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对应用Modified Kugel补片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复发腹股沟疝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2007年5月至2010年3月行Modified Kugel补片修补术25例(观察组),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64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观察组手术时间[(48.6±5.2)min]、术后下床时间[(7.2±1.6)h]、住院时间[(4.5±1.8)d]与对照组[分别为(70.8±8.2)min、(9.1±1.8)h、(6.7±1.4)d]相比明显缩短(P<0.05或<0.01).观察组未见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3.77%(2/53)(P=0.020).结论 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比较,Modified Kugel补片修补术治疗老年复发腹股沟疝操作简便、恢复快、复发率低、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Kugel补片在老年腹股沟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采用美国巴德Kugel补片后入路腹股沟疝修补术(Kugel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局部麻醉;30例行腹腔镜经腹膜前补片植入术(TAPP)进行疝修补(TAPP组),均采用全身麻醉.结果 KugeI组患者均获得满意效果,随访3~36个月,无一例复发.Kugel组单侧平均手术时间(22.2±5.8)min短于TAPP组(37.5±5.2)min(t=11.116,P<0.01).Kugel组无手术区疼痛,术后手术区不适感1例,TAPP组有2例发生(x2=532,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Kugel组比TAPP组明显缩短(t=3.977,P<0.01).结论 Kugel补片后入路修补术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特别是老年复发性疝的一种全新的、微创、安全、效果良好、优势显著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 extraperitoneal hernia repair,TE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3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行腹腔镜TEP,采用McKeman JB技术;对照组行Lichtenstein修补术。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3 d内应用止痛药次数、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术后3 d内应用止痛药次数、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0.45±0.50)次、(5.39±1.19)h、(6.43±1.22)、(2.89±0.36)d]均低于对照组[(1.48±0.63)次、(11.14±2.19)h、(10.68±2.15)、(5.02±0.5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平均费用[(7 632.36±496.39)元]显著高于对照组[(4 056.17±661.5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16.67%,对照组22.9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TEP与Lichtenstein修补术比较,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但医疗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开放疝修补术与改良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9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6例和观察组10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开放性全腹膜外疝修补术,观察组患者予以改良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5.13±1.33)d]、下床活动时间[(12.78±2.54)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8.78±1.67)d、(27.79±5.31)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VAS评分[(3.17±1.0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7.31±1.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13.56%)明显低于对照组(3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性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相比,改良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两组于术前均行相同的手术准备工作,即首先进行局麻或者连续硬膜外麻醉,常规疝切口,切开提睾肌,充分暴露疝囊。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14±6)ml、(38±13)min、(16±8)h、(6±3)d]均少于对照组[(34±11)ml、(58±15)min、(48±11)h、(9±4)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腰部不适、烦躁、尿潴留、切口水肿以及切口疼痛发生率(9.26%、7.41%、5.56%、5.56%、12.96%)明显低于对照组(44.44%、38.89%、29.63%、22.22%、27.7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对照组[(26.23±11.76)ml、(54.65±13.47)min、(4.63±1.26)d、(8.27±1.93)d]与观察组[(18.35±10.64)ml、(39.15±12.55)min、(2.91±1.24)d、(6.16±1.73)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尿潴留9例、阴囊积液4例、皮下血肿4例、复发6例,观察组尿潴留2例、复发0例。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工程》2016,(2):197-198
目的对比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380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190例)采用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B组(130例)采用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C组(60例)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三组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A组和C组(P<0.05);A组患者的医疗费用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年复发率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在术后2 d疼痛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方面,A组>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相比,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和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等优点,其中又以腹股沟疝修补术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al,TEP)组(n=40)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n=42),观察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住院费用及随访期间复发情况。结果:TEP组在患者总住院日、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使用止痛药物例数与疼痛持续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P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住院费用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与开放组的11.9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发现复发情况。结论:TEP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均是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的措施,TEP具有微创的优势,但费用方面高于开放术式,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建议患者选择合理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复发性腹股沟疝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1月应用腹腔镜明确诊断并行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30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补片修补术(TAPP)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TEP).结果 30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应用TAPP24例,TEP6例,术中明确诊断真性复发疝18例,新发疝10例,遗留疝2例.手术时间35~120 min,平均(65.5±28.5)min,术后住院2~7 d,平均3 d.随访0.5~8.5年,平均(3.5±2.3)年,无一例再复发.结论 应用腹腔镜可以明确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类型,有助于病因分析及减少再复发率.由于TAPP、TEP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改良Kugel补片在老年人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总结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Kugel补片行改良Kugel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78例老年人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结果 7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5.0±1.9)d.术后切口疼痛和不适感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18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 改良Kugel腹股沟疝修补技术具有手术彻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优点,从根本上解决了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多种疝并存及术后容易复发的特点,是目前腹股沟疝治疗中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The laparoscope was first invented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The first laparoscopic hernia repair was in 1990. Despite almost 20 years of laparoscopic hernia repair experience, open hernia surgery remains the main stay of hernia surgery today. This review looks at current evidence and guidelines on the use of laparoscopic hernia repair surgery.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目的探讨聚苯烯网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股疝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方法 58例股疝患者采用国产聚苯烯网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 58例均手术顺利,2例术后伤口液化感染,术后随访6~24个月均无复发。结论聚苯烯网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股疝在基层医院适合推广,操作简单,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6.
刘旭 《时尚育儿》2018,(4):223-224
目的:观察并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3年4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成人疝气患者中选择84例作为此次研究并实施分组治疗.以信封法作为分组依据,共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传统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选择使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各42例.结果:对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VAS评分、并发症发生几率等指标,结果提示观察组所得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疝气的效果较为理想,患者术后康复较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我国开展以来,已逐渐推广,下面将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月以来所进行的56例手术的经验体会在本文进行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8.
Since the early 19th century different prostheses have been tried and tested to prevent recurrences after hernia repair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evolution of prostheses and their use in hernia surgery. Tension-free mesh hernia repairs using polypropylene fibre seems to be associated with very low recurrence rates and minimal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