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神经干动作电位相关实验微课的设计制作和应用为研究基础,总结了适应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的微课内容、结构层次和学习模式。微课应用于医学机能学实验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等环节,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2.
目的将微课与PBL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医用化学教学改革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法将微课与PBL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将微课与PBL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植入医用化学教学中,对微课与PBL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用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在其他学科中的普及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通过微课与PBL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热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结论微课与PBL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用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至关重要,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并且为老师向学生传达教学内容和教学意义提供了极佳的环境和平台。  相似文献   

3.
生物化学在线课程开展了课前、课堂、课后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践。课前发布清晰的课程学习目标和合理的课程导航;每节课都有详细的课堂教学计划,课堂教学部分采取基于系列化微课视频的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以帮助学生内化知识与建构知识体系。结果表明: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新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优质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翻转课堂成为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热点。从翻转课堂的发展历程、含义及特点入手,着眼于翻转课堂的微课资源的设计与制作,使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服务于教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课联合翻转课堂在留学生血液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结合留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文化特点,将血液病教学内容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微课(附带有音频或动漫效果的幻灯片或短视频),放置于网络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课堂上以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模式为主进行交流或学习。结果可正确引导留学生课前的学习,帮助学生高效完成课外作业,提高留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和临床实践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学效果良好,学生满意度高。结论微课联合翻转课堂能提高留学生血液病学教学水平,调动留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提高留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学生学习各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在学习中,教师应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将微课和翻转课堂很好的结合,并发挥出微课和翻转课堂的优势,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本文中,笔者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护理专业基础课程中应用的方法与途径进行了探索,以期改变当前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模式,促进护理专业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7.
妇产科护理学是医学专业课程,传统教学方式存在诸多问题。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实现了知识传递的提前和知识内化的优化。课题组设计,录制微课视频,利用免费、开源的Moodle课程管理平台实施翻转课堂,通过其交互功能课前发布学习任务,课中讨论投票,课后辅导答疑,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践表明,翻转课堂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对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课及翻转课堂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省市某医学院校的200名医学生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200名医学生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在生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应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则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微课及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经过一年的教学后比较两组学生的生理学实验知识笔试及实践考试成绩,进而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经微课及翻转课堂教学后,学生的生理学实验知识掌握程度、生理学实验实践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课及翻转课堂教学法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作用较佳、整合效果良好、实践意义重大,其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在于明显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氛围并提高了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护理营养学》教学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级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一个班为对照组(n=95),一个班为研究组(n=96),其中对照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组采用微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比分析两组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掌握、教学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学习后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掌握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教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好掌握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提高教学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逐渐地改变了人类知识的获取方式。推动教育信息化,提高教育公平、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微课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结合医学教育的特点,探究微课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为医学院校更好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翻转课堂是学生在课下自主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变成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场所,进行交流、讨论、释疑和知识运用等,能克服传统教学的不足,节约课堂讲授时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医药化学实验中实行翻转课堂教学,融入创新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4):147-150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联合“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organ-system-based curriculum model,OSB)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3~6月参加机能学实验课程的的2017级护理本科6个班级共计16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3个班级作为对照组,沿用普通的“OSB”教学方法,简称A组;另外3个班级作为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联合“OSB”教学模式,简称B组。两组学生性别和年龄及既往成绩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用实验成功率、各项考核成绩和调查问卷形式来评测教学效果。结果 (1)实验成功率:B组的a、b、c、f、g实验项目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项成绩:平时成绩、实验设计、实验报告,操作考试成绩及综合成绩方面,B组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翻转课堂联合“OSB”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问卷调查:在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自学能力、提高师生互动率、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提高科研思维能力等方面,B组学生对医学机能学实验课堂教学方法认可度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翻转课堂联合“OSB”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机能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是“OSB”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有助于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3.
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将传统的“先教后学”变为“先学后教”,具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知识掌握与能力提升等优点。在此,介绍了《医学免疫学》课程中翻转课堂的应用实践,包括课程内容选择、课前建立QQ 群学习平台、自主学习资源制作与发布、任务单与学习要求制定、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等环节;并开展形成性评价及回顾。通过对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反思,以期为翻转课堂的推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医学成像技术课程专业性非常强,内容复杂难懂,并且知识更新速度快。传统教学模式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备课,教学工具也较为有限,只能借助板书、模型及挂图等,内容讲解枯燥无味,难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互联网+教学诊改”视域下医学成像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及实验等方面,采取计算机辅助教学、翻转课堂、微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增加实验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创造“真实情境”实验环境等教学诊改措施,旨在探索满足医学成像技术专业学生发展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新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互联网+"背景下,建立医用化学实验"微视频+翻转课堂"的多元混合教学模式,丰富学习途径、规范实验操作、改善学习效果,并通过QQ群加强与学生交流,推荐相应的慕课实验相关知识,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针对医学信息学课程传统授课模式的缺点,探索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法/过程 基于常规型和创造驱动型翻转课堂模式开展教学,以传统授课模式为对照,比较不同授课模式在医学信息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结论 翻转课堂教学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创造驱动型翻转课堂能够明显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有效增强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微课"翻转课堂"在康复医学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单纯随机抽样选取2015-2016年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1组为观察组,1组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进行护理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2组学生的理论及操作成绩,运用访谈法勒戒观察组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观察组理论及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模式评价及满意度较高。结论微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护理实习生学习自主性,丰富教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课教学模式下团体努力的应用研究(GEAR)式翻转课堂对医学检验技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48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在实行微课教学模式下GEAR式翻转课堂前后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以及实际案例分析的考核。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认可度,包括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习兴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增强。结果教改后,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为(89.23±5.36)分、专业技能成绩为(88.26±1.52)分、实际案例分析成绩为(82.32±5.12)分,与教改前的(78.56±8.26)分、(84.23±2.36)分、(75.36±6.53)分相比有显著的提升(均P0.05)。在对教改的教育模式评价中,有93.75%的学生认为其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91.67%表示学习兴趣提高,95.83%认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93.75%认为团队合作意识有所增强,高于教改前的75.00%、66.67%、70.83%、72.92%(均P0.05)。结论在微课教学模式下GEAR式翻转课堂的实行可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9.
分析医学英语写作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将翻转课堂模式引入医学英语写作教学,利用其优势,课前提供学习任务单和教学视频课件等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完成知识建构; 课中通过作品展示、分组讨论、答疑解惑等互动实现知识内化; 课后通过学后作业、反馈分析等使学生知识再深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PBL的翻转课堂在医学文献检索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牡丹江医学院临床专业学生12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用基于PBL的翻转课堂教法。课程结束后通过期末考试及问卷调查方法,比较两种教学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的理论考核、上机操作、实习报告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显示:试验组学生在促进知识理解与记忆能力、提高学习过程自我监控能力、提高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增强学习资源管理与利用能力以及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方面的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PBL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医学文献检索课的教学质量,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