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维菌素广泛应用于寄生虫病的防控,近年来,其广谱抗病毒活性受到了学者的关注。本文系统性梳理了伊维菌素抗病毒研究的相关报道,对其针对疱疹病毒、登革热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等抗病毒作用及潜在机制进行总结与分析,发现伊维菌素主要是通过干扰病毒复制阶段发挥抗病毒作用,其抗病毒机制可能为抑制病毒编码蛋白与宿主蛋白结合或抑制病毒编码蛋白入核。本文为伊维菌素的抗病毒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伊维菌素可治疗盘尾丝虫病和淋巴丝虫病,防治土源性蠕虫(包括似蚓蛔线虫、毛首鞭形线虫、钩口属线虫和粪类圆线虫)和体外寄生虫(包括疥螨和头虱)感染,控制传播疟疾的按蚊并杀灭其体内的疟原虫,并且对曼氏血吸虫的尾蚴、毛蚴和中间宿主淡水螺等有一定的杀灭作用。本文对伊维菌素抗上述寄生虫病和寄生虫感染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瑞香素体外抗卡氏肺孢子虫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瑞香素在体外抗卡氏肺孢子虫(Pneumocystiscarinii,Pc)的作用。方法建立Wistar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模型;分离、纯化虫体,进行体外培养。测定不同浓度的瑞香素体外抗Pc的作用,观察经FeSO4、MgSO4螯合后的瑞香素对虫体的生长影响情况。用透射电镜观察药物处理后的虫体超微结构改变。结果瑞香素抗Pc作用效应在1~20μmol/L浓度范围呈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关系。10μmol/L瑞香素与1.0μg/ml喷他脒对Pc生长影响效果相当。若预先将瑞香素与FeSO4按21比例混合后,瑞香素对Pc的生长抑制作用大大减弱。瑞香素处理后的虫体的超微结构有改变。结论瑞香素在体外对Pc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获取新孢子虫致密颗粒7和鼠白介素18(NcGRA7-MouseIL-18)重组基因,表达NcGRA7-MouseIL-18融合蛋白并进行纯化。方法以新孢子虫的cDNA和鼠巨噬细胞的cDNA为模板,采用PCR技术及无缝克隆技术(In-Fusion Cloning)扩增NcGRA7-MouseIL-18基因片段,构建pET-32a-NcGRA7-MouseIL-18重组表达质粒,转入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诱导表达目的蛋白NcGRA7-MouseIL-18,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采用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NcGRA7-MouseIL-18蛋白,并纯化蛋白进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酶切和基因测序鉴定质粒pET-32a-NcGRA7-MouseIL-18构建正确,表达带His标签的相对分子质量约70×10~3的可溶性NcGRA7-MouseIL-18蛋白,与预期值相符;未纯化和纯化的融合蛋白均可被鼠抗His单抗识别。结论成功构建了pET-32a-NcGRA7-MouseIL-18重组质粒,表达的NcGRA7-MouseIL-18融合蛋白具有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提供国产伊维菌素临床应用的科学依据,本文就其抗巴西日圆线虫感染及对犬钩虫卵和杆状蚴的作用进行了体内及体外的实验研究。方法 取巴西日圆线虫卵用滤纸培养法进行体外培养,收集感染性幼虫经皮接种Wistai 大鼠;采用水洗沉淀法收集钩虫卵,通过试管滤纸法培养杆状蚴。结果 伊维菌素投与量在0-1mg/kg ~0-3mg/kg,对中度感染巴西日圆线虫的大鼠具有明显的驱虫效果,0-1mg/kg 时的驱虫率为92-07 ±5-66 % ,0-3mg/kg 时的驱虫率为100% 。而左旋咪唑投与量在15mg/kg 时,才能取得与伊维菌素相同的驱虫效果。伊维菌素在0-005mg/ml~0-1mg/ml 的范围内均有杀灭钩虫卵的作用,而相同剂量的左旋咪唑未见有此作用。然而伊维菌素在0-001mg/ml~0-3mg/ml 剂量范围内对犬钩虫杆状蚴虽有一定的杀灭作用,但其效果低于相同浓度的左旋咪唑。结论 进一步揭示伊维菌素对某些寄生虫具有高效的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6.
白果内酯抗卡氏肺孢子虫体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白果内酯抗体外培养卡氏肺孢子虫的作用。方法接种卡氏肺孢子虫(Pc)于人肝癌细胞(HepG-2)。4h后加入试验药物和对照试剂。白果内酯浓度分别为:150、100、50、25、12.5μM/L;对照药喷他脒:15μM/L;以后每隔1d取1/10培养液观察,分别作对倍稀释PCR和六亚甲基四胺银(GMS)染色计数Pc包囊。结果卡氏肺包子虫在体外培养细胞上的生长高峰出现于第6d,对倍稀释PCR提示,白果内酯50μMol/L以上浓度对Pc均有抑制作用,白果内酯150μMol/L、100μMol/L对Pc的抑制率分别为91.67%和93.75%,与喷他脒95.83%之间比较,P>0.05,提示以上两浓度的白果内酯对Pc的抑制作用与喷他脒15μMol/L相似;白果内酯50μMol/L与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提示其作用优于空白对照组,而不及白果内酯100μMol/L组,同时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其抗Pc的作用增强;药物对Pc包囊的抑制率白果内酯150μMol/L、100μMol/L分别为58.85%、53.62%,与喷他脒63.01%比较,P>0.05,提示这两个浓度的白果内酯对Pc包囊的抑制作用与喷他脒15μMol/L相似;其余浓度白果内酯与空白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提示这几种浓度的白果内酯对Pc包囊无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白果内酯在体外对Pc有明显抑制作用,白果内酯150μMol/L、100μMol/L对Pc的抑制作用与喷他脒相当。  相似文献   

7.
抗微小隐孢子虫单克隆抗体免疫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抗隐孢子虫单克隆抗体(McAb)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在细胞培养的基础上进行体外中和试验,筛选具有保护作用的McAb,并通过大鼠及MDCK细胞接种隐孢子虫子孢子(CPS)进行动物实验和受染MDCK细胞透射电镜观察证实。结果:Z3D2可显著降低CPS在大鼠肠粘膜表面定植的隐孢子虫虫体及卵囊数。可使隐孢子虫各发育期的虫体减少,使MDCK细胞的超微结构受损减轻。结论∶McAbZ3D2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青蒿素衍生物抗卡氏肺孢子虫体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青蒿素衍生物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对体外培养卡氏肺泡子虫的作用。方法 接种卡氏肺孢子虫(Pc)于人肝癌细胞系(HepG-2)。4h加入试验药物和对照试剂。双氢青蒿素药物浓度分别为:100、50、10、5、0.5μmol/L;青蒿琥酯药物浓度分别为:100、50、10、5μmol/L;对照药喷他脒:15μmol/L。以后每隔1d取培养液观察,分别作六亚甲基四胺银(GMS)和Diff-Quik(DQ)染色计数Pc包囊和滋养体数目。结果 Pc滋养体和包囊在体外培养细胞上的生长高峰出现于第5d,双氢青蒿素浓度为50μmol/L和100μmol/L时对Pc滋养 的抑制率分别为88.0%与90.1%,与喷他脒15μmol/L的抑制率90.0%相当;而青蒿琥酯浓度为100μmol/L时方可达到Pc滋养体抑制率83.4%。Pc包囊抑制率,双氢青蒿素和青蒿琥酯浓度为100μmol/L分别为67.5%和67.3%,与喷他脒的抑制率75.0%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双氢青蒿素和青蒿琥酯在一定浓度时67.3%,对Pc的抑制作用与喷他脒相当;而双氢青蒿素的抑制作用略高于青蒿琥酯。两者对Pc滋养体的抑制率均高于对Pc包囊。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体外培养的卡氏肺孢子虫(Pc)经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作用后不同时相虫体表面结构变化。方法 将Pc接种入含HepG-2细胞的培养皿内并分别加入双氢青蒿素50μmol/L、青蒿琥酯100μmol/L、喷他脒15μmol/L、0.3%乙醇与空白对照。双氢青蒿素组于用药后1、2、4、8、12、16h作扫描电镜观察,后4组于用药后12h取样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双氢青蒿素作用2h后,Pc表面开始出现损伤,最初为表面绒毛脱落,残存绒毛肿胀呈球状,虫体体积增大。随着时间延长,虫体表面损伤明显,8h后表膜出现大小不等孔洞。青蒿琥酯组改变相同,但较轻微。结论 青蒿素衍生物可引起Pc虫体表膜损伤,通透性增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体外青蒿素衍生物抗卡氏肺孢子虫作用的PCR-SSCP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对卡氏肺孢子虫胸腺嘧啶合成酶基因 (TS)、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DHFR)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卡氏肺孢子虫。用药 7天后收集培养液提取卡氏肺孢子虫DNA ,分别进行PCR扩增 ,将扩增产物作DNA的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SSCP)。结果 卡氏肺孢子虫TS基因和DHFR基因的扩增产物分别为 40 3和 2 73bp。经青蒿素衍生物作用后TS基因、DHFR基因在溴化乙锭染色上的强度均有明显减少。继续作SSCP分析发现 ,用药组与不用药组对比DHFR基因DNA条带无明显差别 ,而用TS基因DNA条带中有一条带的位置发生改变 ,提示该基因可能出现变异。结论 SSCP分析结果提示青蒿素衍生物对卡氏肺孢子虫的DHFR基因结构无影响 ,而TS基因则可能出现部分变异。提示TS基因可能是该类药物抗卡氏肺孢子虫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蛇床子素在体外抗犬源蓝氏贾第鞭毛虫的作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首先分析了不同浓度蛇床子素对犬贾第虫滋养体的生长抑制作用,进而研究了在IC50浓度下蛇床子素对贾第虫虫体活力的影响。结果生长抑制试验显示,不同浓度的蛇床子素均对贾第虫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随着浓度的增高,生长抑制作用越明显,尤其是在5.0mg/ml,培养48h,可使犬贾第虫数量减少78.62%;运动性检测试验显示在IC50浓度下,蛇床子素对贾第虫活力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蛇床子素具有一定的抗贾第虫作用,这为蛇床子素在贾第虫病的防治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解进口奶牛寄生的隐孢子虫对引种场污染情况及是否影响隐孢子虫种类和基因型在当地的分布。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河南省某规模化引种场奶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结果基于18SrRNA基因位点进行PCR检测,奶牛隐孢子虫总感染率为17.8%(90/507),鉴定出4种隐孢子虫,分别为微小隐孢子虫、牛隐孢子虫、芮氏隐孢子虫和安氏隐孢子虫,隐孢子虫感染率随牛年龄增长而呈递减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断奶前犊牛以微小隐孢子虫为优势感染种,断奶前犊牛腹泻与微小隐孢子虫感染呈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于gp60基因位点,43份微小隐孢子虫阳性样品成功扩增出35份,序列分析显示35个微小隐孢子虫均为人兽共患基因亚型IIdA19G1,而奶牛引种地(澳大利亚)的牛源微小隐孢子虫均为IIa亚型家族存在显著不同。结论证实微小隐孢子虫为犊牛腹泻病原之一,IId亚型为中国独特分布的微小隐孢子虫亚型,其基因亚型存在地理隔离遗传特征,引种青年牛和成年牛不影响当地重要人兽共患虫种微小隐孢子虫基因亚型分布,从这个角度考虑不具有生物安全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制备抗新孢子虫NcASP5多克隆抗体,对NcASP5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构建NcASP5基因敲除虫株(△NcASP5),探究NcASP5蛋白在虫体入侵、生长及致病中的作用。方法 原核表达NcASP5蛋白,纯化后免疫小鼠,制备抗NcASP5蛋白多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观察NcASP5蛋白亚细胞定位;运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NcASP5虫株,通过噬斑试验、入侵试验、增殖试验、逸出试验和动物试验探究NcASP5蛋白在虫体入侵、生长及致病中的作用。结果 成功制备抗NcASP5蛋白多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观察NcASP5蛋白定位于虫体细胞质;成功构建△NcASP5虫株,其噬斑面积、入侵率和逸出率与野生虫株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增殖率△NcASP5虫株在含1个与8个速殖子的纳虫空泡的数量所占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感染野生虫株小鼠相比,感染△NcASP5虫株小鼠死亡时间延长2~4 d,组织中荷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敲除NcASP5基因对新孢子虫虫体增殖有显著影响,而对虫体的生长、入侵及毒力等无显著影响,这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新现HIV-1L亚型密码子使用偏爱性及其影响因素,并基于密码子偏爱性分析L亚型与其他亚型之间的关系。方法依据HIV-1各亚型的基因编码序列,利用EMBOSS的子程序CUSP、CodonW和SPSS22.0软件对其密码子偏爱性进行统计分析,使用SigmaPlot进行绘图,并用MEGA10.0构建系统进化树,SPSS22.0进行聚类分析。结果HIV-1L亚型ENc为46.19,和其他型别(43.75~47.97)相当,其RSCU>1的密码子中A/U结尾的占约71.8%。中性绘图、ENc-plot及PR2-plot分析表明,包括L亚型在内的HIV-1密码子的偏爱性主要受自然选择的影响。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新现L亚型与HIV-1M组C亚型的分离株形成一个分支。基于env和gag编码序列密码子偏爱性的聚类分析均显示L亚型与C亚型聚为一类。不论是系统发育分析还是聚类分析,其结果均表明L亚型与C亚型有着更密切的关系。结论新现L亚型HIV-1偏爱使用A/U结尾的密码子,其偏爱性主要受自然选择压力的影响。此外L亚型密码子偏爱性与流行较为广泛的HIV-1C亚型关系密切,需加强其流行病学监控。  相似文献   

15.
肝纤维化是一种能够导致门静脉高压、肝硬化、肝衰竭的严重疾病。已经发现肝星状细胞的活化是引起肝纤维化的中心环节,因此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加速肝星状细胞的清除有望逆转肝纤维化。本文将对活化的肝星状细胞的凋亡、衰老以及清除的研究进展作综述,阐明肝星状细胞在肝纤维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16.
IFN-γ和IL-4抗卡氏肺孢子虫感染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细胞因子IFN γ和IL 4的抗卡氏肺孢子虫感染作用。 方法 分别用IFN γ或IL 4基因敲除的C5 7BL 6小鼠 (各 15只作为动物模型 )与未经基因敲除的C5 7BL 6小鼠 (15只作感染对照组 ) ,以密切接触的方式 ,使小鼠自然感染卡氏肺孢子虫 ;同时设非感染组 15只小鼠作阴性对照。分别于 3、5和 7wk后观察各组小鼠肺内虫体数量、肺部CD4+ 、CD8+ T细胞反应以及血清中卡氏肺孢子虫特异性IgG抗体滴度。分析基因敲除鼠对卡氏肺孢子虫的易感性。 结果 IFN γ基因敲除小鼠肺内虫体数量明显高于IL 4基因敲除小鼠 (P <0 .0 5 )和对照组小鼠 ,而IL 4基因敲除小鼠肺内虫体数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T细胞亚群分析表明 ,两种基因敲除小鼠的CD4+ 和CD8+ T细胞反应曲线与感染度呈正相关。而IgG抗体滴度 ,3组接触感染鼠均逐渐呈不同程度上升。  结论 IFN γ在小鼠抗卡氏肺孢子虫中起重要作用 ,但缺少IL 4基因的小鼠对肺孢子虫感染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IFN-γ和IL-4抗卡氏肺孢子虫感染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IFN-γ和IL-4的抗卡氏肺孢子虫感染作用.方法分别用IFN-γ或IL-4基因敲除的C57BL/6小鼠(各15只作为动物模型)与未经基因敲除的C57BL/6小鼠(15只作感染对照组),以密切接触的方式,使小鼠自然感染卡氏肺孢子虫;同时设非感染组15只小鼠作阴性对照.分别于3、5和7 wk后观察各组小鼠肺内虫体数量、肺部CD4+、CD8+T细胞反应以及血清中卡氏肺孢子虫特异性IgG抗体滴度.分析基因敲除鼠对卡氏肺孢子虫的易感性.结果IFN-γ基因敲除小鼠肺内虫体数量明显高于IL-4基因敲除小鼠(P<0.05)和对照组小鼠,而IL-4基因敲除小鼠肺内虫体数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T细胞亚群分析表明,两种基因敲除小鼠的CD4+和CD8+T细胞反应曲线与感染度呈正相关.而IgG抗体滴度,3组接触感染鼠均逐渐呈不同程度上升.结论IFN-γ在小鼠抗卡氏肺孢子虫中起重要作用,但缺少IL-4基因的小鼠对肺孢子虫感染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瑞德西韦对不同狂犬病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根据药物、病毒及细胞的不同作用方式,以法匹拉韦(T705)作为阳性对照药物,使用组织培养半数感染量(TCID_(50))、直接免疫荧光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分析瑞德西韦对不同狂犬病病毒的阻断吸附、抑制复制和直接杀伤作用。结果在阻断吸附和抑制复制的实验中,与相应浓度的T705阳性对照组相比,500μmol/L瑞德西韦处理BHK-21及N2a细胞后,CVS-11病毒滴度均降低(P<0.01)。分别与CVS-11及SC16街毒株感染组相比,500μmol/L瑞德西韦处理N2a细胞后病毒的滴度及mRNA拷贝数均降低(P<0.01)。在直接杀伤实验中,瑞德西韦无抑制病毒作用。结论瑞德西韦能够显著阻断狂犬病病毒的吸附并能够抑制其体外复制,但无直接杀伤狂犬病病毒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rP105-132作用下体外小胶质细胞分泌IL-8及可能产生途径。方法体外培养大鼠神经胶质细胞,用PrP105-132干预小胶质细胞,并阻断NF-κB途径,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8含量,RT-PCR法检测细胞NF-κB mRNA水平。结果朊蛋白肽段干预后小胶质细胞活化,胞体增大,细胞突起变短、消失,呈圆状、杆状、阿米巴状。同时细胞上清液中IL-8分泌量增多(P<0.01),阻断NF-κB途径后IL-8分泌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 PrP能够诱导体外小胶质细胞分泌IL-8,IL-8产生主要依赖于NF-κB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Wnt5a在卡介苗(BCG)感染肺泡上皮细胞后对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方法用BCG感染小鼠肺泡上皮细胞TC-1,分别收集感染不同时间(MOI=10)、不同浓度rhWnt5a及IWP_(2)处理的TC-1细胞,利用Western blot检测Wnt5a及自噬相关蛋白LC3蛋白表达水平,确定TC-1细胞自噬的最佳时间以及rhWnt5a和IWP_(2)最适浓度;利用rhWnt5a或IWP_(2)与BCG单独或共处理TC-1,其中rhWnt5a处理试验设对照组(Control)、BCG组、rhWnt5a组和rhWnt5a+BCG组,IWP_(2)处理试验设对照组(Control)、BCG组、IWP_(2)组和IWP_(2)+BCG组,Western blot检测细胞Wnt5a、LC3和P62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LC3B绿色斑点分布,以确定各处理组细胞自噬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在4 h时BCG诱导的TC-1细胞Wnt5a及LC3II表达水平均高于其他时间组,rhWnt5a上样为10 ng/mL时Wnt5a表达水平较Control组显著增加(P<0.01),IWP_(2)上样为20μmol/L时Wnt5a表达水平较Control组显著降低(P<0.01),在不同处理组中,rhWnt5a+BCG组较BCG组Wnt5a、LC3II及P62的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1),IWP_(2)+BCG组较BCG组处理Wnt5a、LC3II及P62的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1),且较Control组均升高(均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BCG感染后TC-1细胞中的LC3B斑点数量与荧光强度较Control组均显著增加,BCG与rhWnt5a共处理后细胞中LC3B斑点数量与荧光强度较BCG组均显著增多,BCG与IWP_(2)共处理后LC3B斑点数量与荧光强度较BCG组均显著减少(均P<0.05)。结论 Wnt5a对BCG诱导的TC-1细胞自噬具有调控作用。rhWnt5a重组蛋白能促进BCG诱导的TC-1细胞自噬,IWP_(2)对BCG诱导的TC-1细胞自噬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