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逆置交锁髓内钉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严重踝关节病变的疗效. 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11月应用逆置交锁髓内钉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12例踝关节病变患者;男9例,女3例;年龄25~68岁,平均47.2岁.创伤后踝关节骨性关节炎7例,严重类风湿踝关节炎3例,马蹄足内翻2例.手术距原发病时间5~25年,平均13.6年.通过体格检查、问卷调查、踝负重下摄片和美国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估. 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8.3个月(10~36个月)随访.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骨不连和感染等并发症.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融合时间17周(12~21周).最后一次随访结果显示:无疼痛8例,轻度疼痛4例.7例运动和日常生活不受影响,5例运动受影响但不影响日常生活.7例在任何路面行走不受影响,5例在不平整的路面行走困难,无一例患者明显跛行.根据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术前平均47.3分(40~57分),术后平均74.2分(50~87分). 结论逆置交锁髓内钉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是治疗严重踝关节病变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逆置交锁髓内钉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严重踝关节病变的疗效. 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11月应用逆置交锁髓内钉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12例踝关节病变患者;男9例,女3例;年龄25~68岁,平均47.2岁.创伤后踝关节骨性关节炎7例,严重类风湿踝关节炎3例,马蹄足内翻2例.手术距原发病时间5~25年,平均13.6年.通过体格检查、问卷调查、踝负重下摄片和美国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估. 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8.3个月(10~36个月)随访.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骨不连和感染等并发症.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融合时间17周(12~21周).最后一次随访结果显示:无疼痛8例,轻度疼痛4例.7例运动和日常生活不受影响,5例运动受影响但不影响日常生活.7例在任何路面行走不受影响,5例在不平整的路面行走困难,无一例患者明显跛行.根据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术前平均47.3分(40~57分),术后平均74.2分(50~87分). 结论逆置交锁髓内钉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是治疗严重踝关节病变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使用逆行髓内钉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终末期关节病的技术及初步疗效。[方法] 2016年6月—2019年7月对16例终末期关节病的患者使用逆行髓内钉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手术采用前侧入路或外侧入路,将患者胫距关节及距下关节软骨及部分软骨下骨彻底清除,用克氏针在软骨下骨钻孔,并临时固定,以维持恰当的后足力线,然后将腓骨自体骨粒植入骨间隙,自足底逆向置入交锁髓内钉固定。[结果] 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13~50个月,平均(31.40±9.20)个月。AOFAS踝-后足评分由术前(30.20±14.60)分,显著增加至末次随访时(71.30±23.70)分(P0.05);VAS评分由术前(7.40±2.20)分显著减少至末次随访时(1.60±0.50)分(P0.05)。影像方面,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平均融合时间(3.70±2.30)个月,融合率为100%。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后足力线良好。[结论]使用直形逆行髓内钉行TTC融合术可有效治疗终末期踝关节病合并后足畸形。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胫骨交锁髓内钉融合术治疗类风湿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6月至2011年10月,选择30例(30踝)类风湿踝关节炎患者,在关节镜下行普通胫骨交锁髓内钉踝关节融合手术。术后平均随访20个月(6~36个月),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分。结果手术前后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由术前平均54.3分(40~65分)提高到术后平均79.6分(61~89分)。术后无疼痛27例,轻度疼痛3例。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骨不连、骨延迟愈合和感染等并发症。所有患者踝后足对线良好,30踝均获骨性融合,融合率100%。结论关节镜下胫骨交锁髓内钉融合术可有效缓解踝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对患侧下肢活动、负重未见不良影响,是一种治疗类风湿踝关节炎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型后足融合髓内钉(HFN)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终末期踝关节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8-01采用锁定型后足融合髓内钉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的54例终末期踝关节病变。采用疼痛VAS评分、踝关节AOFAS评分、踝关节Kofoed评分、Maryland足部评分评价术前及术后随访时足踝关节功能及疼痛情况。结果5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43(12~72)个月。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均融合。术后1、6、24个月的疼痛VAS评分、踝关节AOFAS评分、踝关节Kofoed评分、Maryland足部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锁定型后足融合髓内钉行踝关节融合术可用于治疗各种严重终末期踝关节病变,在矫正畸形、减轻疼痛、重建踝部功能等方面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无头加压螺钉联合PHILOS钢板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胫距、距下关节严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11-02—2014-02采用经外踝截骨入路、无头加压螺钉联合PHILOS钢板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13例胫距、距下关节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有足踝部疼痛,功能受限。术后功能评价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协会(AOFAS)踝和后足评分系统。结果 1例失访,12例获得随访12~24个月,平均16.7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平均11.3(8~16)周达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患者关节疼痛完全缓解,无内固定失败及融合失败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所有患者踝关节疼痛均得到明显缓解,无行走痛,步态基本正常。术前AOFAS评分为(48.75±6.8)分,末次随访AOFAS评分为(83.5±8.4)分,术后AOFAS评分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90,P0.001)。2例出现足背外侧皮肤感觉减退,末次随访未恢复。结论经外踝截骨无头加压螺钉联合PHILOS钢板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固定强度可靠,融合率高,是临床治疗踝关节和距下关节严重关节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血友病足踝部病变围术期处理方法、术式选择及疗效。方法 1998年6月-2012年2月,收治血友病足踝部病变男性患者10例(12足)。年龄13~41岁,平均22.6岁。其中甲型血友病9例(11足),乙型血友病1例(1足)。单足受累8例,双足2例;左侧3足,右侧9足。病程5~84个月,平均32.2个月。术前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为(43.2±21.1)分,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量表)评分总分为(45.4±20.0)分。入院后给予凝血因子2 000~3 500 U行预试验,围术期行凝血因子替代方案治疗。行踝关节融合术4例(4足),单纯跟腱延长/肌腱转移术7例(8足);其中1例左足行单纯跟腱延长术,右足行踝关节融合术。结果手术时间65~265 min,平均141.1 min;除1例术中出血400 mL、术中回输200 mL自体血外,其余患者出血量均<50 mL,围术期均未输血。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4年3个月,中位时间22个月。行踝关节融合术患者末次随访时X线片检查示踝关节完全融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分别为(78.8±14.7)分和(75.8±14.5)分,SF-36量表评分总分分别为(76.6±13.1)分和(75.5±13.2)分,两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血友病足踝部病变患者,手术治疗可以缓解足踝部疼痛,改善功能。术前行凝血因子预试验,围手术期行凝血因子替代方案,可降低术后大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逆行交锁髓内钉用于胫距、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关节融合的效果。[方法]应用关节间隙植骨融合加钛合金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胫距及距下关节退变18例,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龄42—69岁,平均57.5岁。9例伴踩外翻,2例伴马蹄内翻。手术距原发创伤的时间5-13年,平均7.6年。手术取部分远端腓骨植入关节间隙,自跟骨向胫骨逆行置钉并常规作近、远端锁钉。术前、术后对患者行AOFAS评分,并通过影像评价植骨融合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2个月,平均13.5个月。术后切口愈合均正常,恢复负重的时间9—16周,平均13.6周。手术后1名患者出现腔隙性脑梗塞。1人(5%)于平地行走时中度疼痛;2人(11%)于崎岖路面上行走时出现轻-中度疼痛;1人(5%)站立时轻度疼痛。14人(79%)无疼痛。手术前后患者的AOFAS平均评分分别为43.5分(40-52分)和69分(56—84分)。13人(72%)植骨完全融合,时间12~48周,平均16.8周;3人(17%)不完全融合;2人(11%)未融合。[结论]植骨融合加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是治疗胫距、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外踝入路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踝关节合并距下关节严重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外踝入路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踝关节合并距下关节严重关节炎18例。结果 18例术后均获随访5-36个月,平均20个月。X线片显示踝关节及距下关节获得骨融合,未见神经血管损伤、感染、骨不连、骨质及内固定物外露等并发症。AOFAS评分从术前平均45(40-53)分提高到术后的76(70~89)分。结论经外踝入路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是临床治疗踝关节和距下关节严重关节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能有效缓解踝与后足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联合小切口下全螺纹无头加压螺钉行胫-距-跟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6年12月,对36例(36足)踝关节疾病患者采用联合前踝正中纵切口及外踝跗骨窦小切口下2枚全螺纹无头加压螺钉加压固定行胫-距-跟融合术治疗。男14例,女22例;年龄18~76岁,平均53.8岁。左足19例,右足17例。距骨塌陷性坏死21例,创伤性关节炎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结核感染(非活动性)2例,距骨缺如1例, Charcot关节病1例,踝及距下关节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例。术前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为(53.7±2.5)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5.9±0.2)分。记录手术时间、术后患者切口愈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X线片及CT检查关节面是否达骨性融合,AOFAS评分和VAS评分评价关节功能及疼痛情况。结果手术时间33~82 min,平均49.8 min。术后3周1例(2.8%)发生切口皮肤感染,经清创、换药后痊愈;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35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12~29个月,平均18.5个月。影像学检查示均达骨性融合,融合时间8~15周,平均10.9周。术后1年,AOFAS评分为(84.7±0.6)分,VAS评分为(0.3±0.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596,P=0.000;t=30.393,P=0.000)。结论采用联合小切口下全螺纹无头加压螺钉固定行胫-距-跟融合术具有并发症少、术后融合率高等特点,是治疗踝关节终末期疾病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综述髓内钉胫距跟融合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处理及预防方法,旨在提高对胫距跟融合术并发症的认识。方法查阅近年髓内钉胫距跟融合术的相关文献,对其并发症相关内容进行综述分析。结果髓内钉胫距跟融合术的并发症可分为术中和术后两大类,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多种多样,针对不同并发症处理和预防方法也不同。结论髓内钉胫距跟融合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关节融合成功率,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需要严格的术前评估、熟练的手术技术来预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联合小切口下全螺纹无头加压螺钉行胫-距-跟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6年12月,对36例(36足)踝关节疾病患者采用联合前踝正中纵切口及外踝跗骨窦小切口下2枚全螺纹无头加压螺钉加压固定行胫-距-跟融合术治疗。男14例,女22例;年龄18~76岁,平均53.8岁。左足19例,右足17例。距骨塌陷性坏死21例,创伤性关节炎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结核感染(非活动性)2例,距骨缺如1例, Charcot关节病1例,踝及距下关节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例。术前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为(53.7±2.5)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5.9±0.2)分。记录手术时间、术后患者切口愈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X线片及CT检查关节面是否达骨性融合,AOFAS评分和VAS评分评价关节功能及疼痛情况。结果手术时间33~82 min,平均49.8 min。术后3周1例(2.8%)发生切口皮肤感染,经清创、换药后痊愈;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35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12~29个月,平均18.5个月。影像学检查示均达骨性融合,融合时间8~15周,平均10.9周。术后1年,AOFAS评分为(84.7±0.6)分,VAS评分为(0.3±0.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596,P=0.000;t=30.393,P=0.000)。结论采用联合小切口下全螺纹无头加压螺钉固定行胫-距-跟融合术具有并发症少、术后融合率高等特点,是治疗踝关节终末期疾病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6):1513-1515
[目的]探讨跟骨丘部重建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术后距下关节炎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采用跟骨丘部重建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21例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术后距下关节炎,疗效评定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22013年1月采用跟骨丘部重建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21例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术后距下关节炎,疗效评定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232个月,平均14.5个月,完全负重时间为术后332个月,平均14.5个月,完全负重时间为术后36个月。术前患肢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406个月。术前患肢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4055分,平均(46.6±4.2)分,视觉模拟评分(VAS)755分,平均(46.6±4.2)分,视觉模拟评分(VAS)79分,平均(7.9±0.7)分。术后患肢AOFAS评分709分,平均(7.9±0.7)分。术后患肢AOFAS评分7090分,平均(82.6±5.2)分,VAS评分090分,平均(82.6±5.2)分,VAS评分04分,平均(2.1±1.3)分。术前与术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跟骨丘部重建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术后距下关节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踝后经跟腱正中入路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的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从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123例踝关节合并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其中13例因踝周软组织条件不佳而选用踝关节后方入路胫距、距下关节清理、植骨、4.5 mm干骺端锁定钢板内固定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其中男9例,女4例,平均年龄47.8岁(30~65岁);平均病程7年(1~15年)。术后定期随访复查X线片以明确骨愈合情况,并采用直观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术后疼痛改善情况,美国骨科足踝外科(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关节与后足评分及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分评估恢复效果,并记录相关并发症。结果术后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未见感染、皮肤坏死等软组织并发症。11例获得最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12~36个月)。随访复查X线片示术后平均12周融合端骨性愈合(10~15周)。末次随访时,AOFAS踝与后足评分及SF-36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疼痛症状明显缓解。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失效、融合失败等并发症,2例患者术后出现距舟关节骨关节炎,伴轻度疼痛,口服药物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经踝后正中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行胫距跟关节融合安全、有效,特别适合于踝周软组织条件不佳的病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交锁髓内钉和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按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交锁髓内钉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50例)和锁定钢板组(采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50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部分负重行走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Johner-Wruhs评分、踝关节活动度、AOFAS踝-后足评分。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5(12.26±5.63)个月。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交锁髓内钉组均少(短)于锁定钢板组(P<0.01)。骨折愈合时间:交锁髓内钉组短于锁定钢板组(P<0.01)。术后部分负重行走时间:交锁髓内钉组早于锁定钢板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交锁髓内钉组低于锁定钢板组(P<0.05)。术后12个月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末次随访时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3、12个月AOFAS踝-后足评分:交锁髓内钉组均优于锁定钢板组(P<0.05)。结论 与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相比,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更符合力学原理,更利于骨折愈合,患者术后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胫骨远端骨折行阻挡钉结合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手术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15例胫骨远端骨折行阻挡钉结合交锁髓内钉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本组15例均获随访8~16个月,平均12个月。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75~98分,平均85.7分。未出现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内固定断裂、皮肤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阻挡钉结合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稳定、对局部软组织血供破坏小、骨折愈合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郝忠玉  裴萍  刘林  宋玉鑫 《中国骨伤》2017,30(6):518-520
目的 :探讨运用逆行带锁髓内针联合改良前路胫骨下段滑槽植骨融合术治疗终末期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1月至2016年4月,采用逆行带锁髓内针联合改良前路胫骨下段滑槽植骨融合术治疗22例保守治疗无效的终末期踝关节炎患者,其中男9例,女13例;年龄30~65岁,平均48.5岁。7例有明显足内翻畸形,15例外观大致正常。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并于术前及术后9个月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对其足踝关节功能和疼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6个月。伤口均Ⅰ级愈合,未出现伤口坏死或骨折不愈合,无早期并发症发生。本组患者手术时间80~120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量15~50 ml,平均30 ml;骨性愈合时间10~18周,平均14周。术后9个月随访时AOFAS评分(88.00±3.45)与术前(54.82±2.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优8例,良12例,可2例。术后9个月VAS评分(3.96±1.27)与术前(9.37±0.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逆行带锁髓内针联合改良前路胫骨下段滑槽植骨融合术治疗终末期踝关节炎,稳定可靠、创伤小、出血少、关节都得到融合,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可明显缓解疼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逆行静力交锁髓内钉治疗闭合性肱骨干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逆行静力交锁髓内钉治疗闭合性肱骨干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优点。方法采用肱骨交锁髓内钉逆行静力固定治疗闭合性肱骨干骨折21例,分析临床疗效。结果18例患者获得平均14.2个月随访,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个月,无骨折并发症,肩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根据Neer评定标准,得分88~100分,平均(94±4)分。结论逆行静力交锁髓内钉治疗闭合性肱骨干骨折具有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平面阻挡钉技术在胫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6月对12例胫骨干骨折进行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术中插入主钉后见正侧位复位欠佳,将主钉拔出,估算髓内钉通过髓腔所需直径,分别于冠状面和矢状面置入直径3. 0 mm Steinmann针,再次插入髓内钉主钉后得到满意复位。术后鼓励患者功能锻炼,定期随访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12例术后平均随访8. 7月(6~12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个月(3~6个月),患肢功能满意。膝关节功能按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系统评分(HSS评分) 92~98分,平均95. 3分。踝关节功能按美国足踝外科学会制定的功能评分89~97分,平均94. 4分。根据Johner-Wruhs评分评估患者膝、踝关节功能:优7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83. 3%。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应用双平面阻挡钉技术能辅助获得冠状位、矢状位双平面满意复位,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终末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终末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13例,采用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5个月。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6个月骨性愈合,平均4.5个月。术后患者踝关节稳定性显著提高,疼痛消失或明显缓解。患者AOFAS总评分由术前(42.38±4.52)分提升至末次随访时(81.35±3.12)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AOFAS髋关节评分标准,良11髋,可2髋,优良率为84.62%。结论:采用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终末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症状,纠正畸形,改善功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