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比较单支和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远期预后以及实施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血运重建对后者长期临床疗效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959例冠心病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其中单支病变组(single-vessel disease,SVD)362例,多支病变完全性血运重建组(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CR)291 例,多支病变不完全性血运重建组(in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IR)306例,对比分析3组患者PCI手术后2.5年随访结果. 结果 与CR组比较,IR组患者中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3支病变比例、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数量均高 (P<0.05) ,病变数目少而平均置入支架数多(P<0.05).SVD组冠状动脉病变平均狭窄程度重而植入支架长度和直径均小于另两组(P<0.05).IR组再发心绞痛(P<0.05)、再次血运重建比例(P<0.01)和MACE事件发生率(P<0.05)均显著高于另两组. 结论 通过行PCI术实现完全性血运重建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长期预后效果与单支病变者类似,优于不完全性血运重建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不完全血运重建与完全血运重建临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5年8月经北部战区总医院急诊绿色通道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的1 897例STEMI合并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MV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PCI策略将所有患者分为不完全血运重建组(n=1 538)与完全血运重建组(n=359)。主要观察终点为术后2年内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次要终点为1年和2年净不良临床事件。结果不完全血运重建组术后1年MACCE发生率为6.8%(104/1 538),高于完全血运组的3.9%(14/3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完全血运重建组术后2年MACCE发生率为9.0%(139/1 538)、全因死亡发生率为5.7%(88/1 538),高于完全血运组的5.6%(20/359)、3.1%(11/35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MVD的急诊STEMI患者,住院期间内完全血运重建策略可以显著改善其远期临床预后,降低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完全血运重建对伴发多支血管病变超高龄(>80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8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多支血管病变并入院接受PCI术治疗的80岁以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45例仅作罪犯血管血运重建,37例作完全血运重建.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特征、住院期间和1年随访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如全因死亡、心绞痛复发和心肌缺血再次血运重建等,以及对比剂肾病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伴高血压病、伴糖尿病、伴高脂血症、脑卒中史和既往PCI史无明显差异.完全血运重建组和罪犯血管血运重建组患者对比剂肾病发生率分别为8.1%(3/37)、13.3%(6/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7);MACE发生率分别为8.1%(3/37)、40.0%(1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其中心绞痛复发率分别为2.7%(1/37)、20.0%(9/45)(P=0.041).结论 伴发多支血管病变超高龄(>80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接受PCI术完全重建血运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碘克沙醇对单支及多支血管病变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及对比剂诱发的急性肾功能损伤(CI-AKI)差异。方法选取自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中国30个中心入选的3 042例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变血管支数不同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SV)组(n=2 618)与多支病变(MV)组(n=424)。主要研究终点为PCI术后72 h MACCE[包括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TLR)、卒中、支架内血栓、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及CI-AKI,次要终点为PCI后72 h至30 d的MACCE发生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 SV组患者PCI手术时间、水化总体积、碘克沙醇用药时间、碘克沙醇体积低于MV组,术后水化比例、术前及术后均水化比例高于MV组,两组比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变血管、病变分级、术前心肌梗塞溶栓血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比较:SV组MACCE、MI发生率低于MV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次要终点比较:SV组TLR发生率、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低于MV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碘克沙醇行PCI治疗后,MV患者住院期间的MACCE及MI发生率较SV患者增加,CI-AKI发生率无差异;术后72 h至30 d MV患者TLR及支架内血栓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脉病变支数对冠脉介入治疗术后1年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连续就诊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 702例,其中,单支病变患者1 731例,多支病变患者3 971例,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对比研究方法,找出与单支病变最匹配的1 731例多支病变患者进行对比研究。采取电话、再住院及信访调查,观察患者的临床特点、生化指标、介入手术资料对MACCE发生的影响。主要终点为介入治疗术后1年MACCE发生情况,包括全因死亡、再次心肌梗死、靶病变/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脑血管意外。结果两组患者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病变组心源性死亡发生21例,占1.2%,单支病变组心源性死亡发生10例,占0.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病变支数与冠脉介入治疗术后1年MACCE有关,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心源性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CTA衍生的斑块特征、无创CT血流储备分数(FFRCT)及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等参数与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血运重建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搜集稳定性冠心病患者104例(病变血管118支),均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且1个月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评估冠状动脉的斑块特征、最狭窄处管腔面积(MLA)、斑块负荷(PB)、重塑指数(RI)、低衰减斑块、正性重构、“餐巾环征”及斑点钙化;计算冠状动脉CTA衍生的FFRCT、测量病变冠状动脉周围脂肪FAI。根据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将患者分为PCI血运重建组和非血运重建组。比较分析两组间冠状动脉CTA衍生的病变解剖特征、血流动力学及病变周围炎症参数的关系。逻辑回归分析PCI血运重建与斑块特征、FFRCT、冠状动脉周围脂肪FAI等指标之间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参数预测PCI血运重建效能。结果 与非血运重建组相比,PB、冠状动脉周围脂肪FAI及低衰减斑块在PCI血运重建组明显更高,FFRCT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进行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血运重建术后1年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1995年6月-2004年9月接受PCI的2579例冠心病患者,其中完全性血运重建组2278例(88.3%),不完全性血运重建组301例,对比分析两组PCI术后1年的随访结果。结果不完全性血运重建组患者中3支血管病变、复杂B2/C型病变、完全闭塞病变的比例均高于完全性血运重建组(P〈0.01),术前靶血管狭窄程度亦较后者严重(P〈0.05);完全血运重建组PCI成功率明显高于不完全血运重建组(96.4%vs94.0%,P〈0.05)。对2426例患者进行了12个月的随访,总随访率为94.1%。两组造影复查率、造影复查再狭窄率无显著差异(56.4%vs55.3%,15.2%vs19.2%,P均〉0.05)。完全性血运重建组患者心绞痛复发率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不完全性血运重建组(5.7%vs9.2%,P〈0.05;21.2%vs31.6%,P〈0.01)。结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行介入完全性血运重建的患者1年长期临床疗效优于不完全性血运重建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左心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评价左心功能不全对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自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经冠脉造影明确诊断并行PCI的24 627例冠心病患者,按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分为左心功能不全组(LVEF<50%)2 182例和左心功能正常组(LVEF≥50%)22 445例,比较两组间的基线资料和PCI术后30 d及12个月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评估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对PCI术后30 d及12个月的MACCE事件发生率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30 d,左心功能不全组患者PCI的MACCE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左心功能正常组(2.4%比0.5%,P<0.01);术后12个月,左心功能不全组也高于左心功能正常组(6.6%比2.6%,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EF值<50%为MACCE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左心功能不全是PCI术后30 d及12个月发生MACCE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两种血运重建策略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冠脉多支血管病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血管内科自2006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收治的215例诊断为STEMI并给予支架植入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血运重建策略将患者分为完全性血运重建组(n=85)与不完全性血运重建组(n=130)。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不完全血运重建组MACE发生率为30.0%(39/130),显著高于完全血运重建组的14.1%(12/8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源性死亡、缺血驱动血运重建、再发心肌梗死、顽固性心绞痛及全部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完全血运重建组心力衰竭及全因死亡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不完全血运重建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性血运重建显著降低了STEMI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3年MACE发生风险,且显著减少了心力衰竭与全因死亡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老年女性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分析1995年8月~2004年11月行PCI治疗的354例多支病变老年女性(≥65岁)患者和247例非老年女性(<65岁)患者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围术期并发症和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老年组高血压病和脑血管病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患者(P<0.05)。两组介入治疗的病例成功率、靶病变成功率、手术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老年组成功PCI的332例患者随访12~96个月(56.0±19.0个月),无症状存活276例(83.1%),151例患者复查冠脉造影,24例(15.9%)发生再狭窄,总MACCE率12.7%(42/332);非老年组236例接受随访,无症状存活192例(81.4%),123例患者复查冠脉造影,17例(13.8%)发生再狭窄,总MACCE率11.0%(26/236),与老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CI治疗老年女性多支病变的成功率高,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长期临床疗效与非老年女性患者相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老年无保护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临床特征,分析老年无保护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ULMCA)介入治疗的临床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76例老年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并经随访6~24个月,观察心绞痛复发、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死亡和再次进行冠脉血运重建术等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①老年患者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糖尿病比非老年组多见,而非老年组吸烟、肥胖者高于老年组;②临床资料比较:左主干病变老年组中心绞痛发生率88.6%,心肌梗死发生率为65.7%,明显多于非老年组(P<0.05),同时老年组LVEF较非老年组更低(48.3%vs 60.6%)(P<0.05);③老年患者左主干病变合并多支血管病变为主(91.4%),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多位于左主干远端分叉处(55.7%);④老年ULMCA病变PCI术和CABG术,在住院期间的终点事件中,均无死亡及心肌梗死。随访发现,进行PCI或CABG治疗组的死亡率和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P<0.05)。但PCI组心绞痛复发率、血运重建率高于CABG组(P<0.05)。结论:老年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发生率略高,多伴发糖尿病、高血压,合并有多支血管病变,病情更严重,PCI治疗更复杂。经过选择的老年ULMCA支架置入术是可行和安全的,并可取得较好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1995~2005年实施PCI的4365例多支冠状动脉病变住院患者,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3833例(87.8%),稳定性心绞痛532例(12.2%)。ACS患者中发病30天内急性心肌梗死(AMI)1480例(38.6%)、不稳定心绞痛(UAP)2353例(61.4%)。评价PCI的成功率、合并症及住院期间的临床疗效。结果PCI的病例成功率为96.9%(4230/4365),靶病变成功率为98.8%(11185/11320)。住院期间病死率1.3%(全因死亡56例),术中病死率0.05%(2例),PCI相关并发症发生率7.2%(314/4365)。PCI术后存活出院患者心绞痛症状缓解率为96.2%(4147/4309),住院时间13±9天。结论PCI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成功率高,手术相关并发症和院内死亡率低,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刘庆 《武警医学》2016,27(10):990-993
 目的 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入院血浆尿酸(uric acid ,UA)水平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400例行急诊PCI的AMI患者按血浆UA水平的75%分位数分为高UA组和低UA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和超声检查资料、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及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MACE)的差异。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对近期预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应用Kaplan-Meier 法分析血浆UA水平对该类患者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400例中有101例在住院期间发生MACE,占25.25%;其中高UA组44例,占44.0%;低UA组57例,占19.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A>395 μmol/L、Killip分级>1、多支病变(≥两支冠状动脉病变)和LVEF<50%是AMI患者急诊PCI术后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AMI患者入院血浆UA水平与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独立相关,提示高UA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LMCA)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比较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这三种治疗方法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年1月~2009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保存完整的72例LMC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AG结果.根据左主干管径狭窄程度定50%~69%为Ⅰ级病变,70%~89%为Ⅱ级病变,90%~99%为Ⅲ级病变,100%完全闭塞为Ⅳ级病变.根据其他冠脉受累情况分为:单纯左主干组、左主干+1支组、左主干+2支组及左主干+3支组.2009年11月~12月对上述患者进行了随访,观察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进行冠脉血运重建术等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心绞痛复发情况.结果:①临床资料比较:左主干病变总的心绞痛发生率为83.3%,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肌梗死发生率为59.7%,LM并3支组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纯LM组射血分数明显高于LM并3支组(P<0.01)和LM并2支组(P<0.05);②.单纯左主干组6例(8.3%),左主干+1支组6例(8.3%),左主干+2支组11例(15.3%),左主干+3支组49例(68.1%).左主干Ⅰ级病变32例(44.4%),Ⅱ级病变21例(29.2%),Ⅲ级病变18例(25%),完全闭塞1例;③.近期疗效:药物治疗、PCI及CABG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远期疗效比较:血运重建组的死亡率和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P<0.05).PCI与药物治疗两组间的血运重建率没有差异(P>0.05),这两组的血运重建率明显高于CABG组(P<0.05).心绞痛复发的情况,PCI及CABG组与药物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过选择的无保护LMCA病变支架置入术是可行和安全的,并可取得较好近、远期疗效.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无论是PCI还是CABG对于左主干病变均比单纯药物治疗有延长寿命,减少远期终点事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治疗老年无保护左主干(unprotected left main artery,ULM)冠状动脉病变长期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 分析老年ULM病变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并随访置人DES 后远期主要心脏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al events,MACCE).结果 老年组冠状动脉病变SYNTAX评分更高(P=0.040),慢性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比例和合并2支病变以上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发生MACCE共21例,中青年组仅17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Log rank,P=0.034).两组远期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类似.合并2型糖尿病的老年ULM患者MACCE明显高于单纯老年ULM (Log rank,P=0.037).结论 老年ULM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DES治疗后远期疗效可以接受;2型糖尿病是老年ULM患者MACCE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绝经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病变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绝经女性患者10 746例,分为A组(绝经时间>5年,n=5 573)与B组(绝经时间≤5年,n=5 173)。记录随访期间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死亡、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出血事件等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A组随访30 d及1年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死亡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变血管支数、肾小球滤过率是影响A组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绝经时间>5年的女性患者行PCI治疗冠心病预后差于绝经时间≤5年的女性,病变血管支数、肾小球滤过率是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高龄冠心病患者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85岁冠心病患者21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PCI入路分为桡动脉组124例和股动脉组89例,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一般情况、并发症及主要不良心血管反应情况。结果桡动脉组在总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X线曝光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病变特征、介入情况、手术成功率、术后1年及术后2年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股动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穿刺时间长于股动脉组,术后卧床时间短于股动脉组(P<0.01);在更改介入途径上,桡动脉组比例高于股动脉组(P<0.01);股动脉组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桡动脉组(P<0.05),围术期出血例数多于桡动脉组(P<0.05)。结论超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PCI的远期疗效与经股动脉途径相似,其穿刺时间长,需更改介入治疗途径的比例高,但血管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测定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CRI)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药物洗脱支架对这些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临床远期预后的作用.方法 97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管腔内径减少>50%)中,516例合并肾功能不全(CRI组),457例肾功能正常(对照组).记录两组基础临床和造影情况,每例均接受PCI治疗和术后临床随访.结果 CRI组高龄、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但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CRI组冠状动脉复杂病变(C型)明显多于对照组.平均17个月随访结果显示,CRI组总病死率高于对照组(6.2%和3.3%,P<0.05).亚组分析显示,CRI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后病死率低于普通支架(4.1%和8.5%,P<0.05).结论 CRI患者通常冠状动脉病变严重,PCI后病死率明显增加,但药物洗脱支架较普通支架显著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完全血运重建策略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多支病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收治的发病时间在12 h以内行完全血运重建的131例STEMI多支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完全血运重建时机(非梗死相关血管重建时机)将研究对象进一步分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干预梗死相关血管后同台干预非梗死相关血管组(MV-PCI,n=21)、7 d内择期干预非梗死相关血管组(7 d stagedPCI,n=82)以及8~60 d择期干预非梗死相关血管组(60 d staged-PCI,n=28)。比较3组的主要研究终点,包括首次或二次PCI术后3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定义为包括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缺血驱动血运重建及心力衰竭的复合终点;次要研究终点,包括主要终点中各独立组份以及全因死亡、顽固性心绞痛及全部出血事件(BARC 1~5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3年的随访,MV-PCI组、7 d staged-PCI组与60 d staged-PCI组MACE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60 d staged-PCI组的MACE(7.1%比19.0%、20.7%)、缺血驱动血运重建(7.1%比19.0%、15.9%)及全部出血事件(BARC 1~5型)(0比4.8%、4.9%)的发生率在数值上显著低于MV-PCI组和7 d staged-PCI组,且60 d staged-PCI组MACE出现的时间明显晚于其他两组。结论对STEMI多支病变患者在急诊PCI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后8~60 d干预非梗死相关血管的完全血运重建策略有使MACE、缺血驱动血运重建及出血事件的发生风险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老年稳定性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1日至2018年2月1日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PCI术治疗的264例老年稳定性CHD患者临床资料。整理患者人口学资料、主要病史、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脂水平、血糖水平、心肌酶学检查及用药史。记录患者发生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研究截至2019年12月31日。对患者进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法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结果 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45 d,35例(13.3%)发生MACCE。HbA1c异常组患者发生MACCE时间短于正常组(Log-rank χ2=5.23,P=0.02)。多变量Cox回归分析表明HbA1c异常是PCI患者术后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 结论 HbA1c异常是老年稳定性CHD患者PCI术后远期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