素虚,因感寒致病。小便不时淋漓历两月,寒冷之时尤甚,偶见少腹隐痛。病后饮食不减,夜卧不安,大便时溏。诊见神乏,面(白光),唇淡。苔薄白,质淡。脉沉迟,尿常规阴性。证属寒袭膀胱,下焦受冷。治以温经固脬。处方:金樱子7.5克,乌药7.5克,女贞子7.5克,茴香5克,桂枝5克,白术7.5克,茯苓7.5克,补骨脂7.5克。连服12剂而愈。二、热淋:齐××,女,7岁。病历号  相似文献   

4.
1 血淋陈采某,男,46岁。工人。1968年5月5日就诊。患者于2月前发现溲赤,溺频短急,茎中胀痛,灼热不适,在当地服用蒲公英、车前草等苦寒中草药10余天,略有小效。因未继续治疗且坚持上班,乃使病情再度加重,转莱省级医院检查,疑为“膀胱癌”,住院治疗月馀,疗效不佳,要  相似文献   

5.
淋证3则验案     
中医学"淋证"内容广泛,病型很多,余在临证时,有所得,也有教训,实录如下.  相似文献   

6.
7.
正张智龙教授是全国第六批名老中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为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理事等。临床注重经典理论的应用,主张药有升降浮沉、穴有离合出入,用药如用兵,用穴如用药。认为针药同理,并研制了调理脾胃针法、调神益智针法、深刺纳阳针法等八种特色针法,对针灸治病有其独特见解,临证经验丰富。笔者有幸侍诊其侧,亲睹不少淋证病例从气化理论入手,屡获良效。现将张师验案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五子衍宗丸载于明代王肯堂的《证治准绳》,能添精补髓壮阳,疏利肾气,其中的五子既有补阳药,亦有补阴药,阴中求阳;既有补益药,又有疏利渗湿药,补泄同施而补而不滞;笔者跟师得见运用五子衍宗丸加减治疗以尿频为主的淋证1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高智教授运用经方辨治淋证经验进行总结,选取猪苓汤、小柴胡汤、半夏厚朴汤等方加减或合时方治疗淋证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示其用。  相似文献   

10.
产后淋证为妇科常见病之一,中医治疗多以补益之法为主。因岭南地区气候湿热,不可单纯以补法而为之。笔者撷取李坤寅教授治疗产后淋证验案一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1.
正淋证是指临床表现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漓刺痛、小腹拘急隐痛为主的一类病证,根据主要症状的不同,可分为热淋、石淋、血淋、膏淋、气淋、劳淋,治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排石通淋、理气疏导、分清泄浊、补脾益肾。我们发现,临床中从肾、膀胱着手治疗淋证往往不能获效,或暂时获效后易复发。故而思考其病源并非在肾、膀胱,而是责之于心。心居膈上,肾居膈下,两者交通,心火下温肾阳,肾水上滋心阴,机体方能维持正常运行。当心火过旺,下劫肾阴,肾水耗竭  相似文献   

12.
黄文政运用清心莲子饮治疗淋证验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淋证以尿频,尿急,排尿障碍或涩痛,淋沥不断为特征,可分为石淋、气淋、膏淋、劳淋、血淋等类型.多属湿热积于下焦,渗入膀胱,或由于肾虚而湿浊下注,气化不利所致.今随黄文政老师侍诊,将其运用清心逆子饮治疗淋证验案2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3.
淋证     
朱进忠(山西省中医研究所) 淋是一个常见的病证,因其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故名。验之临床,多见于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核、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等,而尤以泌尿系感染为多见。本证急性发作期以膀胱湿热证为多,治以八正散,在八正散的应用上特别要注意大黄的应用,绝不可因大黄是泻下药而随便去掉,否则其效立减。此外,在急性期要注意三个问题:一、发热:若见寒热往来,不可急用八正散,否则热邪入里而病难解,可用加减柴胡达原饮(柴胡15克,黄芩10克,知母10克,草果10克,槟榔10克,厚(?)10克,大便干者加大黄3~4克);二、恶心呕吐:不可急用八正散,可与小柴胡汤加味(柴胡15克,半夏10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生姜三片,甘草6克,苏叶10克,大枣五个)。三、大便秘结或稀  相似文献   

14.
15.
<正>淋证是指一种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小腹拘急为主症的病证。就其临床表现来看,西医学的急、慢性尿路感染,泌尿道结核,尿路结石,急、慢性前列腺炎,乳糜尿,膀胱炎以及尿道综合征等疾病均可归属于"淋证"范畴[1]。淋证之名,最早可追溯到《内经》中,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就曾经以"淋"、"淋閟"的名称描述了这一  相似文献   

16.
<正> 淋证是内科常见病之一,我院于1983年3月至1987年6月共辨证施治54例,疗效满意,现简介如下。一、临床资料 54例中,男21例,女33例。年龄最小者21岁,最大者71岁,其中21~30岁15例,31~40岁23例,41~50岁11例,51~71岁5例。病程最长9年,最短3天,住院时间最长123天,最短3天,平均住院时间28.4天。54例中分别作血、屎常规、B超及腹部平片  相似文献   

17.
补中益气汤临证运用广泛,原治脾不升清,气虚发热及中气下陷诸证。李波灵活化裁,遵古法而不泥于古方,临床加减用之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泌尿系结石、膀胱过度活动症等,皆获良效。  相似文献   

18.
淋证一则     
王××,女,30岁。1984年1月9日诊。自诉:小便频数短涩、刺痛,尿有余沥三月余。西医诊断为尿路感染。曾服磺胺类、百炎净及呋喃坦定等药,未能根治。现除上症外,小便时少腹痛不可忍,额出冷汗,大便不畅,小腹下坠。舌质淡,苔薄黄,脉弦细。辨为淋证,给予补中益气汤合滋肾通关散加减治之。服药2剂,小腹下坠感稍减,但小便淋涩疼痛更甚。经细询病人得知,患者平素性情急躁易怒,发病前因与家人生气后渐患本疾。四诊合参,当属情志怫郁,肝失条达,气郁化火所致。遂改  相似文献   

19.
<正> 淋证以尿频短涩,滴沥不尽,尿道刺痛,痛引腰腹为特征。多见于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炎及乳糜尿等病症。从1983年1月至1985年12月,我们收治102例淋证。先用现代医学方法检查明确诊断后,再行辨证施治,病证结合治疗,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王静安 《四川中医》1999,17(7):22-22
编者按:王静安主任医师年届八旬,积数十年临床经验,是四川省名老中医。现将其亲自撰写的文章刊登如下,以飨读者。淋证是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或小腹拘急,腹痛为特征的一种证候。该病成人与小儿均可发生。主要见于现代医学的某些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非现代医学所指性病中的淋病。古人将该病分为气、血、热、湿、石、膏淋六种。我根据多年临床所见认为湿热证最为多见,故临证运用自拟“清淋饮”治疗,疗效满意。兹将1998年4月-10月治疗的56例病例总结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共56冽,其中男性对例,女性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