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规HBV血清标记物检查,只能间接反映HBV在体内的复制。我们在工作中发现有些慢性乙肝患者抗体(抗-HBs、抗-HBc和抗-HBe)阳性而抗原(HB-sAg、HBeAg)阴性。为了解这部分人体内是否存在HBV复制,我们用套式PCR方法对他们进行了HBV-DNA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检测对象收集本科门诊和住院慢性乙肝病人抗体阳性血清86份。其中男性49人,女性37人;年龄最大58岁,最小21岁,平均年龄32岁。1.2试验方法取血清50μl,加20μl蛋白酶K(10mg/ml)、缓冲液20μl、去离子水120μl,混句后68℃水浴消化2小时。用等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lamivudine)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人的疗效。方法 47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用拉米夫定进行抗病毒治疗,每天100mg口服,连服18个月,观察HBV复制指标和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1)HBV DNA阴转率为85.1%(40/47)。(2)HBeAg阴转率为23.4%(11/47)。(3)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为19.1%(9/47)。(4)ALT复常率68,l%(32/47)。结论 拉米夫定可抑制HBV的复制,降低ALT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上海地区中国人群抗原肽运载体(transporter 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TAP)基因与HBV感染以及慢性HBV感染和慢性肝炎并发肝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临床病例,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参照“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选取101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21例HBV感染康复者及113例正常对照,进行TAP2等位基因分型。对数据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的TAP2*0201基因频率显著低于感染恢复组(X^2=4.95,P〈0.03);肝硬化组的TAP2*0101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X^2=5.72,P〈0.02);在慢性乙型肝炎并发肝硬化组中DR4与TAP2*0101等位基因间存在显著的连锁不平衡(△=0.026,P〈0.05)。结论TAP2*0101等位基因型携带者易感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并发肝硬化,而丁AP2*0201则表现出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抗性。两者均与HBV感染的预后似有一定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TTV重叠感染情况及初步探讨TTV的致病性。方法:在ORF1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巢式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TTV DNA,对PCR产物进行分子克隆和测序。结果:献血员、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TTV DNA阳性率分别为10%、11%、27%、48%。其中前两者与后两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相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其HBV感染复制指标的阳性率在TTV DNA阳性与TTV DNA阴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ALT和TBIL在TTV DNA阳性病人组与TTV DNA阴性病人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TV DNA阳性病人组明显高于TTV DNA阴性病人组。结论:献血员中存在TTV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重叠感染TTV较常见。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TTV DNA阳性率明显高于献血员和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阳性带,提示TTV的重叠感染可能是HBV感染病情加重因素之一,TTV重叠感染对HBV的复制可能不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林 《四川医学》2003,24(7):746-747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病因治疗就是抗病毒治疗。干扰素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 ,本文旨在探讨苦参素注射液与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优劣。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治疗组 :慢性乙型肝炎 6 0例 ,男 4 2例 ,女 18例 ,年龄 2 6~ 5 0岁 ,平均 39 6岁。其中慢性肝炎轻度 5 4例 ,中度 6例 ,病程 4~ 16年 ,平均 5 7年 ,全部病例HBV M(HBsAg ,HBeAg ,HBV DNA)阳性 ;对照组 :慢性乙型肝炎 6 0例 ,男 4 0例 ,女 2 0例 ,年龄 2 5~4 8岁 ,平均 38 8岁 ,其中慢性肝炎轻度 5 6例 ,中度 4例 ,病程 3~ 17年 ,平…  相似文献   

6.
叶卫江 《肝博士》2013,(5):24-25
我国是乙肝高发地区,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1~59岁一般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阳性率为7.18%。据此推算,我国现有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例。我国如此众多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是如何被传染的?为什么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不等同于慢性乙型肝炎?要想解答这些疑问,  相似文献   

7.
选择门诊就诊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68例,随机分为阿昔洛韦治疗及一般护肝治疗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现将资料完整的65例治疗结果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68例门诊就诊患者均为无症状而经体检发现,肝功能试验正常,乙肝病毒标志HBsAg、HBeAg、HBV-DNA三项中至少二项阳性,治疗前半年内均未使用过免疫制剂。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其中未完成疗程3例,完成疗程的35例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14~43岁,平均27.5岁,病程1~7年,平均2.8年;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4~45岁,平均28.3岁,…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重叠感染输血传输病毒(TTV)的状况。方法:采用斑点杂交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TTV DNA。结果:在364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检出血清TTV DNA阳性者82例,阳性率22.53%。其中,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组阳性率23.2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阳性率26.25%,HBsAg携带者组阳性率15.22%,三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我国存在TTV感染,但其致病性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IL-2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疗效。方法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19例为联合治疗组,接受IL-2应用1个月后继用拉米夫定的治疗;28例患者为单独应用拉米夫定的对照组。21例肝功能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11例接受IL-2联合拉米夫定的治疗;10例同样患者单独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疗程均为12个月。结果慢性肝炎联合治疗和单用组,HBV—DNA阴转率于治疗后3、6、12个月,分别为78.9%、84.2%、78.9%和67.9%、67.9%、75.0%。治疗后12个月,两组HBeAg阴转率分别为33.3%和17.8%,E抗原血清转换率分别为29.4%和10.7%,联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单独治疗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联合或单独治疗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6.7%和80%,未见HBeAg阴转和发生血清转换者。结论拉米夫定有抗乙型肝炎病毒的确切作用;对于慢性肝炎组,联合IL-2治疗较单独应用拉米夫定血清转换率更高。应用IL-2可使患者OKT4/OKT8比值升高,CT4细胞上升,其有明确的提高细胞免疫之作用。  相似文献   

10.
e抗原阴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HBV前C区热点变异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HBV信号肽区热点变异与重症乙肝炎发生及转归的关系。方法:采用错聚合酶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FLP)分析方法检测68例HBeAg阴性的重症乙型肝炎病人(其中急性重肝6例,亚急性重肝38例,慢性重肝24例)及44例慢乙型肝炎患者的T1862,A1896变异情况。结果:急性重肝的A1896,T1862变异分别为66.7%(4/6),0)9/6);亚急性重肝42.1%(16/38),15.8%(6/38);慢性重肝25.0%(6/24),16.7%(4/24);慢性肝炎45.5%(20/44),2.3%(1/44)。重症乙型肝炎组与乙型肝炎的重症化密切相关。而A1896变异与乙型肝炎重症化进程是否有关还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11.
本文系1993年1月至1993年10月应用强力宁注射液治疗50例乙型肝炎,病毒阳性的慢性肝炎;并设20例作对照,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病例选择:所选均为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诊断标准按上海第六届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方案。治疗组50例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30-57岁,慢性活性乙型肝炎(CAH)11例,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CPH)39例。对照组16例为同期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男11例,女5例,年龄19—51岁,CAH2例,CPH14例。两组病程均为1—5年.二、治疗方法:治疗组:强力宁注射液60-80ml加入10%GS250ml中静脉点滴,每…  相似文献   

12.
目的验证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同期住院的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护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苦参素注射液600mg/d肌注,3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的症状体征、ALT、HBeAg及HBV—DNA的转归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症状体征及ALT指标改善明显,差异不大(P〉0.05);3个月后治疗组ALT恢复正常比例达86.7%、HBeAg及HBV-DNA转阴率分别为40%、46.7%,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61.1%、0%、3.6%,差异显著(P〈0.05)。结论苦参紊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价廉、高效、用药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肝炎血清流行病学凋查表明,我国一般人群的HBV标志物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分别为57.6%和9.7%,估计约7亿人曾感染HBV,其中1.2亿人为HBsAg慢性携带者。是临床上常见的传染病,对人民身体健康危害很大。笔者1997年3月~2004年12月用乙肝健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8例,其中治愈36例,有效20例,现将治疗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为门诊或住院患者,诊断符合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19岁~58岁,平均32岁。对照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21岁~61岁,平均年龄33.4岁。2组HBV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在慢性乙型肝炎38例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和T、B淋巴细胞中检测到HBV标志物阳性29例(76.3%)。其中17例病人的PBMC中HBsAg,HBeAg和HBV-DNA阳性者分别为4,2和14例。21例病人分离出T,B淋巴细胞,其中T细胞中HBsAg,HBeAg与HBV-DNA阳性分别为2,2和1例;B细胞中分别为3,6,1例。血清HBV标志物阳性的病人其PBMC中这些标志物的检出率(13/15例)明显高于血清抗HBc和抗HBe阳性的稳定期病人(3/7例)。提示HBV可能感染和损害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淋巴细胞,这也许是乙型肝炎病人免疫功能异常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1896点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PCR-ELISA技术检测38倒HBeAg阴性而HBV DNA阳性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HBV前C区1896点突变。结果:38例HBeAg阴性而HBV DNA阳性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检出28例HBV前C区1896变异病毒株,检出率为73.7%。结论:临床HBeAg阴性,HBV DNA阳性感染者多数为HBV l896变异病毒株感染,这些感染者具有传染性,故HBeAg阴性不能作为排除HBV复制和传染性的唯一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2(TLR2)的变化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1例,设定为慢性乙型肝炎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30例设定为慢性乙型肝炎组,健康志愿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2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并取对数作为复制水平的指标,总胆红素(TB)和凝血酶原时间(PT)的检测按照本院常规检测。三组均数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cheffe 检验进行两两间的比较;两组计量资料间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两组数据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线性相关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正常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及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表达强度和外周血清TNF-α水平均分别为(21.5 ± 2.7)MFI、(39.0 ± 4.1)MFI、(47.7 ± 21.4)MFI和(54 ± 38)ng/L、(164 ± 90)ng/L、(360 ± 140)ng/L,依次逐渐升高,且各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表达水平与血清TNF-α表达水平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与慢性乙型肝炎组TB,PT和血清HBV DNA对数值分别为(470 ± 225)μmol/L与(101 ± 131)μmol/L, (35.1 ± 21.1)s与(15.4 ± 2.2)s和5.9 ± 2.0与5.4 ± 1.6;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与慢性乙型肝炎组比较,TB、PT显著升高而血清HBV DNA对数值无显著性差异;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表达水平与TB及PT呈现显著的正相关,但与血清HBV DNA对数值间无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TLR2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及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8.
<正> 本文对154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同时检测其血清中HBV血清学标志(HBVM)及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并分析HBVM与HBVD-NA的相互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本组154例,均为1994年6月至1996年8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诊断参照1990年(上海)全国第六次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男93例,女61例。年龄7~77岁,平均45.7岁。其中急性乙型肝炎2例,慢性乙型肝炎149例,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2例,乙型肝炎合并巨细胞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对献血者进行乙肝五项指标筛查过程中,对HBSAg阴性而抗一HBC阳性者,进一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了HBV-DNA的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l材料与方法l.l检测对象共98例,男62例,女36例,年龄18~55岁。均为各单位组织的无偿献血者,经健康检查、乙肝五项指标中抗一HBC阳性。1.2方法乙肝五项EI-ISA试剂盒购自厦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HBV-DNAPCR试剂盒购自河南洛阳华美生物工程公司;全自动酶标仪和DNA扩增仪均为美国产品,按说明书严格操作。2结果检测结果见表卫。表1抗一HBC阳性献血者HBV-DNA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20.
何启军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2):2216-221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病毒前S1抗原(HBV Pre-S1)与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复制关系,阐述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HBV Pre-S1)对乙型肝炎的实验室检测的分析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5201例和HBV-M阴性1840例,检测其胁-S1蛋白、HBV标志物与HBV DNA。结果HBsAg、HBeAg和抗-HBc阳性者1280例,HBV DNA与Pre-S1蛋白的检出率分别为87.5%和87.0%。HBsAg、抗一HBe、抗一HBc阳性者3582例,HBVDNA与Pre-S1蛋白的检出率分别为41.O%和36.O%,HBsAg和抗一HBc阳性者339例,HBVDNA与Pre-S1蛋白的检出率分别为32.2%和29.2%,说明部分HBeAg阴性而抗一HBe阳性/阴性的患者仍存在着病毒复制。HBVDNA定量〉1000拷贝/ML为诊断标准。经卡方检验,HBVDNA与Pre-S1蛋白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Pre-S1蛋白较HBeAg更敏感的反映了HBV复制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