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大宁  桑滨生 《中医杂志》2012,53(9):721-723
中医理论是中医药学术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中医药学术的旗帜和灵魂,中医理论创新需认真遵循中医理论发展的规律.为加强中医理论建设与研究,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抓好中医理论体系研究,以临床实践为基础,并着眼中医药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5年11月27日讯:在当今以还原论为主流的学术环境下,中医学发展出现两个不适应:一是中医学不适应制度性医教研模式,实践能力萎缩,临床、产业、教学与理论脱节,二是由于对中医的科学性认识不一,中医界内部出现分化,导致理论体系离散、异化,不适应科学发展的节奏。为认清中医理论创新发展学术背景的变化,找出影响中医理论发展的问题,确定中医理论"十三五"乃至中  相似文献   

3.
国家中医药发展论坛(“珠江论坛”)第四届学术研讨会于7月22-23日在广州召开。围绕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及其未来发展,论坛以“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目标与任务”为主题,以确立中医理论在中医药学术和事业发展中的引领和导向地位,明确中医理论继承与创新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点任务与保障措施,指明未来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主要目标、思路与任务,创新中医理论研究的组织机制和形式。  相似文献   

4.
中医理论是中医学的指导与核心,与历史、地理、经济等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分析探讨了其对中医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及影响,并结合时政,指出近代中医科研创新的不足之处,真正的中医现代化应该是中医理论的现代化。以期为今后更加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医理论体系、切实践行中医药创新,最终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这一伟大目标提供指导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的现代研究经过曲折的 80年 ,有许多卓著的成果 ,也走了不少弯路 ,从当初摒弃中医理论 ,到解释中医理论 ,现在又提出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现代研究。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 ,通过分析中医药的现代研究得出三个层次的假说 ,认为第一层次是用现代医药学理论验证中医药理论 ;第二层次是对传统中医药有所创新 ,有利中医的发展 ;第三层次是对现代医学的创新有启发作用。希望对中医药现代化及整个医学的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汉书·艺文志》以降,围绕着补充、完善、发展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经典理论与临床实践,中医学术流派百花齐放,中医药学术内涵不断丰富。当前,对于中医学术流派学术思想与诊疗特色的发掘整理与发展创新,对于传承与发扬中医原创思维,对于保持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学术独立性、  相似文献   

7.
论中药和中药现代化的新内涵及其意义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当今,中医药现代化热潮正旺,作为中医药学人,有亢奋有喜悦。但是,什么是中药?什么是中药现代化?中药现代化的方向和目标是什么?中医理论能否/如何指导中药的研究与应用……这些问题都属于学术概念问题,但不仅仅是学术概念问题,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学术概念系关学科方向,学科方向系关技术政策,技术政策攸关国家利益。全面、科学、准确地定义和把握中医药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对中医药现代化与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  相似文献   

8.
名老中医是中医学术造诣最深、临床水平最高的群体,是将中医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名老中医鲜活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是中医药薪火相传的主轴,也是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源泉[1].所以如何有效地开展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显得尤为重要[2].  相似文献   

9.
通过梳理中医理论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认为中医理论创新不足是制约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首要因素。而近代西方医学发展的冲击、中医理论特性的禁锢、中西医结合方法上的偏差不断依靠政策扶持的现状为近代中医理论创新滞后的主要原因。此外,中医药的发展还缺少自我批判精神,仍存在发展观上自身认识不足、对安全性事件处理不够妥善等问题。因此,提出当下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应重视在继承、质疑、批判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摆脱"救急"和"扶贫"式思路,探索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加强中药不良反应和毒理学的研究,注重中医药科技成果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黄疸病的中医治疗观,从古代的"利湿退黄"演变为与现代医学认识相结合的"利胆退黄"。通过分析二者的机制及之间的关联性,阐释中医理论存在的缺陷、中医理论创新的必要性以及理论创新与临床实践的关系。认为可通过对中药的现代临床新用进行归纳,发展中医药理论,使得理论与临床的接轨更为契合,进而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也更易为现代科学体系所理解和接纳。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汉书.艺文志》以降,围绕着补充、完善、发展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经典理论与临床实践,中医学术流派百花齐放,中医药学术内涵不断丰富。当前,对于中医学术流派学术思想与诊疗特色的发掘、整理与发展、创新,不但对于传承与发扬中医原创思维具有重要学术意义,而且对于保持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学术独立性、临床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正>创新同继承一样,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根本方略。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离不开中医药经典理论原则的指导,也离不开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承,更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就理论思维而言,创新是建立新思维、新理论、新方法、新表述;就实践结果而言,创新是获取新发明、新结构、新材料、新产品、新成效。  相似文献   

13.
中成药大品种具有临床价值大、科学价值强、市场价值高的基本特征,中成药大品种不仅是中药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也是中医药学术发展的重要内容,事关中医药事业与产业,意义重大。本文以中医理论创新与中药大品种为切入,在回顾中医理论创新研究方法与模式的基础上,强调有效方药的创制是理论创新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并以风咳理论与苏黄止咳胶囊、络病理论与通心络胶囊为例予以说明。提出以中成药大品种为载体,实现中医理论创新研究的思路与策略,即在梳理和分析中成药大品种组方规律与功能主治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其蕴含的理论内涵,不仅强调普遍的理论认识,更应关注应用独特的药物及其配伍;不仅仅满足揭示中药作用的现代科学内涵,更应通过中成药大品种作用机制研究,探索未知或可能的新靶点、新通路和新机制,从而促进科学发现,引领医学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恩师李士懋教授是全国第二、三、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生导师。学术上坚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形成了以"脉  相似文献   

15.
内经教学要点及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加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出发,探索内经课程教学要点:①要阐明《内经》理论体系形成的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②要理清内经理论对中医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学术价值;③要讲透《内经》理论对临床应用的指导价值。同时,总结出内经教学应当注意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中医素质的培养,从而使学生掌握中医理论真谛,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医。  相似文献   

16.
《新中医》2018,(1)
正为促进我国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工作,进一步提高中医医生队伍的中医理论素养和临床水平,打造南方区域中医药交流学术高端平台;同时更好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政策,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卫生健康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为此,权威中医专业期刊《新中医》杂志和权威主流媒体《南方日报》联合建立"南方中医大讲堂"学术平台。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汉书·艺文志》以降,围绕着补充、完善、发展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经典理论与临床实践,中医学术流派百花齐放,中医药学术内涵不断丰富。当前,对于中医学术流派学术思想与诊疗特色的发掘、整理与发展、创新,不但对于传承与发扬中医原创思维具有重要学术意义,而且对于保持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学术独立性、临床实效性,乃至于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为适应中医药学术与事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加强中医理论建设与研究,促进中医药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数千年的民族繁衍中积累了对生命全过程、全周期的系统理论、技术、经验、药物,成为促进人类健康的伟大宝库、丰富资源和打开文明的钥匙。加快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将在健康中国建设、健康中国行动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本研究较为全面地从中医药理论研究、文献研究、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治疗难治性疾病、中医医疗器械发展、中医药大数据发展等方面分析了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中医经典传承、促进中医理论创新,加强前沿技术引入消化、促进中医药关键技术创新,加强中医医疗器械创新、助力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加强中医药学术国际交流、促进中医药基础研究创新,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研发、促进中医药在健康应用中创新,加强中医治疗难治性疾病研究、提高临床疗效,加强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拓宽健康服务领域,加强中医药科普创新、助力健康中国人行动等加快中医药科技创新,助推健康中国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把握中医理论向度的三个核心命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学科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握中医理论发展的方向。因而,在中医理论研究中,必须回答如何保持自身主体、体现理论价值、实现持续创新这3个核心命题。要保持自身主体,必须在源头梳理中看清主体,在岁月的变革中保持主体,在科学背景下凸现主体。要体现中医理论的价值,必须在生命科学中体现学术价值,在学科发展中体现引领价值,在临床实践中体现指导价值。要实现理论创新,必须在理论继承中延伸发展,在临床实践中提升发展,在学科交叉中创新发展。只有这样,中医学才能够有所突破和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