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系统评价锥形气囊气管导管与传统气囊气管导管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其他结局指标的影响。方法 系统性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并辅以人工手动检索,严格按照入排标准筛选文献,对符合要求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资料,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共8组研究),共3 858例患者。与传统气囊气管导管相比,锥形气囊气管导管可以降低VAP发生率(OR=0.52;95%CI:0.39~0.68;P<0.01),降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降低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P均<0.01)。结论 对于机械通气患者,采用锥形气囊气管导管可以降低VAP发生率,但由于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数量较少、质量欠佳,需要纳入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道3例气管切开长期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处理对策。方法收集气管切开的长期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监测其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在病情平稳的基础上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结果在保障呼吸机不漏气的前提下,3例患者均存在过度充气,气囊将导管内口部分堵塞情况,在体位变动时阻塞加重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分析其原因考虑与气管软化扩张[2-3]、气管套管老化等有关。结论气管切开长期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需要警惕气囊阻塞导管内口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内导管生物被膜形成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内导管生物被膜的形成状况,明确相关性和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2例老年患者的25个气管导管各留置时间段与细菌培养结果.结果:25个气管导管细菌培养阳性22个,占88%,培养阴性的3个,占12%.结论:细菌密度与气管插管时间密切相关,随着插管时间的延长,细菌计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杨巧龙 《工企医刊》2009,22(6):25-27
目的:比较气管导管套囊的不同充气方法,得出理想的套囊充气方法。方法:连续观察60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3种不同的方法给套囊充气:指感法;最小封闭压力(MOP)法;套囊测压表法。然后分别比较不同方法的操作时间、气道漏气发生率及气囊压力。结果:套囊测压袁组套囊压力控制最理想(28.85±2.3)cm H2O,与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套囊测压表法简便、有效、安全,应有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气囊管理更有效的方法以提高机械通气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方法将2002~2007年在我院ICU住院的146例予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气囊最小封闭压力;对照组予每4小时放气后充气。观察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等参数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在维持动脉血气指标方面与对照组效力相当;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气管粘膜糜烂发生率不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气囊最小封闭压力管理人工气道气囊有利于机械通气治疗顺利进行,在保证机械通气治疗效果的同时,能有效减少并发症,更有利病患康复。  相似文献   

6.
气管导管套囊注气量与气囊内压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气管导管套囊的作用在于给套囊内注入一定量的气体 ,防止通气过程发生漏气和误吸。人们已经注意到气囊压力过高可阻断气管粘膜血流 ,从而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因此 ,对于充气的要求是既控制囊内压 <30mmHg,又能收到完全防漏气的效果。但不同管号的理想注气量为多少 ,未见报道。我们给不同管号气管导管套囊内注入不同的气量 ,进行测压 ,发现了一定规律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选用美国生产的Hudson牌导管 (管号ID3 0~8 0mm)进行测试。具体方法为 :⑴先将套囊注气口与三通开关相联 ,通过三通抽尽套囊内空气 ,然后将套囊与大…  相似文献   

7.
陈敏清 《现代医院》2012,(Z2):104-105
目的探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将48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肛管低负压吸引,实验组采用气囊气管导管替代肛管持续引流,两组进行对比研究,观察患者肛门周围皮肤炎症反应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肛门周围皮肤炎症反应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气囊气管导管用于抗生素腹泻患者稀水便无需负压吸引,气囊无需常规放气,可用于次数频繁的粘稠便,能有效降低肛门周围皮肤炎症反应,减少患者皮肤感染发生率,减轻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定时监测并维持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根据是否定时监测气囊压力将2007年7月至2009年12月入住笔者所在医院ICU行有创通气患者分为测压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225例有创通气患者中,测压组109例,对照组116例。两组患者VAP发生率分别为15.6%和27.6%(P〈0.05),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12.61±45.98)h和(132.82±52.11)h(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定时监测并维持合适气囊压力可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9.
张诗 《医疗卫生装备》2007,28(2):64-64,66
对50例气管切开应用机械通气的病人做好呼吸道的管理,确保病人机械通气疗效。结果:50例病A-3~5天脱离呼吸机、呼吸功能恢复,1~2周拔除了气管套管。结论:具体有效的呼吸道管理措施是提高治愈率及病人生活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机械通气患儿气管插管使用安全气囊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 PICU内按入住时间单双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气管插管均使用安全气囊,对照组气管插管不使用安全气囊。比较两组X线胸片斑状阴影、痰培养阳性结果及VAP的发生率指标。结果实验组X线胸片斑状阴影、痰培养阳性结果及VAP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儿气管插管使用安全气囊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气管病理学的研究趋势及套囊气管导管在临床通气应用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传统气管导管,将现有成熟的塑料制造技术和小套囊充气结合起来,用瓣膜封堵装置代替原有的气管导管套囊,从而避免套囊盲目充气和压迫造成的并发症,解决了气管黏膜压迫和通气封堵需求之间的矛盾,达到安全有效满足通气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简单有效地测量人工气道压力,制作人工气道气囊压力测定仪。方法:参照同类产品结构和原理,采用加强型气管插管、膜盒压力表及血压计皮球通过三通连接制作而成。结果:经过实际测量和应用,与Mallinckrodt Medical生产的专用仪表和通过监护仪压力套的测量值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测量值准确。通过使用该测定仪对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的气管插管气囊压力进行监测和调整,可减少气管导管对气管黏膜的损伤。结论:该测定仪测量准确,应用方便,价格便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与普通气管导管相比,观察超滑涂层气管导管是否减轻全麻插管刺激及改善操作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月全麻插管的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超滑气管导管组(观察组)和普通气管导管组(对照组)。记录插管时间和插管阻力评价;记录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术毕自主呼吸恢复(T6)SBP、DBP、MAP和HR;记录拔管后和术后24h出现咽痛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T2、T3、T6时对照组SBP、DBP和MAP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T2、T3、T4时对照组HR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观察组插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咽痛发生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超滑气管导管在非困难气道使用时有益于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缩短插管时间,有效降低术后咽痛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气管插管工具。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3种气管导管在五官科手术中的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择期五官科手术63例,随机分为3组,异型气管导管组(A组,n=25);钢丝气管导管组(B组,n=17);普通气管导管组(C组,n=21)。观察插管前后及术中病人的MBP、HR、SpO2。结果三组之间插管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术中B组出现2例因导管滑入主支气管引起SpO2下降;C组出现1例因导管打折致SpO2急剧下降,需紧急更换异型气管导管。结论与普通气管导管和带钢丝气管导管相比,异型气管导管具有特定的弯曲度,容易固定且价格低廉,在五官科手术中的应用比较完全、实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一种用于气管插管患者的气道测温装置。方法在传统气管导管的套囊内装配温度传感探头,制作成可测温的气管导管,即使在套囊破裂的情况下温度传感探头也不会脱落至气道成为异物。在保证通气功能不受影响的同时,可以使用此装置连续监测气道温度。结果经过临床初步应用证实,可测温气管导管可以便捷、准确及稳定地监测气道温度。气道温度与食道温度呈高度正相关,可准确显示人体体温变化。结论该装置可用于临床科室需气管插管(如全身麻醉)患者的体温监测,提高了临床诊治的安全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负担。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测试气管插管套囊在不同压力下的充起直径的变化,从理论的角度探讨套囊充起直径与囊内压的对应关系对临床应用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阐述了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的类型、适用的医疗科室和病种,以及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DLT)插管、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350例剖胸手术患者实施Robertshaw左DLT插管。其中男性264例、女性86例,年龄13~81岁,体质量39~95 kg。DLT插管后,机械通气根据患者体质量不同,选择潮气量7~11 mL/kg体质量,通气频率12~13次/min,吸呼比为1∶2。双肺通气后20 min及单肺通气后20 min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350例患者双肺通气20 min后血气分析结果与健侧单肺通气20 min后血气分析结果均在正常范围。结论:350例Robertshaw DLT插管、机械通气临床效果满意,因血气正常是呼吸功能的最终标志。该观察还表明,DLT临床应用,监测氧合的最好方法是动脉血气分析,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9.
利用Hall传感器设计了一个气管导管位置检测仪来快速检测气管导管的位置.气管插管时,Hall传感器探头固定在病人颈部皮肤上,顶端带有小磁铁的管芯随气管导管一起进入气管中,根据检测到的磁场强度的大小,测量出探头与磁铁间的距离,从而判断出气管导管的位置.经临床测试,该检测仪性能可靠,测量准确,可以用于教学及临床气管插管时气管导管的定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治疗严重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61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药物治疗及氧疗)和无创通气组.无创通气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庄(MAP)、血气分析(pH、PaO2、PaCO2、SaO2)、尿量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明显改善,生命体征很快稳定,血气分析指标明显好转.结论 对急性心力衰竭,机械通气能及时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低氧血症,是抢救急性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的有效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