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专业认证标准中"利益方"所涉及的学校教师、学生、用人单位和行业本身四个群体,开展了护理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要素的调查分析。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结果显示:最重要的人才培养目标、知识领域、基本能力、基本素质分别是身体心理目标、护理学专业知识、临床应用能力、专业素质。建议在专业认证背景下,护理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构建应注重教育观念更新、课程体系改革,强化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临床实践能力培养,重视职业态度目标表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以体验为主导的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为护理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综合运用头脑风暴法、专家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及实证研究等,对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的四大要素(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评价)进行探索。结果形成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确定适合以体验式学习方式的课程体系、探索了适用于护理学专业特色的体验式教学方法、尝试了多种考核评价方式,最终构建了以体验为主导的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结论从人才培养模式四要素(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评价)出发,构建了以体验式学习理念为主导,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为目标,以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的三阶段螺旋式上升型(认知、发展、成熟)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提高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质量,以专业认证为契机,培养符合我国护理专业质量认证标准的本科护生,探讨建立本科护生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模式。方法采用文献查阅法、走访调查法、专家咨询法与座谈等方法,以我校2017年护理专业认证为导向,建立本科护生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模式,对2014级学生进行具体实施。通过学生自评、带教教师评价、出科考试、认证专家评价等多种形式,评价"社区—医院—社区"实践教学模式的效果。结果构建以"社区—医院—社区"本科护生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模式,课间见习侧重对社区的基本了解,以义诊、健康教育、家庭访视为切入点,切实培养学生岗位胜任力,基本掌握护理操作、护患沟通技巧等。学生进入社区实习,安排实习两周,建立以社区功能科室为单位的毕业实习模式,培养社区护理基本工作能力。结论 "社区—医院—社区"本科护生社区护理实践模式能够系统培养本科生社区护理岗位胜任力,培养符合国家护理学专业认证标准的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4.
内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培养模式的改革得以实现 ,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则是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如何结合现代医学、现代护理学教学的特点 ,以培养合格护师为主线 ,对护理学专业本科九八级实施内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报道如下。一、护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奠定了课程的基础(一 )明确培养目标。护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理论与实践操作高度综合的应用学科 ,对护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符合改革创新和整体优化的要求。我校护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改革所确定的培养目标是 :…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专业认证是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有效手段.本文阐述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中有关基础医学教育教学要求的内涵和意义,提出重组教学内容,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启发式教学;优化基础医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科研五个方面的改革思路.以期保证护理专业通过认证,培养国际化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6.
从培养21世纪高级护理人才出发,分析国内外护理事业现状,明确社会的进步与医学护理事业的发展急需创新型护理人才。新世纪高级护理学专业应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护理学专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高等护理学专业应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的构建、培养途径、教学制度等方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成为从事预防、保健、临床和康复等工作的实用型高级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健康背景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和应用价值。方法以大健康理念为主要背景,立足于社会发展需求,对传统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其局限性进行分析,为大健康背景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发展提供思路和方向。结果在大健康背景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第一,明确护理人才培养目标,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第二,完善护理教学体系,拓展护理专业教学方向;第三,培养护理人才的实践能力,将教学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第四,融入大健康理念,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第五,建立以护理人才能力为基础的评价模式。结论以大健康理念为背景,从多方面构建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从而社会输送大量专业的、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提升整体护理质量,为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按照生命周期模式构建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教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内容体系建设项目计划"的要求,组织四所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学校,共同构建护理专业课教材.以生命周期和系统功能设置课程,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框架内,进行教材构建,编撰出版了<母婴护理学>、<儿童护理学>、<成人护理学>和<老年护理学>.  相似文献   

9.
高等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对高职高专护理学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行的整体改革,突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岗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提出了“突出技能、加强人文、强化口语、体现特色”的高等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护患沟通能力、护理英语口语能力,体现鲜明的护理学专业和中医药院校特色,使培养的护理人才符合整体护理的要求,满足21世纪人们对健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模式是当前医学院校推进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培养优秀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与发展趋势,介绍了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并结合辽宁医学院的实践,提出了在临床医学教育中构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模式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浅谈我院本科护理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 ,基础理论与实践操作高度综合的应用学科 ,对护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符合改革创新和整体优化的要求。我院本科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具备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能从事预防保健、临床和康复护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培养模式的改革得以实现 ,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则是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笔者现就我院本科护理学专业课程的设置 ,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几点改革建议。1 课程设置1.1 教学计划 我院教学计划 (见表 1)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订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方法 根据行业期待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具备从事临床护理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的护理管理、教学、科研能力的要求,制订专业培养目标,将学制由五年制改为四年制.构建新课程体系: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理念,减少专业基础课程比重,增加护理学专业课程比重,增设护理教育、研究等体现本科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建立选修课程群.注重实践教学安排,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淡化各门课程的完整性观念,注重课程的整体优化.结果 新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比例合理.课程编排循序渐进,保证了课程体系的协调性.从课程设置着手,多个层面协调教学内容,较好地解决了授课内容重复、脱节的问题.结论 实践表明,新课程体系为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提供了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订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方法 根据行业期待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具备从事临床护理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的护理管理、教学、科研能力的要求,制订专业培养目标,将学制由五年制改为四年制.构建新课程体系: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理念,减少专业基础课程比重,增加护理学专业课程比重,增设护理教育、研究等体现本科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建立选修课程群.注重实践教学安排,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淡化各门课程的完整性观念,注重课程的整体优化.结果 新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比例合理.课程编排循序渐进,保证了课程体系的协调性.从课程设置着手,多个层面协调教学内容,较好地解决了授课内容重复、脱节的问题.结论 实践表明,新课程体系为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提供了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订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方法 根据行业期待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具备从事临床护理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的护理管理、教学、科研能力的要求,制订专业培养目标,将学制由五年制改为四年制.构建新课程体系: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理念,减少专业基础课程比重,增加护理学专业课程比重,增设护理教育、研究等体现本科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建立选修课程群.注重实践教学安排,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淡化各门课程的完整性观念,注重课程的整体优化.结果 新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比例合理.课程编排循序渐进,保证了课程体系的协调性.从课程设置着手,多个层面协调教学内容,较好地解决了授课内容重复、脱节的问题.结论 实践表明,新课程体系为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提供了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订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方法 根据行业期待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具备从事临床护理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的护理管理、教学、科研能力的要求,制订专业培养目标,将学制由五年制改为四年制.构建新课程体系: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理念,减少专业基础课程比重,增加护理学专业课程比重,增设护理教育、研究等体现本科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建立选修课程群.注重实践教学安排,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淡化各门课程的完整性观念,注重课程的整体优化.结果 新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比例合理.课程编排循序渐进,保证了课程体系的协调性.从课程设置着手,多个层面协调教学内容,较好地解决了授课内容重复、脱节的问题.结论 实践表明,新课程体系为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提供了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订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方法 根据行业期待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具备从事临床护理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的护理管理、教学、科研能力的要求,制订专业培养目标,将学制由五年制改为四年制.构建新课程体系: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理念,减少专业基础课程比重,增加护理学专业课程比重,增设护理教育、研究等体现本科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建立选修课程群.注重实践教学安排,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淡化各门课程的完整性观念,注重课程的整体优化.结果 新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比例合理.课程编排循序渐进,保证了课程体系的协调性.从课程设置着手,多个层面协调教学内容,较好地解决了授课内容重复、脱节的问题.结论 实践表明,新课程体系为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提供了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订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方法 根据行业期待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具备从事临床护理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的护理管理、教学、科研能力的要求,制订专业培养目标,将学制由五年制改为四年制.构建新课程体系: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理念,减少专业基础课程比重,增加护理学专业课程比重,增设护理教育、研究等体现本科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建立选修课程群.注重实践教学安排,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淡化各门课程的完整性观念,注重课程的整体优化.结果 新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比例合理.课程编排循序渐进,保证了课程体系的协调性.从课程设置着手,多个层面协调教学内容,较好地解决了授课内容重复、脱节的问题.结论 实践表明,新课程体系为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提供了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订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方法 根据行业期待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具备从事临床护理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的护理管理、教学、科研能力的要求,制订专业培养目标,将学制由五年制改为四年制.构建新课程体系: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理念,减少专业基础课程比重,增加护理学专业课程比重,增设护理教育、研究等体现本科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建立选修课程群.注重实践教学安排,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淡化各门课程的完整性观念,注重课程的整体优化.结果 新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比例合理.课程编排循序渐进,保证了课程体系的协调性.从课程设置着手,多个层面协调教学内容,较好地解决了授课内容重复、脱节的问题.结论 实践表明,新课程体系为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提供了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校院"双主体"模式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实现地方高职高专院校应用型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护理专业高专2016级在读学生98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人。对照组进行常规教学,研究组实施"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结果研究组学生学习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学生护理学基础课程的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专业实施"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能显著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更加凸显,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契合度不断增强,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订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方法 根据行业期待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具备从事临床护理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的护理管理、教学、科研能力的要求,制订专业培养目标,将学制由五年制改为四年制.构建新课程体系: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理念,减少专业基础课程比重,增加护理学专业课程比重,增设护理教育、研究等体现本科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建立选修课程群.注重实践教学安排,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淡化各门课程的完整性观念,注重课程的整体优化.结果 新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比例合理.课程编排循序渐进,保证了课程体系的协调性.从课程设置着手,多个层面协调教学内容,较好地解决了授课内容重复、脱节的问题.结论 实践表明,新课程体系为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提供了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