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第3代Oxford单髁假体安放位置对人工单髁关节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9月—11月收治并符合标准的26例(26膝)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纳入研究,其中15例采用单柱型假体(单柱组)、11例采用双柱型假体(双柱组)行UKA。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骨关节炎Kellgren-Lawrence分级和术前美国特种医院(HSS)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功能评价采用HSS评分、美国西部Ontario与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评分(WOMAC)、牛津膝关节评分(OKS)和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KSS);组件安放位置评价采用Oxford单髁假体影像学评分,同时记录衬垫脱位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单柱组随访时间为24~27个月,平均26.2个月;双柱组随访时间为24~26个月,平均25.2个月。术后仅双柱组2例出现衬垫脱位。末次随访时,两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WOMAC评分、OKS评分、K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测量示两组股骨组件、胫骨组件以及总体组件影像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示,两组假体位置和术后关节功能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一定安全范围内,第3代Oxford单髁假体安放位置对UKA近期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治疗膝前内侧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使用Oxford Ⅲ UKA治疗符合诊断的膝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45例(47膝),所有患者均获随访。记录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伤口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及末次访时膝关节最大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牛津膝关节评分(Oxford knee score,OK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柯玛斯大学骨关节评分(western Ontario and MacMaster score,WOMAC评分),分析Oxford Ⅲ UKA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无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中平均失血量(95.8±17.5)mL;平均手术时间(83.8±12.1)min;伤口平均引流量为(154.3±32.5)mL。随访时间6~58个月,平均25.6个月,随访期间无假体松迹象、聚乙烯衬垫脱位及进展为外侧间室骨关节炎等出现,仅1例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疼痛。末次随访时膝关节ROM、OKS评分、HSS评分、WOMAC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前内侧骨关节炎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本体感觉存在等优点,近期疗效满意,但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背景:单髁关节置换术(UKA)常用于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OA)。由于膝外侧间室与内侧间室在解剖学和运动学方面均存在差异,外侧UKA被认为是一种技术难度上更具挑战性的手术。目的:比较膝关节外侧单髁关节置换术(LUKA)与膝关节内侧单髁关节置换术(MUKA)治疗膝关节单间室OA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接受UKA的2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Oxford 3活动平台MUKA 189例,LINK-Sled固定平台LUKA 76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等。通过HSS评分、OKS评分、WOMAC指数、FJS评分、膝关节ROM评估临床疗效。通过术后X线片测量影像学评估指标:胫骨假体内外翻角(TCVA)、胫骨假体后倾角(TCPSA)、股骨假体内外翻角(FCVA)、股骨假体屈曲角(FCPSA)。结果:随访时间为4~6年,平均(5.1±0.8)年。与MUKA相比,LUKA的手术时间长、术后引流量少、术后第1日的患肢肿胀程度轻以及膝关节活动度大(P<0.05),两组的术后下地时间、住院天数、手术出血量、术后第3日的患肢肿胀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与末次随访的HSS评分、OKS评分、WOMAC及FJ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TCVA、TCPSA、FCVA、FCPS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未见假体无菌性松动、下沉等。MUKA组术后发生衬垫滑脱2例,下肢肌间静脉血栓2例,皮肤浅层感染1例;LUKA组出现1例膝内侧进展性OA,翻修采用MUKA。结论:LUKA技术要求更高,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手术技术,精准把握假体定位和屈伸间隙平衡,避免畸形矫正过度,可以获得与MUKA同样优良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翟凯  王冰  周珂  苗族康  郑舒  孙海宁 《骨科》2024,15(1):18-23
目的 探讨第3代Oxford假体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后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变化对膝关节功能及假体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94例(206膝)行内侧单髁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根据术前及术后后倾角变化差值进行分组:A组60例(63膝),后倾角增大>2°;B组101例(108膝),后倾角变化≤2°;C组33例(35膝),后倾角减小>2°。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OKS)及患膝关节屈伸活动度(ROM)评估膝关节功能。统计206膝术后并发症情况并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假体生存率。结果 三组术后均获得良好的膝关节功能。术前三组间HSS评分、OKS评分及ROM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三组间HSS、OK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HSS评分高于A、C两组,OKS评分低于A、C两组,而三组间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活动与固定平台两种假体在行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KA)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中的疗效。方法 将111例行UKA治疗的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根据使用假体的不同分为活动平台组(采用Oxford活动平台假体治疗,63例)和固定平台组(采用ZUK固定平台假体治疗,4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膝关节屈曲活动度(ROM)、疼痛VAS评分、KSS评分、髋膝踝角(HKA)。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年。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疼痛VAS评分、KSS评分、膝关节屈曲ROM:两组术后2年均优于术后1周(P <0.001),术后1周、2年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术后1周HKA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KA差值(术后1周-术前)活动平台组大于固定平台组(P <0.05)。结论 UKA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在严格把握适应证和规范手术操作的前提下,活动与固定平台两种假体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活动平台在恢复下肢力线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髌股关节软骨退变程度对内侧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短期疗效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因前内侧骨关节炎行内侧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或全膝关节置换术的75例患者资料,依据术中探查髌股关节软骨退变情况分为无退变单髁组(无退变组)、内侧退变单髁组(内侧退变组)、内外退变单髁组(内外退变组)和内外退变全膝组(全膝组)。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比4组患者术前术后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OK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并记录终末随访时有无假体松动、脱位、力线改变等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6±10)个月。4组患者术后OKS评分、HSS评分、WOMAC评分较术前均有改善(F=18.555,P<0.001;F=5.867,P=0.001;F=22.671,P<0.001);术前术后OKS、HSS、WOMAC评分差值,无退变组与内侧退变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内外退变组与无退变组、内侧退变组相比,功能改善程度稍差(均为P<0.05),内外退变组与全膝组之间OKS、HSS、WOMAC评分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所有病例于末次随访时无假体松动、脱位、力线改变。 结论内侧髌股关节软骨退变对内侧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后疗效影响不大,但面对外侧髌股关节软骨退变时则需慎重,此时选择单髁或是全膝,需个性化考虑。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的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中西医结合骨科收治的124例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患者,均采用UKA治疗。64例患者使用第2代LINK固定平台Sled假体(固定平台组),其中男18例,女46例;年龄50~83岁,平均(66.2±7.7)岁。60例患者使用第4代Oxford活动平台假体(活动平台组),其中男10例,女50例;年龄53~82岁,平均(63.4±7.1)岁。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 KSS)、功能评分、机械股胫角(mechanical femorotibial angle, mFTA),术后胫骨假体内翻角、股骨假体外翻角以及胫骨假体后倾角。结果 随访时间28~44个月,平均(36.0±7.3)个月。术后两组均未出现感染、衬垫脱位、骨折、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无菌性松动等并发症。Sled假体UKA术后胫骨假体内翻明显大于Oxford...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Oxford单髁置换(UKA)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Oxford UKA治疗25例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26膝)。采用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2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16个月。术后患膝关节疼痛均明显缓解,关节活动度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术后2周、3个月、6个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周、3个月、6个月膝关节屈曲挛缩度数均较术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Oxford UKA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具有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5):1372-1377
[目的]比较单髁置换(UKA)与全膝置换(TKA)治疗老年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0年3月本院收治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43例,20例接受UKA治疗,23例接受TKA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膝关节屈曲活动度(ROM)、膝关节学会评分(KSS)、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及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术中平均出血量UKA组(193.00±41.81)ml,TKA组(347.83±93.52)ml(P<0.05),TKA组术后5例患者输血,UKA组术后无患者输血(P<0.05)。UKA组术后屈膝到90°所用时间为(3.15±0.75)d,TKA组为(5.83±0.72)d(P<0.05)。术后早期无感染、深静脉血栓发生。患者均获得2年以上随访(平均26.5个月),UKA组术前与末次随访ROM、KSS评分和VA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KA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末次随访时UKA组与TKA组间ROM、KSS评分和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随访期间无假体松动、关节翻修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对于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UKA与TKA均能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近期疗效无显著差异。UKA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良好等优点,但是长期效果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MAKO机器人辅助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KA)与牛津(Oxford)UKA的学习曲线之间的差异。方法病例纳入标准为符合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指征且行MAKO机器人或牛津单髁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关节外科用MAKO机器人和牛津单髁膝关节假体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病变患者共46例(60膝),其中:MAKO组10例(15膝),牛津组36例(45膝)。分析术前和术后的假体位置参数,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KSS)、手术时间等,并且比较两组患者学习曲线期间上述参数的差异,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方差不齐时选择秩和检验。结果所有46例(60膝)患者UKA均顺利完成,均完成术后随访。MAKO和牛津组学习曲线期间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37.3±15.8)min和(106.5±18.9)min,且MAKO组牛津组;MAKO组股骨和胫骨假体植入误差值低于牛津组。两组学习曲线期间患者的术后3个月的KSS评分变化差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UKA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有效可行的方法,不论是MAKO辅助UKA还是传统牛津UKA,均需要一定的学习曲线。在学习曲线期间MAKO辅助UKA术后假体植入误差值低于传统牛津UKA组,但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牛津UKA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单髁关节置换术(UKA)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老年女性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7例老年女性内侧间室KOA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TKA组(44例)和UKA组(43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屈曲90°所需时间及住院时间,测量膝关节活动度,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估膝关节疼痛情况,采用HSS评分评价患肢功能,采用OKS评分评价患者术后满意度。结果 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膝关节屈曲90°所需时间UKA组均少(短)于TKA组(P<0.05)。HSS评分和疼痛VAS评分两组术后1、3、12个月均优于术前(P<0.05),术后各时间段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屈曲活动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KS评分UKA组高于TKA组(P<0.01)。结论 UKA与TKA治疗KOA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但UKA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膝关节活动度恢复好,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12.
膝关节单髁置换的疗效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单髁置换术(UKA)治疗单间室膝骨性关节炎的中期疗效,探讨其疗效及评价方法.[方法]自2004年3月~2006年9月22例(22膝)单间室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UKA,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34个月(14~49个月).疗效评定选用HSS、KSS、WOMAC评分,于术前及随访时分别进行评定.同时提出<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专用评分标准>(UKA专用评分)进行术后评定.[结果]术后22例患者患膝关节疼痛明显缓解,关节活动度改善,生活质量提高.HSS、KSS、WOMAC评分术前及随访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时UKA专用评分平均87.2分,优15膝,良7膝,无可或差.UKA专用评分与HSS、KSS、WOMAC评分标准在同一患者得所结果紧密相关(r值分别为:0.892、0.921、0.914、-0.827).[结论]UKA是治疗单间室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中近期效果满意.<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专用评分标准>可综合评价UKA的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Oxford第三代单髁置换(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UKA)治疗膝内侧室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20年5月行单侧Oxford第三代UKA 1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临床及影像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42.42±6.26) min,术中出血量(33.40±9.67) ml。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8月,末次随访AKSS临床评分、功能评分、OK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影像方面,末次随访HKA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衬垫脱位、假体松动和下沉,以及膝关节外侧室Kellgren-Lawrence分级进展。[结论] Oxford第三代UKA治疗膝内侧室骨关节炎,具有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快速康复等优点,可获得满意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单间室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方法 将156例膝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UKA组(64例,采用UKA治疗)和TKA组(92例,采用TKA治疗)。记录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采用疼痛VAS评分、HSS评分评价膝关节疼痛和功能改善情况,术后3个月记录膝关节活动度和负重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术后第1、3天TKA组均显著低于UKA组(P<0.05)。总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输血率、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UKA组均少(低)于TKA组(P<0.05)。疼痛VAS评分:术后3 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S评分:术后3个月UKA组高于TKA组(P<0.01)。术后3个月,膝关节屈曲活动度UKA组大于TKA组(P<0.05),伸直活动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可全负重站立、正常行走,无需助行器辅助。结论 UKA和TKA治疗膝单间室骨关节炎均可获得显著效果,但UKA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更利于患者术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单室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 2010年12月收治的17例单室膝关节骨关节炎(X线片显示内侧单室膝关节骨关节炎为主)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30个月(12 ~48个月),疗效评估选用HSS、KSS、WOMAC评分.[结果]术后17例患者患膝关节疼痛明显缓解,关节活动度改善,生活质量提高.HSS、KSS、WOMAC评分术前及随访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选择适当的病例和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单髁置换术治疗单室膝关节骨关节炎近中期疗效满意,创伤小,术后关节活动度较全膝关节置换更大,关节功能更接近生理状态并为今后全膝关节置换留有余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术(UKA)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OA)术后人工关节被遗忘评分(FJS)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UKA治疗32例膝内侧间室OA患者。比较术后1、3、6个月的FJS评分、疼痛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HSS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评价FJS评分与VAS评分、膝关节ROM、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48个月。FJS评分、VAS评分、膝关节ROM及HSS评分术后3、6个月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FJS评分与VAS评分呈正相关(r=0.862,P 0.05),FJS评分与膝关节ROM呈负相关(r=-0.998,P 0.05),FJS评分与HSS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0.956,P0.05)。结论 UKA治疗膝内侧间室OA疗效较好,术后进行良好的镇痛和膝关节锻炼可使患者获得较好的膝关节本体感觉和较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联合关节镜与常规单髁置换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9月~2017年6月就诊本科准备行单髁置换术的患者83例(94膝),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联合组49膝行关节镜联合单髁置换术,常规组45膝行常规单髁置换术。记录围手术期资料,采用关节活动度(ROM),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西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指数(WOMAC),膝关节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临床效果。[结果]联合组有1膝镜下外侧间室局部软骨病变为Outerbridge IV级,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余82例(93膝)行单髁置换术。联合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12~45个月,平均(30.32±10.51)个月,与术前相比较,末次随访时两组ROM、KSS、WOMAC和VA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联合组ROM、WOMAC和VAS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K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关节感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结论]尽管关节镜联合单髁置换增加了手术时间,但能更准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并改进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膝关节单髁表面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UKA)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的主要方法之一,活动平台单髁假体(Oxford,Zimmer Biomet, USA)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单髁假体,已有超过40年的历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UKA的术后并发症包括聚乙烯衬垫脱位、衬垫磨损、假体无菌性松动、对侧间室退变、感染等[1]。但在临床中,早期股骨髁假体脱落较为罕见。目前,国内外鲜见相关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分析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19-03诊治的50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Ahlback 3、4期)。25例采用单髁置换术治疗(UKA组),25例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TKA组)。比较2组恢复直腿抬高时间、恢复屈膝90°时间,以及术后2周、3个月、12个月疼痛VA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5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6(12~24)个月。术后无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折、内衬脱位等并发症发生。UKA组恢复直腿抬高时间、恢复屈膝90°时间短于TKA组,术后2周时膝关节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疼痛VAS评分均优于TK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KA组与TKA组术后3个月、12个月膝关节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均可取得满意疗效,而单髁置换术创伤更小,患者术后康复更快,但适应证也更为严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膝单髁置换术(UKA)治疗外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中期临床疗效,并总结手术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12月采用UKA治疗的182例(186膝)外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膝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评估下肢力线和UKA股胫假体力线。末次随访时评估患者的牛津膝关节评分(OK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膝关节活动范围(ROM)及患者满意度。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63.9±15.3)个月(42~99个月)。切口平均长度(7.6±0.5)cm(6.5~9.0 cm)。平均手术时间(73.7±10.6)min(45~102 min)。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的OKS评分、HSS评分及膝关节ROM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01),患者满意度为94.1%。术后患者的下肢力线外翻较术前获得明显矫正(P<0.001)。X线及三维CT检查显示股骨假体外翻(0.9±4.7)°,后倾(30.4±9.2)°,内旋(-5.8±3.7)°。胫骨假体厚度为(9.8±1.2)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