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大学英语个性化学习体系建构的探索、实践,作者认为医学院校应结合学校办学目标、院系专业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通过改进教学结构,拓展教学空间,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拓展课程内涵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多层次的学习和学习资源等途径,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于学习通的个性化教学在生理学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护理专业4个平行班,其中1、2班作为试验组,3、4班作为对照组,两组学生数均为102人;试验组采用基于学习通平台的“课前备课—课中施教—课后测试”的个性化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期末总成绩,发放调查问卷,数据采用 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秩和检验。结果 试验组期末总成绩优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学生在提高自主学习、团队协作、易于培养学生个性发展、提升医学素养等方面的认可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语言表达能力指标上的认可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学习通的个性化教学能培养学生个性发展、提升因材施教的育人效果,在生理学的教学中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
温霞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8):68-69
作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有自由阅读和表达的权利.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要创设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通过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体验活动,形成自主、自愿、自觉的学习氛围.学生的良好个性在语文学习的言语实践中获得了积极、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针对医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和知识经济时代对个性化医学人才的要求,论述了个性与创新、个性化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以及个性化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现实意义,并从学生个性特点的掌握、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细化、个性教学与共性教学的统一以及个性化教学配套措施的完善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在医学教育中开展个性化教育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多媒体技术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诊断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把知识进行跨学科的重新建构,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体系,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6.
分层互动式教学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汲取知识,使其个性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真正体现其教学主体作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分析、搜集信息、分工协作、全面考虑和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激发和提高学生对学习和科学研究的兴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知识和科研能力双丰收,对人才培养和深化教学改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将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构建基于微课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翻转课堂教学,通过重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媒体,转变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二十一世纪医学教育模式彻底转变的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未来的医学教育可逐渐实施个体化的学习。每个学生可根据各自不同的知识背景和学习思路来提出教学要求,让学习更加体现个性化、个体化,按个人的兴趣特点去学到知识。在学习内容方面,传统的文本教材将被新的多层次、多链接、多媒体的超文本所替代。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同时教师的角色相应转变,教师根据学生的思路为其选择教学内容,编写学习教材,制定学习效果评价方法,在教育方法上实现对学生的个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妇产科学网络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并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评价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07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原则将同学分为2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网络教学模式授课。结果:在期末考试及课后问卷调查中,发现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主性、互动性及个性化教学方面,网络教学组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网络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性及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  相似文献   

10.
孙婧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21):22-23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就是要把教学主体的角色还给教师与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的主体性和学校的创造性.以满足不同资质学生的不同需求.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基于个性化和体现个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最根本的一点,表现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就是学生、教师、学校的个性化追求。  相似文献   

11.
胡晓枚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9):209-209
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病理学教学重点、教学例子、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交流,能激发病理学学习的兴趣。使病理学的学习变得更为主动和容易。结果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和心理特点因材施教,是教师必须遵循的一个普通教育规律。在教学进程中只要注意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进行分析,设计出切合学生心理、兴趣和年龄段特点的教学方法,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活动,就会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国医学研究生培养缺乏个性化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实施医学研究生个性化教育的举措,包括综合分析学生的特点,在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认识自身学习风格并促使其转化为学习策略,允许学生"因材择学",进行自由的创新、发展,鼓励学生之间开展合作性的教与学,在医学研究生教育中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个性亦称人格,是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发展个性,即是在人的共同性基础上,充分把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使每个人都具有自主性和独特性。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就是要激励和发展每个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不仅使他们具备现代体育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运动能力,而且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独立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自我锻炼的能力,使教学充满情趣和活力。过去,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忽视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因而,在练习中学生也只是机械地模仿,被动地学习;个别学生表现出消极抵触情绪,被动…  相似文献   

15.
探索在医学基础课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如何进行个性化教育,其具体实施过程包括提高认识、分组教学等环节.个性化教学的目的是尽量开发学生的个性特长,主动而牢固地掌握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作为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内在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某种事物的兴趣越浓厚,其学习时的注意力就越集中,致使其观察细致、记忆深刻,从而呈现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学过程中只有积极地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才能使学生把课本的知识结构转化成学生头脑中的认识结构,同时促进智能的发展和基本素质的形成。那么在遗传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乐学情绪?几年来,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效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西北医学教育》2015,(3):475-477
神经生物学是一门新兴、交叉的基础学科,是神经生理学、神经解剖学和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等多门学科的有机结合,学习内容抽象且复杂。个性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别,推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在神经生物学教学中,可以采用个性化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制订多层次教学目标,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人体解剖学是中职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于中职生来说,内容抽象而枯燥,学习难度大,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微课作为新型教学模式为学生学习增添了活力,让课堂内外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激发了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了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BL式分段个性化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于消化内科实习的护士按年度分为对照Ⅰ组(2011年度)、对照Ⅱ组(2012年度)和观察组(2013年度)。对照Ⅰ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照Ⅱ组采用PBL教学法;观察组采用PBL式分段个性化教学法。观察三组学生对三种教学方法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性、满意度及实习出科考试成绩和教师对护生的临床专业综合实践能力评定成绩。结果观察组实习护士对教学方法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性、满意度及实习出科考试成绩和教师对护生的临床专业综合实践能力评定成绩明显高于两对照组(P<0.05,P<0.01)。结论 PBL式分段个性化教学法能明显提高实习护士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理论与技术水平和临床专业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实践教学是康复治疗教学的重要环节,保障实践效果对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教学中,学生一般均在医院内实践,容易产生学习疲劳。多样化教学通过不同上课地点、不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