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1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远期的防治效果。方法:将128例老年糖尿病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干预6、12、18个月后分别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延续护理组患者各期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延续护理组患者12个月和18个月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延续护理组患者各期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18个月时,延续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提高老年糖尿病出院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加有效地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并发症,达到远期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家庭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冠心病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1次性的出院指导,观察组住院期间加强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出院后延续院外健康教育指导,1年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再入院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再入院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院内外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临床药师干预在首发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初发脑梗死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药师干预。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用药依从性、漏服率、脑梗死复发率、再住院率、血压控制达标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药物漏服率低于对照组(P<0.05);12个月后观察组的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脑梗死复发率、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采用临床药师干预在首发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中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降低药物漏服率、脑梗死复发率和再入院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出院后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接受系统性延续护理,对两组患者出院后12个月时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术后12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8个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实施延续护理,可为患者提供有力的护理支持,有助于改善其治疗依从性,可有效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改善及其生存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入住本院内分泌科的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糖尿病肾病治疗,予以常规护理、出院指导、院后随访,对照组出院时告知门诊复诊,遵医嘱用药,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和联系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多学科合作延续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3个月后的血糖指标、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差异。结果: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FBG、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ESCA、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模式能提高糖尿病肾病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遵医嘱的依从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首次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7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系统地治疗、康复及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实验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同时,进行定期电话随访。两组患者出院后观察6个月。结果:实验组患者复发率、其他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是促进脑卒中康复的有效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何月新 《吉林医学》2022,(3):854-856
目的:探讨营养评估分级档案管理在结肠癌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结肠癌患者共104例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均接受一致的围术期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出院指导和院外随访,观察组则基于营养评估分级档案管理在出院后予以延续护理。比较两组出院前和干预3个月后营养指标、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出院3个月后营养指标、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均较出院当天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出院3个月后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结肠癌出院患者提供营养评估分级档案管理,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对初次诊断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初诊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给予延伸护理,并于出院后3个月、6个月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饮食、运动、药物的治疗依从性高,血糖控制水平好,再住院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伸护理能明显提高初诊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94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完全以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治疗期间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提提升治疗依从性,高治疗效率,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对视网膜脱离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 将60例视网膜脱离的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出院后实施电话随访,进行延续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视网膜复位率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视网膜复位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实施延续护理干预能满足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出院患者的健康需求,有效地提高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视网膜复位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对复治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复治耐多药结核病患者60例,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责任护士按常规进行护理,出院时进行出院指导,观察组进行延续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两组患者在服药依从性、再住院次数、耐药结核病知识掌握、治疗完成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家庭支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延伸护理可以提高复治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实施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ACOS患者7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出院2周内做1次电话随访,进行常规药物指导、饮食及运动指导等;观察组根据患者民族不同,进行电话定人跟踪随访,同时每月进行1次集中授课,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评分及1年内再入院率,随访时间为6个月.结果 观察组3个月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活动受限评分及疾病影响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6个月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活动受限评分及疾病影响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院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观察组在焦虑、抑郁状态的改善方面,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1年内再住院率比较:观察组1年内再住院2例(5.6%),对照组再住院9例(25.0%),观察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用药依从性及正确性,改善心理状态,减少再入院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76例CHF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各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连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出院后患者依从性、生活质量、再住院率、心源性死亡、急性心力衰竭发作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源性死亡、急性心力衰竭发作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开展连续护理,能改善出院后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慢性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4月出院的20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15年4月出院的19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遵义依从性、生活自理能力、再次住院次数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出院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康复训练、合理膳食、良好习惯、按时服药、定期复诊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6、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3、6、12个月,观察组患者再次住院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对服务态度、服务内容及人员素质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慢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慢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慢病患者再次返院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团体活动式延续护理对肝硬化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因肝硬化住院治疗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团体活动式延续护理。两组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效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在正确饮食、合理锻炼、戒酒、按时复诊、合理休息、遵医用药等6个维度及总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肝硬化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团体活动式延续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全程一体化护理模式在酒精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4例酒精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全程一体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依从性、自我效能感评分、护理满意度和再入院率。结果:观察组护理依从性为90.63%(29/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2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75%(3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再入院率为6.45%(2/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全程一体化护理模式可提高酒精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依从性、自我效能感评分和护理满意度,以及降低再入院率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凌妍妍 《实用全科医学》2014,(12):2011-2013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脑梗塞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5月老年病科收治的共80例脑梗塞患者根据出院日期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患者在出院后进行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例如建立档案和出院随访跟踪表,根据患者的情况对其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与指导,包括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功能锻炼,合理控制饮食,测量生命体征等遵医情况。出院后2个月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的饮食控制、运动及药物治疗、再次入院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饮食控制依从性分别是80%(32例)和55.26%(21例);运动治疗依从性分别是75%(30例)和47.36%(18例),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依从性分别是100%(40例)和63.16%(24例);患者再次住院率分别是20%(8例)和31.5%(12例),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脑梗塞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使其再次住院率降低,提高患者和家属满意度,所以延续护理对减少脑梗塞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龚娟 《卫生职业教育》2019,(11):143-146
目的探讨实施多学科协作团队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多学科协作团队护理。于放疗前和放疗12个月时,采用中国头颈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HN)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于放疗12个月时,参照主客观处理分析(Subjective Objective Management and Analytic,SOMA)标准,诊断患者张口困难程度,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评价患者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同时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放疗12个月时,对照组和观察组均失访1例,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151.57±5.3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5.09±5.02)分(P<0.05);观察组患者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张口困难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P<0.05)。结论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多学科协作团队护理,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降低张口困难程度,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多元化延续护理干预对持续植物状态患者家属出院指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抽样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浙江省乐清市人民医院神经内、外科即将出院的持续植物状态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抛掷硬币进行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干预组(37例),对照组施行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患者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增加网络延续护理干预结合患者日记。干预方案为责任护士于出院前1周给予日记记录指导、出院后一周开始电话、网络随访(电话随访、QQ群、微信群)和出院后12周家庭访视。评价两组患者出院12周后患者家属对出院指导的依从性及两组家属对住院、出院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患者出院后12周,干预组患者家属的依从性总分为(9.71±1.63)分,对照组为(7.22±1.8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家属对住院护理满意度、出院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4.123、10.010,均P〈0.01)。结论 多元化延续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持续植物状态患者家属对出院指导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郑丽如 《中外医疗》2016,(34):159-161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冠心病PCI术后替格瑞洛使用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8月_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经确诊为冠心病并接受PCI术治疗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分别于冠心病PCI术后6个月、12个月评估两组替格瑞洛使用依从性、护理与治疗效果及术后12个月内服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再入院情况。结果观察组PCI术后6个月、12个月服用替格瑞洛依从性佳的患者占比87.27%、78.18%明显高于对照组78.18%、21.82%(P﹤0.05﹚。两组护理前MR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MR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MRSS评分(5.43±2.12﹚、(2.40±1.0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再入院率分别为10.91%、3.6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5.45%、16.36%(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显著提高冠心病PCI术后替格瑞洛使用依从性及治疗效果,对促进冠心病PCI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