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评价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方法提高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管控措施的效果。方法 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完善重点监控药品管控制度、监测预警、点评通报、考核奖惩等措施,比较2016年7月-2017年6月(PDCA执行前)和2017年7月-2018年6月(PDCA执行后)重点监控药品管控效果。结果 执行PDCA循环管理方法前后,重点监控药品的DDDs从1 442 055.98下降至1 221 586.24,销售金额从13 916.27万元下降至12 315.75万元,使用合理率从61.53%上升至87.01%。结论 PDCA循环管理方法能改善重点监控药品管控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合理用药管理系统,与行政干预相结合,加强对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的管控,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制定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基于合理用药管理系统,依据药品说明书和指南、共识等证据,对重点监控药品进行规则精细化设置;建立重点监控药品动态监测与预警制度,开展处方/医嘱专项点评,结合行政干预手段,对重点监控药品进行管理;对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应用合理用药管理系统后重点监控药品各季度人工抽样点评不合理率、使用强度、使用金额和占比等进行统计分析,考察合理用药管理系统上线后对重点监控药品管控成效。结果 通过合理用药管理系统规则精细化设置,结合行政干预,加强了对重点监控药品的管理。合理用药管理系统上线后重点监控药品的不合理率从2018年第4季度的34.2%降至2019年第4季度的14.6%,使用强度从101.4降至74.7,销售金额占总药品金额的占比由7.8%下降至5.7%。结论 应用合理用药管理系统加强对重点监控药品的管控,不仅能减少药品费用,还能促进医院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市属公立医疗机构对重点监控药品进行目标性管控的成效分析,为优化管控策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监控药品目录纳入重点监控药品调查,对比市属公立医疗结构2018年10月—2020年9月的采购金额、药占比、限定日剂量等数据并进行分层分析,通过帕累托图分析法对监控后数据分析,评价重点监控药品使用情况及管控实施效果。结果 根据目录及临床应用纳入18种重点监控药品,管控前后对比,采购金额从9 941.86万元下降至4 343.27万元,用药频度下降41.34%,占总药品采购金额比例从3.80%下降至1.98%。其中,二级医院的重点监控药品占总药品比例显著高于三级医院和基层医院;心脑血管辅助用药、中药注射剂在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中降幅较大;而丁苯酞、胞磷胆碱等口服制剂在三级医院下降较大。结论 重点监控药品的目标性管控有显著成效,三级以下公立医疗机构应进一步加强管控,对重点监控药品使用情况分析,有助于优化管控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加强监管医院重点监控的药品,在新医改形势下降低药品费用,提升临床用药管理水平。方法:通过制定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目录、药师监控全方位覆盖、结合医保每日点评、三级培训、厂家约谈、停药公示、目录优化调整、信息化管控、绩效考核等措施建立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长效管理体系,并对我院建立重点监控药品监管前(2017年5月)与监管后(2018年5月)药占比、重点监控药品占比、基本药物使用比例、重点监控药品不合理用药比例、销售金额前10位药品排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监管前比较,监管后我院药占比从45.52%降至32.46%,降幅为28.69%;重点监控药品占比的降幅为37.03%,不合理用药比例的降幅为41.3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降幅为11.6%;基本药物使用比例的增幅为6.64%;人均住院用药品种数量从8.17种降至6.96种,降幅为14.81%;销售金额前10位药品中出现了临床治疗指南推荐的治疗用药。结论:医院应结合院内用药特点、当地重点监控药品监管办法及医保政策从停药、针对性的医师处方权限制、信息化监管、重点监控药品目录调整、合理用药点评及培训等环节进行相应监管,从而促进重点监控药品的监控管理,降低药占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加强辅助药品的管控和干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多种管控和干预手段的实施,评价实施前后辅助药品使用的变化。结果: 综合培训、点评、反馈、约谈、奖惩、信息化管理等多种干预手段,辅助药品的使用合理率明显提升。经过管控,我院的辅助药品已基本不在全院药品销售金额排名前20名中,住院人均药品费用与住院人均辅助药品费用稳步下降,分别由2018年第一季度3511.70元和138.50元降至第四季度3344.40元和111.25元。辅助药品销售占比和医院药占比分别由2018年第一季度的2.60%和33.54%下降至第四季度2.24%和31.56%,乌司他丁冻干粉的使用合理率由干预前41.82%升高至100%,芪珍胶囊合理率由51.65%增加至100%。结论: 培训、点评、反馈、约谈、奖惩、信息化管理等多种干预手段相结合能显著减少辅助药品的不合理使用,切实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方法:通过在医生工作站标识国家基本药物、加强国家基本药物科室使用结果公示并纳入合理用药绩效考核、宣传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及处方点评等药学干预措施,对比2015年和2017年国家基本药物销售金额使用情况。结果:2017年较2015年全部药品销售金额下降了22.39%,而国家基本药物销售金额增长18.07%。中成药、心血管系统用药、抗菌药物、激素及影响内分泌药及调节水及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是国家基本药物中销售金额较多的药物。其中,中成药、激素及影响内分泌药及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增长明显。 结论:药学干预在推动国家基本药物的临床使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加强辅助用药的管控,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控制药品费用。方法:以“信息化网络质控”为依托,“辅助用药预警监控制度”为指导,“多元性药事干预”为措施,建立全方位、多角度辅助用药预警干预体系,考察干预前后辅助用药管控成效。结果:干预后酒泉市人民医院辅助用药销售金额较干预前下降了16.16%;排名前20位辅助用药销售金额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总金额较干预前下降了18.67%;辅助用药使用频度(DDDs)也有明显变化;医院药占比由干预前的40.75%下降至35.98%;辅助用药销售占比由35.46%下降至31.32%。人均药品费用由干预前的(4701.24±1.41)元下降至(3674.45±2.09)元,人均辅助用药费用由(1629.20±0.86)元下降至(1050.01+1.02)元。结论:加强辅助用药的管理,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用药安全性、控制药品费用,以及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冰清  王欣怡  叶桦 《中国药事》2018,32(10):1314-1321
目的:为进一步完善重点药品监控制度提出参考建议。方法:检索各省市卫计委网站,收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地区除外)有关重点药品监控的文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自2015年以来,各省级人民政府或卫生计生部门相继出台了有关“重点药品监控”的规范性文件,文件内容包含重点药品监控的责任部门及其分工,监控目录的制定,以及处方点评、预警通报制度、医师的能力培训、奖惩制度等措施。结论:重点药品监控制度应当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确定一个公认的重点监控药品的定义和范围,并逐步完善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加强处方点评;药品生产企业应当积极开展这些药品的上市后评价,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切断幕后利益推手。  相似文献   

9.
杨春光 《安徽医药》2020,24(5):1037-1040
目的加强重点监控药品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建立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并采取预警管理及奖惩措施等多种方式,配合处方点评,评价干预前后重点监控药品使用情况。结果重点监控目录药品销售金额由干预前( 2017年 7月至 12月) 650.24万元降至干预后( 2018年 7月至 12月) 495.24万元,占所有药品销售比由干预前的 22.24%降至干预后的 14.25%,高金额抗肿瘤药物用药频度排序靠后,日均费用较小,营养性药品用药频度排序下降明显,抗菌药物、辅助性药品及营养性药品的不合理病历数均有下降。结论开展重点监控药品管理能够有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李锐  李忻 《中国药事》2022,36(10):1182-1189
目的:为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规范临床用药行为,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方法:完善组织架构,通过制定医院重点监控药品品种管理制度,编制医院重点监控药品品种目录,搭建“合理用药防控预警体系”,使用“ATC/DDDs系统”工具为临床药物选择提供更科学的参考意见等措施,对比管控前后的重点监控药品品种销售金额及占比、门诊及住院次均药费、药占比等药事管理指标,评价其实践效果。结果:重点监控品种的用药合理性有了明显提高,尤其是适应症和联合用药方面的合理率提高更为显著。重点监控药品品种销售金额由2019年22443.07万元降至2021年6857.18万元,销售占比由2019年19.18%下降至2021年7.06%;门诊次均药费由2019年105.13元降至2021年74.57元,住院次均药费由2019年6669.61元降至2021年5310.09元;药占比由2019年28.7%下降至2021年20.76%。结论: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模式有效降低重点监控品种销售金额及占比、门诊及住院次均药品费用、药占比,促进了重点监控药品品种的合理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我院的合理用药水平及医院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基本药物政策关键问题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亚岚  蒋启华  董志 《中国药房》2010,(20):1848-1849
目的:为完善我国基本药物政策提供建议。方法:简要介绍基本药物和基本药物政策概念,分析我国现阶段基本药物政策推进的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与结论:基本药物政策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合理规范基本药物遴选、定价、生产、流通和使用等环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影响前胡药材质量的关键因素,为前胡药材种植、产地加工提供指导。方法依据现行标准含量测定方法和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不同产地、生长年限、部位、栽培方式和加工方式对前胡质量的影响。结果根据影响因素结果,不同产地、不同生长年限、不同部位和不同加工方法对前胡药材质量具有较大影响。结论建议前胡在高海拔地区种植,种植年限延长至3年以上,并采用60℃烘干的加工方式,从而促进前胡药材的规范种植和生产。  相似文献   

13.
国际糖尿病联盟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是全球唯一的糖尿病友和糖尿病友和糖尿病科研诊疗专业人士共同的联盟,其使命是促进全球性的糖尿病关护、预防、治疗,部部设在时的布鲁塞尔.  相似文献   

14.
文万鹏  吕玉涛 《中国药师》2004,7(8):599-601
目的: 研究复方黄松洗液在抗炎、镇痛、抑菌、杀虫等方面的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耳壳肿胀试验,大鼠足跖肿胀试验,小鼠舔足反应及扭体试验,并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乙型链球菌、淋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分别涂布于相应的琼脂平板表面,观察各种浓度的复方黄松洗液的抑菌作用,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 结果: 复方黄松洗液对小鼠耳壳肿胀、大鼠足跖肿胀、小鼠舔足反应及小鼠扭体反应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复方黄松洗液原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淋球菌、白色念珠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结论: 复方黄松洗液具有抗炎、镇痛、抑菌和杀虫作用,能清热解毒,泻火燥湿,杀虫止痒.  相似文献   

15.
3,4-二氟苯胺经一系列反应制得[(3,4-二氟苯胺基)(乙硫基)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再经闭环、羟基保护、氯代,最后脱保护、闭环得到普卢利沙星关键中间体6,7-二氟-1-甲基-4-氧代-1H,4H-[1,3]硫氮杂环丁烷并[3,2-α]喹啉-3-羧酸乙酯,总收率23%。  相似文献   

16.
(3R,4R)-3-[(R)-1-叔丁基二甲基硅氧乙基]-4-乙酰氧基-2-氮杂环丁酮(4-AA)是合成青霉烯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基本原料,本文根据其基本骨架及手性中心构建的不同方法综述了5种合成路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与总结2018年食品药品监管领域医疗器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及评定工作,为其他实验室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借鉴。方法:着力阐述申报资料的准备过程,对评定机构的组成及评定方式进行详细的介绍,深入分析评定指标,并针对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工作使得实验室自身的软、硬件实力得以全面展示。由于思想上重视,准备工作做得充分、细致,推动了医疗器械重点实验室在运行管理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加强了医疗器械重点实验室的全面建设与管理。经过评定工作的历练,医疗器械重点实验室更加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Y-Body?型双特异性抗体一级结构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研究方法。方法 以Y-Body?型双特异性抗体M808为研究对象,基于UPLC-Q-TOF-MS检测完整抗体及各亚基去糖基化处理前后的相对分子质量、肽图(氨基酸序列),并通过Unify软件进行解析。结果 完整抗体去糖基化处理前后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28417.660 5,125 040.721 0;轻链去糖基化处理前后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3447.232 2,23 445.560 8;重链去糖基化处理前后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0 804.773 2,49 201.605 1;单链去糖基化处理前后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4 189.922 4,52 415.764 4;其氨基酸序列与理论序列基本一致,肽图的互补决定区覆盖率为100%;推测N-糖基化位点位于重链及单链Fc端,糖型以G1F和G2F为主。结论 通过UPLC-Q-TOF-MS及Unify软件可有效表征双特异性抗体的一级结构,为其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孙利华 《中国药房》2008,19(10):728-731
目的:为我国药品管理机构的设置及药品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逻辑推理的方法,依据药品管理的目标,推断影响我国药品管理效益的关键要素。结果与结论:影响我国药品管理效益的关键要素包括药品管理使命与目标、药品管理的核心与权威机构、新药研发、医药行业进入壁垒及退出障碍、药品价格,这些要素与药品管理目标中所包含的要素有着紧密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NoC关键问题     
片上网络(NOC)作为复杂SoC通信的一种解决方案,受到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NoC设计涉及了从物理层到应用层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对NoC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做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