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肝泡状棘球蚴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肝泡状棘球蚴病 (Alveolarechinococcosis ,A e .)是一种对人体危害极大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由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肝脏并不断增殖芽生 ,似癌样浸润扩散 ,造成肝组织不可逆的进行性损害。临床上具有慢性隐袭进行性的特点 ,常伴有肺及脑等重要器官转移。由于A e .具有一定的地区分布性 ,易于引起误诊 ,因此复习有关文献 ,提高A e .的全面认识 ,对临床诊治工作必将有所裨益。1 流行病学[1- 5]泡球蚴病主要流行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带。我国主要在西北地区流行。  多房棘球绦虫的主要终宿主是狐及狼等野生…  相似文献   

2.
肝棘球蚴病是一种由棘球属绦虫幼虫所致的人畜共患性疾病。我国主要致病绦虫类型为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分别引起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目前,棘球蚴病治疗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但对于部分就诊时已出现一种或多种并发症以及病灶侵及肝门、重要血管及胆管的复杂性棘球蚴病病例的治疗仍存在一定困难。本文根据近年来文献报道,结合临床经验,对复杂性肝棘球蚴病的外科治疗策略进行综述。[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11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棘球蚴病报告病例的相关信息。方法运用SPSS 16.0软件,对2011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棘球蚴病报告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1年我国棘球蚴病报告病例3 225例,其中,死亡病例1例,有效病例3 013例。发病居前3位的是新疆(41.5%,1 251/3013)、甘肃(16.9%,509/3 013)和青海(12.0%,363/3 013)。各年龄组均有发病,31~40岁组报告病例数所占比例最高(20.7%,625/3 013),男女病例之比为1:1.01。高发职业为农牧民。结论 2011年中国棘球蚴病网络直报病例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四川、内蒙古和西藏等7省(区),棘球蚴病在中国西部地区依然流行较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18-2019年全国棘球蚴病监测结果,为全国棘球蚴病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全国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终期评估数据库收集各流行省区(兵团)2018-2019年监测数据,对人群监测、终末宿主监测、中间宿主监测等相关数据资料采用SAS9.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8年人群棘球蚴病患病率为0.07%(214/294101),犬粪棘球绦虫抗原阳性率为2.31%(416/18024),家畜棘球蚴感染率为1.65%(855/51752),啮齿类动物棘球蚴感染率为1.03%(259/25048);2019年人群患病率为0.07%(571/797107),犬粪棘球绦虫抗原阳性率为1.12%(712/63363),家畜棘球蚴感染率为1.30%(1664/127599),啮齿类动物棘球蚴感染率为0.77%(478/62147)。结论2018-2019年全国棘球蚴病流行情况基本保持稳定,2016年至2019年全国监测点人群患病率、犬粪棘球绦虫抗原阳性率、家畜棘球蚴感染率和啮齿类动物棘球蚴感染率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分析79例肝棘球蚴病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为该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4-2017年在青海省人民医院行影像学检查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79例肝棘球蚴病患者病历资料,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9例肝棘球蚴病患者中,细粒棘球蚴病57例,多房棘球蚴病22例;细粒棘球蚴病患者中,单囊型21例,多子囊型16例,内囊塌陷型9例,实变型4例,钙化型7例。79例患者中,62例为常见影像学征象。单囊型细粒棘球蚴病表现为肝内囊性水样病灶,囊壁薄厚均匀、无强化;多子囊型表现为“囊中囊”、“玫瑰花瓣”、“轮辐征”等;当内囊塌陷分离时表现为“飘带征”、“双环征”等征象;囊壁钙化时呈弧线状、蛋壳状,囊内容物呈现絮状或者整个病灶钙化。多房棘球蚴病表现为肝内实性肿块,密度及信号不均匀,边缘不规则;病灶强化不明显,病灶内散在或者群簇状分布的“小囊泡”,常伴有钙化,整个病灶呈“地图样”外观。另外17例患者表现为复杂少见的影像征象;其中6例细粒棘球蚴病囊内含脂肪,影像表现为囊内单发或多发脂肪密度结节灶,CT值为-28~-84 HU;4例病灶破入胆管,邻近胆管密度增高,胆管壁增厚,周围胆管扩张;4例合并原发性肝癌,影像表现为肝内细粒或多房棘球蚴病合并实性强化肿块,增强呈“快进快出”表现;3例合并感染,影像学表现为囊壁明显增厚且强化明显,其中2例囊内见气体影,1例囊肿合并感染并侵及腹壁。结论 肝棘球蚴病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在临床工作中需认真分析,做好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肝泡型棘球蚴病—我们的认识:附1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泡型棘球蚴病(简称泡肝)是泡状棘球绦虫的蚴虫寄生于人体肝脏,在肝内不断增殖芽生,引起炎症、变性、坏死、液化导致肝功能损害,而引起一系列症状甚至死亡的寄生虫病,其主要呈外殖性芽生,似癌样浸润扩散造成肝组织不可逆的进行性损害,所以被称为恶性寄生虫病。我院自1965年至今经病理证实为泡肝者共113例,现将本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并对流行病学、病理变化、治疗和诊断进行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全国棘球蚴病非流行区报告病例的疫情分布状况及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治策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Microsoft Excel 2016软件对2017年全国棘球蚴病非流行区报告病例的地区分布、年龄、性别进行统计分析,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明确病例感染来源。结果 2017年全国棘球蚴病非流行区有1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57个县(市、区)共报告棘球蚴病病例61例,较2016年(59例)上升了3.39%。各年龄组均有发病,50~59岁组报告病例数所占比例最高,17例(27.87%),男女比例为40∶21。高发职业为农民。报告的61例棘球蚴病病例中,本地感染病例20例(32.79%),输入病例31例(50.82%),失访10例(16.39%),9个省(自治区)存在本地感染病例,11个省(直辖市)存在输入病例。结论我国可能存在棘球蚴病潜在流行区,非流行区应加强棘球蚴病疫情监测和管理,同时提高棘球蚴病疫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质量,为相关部门进行防治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疆伊犁河谷肝棘球蚴病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新疆伊犁河谷肝棘球蚴病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诊治方法。 方法 对 1993~ 2003年伊犁河谷多家医院经手术确诊并治疗的肝棘球蚴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共 2049例肝棘球蚴病患者 ,其中细粒棘球蚴病 1965例占 96% ,泡球蚴病 84例占 4%。所有病例经棘球蚴皮内过敏试验、B超、彩超、X线检查、X线断层照相术 (CT)、磁共振成像术 (MRI)、血清学免疫试验均可确诊。确诊病例经手术治疗2 034例占 99.2 %。其中 ,行肝叶切除术、肝棘球蚴外囊膜内完整切除术、肝棘球蚴囊肿外囊外切除术共 3 0 2例占 14.7% ,无术后复发及并发症。术后服药 (吡喹酮、阿苯达唑、阿苯达唑脂质体 ) 754例占 36.7% ,均有一定疗效。肝棘球蚴病流行病学特点是沿伊犁河谷流行、散布。患者均生活在农牧区 ,均有与牛、羊、狗密切接触史 ,当地各民族人群均有发病 ,女性 1 125例占 5 4%。25~49岁发病率较高为 982例占 48%。 1993-2003年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结论 肝棘球蚴病是新疆伊犁地区高发病、多发病 ,沿伊犁河谷流行、散布。应进一步加强病畜管理、改良手术治疗方法 ,积累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9.
10.
肝泡状棘球蚴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 HAE)是由多房棘球绦虫感染所致的一种寄生虫病,其发病率远低于细粒棘球蚴病,但泡状棘球蚴如同肿瘤呈浸润性、外生性生长,常向远处器官转移,所以有“虫癌”之称。患者就诊时,往往进入晚期阶段,手术切除机会少,对病人的健康危害严重。我国该病主要分布在西部牧区,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西部,与放牧时接触牧羊犬有关。仅新疆每年因患包虫病而接受手术者达2000人次以上,已成为农牧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严重地危害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1.
肝细粒棘球蚴病超声影象的病理基础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98例原发性肝细粒棘球蚴病人,149个肝包虫囊肿进行了超声影象学分型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超声分型基本上可反映肝细粒棘球蚴囊肿发展阶段的病理特征,可看出随着患者年龄增长,包虫囊肿有由Ⅰ型至Ⅴ型转化的趋势。组织学观察表明,这一转化过程伴随着细粒棘球蚴囊肿自身损伤的逐渐加重。反映了肝细粒棘球蚴囊肿发生、发展和衰亡的规律。结果还表明,在肝细粒棘球蚴病例中,活力基本正常、损伤和死亡的囊肿约各占1/3。上述结果可供肝细粒棘球蚴病化疗中评价疗效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肝棘球蚴病穿刺治疗中过敏性休克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肝棘球蚴病穿刺治疗中的过敏性休克是穿刺治疗长期列为禁忌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随着治疗病例的增多 ,过敏性休克实际发生率较低 ,穿刺治疗已被广泛接受 。由于肝棘球蚴囊肿穿刺中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较低而对其预防易被忽视 ,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后病情十分危险。为探讨其发生的原因 ,减少其发生 ,以及在其发生后得到及时正确治疗 ,作者将1998~2002年穿刺治疗中出现过敏性休克的5例棘球蚴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肝细粒棘球蚴病的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棘球蚴感染过程中,宿主的免疫应答机制十分复杂,免疫保护和免疫损伤并存。研究肝细粒棘球蚴免疫机制,将有助于阐明肝棘球蚴病的病理机制及调整恢复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为预防和治疗肝棘球蚴病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1905年,在青岛首次发现了中国第1例人体棘球蝴病,随后,1911年在北京的犬体内查到细粒棘球绦虫.新中国成立后,基本查清了中国棘球蚴病分布范围及流行程度,查治了数万名棘球蚴病现症患者,但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棘球蚴病分布范围广,流行因素十分复杂,流行区群众生活条件仍然较差,棘球蚴病感染普遍,部分地区患病情况仍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5.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2岁。因入本院前半月余发现全身皮肤黏膜黄染就诊于临夏州中心医院行上腹部增强CT示:符合肝左叶巨块型肝癌并门静脉癌栓形成。未行特殊处理,建议转院治疗,于2016年5月4日来本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无肝炎病史,少量饮酒。生于甘肃省积石山县,为牧区,家中饲养牛羊及犬类。入院查体:全身皮肤黏膜重度黄染,腹平坦,未见胃型及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腹肌柔软,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  相似文献   

16.
3126例肝细粒棘球蚴病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4年 7月~ 2 0 0 3年 5月本院共收治肝细粒棘球蚴病 (又称肝包虫病 ) 3 12 6例 ,作者针对肝棘球蚴囊肿的结构类型 ,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 3 12 6例 ,男性 1865例 ,女性 12 61例 ,年龄 6~ 77岁 ,平均 41.5岁。1.2 结构类型 单发单子囊型 172 6例 (5 5 .2 1% ) ,单发多子囊型 480例 (15 .3 6% ) ,多发单子囊型 3 83例 (12 .2 5 % ) ,多发多子囊型 165例 (5 .2 8% ) ,多间隔多房多子囊型 3 72例 (11.90% )。1.3 部位 肝棘球蚴囊肿位于肝右叶 2 2 17例 (70 .92 % ) ,肝左叶 …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四川省甘孜州棘球蚴病流行病学特点,为改进棘球蚴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SPSS19.0和Epi info3.5软件,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06-2011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棘球蚴病疫情数据和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11年累计报告病例8 939例,累计患病率818.7/10万,其中牧民占88.9%(7 949/8 939);全州18个县均有病例报告,病例分布乡镇占总乡镇的66.8%(217/325),以牧区和半农半牧区为主,石渠、色达2个牧业县报告病例占总病例数的84.3%(7 535/8 939);最小年龄1岁,最大99岁,平均年龄41岁,20-60年龄组占84.3%(7 534/8 939);男女性别比为1∶1.19,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2011年儿童血清学阳性率3.0%(126/4 231)及牲畜内脏棘球蚴病阳性率11.1%(496/4 465)较2007年4.2%(395/9 413)、13.9%(906/6 496)均有所下降(P<0.01),2011年犬粪抗原阳性率21.9%(3 532/16 099)与2007年阳性率21.8%(826/3 7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川省甘孜州的棘球蚴病流行依然严重,须进一步加大综合防控力度,以减轻和遏制棘球蚴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宁夏棘球蚴病监测结果及流行特点,于2020年采用B超影像学方法检查宁夏3个Ⅰ类流行区、9个Ⅱ类流行区、7个Ⅲ类流行区3岁以上常住人口的棘球蚴病患病情况,并对1年级和6年级学生进行筛查,采用ELISA检测犬棘球绦虫感染情况,采用剖检法和触检法观察牛、羊、鼠类的棘球蚴感染情况。结果显示,19个流行区共检查30 700人,检出率为0.09%(28/30 700)。Ⅰ、Ⅱ、Ⅲ类流行区的检出率分别为0.39%(12/3 046)、0 (0/9 938)、0.09%(16/17 716)。Ⅰ类流行区的西吉县和中宁县检出棘球蚴病患者,检出率分别为0.79%(8/1 013)和0.39%(4/1 033);Ⅲ类流行区的金凤区、海原县和平罗县检出棘球蚴病患者,检出率分别为0.25%(5/2 038)、0.20%(10/5 101)和0.02%(1/4 358)。病例以男性、50~59岁年龄组人群居多,分别占64.29%(18/28)、42.86%(12/28)。在19个流行区的57所小学共筛查儿童19 727名,未检出患棘球蚴病儿童;19个流行区共检测家犬粪便13 549份,犬粪棘球绦虫抗原阳性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的晚期肝泡型棘球蚴病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医院2006-2009年收治的25例无法根治性切除的肝泡型棘球蚴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了解其治疗方法和疗效。结果 25例肝泡型棘球蚴病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为41岁。其中单纯药物治疗[持续服用阿苯达唑15~20 mg/(kg.d)]12例,药物结合穿刺治疗11例,药物结合介入治疗2例。阿苯达唑治疗2周为一疗程,一般持续3个疗程。治疗后1~4年共有18人获随访。其中单纯药物治疗组有效2例,改善7例;药物结合穿刺治疗组有效2例,改善5例;药物结合介入治疗组2例均无效。结论持续服用阿苯达唑可作为非手术治疗肝泡型棘球蚴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450例肝及腹腔细粒棘球蚴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