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总结熊磊教授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心得。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中医有“风咳、哮咳”之说。病因强调“风、气”,病变脏腑主要在肺、肝,故发作期治疗应清肝与润肺并用,宣肺与降气结合为主,后期调理以滋阴润肺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孙远征教授治疗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总结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的病因病机及发病机制,分析孙师对本病的辨治思路,明病位、定病经,辨证选穴遣针,以及孙师治疗本病的独到之处,并通过病案加以验证。[结果]孙师认为,本病病机为正气内伐而虚邪贼风趁势侵袭,卫表被郁,肺失宣降,壅塞清道,经脉不畅,鼻失香臭,终发此病。病毒感染后,临床感冒症状虽已缓解,但人体正气虚弱,加之病毒易侵袭嗅上皮或嗅神经,致使神经传导减弱、中断或消失。治疗以疏通经络气机、明确病变脏腑为法,采取“头针总调,局部疏通,远端配合”的整体治法,注重保健要穴的重要性。文中所附为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病案,运用整体治法,辨为失嗅,治以补益肺气、通鼻化痰,临床疗效显著,用针少而精,随访半年未复发。[结论]孙师运用“头针总调,局部疏通,远端配合”的整体治法治疗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体现了针刺治疗本病的优势所在,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多年临床治疗中体会到,对于顽固性咳嗽在病因病机的认识上与普通咳嗽不同,采用常法治疗同时,注重清咽润肺、熄风解痉、活血化瘀法在临床的应用,往往会收到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介宾在《景岳全书》言:“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为二证?一日外感,一日内伤,而尽之矣。”把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而治疗尤以前者为急务。因为外感不治,延久必致内伤,内伤复外感,又会加重病情,故医者绝不能轻视之。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经治疗康复后,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身心损伤.王平教授认为新冠康复期患者以元气虚夹痰湿者多见,治疗上辨余邪清否,予培元固本,兼以化痰,顾护脾胃,力求标本兼治,调整阴阳,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增强体质.本文将王平教授从培元固本论治新冠临证经验列举一二,并附医案二则,以期为临床治疗新冠肺炎康复期患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作为一门前沿学科,在快速分析大量数据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机会,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迄今为止,人工智能在医学和健康领域的使用已取得重大进展,包括语音识别、医学成像、可穿戴设备、风险管理、病理学等。文章就人工智能在新冠病毒感染中的应用及其在整个临床诊疗中的实践和价值进行综述,并提出基于多模态的人工智能模型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根据王新华医师诊治肺系疾病的临床经验,把感染后咳嗽主要分为风痰内阻,治以疏风宣肺;痰热郁肺,治以清热化痰;肝火犯肺,治以平肝泻火;肺阴亏虚,治以滋阴润肺等;治疗用药时虽遵古方但不拘于古方,多用薏苡仁一味。  相似文献   

8.
许芝银教授诊治桥本氏甲状腺炎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导师许芝银教授从事甲状腺疾病的研究30余年,学验俱丰。现将许老师诊治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经验作一浅述,以飨同道。在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炎时,许老师主张中西医结合,首重辨病,又重辨证。在明确病名诊断后,许老师结合辨证,确立主证、兼证,切中病机,辨证施治,以致临床疗效显著。1 病机本虚标实,治以扶正消瘿桥本氏甲状腺炎,主证为颈部瘿肿,质中或硬,随吞咽上下活动,皮色不变,日久不消。早期多伴胸闷不舒,喜太息,女子月经不调,舌红苔薄,脉弦滑。中期或见眼突,神疲乏力,心悸气短,怕热,多汗,焦急易怒,口渴便溏,泄泻,失眠多梦,形体消瘦,舌质红少苔,脉…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防治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其症状可从不显性感染直至造成对生命的威胁。据统计,全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90%~95%系由病毒引起[1]。本文对近10年来中医学有关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因、病机、防治的研究进行分析评述,以冀对临床及实验研究有所裨益。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1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肾脏损伤的中医病机及治疗对策,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复习文献报道的COVID-19的临床表现及中医证候特征,分析COVID-19患者肾脏损伤的病因病位、传变规律等发病特点,并结合笔者临床肾脏病诊治经验,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COVID-19患者肾脏损伤的主要病理机制为“湿毒乖戾,直犯肾脏”“邪热入营,灼伤肾络”“痰瘀毒结,痹阻肾络”“津液匮乏,肾无所主”。根据以上病机特征,分别予祛湿解毒、凉血止血、祛瘀化痰、养阴生津等治疗方法,并列举达原饮合五苓散、犀角地黄汤合小蓟饮子、越婢加半夏汤合用桃核承气汤、生脉散合增液汤等方药。[结论]治疗COVID-19患者时,需关注肾脏损伤情况,并采取相应的中医辨证治疗,以降低死亡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选取吕文亮教授运用中医理论辨治新冠肺炎验案4则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吕文亮教授的临证经验及治疗与用药特色.吕教授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为湿热疫,为湿热疫毒之邪主要从口鼻而入,病位在肺和脾,基本病机特点为\"湿、毒、瘀、闭\".治疗原则以\"逐邪\"为第一要义.主以分消湿热疫毒、宣畅气机,把住早期、进展期治疗是减少危重症、降低...  相似文献   

12.
感冒后咳嗽中医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近10年的文献报道,对感冒后咳嗽的病因、病机、治疗作了简要综述,并对中医治疗感冒后咳嗽的治疗特点作了小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马战平主任医师为陕西省名中医,现为陕西省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中医药救治专家组组长.对于新冠肺炎,马战平本着外邪感人,受本难知,因发知受,发则可辨的中医病因学理念,分析此次疫病因感受疫疠之气而发病,以寒、湿、热、毒为基本病机,提出可以运用六经辨证和三焦辨证等理法相结合的寒温统一理论辨证...  相似文献   

14.
卢永兵治疗肺心病经验撷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心病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演变而成,病程日久,邪正相搏,正虚为主,尤以心、肺、脾、肾功能受损突出.老年人病久,痰湿积滞,脾肾阳虚,输布失常,多脏受损,虚实夹杂,病情迁延,治疗要衡量虚实轻重;肺心病是寒热错杂之病,内有寒热之分,外邪也有寒热不同,治宜分辨表里寒热;肺心病久,痰瘀互结,血行不畅,当益气活血,促进血运,疏通血脉.  相似文献   

15.
吕文良教授多年深入临床分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因病机,认为其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尤重视益气佐其正气,同时佐以清热、利湿、解毒等法.吕文良教授针对病机用黄芪、茵陈、黄芩、黄连、黄柏等为主药,加减治疗多种慢性肝病,疗效显著,本文对其治验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6.
姚强  杨菲 《医学与社会》2023,(4):106-110
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暴发以来,医疗保障应急政策对于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及时救治、免疫屏障快速建立、社会经济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从健康公平视角对医疗保障应急政策及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新冠病毒感染医疗费用保障方面仍然暴露出医保基金风险不平等、法律框架体系不完善及界定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阐释了重大疫情医疗费用保障“全民免费”和“社会共担”的逻辑;提出了建立全国层面、互助共济的公共化制度应对重大疫情“灾难性”医疗费用风险的对策,在现有医疗保障体系基础上建立全国统一、“普惠制”的重大疫情应急医疗保障机制,明确“全民免费”总体原则、政府财政主体责任及来源和医疗保障系统应急管理的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常态化防控期武汉市大学生睡眠质量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武汉市大学生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量表对武汉市7所高校的744名在校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武汉市高校大学生的PSQI平均分为(7.87±2.85)分。分析结果显示,就业信心不足、较少参加体育锻炼、抑郁情绪明显、高校封闭管理模式下压力感知度高的大学生睡眠质量较差。结论:武汉市大学生睡眠障碍的检出率较高,尤其是疫情所致的精神紧张方面对于睡眠质量影响作用较明显。为改善疫情期高校大学生的睡眠质量,高校管理者应持续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情绪抑郁问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要提高学生主动健康管理意识,塑造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线上线下的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8.
贾钰华 教授立疏风开肺为法治疗外感咳嗽,从祛风论治,使外邪得以宣散,肺气得以宣畅,而又不耗散肺气.自拟疏风开肺汤,由荆芥、白芷、厚朴、杏仁、桔梗、生甘草、贝母、桑白皮、菊花、薄荷等10味药物组成.治疗外感咳嗽各证型均用疏风开肺汤稍加变通,适当加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房定亚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痛风性关节炎是尿酸盐在关节滑膜或软骨沉积,导致滑膜及关节周围组织发生的炎症反应,具有骤然发作和剧烈疼痛的特点。多数患者的关节炎表现为发作与缓解交替,病程长者发作期长而缓解期短,甚则迁延不愈,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期间临床住院医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情况,为制定有效措施促进住院医师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工作压力调查表和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对北京市17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1465名临床住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差异性检验,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77.2%的住院医师工作压力不同程度增加,不同培训专业和年级的住院医师压力变化有所差异(P<0.001);工作强度大、与患者零距离接触、已有身边同事或亲人感染和其他方面压力源分别占比34.7%、30.6%、2.3%、32.5%。职业倦怠检出率为55.9%,不同专业的住院医师情绪耗竭和去个性化维度得分有所差异(P<0.001)。学历、专业和工作压力是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论: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期间临床住院医师工作压力增加,易引发职业倦怠,应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和压力源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住院医师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