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从医职业心理准备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792名临床医学专业新生,就医学生的人文素质要求、对病人的尊重、与病人的关系、择业原因、职业风险、工作责任等项目进行调查.结果 95%的学生选择医学生应该有“较高”及“非常高”的人文素质;96%的选择对病人“较尊重”和“特别尊重”;86%的选择与病人的关系“高于一般关系”和“生命之托关系”;72%的学生因为“职业神圣”而择业;98%的认为医学职业有风险和高风险;95%的认为工作责任较大和重大;认为“较辛苦”和“很辛苦”者占88%;仅6%的学生认为“收入大于付出”.结论 大多数学生对从医职业在人文素质、工作责任、职业风险、与病人的关系以及对病人的尊重等方面均有比较充分的心理准备,少数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心理准备不足,增加这些方面的教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认识,是医学教育所需,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学生对精神医学的态度。方法采用包含22个条目的问卷对419名精神医学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绝大多数医学生对精神医学持有正向的、积极的态度,但是,医学生特别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精神医学的认识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结论对医学生加强精神医学的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学习投入与专业认同的情况。方法采用乌得勒支学习投入量表和职业认同量表,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195名医学生进行调查,同时选取该校99名非医学生作为对照。结果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专业课程与非专业课程学习投入较预防医学与医学检验、护理学专业学生高,专业认同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最强,预防医学与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最弱。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较研究生专业课程学习投入多,专业认同强。医学不同专业、不同学历学生,其学习投入与专业认同呈正相关。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学习投入与专业认同总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医学生学习投入的“奉献”度高,职业认同的“把握感、有意义感、自我效力感和自己决定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专业认同越强,学习投入越多,但学生总体学习投入不多。医学生学习投入较多,专业认同稍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医学生高考志愿专业选择、学医兴趣及未来从医意愿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对917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调研.结果:选择学医的原因与职业价值取向、父母期望及家庭因素密切相关.从医意愿与医学专业是否为第一志愿、学业满意度、学医兴趣、所在年级密切相关.结论:维持和提高医学生在日渐繁重的专业学习任务下对所学...  相似文献   

5.
何坪  姚安贵  邓宇  刘彦  杨森评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0):1137-1139
目的了解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学生的全科医师职业趋向,评价两个专业的课程和培养模式对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构式问卷调查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02人、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学生76人。了解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对全科医师工作环境和就业前景的认知、毕业后的职业选择等。结果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学生对全科医师的职业定位、工作认同优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结论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应采取全科医学方向进行培养,通过课程和培养模式改革来改变学生的职业趋向,引导学生树立服务基层、走向社区、扎根农村的全科医师职业理想。  相似文献   

6.
专业认知是学生培养专业情感及形成稳定专业思想的基础。医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认知程度,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业水平及职业能力,还将对整个医学的发展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及护理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医学生专业认知现状,并根据调查结果,建议进一步加强招生时的专业宣传、学生入学后的专业认知教育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促进学生对医学专业的准确认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成人高等教育医学专业中全科医学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全科医学的认知与态度。方法 对临床医学和全科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采用问卷调查。结果 两个不同专业的医学生对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要性、全科医学教育的适宜模式、全科医学教育课程类型的认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对医学生了解和认识全科医学具有重要作用。建议加强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 ,同时 ,开展专科层次的全科医学专业的成人医学教育 ,以完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 ,适应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郭政  程牛亮  王斌全  周芸 《中国医院》2007,11(10):76-77
GMER注重培养医学生医学专业知识、临床技能,以及医师职业精神、社会科学、健康经济学、医学信息管理和人际交流技巧等,山西医科大学以GMER及其评价方法为出发点,对医学教育进行全面改革,将GMER七大领域要求融入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了临床教学模拟医院,通过改善教学条件,优化课程结构,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进行全方位调整,强化素质培养;改革管理体制,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与运行机制,使之成为施行GMER的良好基地.临床教学模拟医院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临床操作能力为目的,融入职业素质训练,强化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推广GMER教育理念,最终使学生逐步完成医学基础课向临床实践、单向技能向综合能力、模式化思维向集成创新思维、临床医学生向职业医生的转换,更好地完成临床医学教学任务,促进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与世界医学教育接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不同专业医学生对医院感染控制与职业防护课程的教学需求,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为改进课程教学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课程考试结束后对320名临床医学、医学技术和护理学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学生选修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学习职业防护知识;超过80.0%的学生认为有课程设置的必要,超过50.0%的学生认为应该设置为必修课;护理学、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多数认为课程应该设置在第二学年,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多数选择设置在第三学年;部分被调查学生认为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时数,课程教师配备及课程教材均有待改进。结论不同专业医学生对课程教学需求有差异,应该根据不同教学对象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加强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编写国家规范教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当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视域下的医学生职业精神校内培养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 选取山东省高等医学院校716名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总体统计.结果 医学生对医师职业精神和生命价值观、医患关系、医疗纠纷、医疗保险及医患利益冲突有着较为良好的认知,但是仍有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处于实习期的学生表现尤为突出.结论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视域下的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要注重系统性、科学性,要强化实践性、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相关知识的认知和需求,为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医学人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运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以齐齐哈尔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和精神卫生专业本科生(四年级、五年制)作为抽样调查对象,调查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认识和需求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222份,回收有效问卷222份,有效回收率100%,调查结果显示,222名学生中,只有50人(22.5%)在开设全科医学概论之前听说过全科医学;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全科医学的需求不同,对学习全科医学的必要性、开设全科医学课程和全科医学实践课的必要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需求高于精神卫生专业的学生;对全科医学教育的必要性,精神卫生专业学生的需求高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通过全科医学的学习,学生对全科医学的学科性质、全科医学的定义、全科医生的角色、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以及全科医疗在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P<0.05)。结论大多数医学生毕业后愿意从事全科医学专业,认为有必要接受全科医学教育。为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医学人才,医学院校应该开展多渠道的全科医学教育,这对于发展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视域下的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应着眼于医学职业认知、医学职业归属感以及职业道德选择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其中,医学职业的人学认知教育构成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起点;医学职业归属感教育形成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核心;医学职业道德选择能力培养是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八年制医学生人格特征的临床医学个性化教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临床专科实习阶段要学习临床技能和团队合作。我们应用艾森克个性量表(Eysenck personal questionaire,EPQ)对北京大学医学部59名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的人格特性存在差异。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始终贯穿着人格教育,使医学生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我们建议,教师在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使用个性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医务人员的职业操守是衡量其对职业的一种态度和情感。从职业操守的内涵出发,探讨了从医储备期医学生职业操守构建的现实意义,指出了医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全面系统地渗透到医学生培养的各个阶段,应该通过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在校期间的职业操守的培养;社会实践实习阶段医学伦理职业操守的养成等有效途径构建医学伦理职业操守,有针对性地提高医学生的医德修养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简称疫情)防控期间医务人员的职业行为, 分析医学生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志和职业素养现状, 为进一步优化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的培育路径提供参考。方法采取质性研究方法, 于2021年3至5月, 对北京市某高等医学院校2018~2020级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儿科学以及护理学4个专业的60名本科生进行半结构化的个人深入访谈, 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定性资料分析。结果共归纳提取出4个主题:疫情防控期间, 在职业认知方面, 大多数医学生的医师职业精神认知水平不高;在职业情感方面, 多数医学生认为医生职业崇高且大多数医学生职业认同感较强;在职业意志方面, 大多数医学生认为未来医生职业的发展前景较好且从医志向较为明确;在职业素养方面, 大部分医学生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难以结合。结论医学院校应重视医师职业精神教育, 强化医学生的职业认知;应进一步传承时代榜样力量, 丰富医学生的职业情感, 引导医学生明确学医初衷, 坚定职业意志;医学生应锻炼自身临床实践能力, 努力提升职业素养, 为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医学生生源及择业意愿对于医学卫生人才的质量与供给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多阶段抽样方法,对全国15所高等院校6 129名临床医学、护理学与预防医学等专业的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45.5%的医学生目前所学专业不是其第一报考志愿,并且该比例在预防医学与护理学专业学生中分别高达73.1%和70.9%,同时预防医学与护理学专业学生在毕业后不愿从事所学专业的比例也较高,分别为21.0%和39.3%,说明此两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第一志愿录取的比例为75.0%,毕业后希望专业对口就业的比例高达90.0%,而现实中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较低.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调查结果对于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招生和专业设置等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和实践性的医德养成教育,应该使从医人员和医学生清醒而明确地认识并把握医德对人类健康生活的社会作用以及医德的基本要求、医学目的内涵、始终坚持慎独、加强医德修养、树立医学理性精神等问题.明晰医学理性精神的基本要素、惰性因素和医学应当与医学理性精神相统一的现实命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医学职业需求为目标,研究高职医学生职业素质状况、存在问题及有效对策。方法:自制职业素质情境问卷,随机选取506名高职医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赋值统计分析。结果:学生总体素质较好,从医目的、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细心耐心等方面存在不足,一些人满足现状、缺乏进取。结论:诚实守信、吃苦耐劳是医学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激发学习热情和进取精神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医学职业操守是从医人员所应遵循的道德底线和行业规范。针对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医德教育过程中,教育目标制定不合理、课程设置不平衡、教育主体认识不够、社会环境和个别从教医师不良行为的负面影响等问题,提出培养医学生医学伦理操守需要:增强医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人文品质;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医学生职业操守培养;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发挥组织文化的育人功能;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和实践性的医德养成教育,应该使从医人员和医学生清醒而明确地认识并把握医德对人类键康生活的社会作用以及医德的基本要求、医学目的内涵、始终坚持慎独、加强医德修养、树立医学理性精神等问题。明晰医学理性精神的基本要素、惰性因素和医学应当与医学理性精神相统一的现实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