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产后出血风险及其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6年9月-2019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44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分析产后出血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产后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144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中,其中有68例(47.22%)发生产后出血;76例(52.48%)未发生产后出血。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产后出血与此次妊娠基本情况(胎盘植入、胎盘粘连、前置胎盘类型、本次妊娠距上次剖宫产时间)及前次剖宫产基本情况(前次前置胎盘、前次剖宫产医院分级、前次剖宫产是否产程中手术)有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盘植入(OR=4.168,95%CI:2.240~7.755)、胎盘粘连(OR=15.124,95%CI:2.786~82.102)、前置胎盘类型(OR=4.540,95%CI:1.842~11.190)及本次妊娠距上次剖宫产时间(OR=4.002,95%CI:2.391~6.698)是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产后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胎盘植入、胎盘粘连、中央型前置胎盘及本次妊娠距上次剖宫产时间3年均是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产后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依沙吖啶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用于瘢痕子宫合并完全性胎盘前置中期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8例瘢痕子宫合并完全性胎盘前置中期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引产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单用依沙吖啶引产,观察组联合应用依沙吖啶和子宫动脉栓塞术引产。对比两组引产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引产总有效率(96.3%)高于对照组(75.9%),剖宫取胎、胎盘粘连、子宫切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引产前24h出血量、引产时及引产后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引产失败后有7例转行急诊UAE术。观察组术后有少数患者出现发热、下腹痛、穿刺侧局部疼痛症状,但症状较轻微可自行恢复。结论:瘢痕子宫合并完全性胎盘前置中期引产中联合应用依沙吖啶与子宫动脉栓塞术,可有效减少引产过程出血量,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剖宫取胎及胎盘粘连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患者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青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87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发生产后出血分为产后出血组73例和产后未出血组114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妊娠次数、前置胎盘类型、并发胎盘粘连或植入、妊娠糖尿病、贫血、产前出血、胎儿体质量、剖宫产史、宫内感染、糖耐量受损差异,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结果 187例前置胎盘患者中共有73例患者产后出血,产后出血率为39.03%。产后出血组和产后未出血组胎盘前置类型、并发胎盘粘连或植入比例、贫血状况、产前出血比例、剖宫产史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胎盘前置类型(OR=16.527,95%CI=3.484~22.743)、并发胎盘粘连或植入(OR=4.123,95%CI=2.872~6.995)、贫血(OR=2.358,95%CI=1.067~5.307)、产前出血(OR=2.602,95%CI=1.329~5.178)、剖宫产史(OR=2.289,95%CI=1.278~3.949)均为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结论前置胎盘患者产后出血率较高,其危险因素复杂、广泛,分娩前应全面综合性评估患者风险,及时发现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从多方面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分析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住院治疗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358例,根据是否发生胎盘植入分为植入组(104例)和未植入组(254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分析前置胎盘类型和胎盘植入者妊娠结局。结果:植入组年龄≥35岁、宫腔操作史、剖宫产次数≥3次、中央性前置胎盘、肌酸激酶≥198U/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50IU/ml比例均高于无植入组(P0.05)。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OR=2.050,95%CI:1.925~2.161)、剖宫产次数≥3次(OR=1.828,95%CI:1.765~1.915)、中央性前置胎盘(OR=1.912,95%CI:1.843~2.035)、血清肌酸激酶≥198U/L(OR=1.713,95%CI:1.654~1.84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50IU/ml(OR=1.749,95%CI:1.679~1.895)均是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P0.05)。大出血、子宫切除术、死胎发生率均植入组高于无植入组,穿透性胎盘植入者高于其它类型胎盘植入者,中央性前置胎盘者大出血发生率高于其它类型前置胎盘者(均P0.05)。结论:高龄、剖宫产≥3次、中央性前置胎盘、肌酸激酶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升高均是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胎盘植入可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尤其是穿透性胎盘植入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并分析中央性前置胎盘及瘢痕子宫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13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1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分娩产妇作为对照组,65例瘢痕子宫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分娩产妇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预后,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前和产后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产妇分娩后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子宫切除及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后出血、胎盘植入是影响产妇预后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瘢痕子宫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分娩后易出现产后大出血、胎盘粘连等严重的并发症,对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在孕期需进行密切监测,可防止发生胎盘前置,降低生产的风险性,有利于明确评估患者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孕产妇前置胎盘与胎盘植入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将480例孕产妇分为胎盘前置组137例,胎盘植入组23例,对照组320例;采用多项类别变量回归方法对发病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胎盘前置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胎盘植入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胎盘前置组和对照组(P<0.05);胎盘前置组和胎盘植入组患者孕产次≥2次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OR值分别为13.27和1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前置组和胎盘植入组患者既往有子宫手术史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胎盘前置组和胎盘植入组患者IVF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胎盘前置组和胎盘植入组患者早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胎盘植入组患者早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胎盘前置组(P<0.05);Multinomial 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胎盘前置组和胎盘植入组患者年龄、孕产次、子宫手术史、IVF和早产均明显增高(P<0.05);而且胎盘植入组患者年龄和早产比例明显高于胎盘前置组(P<0.05)。结论:孕产妇高龄、产次、子宫手术史、IVF是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的共同危险因素,而且明显提高了孕产妇的早产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与临床危害。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0例前置胎盘孕妇按照有无瘢痕子宫分为对照组140例(无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和实验组60例(瘢痕子宫合并胎盘前置),分析两组产前临床资料并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中孕产次不少于3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剖宫产率、子宫切除、产后出血以及胎盘植入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新生儿窒息率以及早产儿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并发症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瘢痕子宫合并胎盘前置较易引发产后出血和胎盘植入等各类严重并发症,此类患者临床表现较为凶险,产科临床应做好相应的抢救准备,采取积极的措施控制产后出血,确保治疗成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影响预防性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联合剖宫产(AABC-CS)治疗胎盘植入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以300例疑似胎盘植入可能引起大出血接受AABC-CS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出血量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175,出血量1000mL)和预后不良组(n=125,出血量≥1000mL)。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术中出血量多于预后良好组,子宫瘢痕、胎盘穿透、胎盘内异常血管信号及胎盘局部凹陷征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盘穿透(OR=1.259)、胎盘内异常血管信号(OR=1.357)为影响胎盘植入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胎盘穿透及胎盘内异常血管信号是AABC-CS治疗胎盘植入患者发生大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种方案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患者99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A组(33例)给予米非司酮+利凡诺方案引产,B组(33例)给予利凡诺+子宫颈扩张球囊方案引产,C组(33例)给予米非司酮+利凡诺+子宫颈扩张球囊方案引产。比较不同方案引产效果及并发症。结果: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产后2h出血量、引产出血量均C组最低、B组次之、A组最高,C组完全引产率(54.6%)高于A组(24.2%),不完全引产率(3.0%)低于A组(6.1%),胎盘残留率(6.1%)低于A组(30.3%)(均P0.05)。结论:利凡诺+米非司酮+子宫颈扩张球囊方案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能提高引产效果、引产成功率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以及胎盘植入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1月-2018年12月温州附属二院340例前置胎盘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根据其是否发生胎盘植入分为对照组256例和病例组84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并比较两组病例的母婴妊娠结局。结果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发生率为24. 71%(84/340);影响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包括流产史(OR=5. 053)、剖宫产史(OR=6. 092)、产次(OR=4. 821)、瘢痕子宫(OR=2. 643)及中央性前置胎盘(OR=3. 547);病例组的子宫切除率(15. 48%)、产后出血率(47. 62%)及产褥感染率(13. 10%)均高于对照组(3. 13%、14. 84%及2. 34%,P0. 05);病例组的早产发生率(52. 38%)、新生儿窒息率(27. 38%)、围生儿死亡率(11. 90%)及低出生体质量率(34. 52%)均高于对照组(28. 91%、14. 06%、1. 17%及17. 19%,P0. 05)。结论前置胎盘病例中有较高的胎盘植入发生率,影响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较多,且对母婴妊娠结局产生较大影响,临床上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米非司酮片联合利凡诺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相关数据库,并通过筛选与质量评价,对符合要求的文献应用Rev 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23篇已发表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合计2 045例,其中米非司酮片联合利凡诺引产1 028例,单用利凡诺引产1 01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米非司酮片联合利凡诺组)与对照组(利凡诺组)比较,引产失败率低[WMD=0.22,95%CI (0.14,0.35),P 0.001];规律宫缩开始时间[WMD=-9.17,95%CI (-11.15,-7.18),P 0.001]、宫缩至胎盘娩出时间缩短[WMD=-6.37,95%CI (-8.78,-3.96),P 0.001]、总产程缩短[WMD=-6.12,95%CI (-7.64,-4.61),P 0.001];阴道出血少[WMD=-51.00,95%CI (-67.60,-34.39),P 0.001];胎盘、胎膜残留率低[WMD=0.17,95%CI (0.11,0.27),P 0.001];软产道损伤少[WMD=0.08,95%CI (0.04,0.16),P 0.001];研究组有减少子宫破裂的风险,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27,95%CI (0.06,1.36),P=0.11]。结论米非司酮片联合利凡诺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效果及安全性显著增加,规律宫缩开始时间、宫缩至胎盘娩出时间及总产程缩短、产后出血量少、产后胎盘胎膜残留率低及软产道损伤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目前主要采用的2种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方法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3年11月,纳入关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且引产方法包括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及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2种方法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文献筛选及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文献质量评价根据Jadad量表评分标准。Meta分析结果表明,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组(试验组)与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组(对照组)相比,能明显缩短宫缩发动时间;(P<0.00001,WMD=-12.60,95%CI:-17.17~-8.03;P=0.0005,WMD=-10.50,95%CI:-16.46~-4.55),降低胎盘胎膜残留率(Z=3.07,P=0.002,95%CI:0.37~0.80)、提高引产成功率(Z=2.31,P=0.02,95%CI:0.19~0.88),但2组的总产程(P=0.10,WMD=-2.16,95%CI:-4.73~0.42)及产后24 h内阴道出血量(P=0.11,WMD=-29.01,95%CI:-64.12~6.0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在宫缩发动时间、引产总时间、胎盘胎膜残留率及引产成功率方面均优于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但前者在引产总产程及产后24 h内阴道出血量方面未显示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关联因素及妊娠结局。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因前置胎盘行剖宫产的产妇。根据术中出血量分为<1 000 ml的对照组和≥1 000 ml的产后出血组。分析产后出血在不同类型前置胎盘产妇中的关联因素及不良妊娠结局。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 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产后出血的关联因素。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962例, 产后出血产妇189例, 对照组产妇773例。在不同类型的前置胎盘产妇中, 两组产妇的孕次、产次、孕周、人工流产次数、胎盘植入和术前血红蛋白<110 g/L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 胎盘植入(OR=12.713, 95%CI:4.296~37.625), 术前血红蛋白<110 g/L(OR=2.377, 95%CI:1.062~5.321), 产前阴道出血(OR=4.244, 95%CI:1.865~9.656)是低置胎盘产妇产后出血风险的危险因素;人工流产1次(OR=...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期妊娠引产原因,为实施流产后关爱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表,对2015年3月1日-2016年3月1日本院住院终止妊娠的470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婚/离异(OR=2.111,95%CI 1.260~3.536),初中以下文化(OR=2.408,95%CI 1.055~5.500),未及时确认妊娠(OR=3.442,95%CI 1.861~6.369),未及时决定终止妊娠(OR=3.777,95%CI 2.144~6.654),胎儿畸形或遗传病(OR=14.056,95%CI 3.778~52.297),家庭因素(OR=5.962,95%CI 2.631~13.509)是发生中期妊娠引产的危险因素。结论:未婚、离异、文化程度低、低收入者是中期妊娠引产的高危人群,要加强对此类人群的宣教,以避免中期妊娠引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目前主要采用的2种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方法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3年11月,纳入关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且引产方法包括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及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2种方法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文献筛选及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文献质量评价根据Jadad量表评分标准。Meta分析结果表明,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组(试验组)与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组(对照组)相比,能明显缩短宫缩发动时间;(P<0.000 01,WMD=-12.60,95% CI:-17.17~-8.03;P=0.000 5,WMD=-10.50,95%CI:-16.46~-4.55), 降低胎盘胎膜残留率(Z=3.07,P=0.002,95% CI:0.37~0.80)、提高引产成功率(Z=2.31,P=0.02,95%CI:0.19~0.88),但2组的总产程(P=0.10,WMD=-2.16, 95%CI:-4.73~0.42)及产后24 h内阴道出血量(P=0.11,WMD=-29.01,95%CI:-64.12~6.0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在宫缩发动时间、引产总时间、胎盘胎膜残留率及引产成功率方面均优于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但前者在引产总产程及产后24 h内阴道出血量方面未显示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胎盘钳夹术在中期妊娠胎盘前置状态引产中使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2008~2013年收治的81例妊娠中期胎盘前置引产患者资料。按是否采取胎盘钳夹术分为A、B两组,A组30例单纯采用口服或羊膜腔注射药物引产,B组51例采用口服或羊膜腔注射药物引产,临产后采取胎盘钳夹术,持续牵引先露部至胎儿经阴道娩出。比较两组产后出血情况、剖宫取胎例数。结果 81例患者均在72 h内引产成功,A组中26例经阴道娩出,剖宫取胎4例(13.3%);B组中50例经阴道娩出,剖宫取胎1例(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后出血率(53.3%)高于B组(21.6%)(P0.05)。结论使用胎盘钳夹术可以显著减少中期妊娠胎盘前置状态引产中产后出血和剖宫取胎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产妇临床资料,根据阴道试产结局分为失败组(n=32)和成功组(n=186)。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218例阴道试产成功186例(8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OR=2.371,95%CI 1.401~4.383)、产前BMI≥30kg/m2(OR=4.805,95%CI 2.636~7.209)、子宫下段肌层厚度<4mm (OR=3.636,95%CI 1.472~5.810)、距离上次分娩时间<3年(OR=1.827,95%CI 1.186~3.461)、新生儿体重≥3.5kg(OR=2.850,95%CI 1.295~5.116)、羊水污染(OR=2.613,95%CI 1.053~4.875)是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失败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龄、产前肥胖、子宫下段肌层厚度不足、分娩间隔时间短、婴儿体质量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UA)联合依沙吖啶、米非司酮引产对孕中期胎盘前置状态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引产的中期妊娠瘢痕子宫胎盘前置状态患者临床资料,经一般资料匹配后,以行米非司酮+依沙吖啶引产70例为对照组,行米非司酮+依沙吖啶+UV引产7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引产情况(引产时间、引产时出血量、输血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引产后月经恢复情况(月经复潮时间、月经周期、经期、月经量),月经恢复后第1个月经周期激素水平[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比较引产前后2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统计两组引产不良事件(软产道裂伤、胎盘残留、产褥期感染、发热、中转剖宫取胎、子宫切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引产时间(26.5±7.9h)、引产时出血量(314.5±67.5ml)、输血比例(4.3%)、住院时间(5.1±1.1d)均少于对照组(29.6±7.9h、359.6±85.3ml、15.7%、6.2±1.2d),住...  相似文献   

19.
孙茜  李倩  苏志红 《中国妇幼保健》2018,(24):6034-6037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瘢痕子宫合并前壁胎盘完全性胎盘前置中期引产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合并前壁胎盘完全性胎盘前置孕妇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引产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药物组30例给予米非司酮100mg/次,1次/d,口服,给药2次,最后一次用药后给予米索前列醇400μg阴道穹窿引产;联合组28例在药物组引产的基础上行UAE,统计两组引产效果、产前、产时和产后24h出血量、UAE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随访12个月,统计两组再次妊娠情况。结果联合组引产成功率为89.29%,与药物组的53.33%比较显著提高(P<0.05);联合组剖宫取胎、胎盘粘连、子宫切除和阴道大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0.71%、3.57%、0%、10.71%,均较药物组的26.67%、13.33%、6.67%、46.67%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产前出血量、产时、产后24h出血量分别为(203.52±25.25)ml、(324.46±48.37)ml、(228.35±20.45)ml,均显著低于药物组的(287.17±35.25)ml、(508.63±57.58)ml、(284.63±20.46)ml(P<0.05)。行UAE引产孕妇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发热、下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和呕吐,均未处理,自行消失;两组治疗后的活动能力评分、症状评分和社交心理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低于药物组(P<0.05);随访12个月,两组再次妊娠和月经规律比例相当(P>0.05)。结论对于瘢痕子宫合并前壁胎盘完全性胎盘前置患者,中期引产时在给予药物引产的基础上联合UAE引产效果更好,可有效预防阴道大出血,减少患者子宫切除率,更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妇科手术患者中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99例行妇科手术证实为非内异症的良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选择9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病例组,对两组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对17个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孕次、产次、人流次数、体重指数、职业、血型、避孕措施及原发性痛经为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相关的单因素(P<0.05),最终职业(OR=2.52,95%CI:1.28~4.94)、血型(OR=2.46,95%CI:1.13~5.36)、妊娠次数(OR=0.78,95%CI:0.65~0.93)、剖宫产史(OR=2.39,95%CI:1.07~5.38)、原发性痛经(OR=3.49,95%CI:1.81~6.73)5个因素进入多因素回归模型(P<0.05)。结论:从事脑力劳动、A型血、剖宫产史及原发性痛经为经手术证实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妊娠次数多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