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何苗  王翎 《安徽医药》2024,28(2):406-410
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约50%的哮喘病人存在2型炎症,T2哮喘主要由包括白细胞介素(IL)-4、IL-5和IL-13等T2细胞因子驱动的气道炎症引起,全球哮喘倡议(GINA)指南建议对T2炎症引起的严重哮喘病人使用生物制剂,当前和未来的生物疗法正在显著改变全球严重哮喘管理。这些新的治疗方案使得实施表型/内型特异性治疗成为可能。该文回顾了目前用于高T2型哮喘生物制剂的作用机制、功效和适应证,讨论了在这些生物制剂之间进行选择时的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2.
覃冬云  黄韧  吴铁 《药学学报》2008,43(1):35-43
本研究观察了三氧化二砷对哮喘患者T细胞凋亡、白细胞介素-4分泌的影响,并探讨了Bcl-2的作用。分离哮喘患者(n=21)和健康对照者(n=20)的外周血T细胞,分别加入三氧化二砷和地塞米松培养24 h。用荧光显微术、流式细胞仪DNA含量分析法和细胞色素c ELISA试剂盒检测T细胞凋亡,用ELISA的方法测量血清和细胞培养上清液白细胞介素-4水平,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分析法测定Bcl-2基因表达。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哮喘患者T细胞体外培养24 h后自发凋亡减慢。地塞米松使哮喘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T细胞凋亡率均增加,两试验组间增加幅度无显著差异。三氧化二砷显著增加哮喘患者T细胞凋亡率,但对健康对照者T细胞凋亡影响不明显。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水平升高,T细胞Bcl-2表达上调。而且,在体外培养24 h后,哮喘患者T细胞比健康对照者T细胞自发分泌的白细胞介素-4及Bcl-2的表达水平均有所提高。三氧化二砷显著减少哮喘患者T细胞白细胞介素-4分泌,下调Bcl-2表达,但对健康对照者T细胞无明显影响。地塞米松可使两试验组T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4显著减少,但对两试验组T细胞Bcl-2基因表达影响不明显。结果提示:三氧化二砷在体外可诱导哮喘患者T细胞凋亡,减少白细胞介素-4分泌,下调Bcl-2基因表达可能是其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哮喘炎症研究的重点已经移到了T淋巴细胞上。T淋巴细胞通过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在整个炎症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对T辅助细胞功能的认识取得重大进展,机体的Th1/Th2平衡倍受研究人员关注。哮喘的发生与Th2优势应答密切相关,Th2型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4、IL-5及IL-13分泌增加,  相似文献   

4.
叶民 《海峡药学》2006,18(1):19-22
白细胞介素-5是白细胞介素介素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在协调和促进以酸性粒细胞为基础的炎性过程起着关键的作用。白细胞介素-5(IL-5)及白细胞介素5受体(IL-5R)是哮喘发病的重要物质。本文对白介素-5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国内外相关研究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哮喘目前是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的威胁人类健康的四大顽疾之一,是在遗传、免疫及环境等因素作用下导致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哮喘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其遗传倾向中以白细胞介素的基因多态性影响是目前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白细胞介素-5的基因多态性与哮喘的关系和近年来关于利用相关白细胞介素作为靶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应用及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现代临床医学》2007,33(5):316-319
COPD和哮喘气道炎症的差异(试卷编号:00000092)1·与COPD最为密切的淋巴细胞类型是A·CD4 T淋巴细胞B·CD8 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浆细胞E·NK细胞2·与哮喘最为密切的淋巴细胞类型是A·CD4 T淋巴细胞B·CD8 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浆细胞E·NK细胞3·在COPD发病中最为重要的白细胞介素是A·IL-8 B·IL-4 C·IL-5D·IL-9 E·IL-134·具有粒细胞趋化活性的花生四烯酸产物是A·LTB4 B·LTC4 C·LTD4D·LTE4 E·LTF45.与哮喘发病有关的关键性白细胞介素是A·IL-8 B·IL-4 C·IL-5D·IL-9 E·IL-106·…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慢性变应性炎症性疾病。本文主要是观察支气管哮喘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和IL-25的变化,并探讨其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六味补肺益肾颗粒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12月纳入的7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采用六味补肺益肾颗粒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VC、FEV1、PE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5、IL-18、IL-3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黏附分子β2整合素、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白细胞介素-10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54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即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54例进行比较,即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β2整合素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的黏附分子1的表达,并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白细胞介素-10,对两组病例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外周血白细胞CD18,血清sICAM-1,血清IL-6、IL-8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IL-10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血清sICAM-1与外周血白细胞CD18呈正相关.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黏附分子β2整合素、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白细胞介素-10的变化,可能是引起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者IL—4mRNA与IL—5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白细胞介素-5(IL-5)mRNA、白细胞介素-4(IL-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哮喘患者PBMCs IL-5mRNA、IL-4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哮喘患者PBMCsIL-5mRNA、IL-4mRNA表达均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并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糖皮质激素通过在基因转录水平抑制IL-4、IL-5的表达而发挥其对哮喘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与变态反应、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参与哮喘的发病过程。血清白细胞介素-13(IL-13)与变态反应、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有关,白细胞介素-13是由活化的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能诱导B细胞合成IgE,与机体的变态反应有关[1]。有研究证明辅助性T淋巴细胞(Th)能引起炎症和慢性组织损伤,IL-13作为Th2细胞因子,与机体的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等过程有关,可能参与多种肺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本研究主要是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 L-13的水平与病情变化关系,并与健康者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治疗哮喘的可能机制。方法分离21例哮喘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细胞,分别加入三氧化二砷(0.1mg·L-1)或地塞米松(5mg·L-1)培养24 h。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的含量,用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术和细胞色素c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哮喘患者T细胞自发释放IL-4较健康对照者明显增多;三氧化二砷对健康对照者T细胞IL-4的释放无影响,对哮喘患者T细胞IL-4释放增加具有抑制作用;地塞米松可使两组T细胞IL-4的释放明显降低。哮喘患者外周血T细胞体外培养24h凋亡百分率较健康对照者明显降低,细胞浆细胞色素c含量降低;三氧化二砷明显增加哮喘患者T细胞凋亡的百分率和细胞色素c的含量,对健康对照者作用不明显;地塞米松可使两组的T细胞凋亡百分率和细胞色素c含量增加。结论三氧化二砷治疗哮喘的机制可能与诱导哮喘患者T细胞凋亡和IL-4分泌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抗人白细胞介素 8单克隆抗体乳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开放型临床试验治疗 82例寻常型银屑病 ,每日 2次外用抗人白细胞介素 8单克隆抗体乳膏 ,疗程 8wk ,再继续观察 8wk。结果 :抗人白细胞介素 8单克隆抗体乳膏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总有效率为 6 7% ,局部刺激发生率为 4 % ,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抗人白细胞介素 8单克隆抗体乳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3(IL-13)基因多态性对哮喘患儿Ig E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173例哮喘患儿及56例健康儿童的IL-4和IL-13基因限制性长度片段,及不同基因型患儿Ig E的表达水平。结果:哮喘患儿IL-4基因-589位点基因多态性和等位基因与健康对照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儿IL-13基因+1923位点基因多态性和等位基因与健康对照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4基因-589和IL-13基因+1923位点T等位基因患儿Ig E水平显著高于C等位基因患儿(P<0.01)。结论:哮喘患儿IL-13基因多态性与健康儿童不同,IL-4基因-589位点和IL-13基因+1923T等位基因是导致哮喘患儿Ig E水平升高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小儿支气管哮喘采用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对其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82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并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予以氯雷他定和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并对两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后C反应蛋白、嗜酸性粒细胞、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3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C反应蛋白与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C反应蛋白与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治疗C反应蛋白与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3水平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3水平均有一定改善,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3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采用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6.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经过体外将正常T细胞进行基因修饰后,再回输入患者体内,以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依赖性方式识别肿瘤细胞并进行杀伤。自2017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诺华及Kite公司两款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产品上市以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在全球展开蓬勃发展。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7(IL-7)、白细胞介素-15(IL-15)、白细胞介素-21(IL-21)等细胞因子可促使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在体外有效增殖。本文主要对白细胞介素-7及白细胞介素-15进行阐述,探讨其作用机理以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布特布他林对哮喘急性期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某科室2014年32月~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期哮喘患者75例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所有纳入病例均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单独用药,观察组给予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变化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均有所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72.9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特布他林可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改善哮喘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叶鑫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6):2243-2244
哮喘患儿常有外周血白细胞介素变化,布地奈德对该病具有较好治疗效果。本研究通过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哮喘息儿外周血IL-12和IL-13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并以健康儿童作对照,探讨其外周血Th1/Th2型细胞因子失衡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34例(A组)和健康人25例(B组)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外周血IgE水平,并分析CD4+CD25+T淋巴细胞与外周血IgE及IL-10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A组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B组[(5.90±1.10)%vs.(7.13±1.48)%](P<0.05),且与血IL-10呈正相关,与IgE呈负相关(P<0.05).结论 CD4+CD25+T淋巴细胞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高表达,与IL-10及IgE有一定的相关性,是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的重要T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20.
张宇  沈贞姬  禹雪 《北方药学》2015,(6):187-187
目的:探讨研究白三烯B4和白细胞介素-5水平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关系。方法:以2014年2~6月作为研究阶段,收集我中心收取的哮喘患儿诱导痰液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通过临床确诊,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于我中心进行健康体检并排除哮喘疾病的健康儿童痰液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对照组。两组儿童诱导痰液进行白三烯B4和白细胞介素-5水平的检测。结果:观察组诱导痰液白三烯B4检测均值(30.9±1.5)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诱导痰液白细胞介素-5检测均值(77.1±2.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三烯B4、白细胞介素-5的测定能够为儿童哮喘的诊断提供可靠的数据,可作为评价疾病严重程度与药物疗效的灵敏性指标,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