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肤牵张闭合器在四肢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皮肤牵张闭合器在四肢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4-06—2016-03诊治的46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皮肤牵张闭合器治疗23例(皮肤牵张闭合器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23例(VSD组)。比较2组术后伤口感染例数、再次手术例数、伤口愈合时间。结果 46例均获得1~3个月随访,未见伤口裂开或再次骨外露。VSD组2例在第1次手术后感染,皮肤牵张闭合器组1例术后出现感染,2组术后感染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7,P=0.550)。皮肤牵张闭合器组再次手术例数明显少于V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63,P=0.007)。皮肤牵张闭合器组伤口愈合时间较VSD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1,P=0.010)。结论与VSD技术相比,应用皮肤牵张闭合器修复四肢创面更简单、方便,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瘢痕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皮肤牵张闭合器联合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治疗慢性创面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其临床的推广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住院进行创面修复治疗并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给予皮肤牵张闭合器联合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治疗,对照组按常规给予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治疗,待创面清洁、肉芽新...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和皮肤牵张闭合器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8例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观察组应用皮肤牵张闭合器。比较2组的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创面愈合时间、植皮修复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VSD技术比较,皮肤牵张闭合器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操作简便、有利于创面愈合,再次修复率低,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皮肤牵张器在下肢骨折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月在笔者医院治疗的下肢骨折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50例,简单随机分组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5)。对照组应用皮瓣修复,观察组应用皮肤牵张器的方法进行创面修复,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直至创面愈合。比较两组患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使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情况,包括创面色泽、血管分布、创面厚度和创面柔软度。结果:术后10 d,观察组患者HA水平、VEC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3%)显著高于对照组(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创面色泽、血管分布、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皮肤牵张器治疗胫骨骨折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6年4月—2017年3月,采用皮肤牵张器治疗15例胫骨骨折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24~59岁,平均37.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7例,重物砸伤3例,高处坠落伤3例,摔伤2例;均无神经及血管损伤。闭合骨折3例,伤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开放骨折12例,伤后行创面清创、外支架固定术。首次手术后1~3个月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未愈合,缺损范围为14 cm×5 cm~20 cm×7 cm,均为长条形或梭形。在皮肤缺损纵轴线两侧的皮肤边缘穿入克氏针,然后以皮肤牵张器扣锁两侧克氏针后适当收紧,根据皮缘血供及小腿肌肉受压情况,及时调整牵张器的张力,待皮缘相互接触时去除克氏针及牵张器,行间断缝合术。结果 15例皮肤软组织缺损经6~13 d牵张均得到覆盖,间断缝合后12 d伤口均愈合拆线。伤口愈合评分从术后当天的(3.40±0.51)分降至术后12 d的(1.27±0.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11,P=0.000)。1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2个月,平均6.5个月。牵张后皮肤色泽、弹性及痛触觉均与正常皮肤相似,毛发生长正常。术后出现1例钉道感染和2例小腿不适感,经治疗后症状均缓解。结论利用皮肤牵张器闭合胫骨骨折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皮肤缺损治疗效果。方法自制皮肤牵张器,对28例皮肤缺损患者行皮肤牵张治疗15~21d。结果创面均愈合(未拆线)出院,13~15d后返院拆线;随访3~12个月,外观仅留有线形瘢痕,局部无色素沉着,皮肤器官完整,皮肤弹性正常,相邻关节功能正常。结论自制皮肤牵张器设计合理,可有效治愈较大皮肤缺损创面,外观可达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制的皮肤牵张器与负压技术联合应用对大面积皮肤缺损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大面积皮肤缺损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B、C组,每组30例。A组采用自制皮肤牵张器治疗;B组采用负压技术治疗;C组采用皮肤牵张器与负压技术联合治疗;比较3组治疗效果。结果C组患者治疗后的创面分泌物细菌计数明显低于A、B组(P<0.05),HA、VECF水平明显高于A、B组(P<0.05)。C组患者治疗后的创面色泽(2.78±0.59)、血管分布(2.25±0.30)、厚度(1.92±0.21)、柔软度(1.87±0.17)评分均明显高于A、B组;3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制的皮肤牵张器与负压技术联合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可降低创面分泌物的细菌计数,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和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皮肤牵张治疗糖尿病足慢性腔洞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06-2019-06采用皮肤牵张治疗的30例糖尿病足慢性腔洞创面,比较治疗前与末次随访时创面体积、疼痛VAS评分、足部AOFAS评分、李克特量表评分.结果 30例均顺利完成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32个月,平均22个月.30例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延时皮肤牵拉器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2月—2016年12月,采用延时皮肤牵拉器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42~64岁,平均53岁。急性创伤致皮肤软组织缺损6例,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后切口无法闭合3例,巨大痈切开引流后皮肤软组织缺损1例。缺损部位:大腿4例,小腿3例,上臂2例,背部1例。缺损范围为10 cm×4 cm^22 cm×12 cm。创缘行Pinch试验,确认创面均无法直接闭合。结果牵拉过程中,3例出现张力性水疱;无创缘血运不畅、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10例患者创面经过7~18 d持续牵拉后明显缩小,均直接拉拢缝合;无植皮或游离皮瓣手术者。术后创口愈合良好。1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8个月,平均6.5个月。创缘周围均无坏死,瘢痕呈线性,感觉及功能不受影响。结论采用延时皮肤牵拉器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操作简便、手术风险低、并发症少,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自制可调式皮肤牵张装置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30例四肢皮肤缺损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aeuum sealing drainage, VSD)治疗,观察组采用自制可调式皮肤牵张装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感染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9例,无效3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14/15)高于对照组80%(12/15),P <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2.74±0.85)分低于对照组(3.92±0.91)分,P <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13.33%(2/15),P <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14.24±2.85) d、住院时间(16.27±2.65) d比对照组(17.09±3.52) d、(19.01±3.81) d短,P <0.05;观察组满意9例,基本满意6例,不满意0例,对照组满意4例,基本满意9例,不满...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可调式皮肤牵张闭合器在儿童大面积肢体创面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应用可调式皮肤牵张闭合器处理儿童严重下肢创面缺损患儿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4~12(8.3±2.7)岁,均为单侧下肢大面积创面缺损,其中车祸伤致肢体皮肤缺损4例,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后无法缝合关闭3例,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外露3例,皮肤撕脱伤清创缝合术后大面积缺血坏死1例。创面宽度(5.6±1.2) cm,长度(7.0±1.6) cm,均已行VSD负压引流、扩创缝合等处理,其中4例已行游离皮片植皮,2例已行局部皮瓣转移手术处理,植皮或皮瓣手术失败,前期治疗效果均不佳。结果:术后经持续牵引5~14(10.5±2.6) d后创面闭合,未再行植皮或者皮瓣修复处理。无创缘血供不佳、皮肤感染坏死、末梢感觉障碍等并发症发生。11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8(8.9±3.8)个月。创缘皮肤呈线性愈合,瘢痕轻微。结论:通过可调式皮肤牵张闭合器治疗儿童大面积肢体创面缺损,符合Wolff定律及组织自然重建理念,为治疗儿童肢体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背景:较大面积的皮瓣移植取皮部位皮肤缺损是临床中常见且较难解决的问题,常用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减张缝合、植皮、转移皮瓣等,但均存在二次损伤、感染和低成活率等问题。目的:探讨牵力可调式皮肤牵张器在股前外侧皮瓣供区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应用牵力可调式皮肤牵张器治疗股前外侧皮瓣供区创面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15~56岁,平均(36.1±12.1)岁;下肢创面17例,上肢创面4例。股前外侧皮瓣供区创面18 cm×9 cm^31 cm×13 cm,术中均难直接缝合,应用牵力可调式皮肤牵张器闭合,术后3 d开始调节牵力可调式皮肤牵张器,每日2~3次,压力控制在29.4 N,直至股前外侧皮瓣供区创面闭合。结果:2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12月,平均(8.5±3.5)个月。20例痊愈,1例治疗过程中创面部分缩小,但出现针道红肿,停止应用牵力可调式牵张器,残余创面行植皮修复创面。结论:应用牵力可调式皮肤牵张器治疗股前外侧皮瓣供区难以直接缝合的创面,术后通过牵力可调式皮肤牵张器牵力逐渐闭合创面,可避免术中取皮植皮,术后皮瓣侧肢体活动不受影响,治疗整体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皮肤牵张闭合器在糖尿病足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7月,采用皮肤牵张闭合器治疗的24例糖尿病足患者(试验组)临床资料,与同期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植皮修复的24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病程、TEXAS分级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同时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结果术后试验组及对照组各1例发生感染,均经对症处理后创面愈合。其余患者创面均顺利愈合,其中试验组愈合时间为(12.8±11.6)d,较对照组(22.3±10.4)d显著缩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7,P=0.005)。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创面无裂开,随访期间溃疡无复发。结论与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植皮修复相比,应用皮肤牵张闭合器治疗糖尿病足创面更简便,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且创面愈合外观后与邻近皮肤相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高皮肤缺损治疗效果.方法 自制皮肤牵张器,对28例皮肤缺损患者行皮肤牵张治疗15~21 d.结果 创面均愈合(未拆线)出院,13~15 d后返院拆线;随访3~12个月,外观仅留有线形瘢痕,局部无色素沉着,皮肤器官完整,皮肤弹性正常,相邻关节功能正常.结论 自制皮肤牵张器设计合理,可有效治愈较大皮肤缺损创面,外观可达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皮肤牵张术的适应证.方法选择110患者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缺损用微型牵张器封闭创面,评价近期、远期效果.结果皮肤牵张术可修复21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缺损.高张力线方向皮肤缺损封闭宽度为2.5~6.0?cm.低张力线方向封闭宽度为4.0~13.5?cm.皮肤病变或缺损实际修复面积最小为3.0?cm×6.0?cm,最大为13.5?cm×21.0?cm.伤口Ⅰ期愈合率达到97.3%.结论皮肤牵张术可用于多种皮肤缺损的修复,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皮片和局部皮瓣移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皮肤牵张术的适应证。方法 选择 110患者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缺损用微型牵张器封闭创面 ,评价近期、远期效果。结果 皮肤牵张术可修复 2 1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缺损。高张力线方向皮肤缺损封闭宽度为2 .5~ 6.0cm。低张力线方向封闭宽度为 4.0~ 13 .5cm。皮肤病变或缺损实际修复面积最小为 3 .0cm× 6.0cm ,最大为 13 .5cm× 2 1.0cm。伤口Ⅰ期愈合率达到 97.3 %。结论 皮肤牵张术可用于多种皮肤缺损的修复 ,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皮片和局部皮瓣移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比较负压辅助闭合(Vacuum-assistedclosure,VAC)、负压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VSD)两种负压创面治疗(Negativepressurewoundtherapy,NPWT)对糖尿病足(Diabeticfoot,DF)的修复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0年7月收治的80例D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简单随机抽样,将患者分为VAC组和VSD组,每组40例。两组均对创面进行NPWT,VAC组采用VAC法,VSD组采用VSD法。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评估患者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氧化应激标志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Lipidperoxide malo...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种低耗材皮肤牵张装置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2月~2018年2月,应用自制皮肤牵张装置(由扎带和克氏针组成)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15例,其中缺损创面为大腿皮瓣供区者5例,小腿慢性不愈合创面4例,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后缺损创面3例,体表肿物切除后缺损创面3例。缺损范围2.5 cm×4.0 cm~8.0 cm×15.0 cm。结果 5例创面术中即刻闭合,术后2周拆除皮肤牵张装置;10例创面经术后持续牵拉闭合,平均闭合时间18.9天;15例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2个月,平均10.2个月。创缘皮肤呈线性愈合,瘢痕较小,克氏针孔处会遗留点状瘢痕,无皮肤坏死、感觉功能减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该装置制作简便,治疗急慢性创面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自制皮肤牵张装置在四肢急慢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3年2月收治的四肢急慢性创面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负压封闭引流,观察组采取自制皮肤牵张装置。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平均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6.92%,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平均时间时间(14.13±3.45) d,短于对照组的(19.04±4.82) d,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四肢急慢性创面修复中,采用自制皮肤牵张装置,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