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本科男护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升本科男护生的主观幸福感指明方向。 方法 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国际大学调查》,对蚌埠医学院和皖南医学院328名本科男护生和466名本科女护生进行测查。 结果 ①本科男护生的生活满意度均分为(23.79±6.81)分和积极情感(33.37±8.11)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消极情感(28.70±10.96)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②性别在主观幸福感、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男护生主观幸福感得分(141.90±25.36)分比本科女护生(148.56±25.24)分低;年级在消极情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年级的本科男护生主观幸福感得分(144.91±24.31)分最高;③家庭关系在主观幸福感、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庭经济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消极情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业态度在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身体健康状况对主观幸福感及各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本科男护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依次为家庭经济收入、身体健康状况、专业态度、家庭关系(P<0.05)。 结论 本科男护生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较少的消极情感,主观幸福感较好,根据相应的影响因素制定提升幸福感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总体幸福感量表、SCL-90、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10名护生进行测量。结果:主观幸福感总分为(64.80±10.35)分;SCL-90得分为(139.20±50.15)分,阳性检出率为35人(31.81%);不同生源地的护生自我效能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SCL-90总分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呈负相关(r=-0.23,P=0.06),且SCL-90各维度均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呈负相关。自我效能总分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呈正相关(r=0.15,P=0.11)。结论: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我效能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护生主观幸福感,提高主观幸福感必须加强护生健康和改善自我效能感,应考虑在护生入学初期采取有效的心理支持与辅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本科护生的主观幸福感、领悟社会支持对专业承诺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路径。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应用一般资料问卷、幸福感指数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以及护理专业承诺量表对2016年10月~11月在安徽省某所医学院校的208名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的专业承诺总分为(88.01±10.94)分;本科护生的护理角色感受、专业兴趣、领悟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进入专业承诺的多元回归方程,其中主观幸福感对本科护生的专业承诺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而社会支持对专业承诺有直接影响。结论 本科护生的专业承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理角色感受、专业兴趣、领悟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是影响专业承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五年制高职护生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360名五年制高职护生,运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五年制高职护生的总体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各维度与自我效能感均呈现显著正相关(P<0.01);就读护理专业的原因、性别和自我效能感可以影响护生的主观幸福感(P<0.05)。结论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效能感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专科、高职护生农村基层就业意向及影响因素。方法对91名专科护生和100名高职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专科、高职护生农村基层就业的意愿较低,分别只有23.1%和31%的护生表示愿意,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专科护生年龄、户籍、最低心理工资价位三个因素对其农村基层就业意愿影响显著(P<0.05);高职护生年龄、户籍、家庭人均月收入、就业乐观程度、最低心理工资价位对其农村基层就业意向有较强的影响(P<0.05)。结论“经济效益”、“生活环境”是阻碍专科、高职护生农村基层就业的重要因素,专科护生的择业自主性要高于高职护生,家庭因素对高职护生的影响作用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护生实习初期逆商水平现状,并探讨其与心理资本、总体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整体抽样法选取弋矶山医院191名刚下临床的实习护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逆商量表、心理资本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实习初期护生逆商总分为(128.68±11.52)分,心理资本总分(120.11±16.95)分,总体幸福感总分(72.97±9.97)分,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性别、与父母的关系、与同学的关系、学习成绩、学历对逆商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学历是影响护生心理资本的重要因素;与父母的关系、与同学的关系和学习成绩是影响护生总体幸福感的重要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护生逆商水平与心理资本和总体幸福感均呈正相关。结论:护生逆商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个体差异大,部分护生的逆商水平较低。可以通过提高护生的心理资本水平和幸福感指数来提高护生的逆商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本科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现状,分析影响其护患沟通能力的因素。方法:选取505名本科实习护生,采用情绪智力量表、共情能力量表和护患沟通能力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实习护生情绪智力量表总分为(126.77±13.12)分,共情能力量表总分(112.35±12.96)分,护患沟通能力学生调查表总分(52.55±7.45)分。护生的家庭关系、专业态度、参加活动频率是影响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P<0.01),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与其共情能力、情绪智力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护生家庭关系越和睦、专业态度越积极、参加活动的频率越高,其护患沟通能力越高。护生共情能力和情绪智力越高,其护患沟通能力也越高。  相似文献   

8.
高等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态度及相关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调查高等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态度现状,找出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和自设影响因素问卷对青岛大学护理学院307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总体职业态度得分中立偏积极,专科护生高于专升本和本科护生,职业态度随年级的升高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977、10.583,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职业兴趣、学历、同学态度、就业压力、学校重视程度是影响职业态度的主要因素。结论应加强护生职业态度的教育,培养护生的职业兴趣,满足护生的情感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和特点及其与生活事件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45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女生主观幸福感高于男生;不同生源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年级学生主观幸福感最高,一二年级主观幸福感较低。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其生活事件相关不显著。受人歧视或错怪、考试失败或不理想、不喜欢上学和家庭给你施加学习压力这四项生活事件项目与大学生的幸福感总均分呈显著负相关,其中家庭施加学习压力这项生活事件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结论:生活事件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医学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医学院三个年级237名在读硕士研究生进行心理测验.结果:症状自评量表中仅抑郁一项因子分与幸福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医学硕士研究生的躯体化、人际关系及敌对三项因子分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约25.1%医学硕士研究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以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症状较突出.不同年级、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生源地、专业及不同工作年限对医学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硕士研究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需要加强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专科护理专业新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幸福感影响因素调查表(含7个分量表)对专科护理新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新生70.3%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为自我意识、学校学习及家庭环境.结论 提高护理新生的幸福感应从自我意识、学校学习及家庭环境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高职护生实习前主观幸福感的基本情况,探讨护生的学习成绩、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对208名高职护生进行实习前问卷调查,用SPSS 13.0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实习前护生主观幸福感整体处于中等水平,生活满意度平均得分为4.65±0.55;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为2.33±0.42。护生的学习成绩(x2)、自我效能感(x1)与主观幸福感(Y)显著相关,回归方程为Y=1.415x1-8.608x2+153.521。结论护理教育及实习管理者应重视加强对实习前护生的专业知识培训和自我效能感培养,以增强该群体的主观幸福感,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在校专科护生情绪调节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促进护生健康发展及开展护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448名在校专科护生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问卷和情绪调节问卷进行调查,通过t检验和方差分析探讨在校专科护生情绪调节能力影响因素。结果在校专科护生情绪调节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性别、生源地、在校每月经济情况、选择护理专业原因的护生,情绪调节问卷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性别、生源地、在校每月经济情况、选择护理专业原因是影响护生情绪调节能力的重要因素,护理教育工作者应该多关注女护生以及生源地为农村、贫困、对专业兴趣较低的护生,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护生情绪调节能力,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大、中专护生的护理专业承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应用护理专业承诺量表对我校护理专业五年制大专生135名、三年制中专生28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中专护生总体承诺为(74.92±9.68)分;其中专业价值认同(23.92±3.28)分;专业努力意愿(27.32±3.59)分;专业留驻意愿(23.68±4.03)分;前三项大专护生高于中专护生;专业兴趣和对专业前景的态度是影响专业承诺的主要因素(P〈0.01)。结论中专护生专业承诺水平偏低,尤其是专业留驻意愿。因此,作为学校在护理教育教学中应当引起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专业思想的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同时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渠道,从而提升护理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本科护生人文素质及专业承诺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理专业承诺量表及人文素质调查问卷对498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人文素质呈中等水平,按维度均分降序排列依次为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文化素质和法律素质;护生专业承诺呈中等水平,按维度均分降序排列依次为专业价值认同、专业生涯留驻意愿和专业努力意愿。不同年级、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班干部等情况影响护生人文素质和专业承诺水平。护生人文素质与专业承诺呈正相关(r=0.260,P〈0.01)。结论本科护生人文素质和专业承诺处于中等水平,提高护生人文素质可强化其专业承诺。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社区护理教育事业与就业发展,对不同层次护生进行社区护理就业调查。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之间就业的不同层次护生200名进行抽样调查,自制调查问卷,对200名护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当场回收,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统计总结,分析结果。结果不同层次护生分为研究生、本科、专升本、大专、中专,调查结果为,学历越高对社区护理就业的意愿越低。影响不同层次护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为年龄、实习医院以及性别,同时对社区护理的认知水平也是影响就业选择的重要因素,各因素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层次护生社区护理就业积极性并不理想,加强社区护理教育事业发展,大力宣传社区护理,提高不同层次学生对社区护理就业的认知能力是改善社区护理就业不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本科护生学业倦怠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通过整群抽样调查某医学院240名在校本科护生学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本科护生的学业倦怠总分为59.76±7.90,有41.09%的护生存在学习倦怠现象.年级、学习成绩、选择专业原因、生源高中等因素与学业倦怠有关.结论:本科护生学业倦怠总体较为严重,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需采取多样化教育方式,促进护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随着中职教育扩招,中职护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本文旨在研究中职护生农村基层就业意向及影响因素,以期对中职护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引导其到农村基层就业,以改善农村卫生机构人力资源匮乏现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利用相关性分析了解影响护生农村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结果中职护生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占49.6%,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工作单位本身因素均对中职护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有所影响。结论在相关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引导中职护生做好就业定位、改变家庭及社会传统观念、制定农村就业政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高职院校护生护理信息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的护理信息能力量表,对231名全日制护理专业在校生进行调查.结果 高职院校护生护理信息能力量表总分为(71.33±14.33)分,条目均分为(2.74±0.55)分,性别、使用电脑年限、是否接触过护理信息系统是影响护生护理信息能力的主要因素.结论 ...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数据,并借鉴家庭压力理论,将家庭性别分工和社会结构性因素作为分析框架,着重探讨夫妻相对就业状态对中国城镇夫妻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会受到自己或配偶的就业状态的影响。第二,夫妻相对就业状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对于男性而言,自己就业与否与幸福感关系密切,但妻子是否就业不影响幸福感;对于女性而言,自己就业与否与幸福感无关,但丈夫是否就业会显著影响幸福感。这是不同性别的角色预期不同所致的。第三,夫妻相对就业状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群体中是不一样的:相比高教育程度的男性,自己就业对低教育程度男性幸福感的提升作用要更高;丈夫就业可以提升低教育程度女性的幸福感,但是对高教育程度的女性没有影响。这是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群体所面临的经济压力不同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