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医学人文课程,不仅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客观需要,更是培养满足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内容选择过程中,应从提升高职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角度出发,选取具有代表性、经典性和价值永恒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施过程中,应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和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相结合,推进“线上+线下”相融合教学改革,发挥第二课堂的积极作用,提升高职医学生职业素养,使其进一步坚定民族文化自信,自觉肩负起医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医学生人文教育是新时代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对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神、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维、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医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资源。医学院校推进医学生人文教育应该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医学生人文教育中的育人价值,增强医学生专业情怀、培养医学生共情能力、提升医学生道德修养。同时,要突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生人文教育的难点,通过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平台、优化融合机制,营造环境氛围等,不断提升医学生人文教育实效,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医学专业人才,服务健康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有重要意义,而医学生人文素养关系到医学事业的良性发展和全人类的健康状况。以安徽省4所医学类高等院校为例,通过个别访谈和问卷调查方式,全面了解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认知态度和优秀传统文化在医学类院校的传承情况。结果发现,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普遍不高,优秀传统文化校园传承现状堪忧,传承困境主要在于环境氛围、重视程度和传承力量等方面。可以从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协同推广等方面对优秀传统文化校园传承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居禧 《现代医学》2023,(S1):86-89
中医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对医学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剖析新时代下中国医学技术发展与医学生职业素养失调的现象,分析传统中医药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方面的重要性。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素养、人文素养、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更进一步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梳理支持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政策,发现现阶段我国大力提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中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医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与价值观相契合,中医院校应抓住这个机会,将两者有机结合,利用优秀中医文化拓展中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培养医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6.
医学生未来职业的特殊性决定其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基本内涵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同根同源,一脉相承。按照新时期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现阶段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基本目标,阐释两者融会贯通的历史渊源和思想内涵,探讨两者融合发展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理念。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固本、铸魂、创新的融合之道,为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工作提供创新思维、理论依据和行动参考。  相似文献   

7.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新时期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应从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法治四个维度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质量。具体而言,要通过理想信念教育筑牢医学生人文素质之“魂”;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医学生人文素质之“本”;要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涵养医学生人文素质之“根”;要通过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夯实医学生人文素质之“基”。  相似文献   

8.
精湛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完善的人文情怀,是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基本职业要求,而当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不足,亟需引起社会各界及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医学院校应准确把握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基本内涵、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目标定位,在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中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西北医学教育》2017,(4):602-605
由孔子、子思、孟子、荀子等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和大师创作整理的儒家文化经典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组织医学生诵读演说儒家文化经典活动不仅能够使当代医学生更好地学习、感悟、体验、领会、把握儒家文化精神要旨,激起他们对儒家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提升他们的传统文化素质素养,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怀,培育他们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增强他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同时也可丰富活跃大学校园文化,深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提升本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仁和精诚"为核心的传统医德思想,体现了中华文化深邃的哲学思想、深切的人文关怀、高尚的道德情操。撷取中华传统医德之仁爱济世、勤勉慎独、求实不欺、天人合一等思想精髓,融入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对于培养医学生爱国为民的人文情怀、敬业精术的职业精神、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行、谦恭友善的处世态度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必须牢牢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传统文化有助于中医人才深刻领会中医学真谛;有助于形成中医辨证施治思维方式;有助于博采众长,不断补充、完善中医理论体系,提高中医治疗效果。可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及校园文化建设,搭建校园文化育人平台,提升教师队伍人文素养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西北医学教育》2019,(1):34-38
目的探讨如何将医学职业素养为核心内涵融入到"医学导论"课程中,优化教学内容、引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更好地实现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法,不断优化医学导论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的设置;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得学生对医学导论课程的评价。结果将医学职业素养培养融入到"医学导论"八个课程内容中,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该课程内容设置的评价及效果的评价均较高。结论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医学人才培养低年级阶段,通过"医学导论"进行早期职业素养教育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全科医学生实践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素养培育的效果。方法:选取桂林医学院2017级全科医学专业实习生100人作为对照组,2018级全科医学专业实习生100人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课堂人文医学教学及临床实践教学方式,实验组采用临床实践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素养培育的教学方式。通过医学人文素养评分、满意度评分、专业考试成绩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医学人文素养评分、临床带教教师对实习生的满意度评分、患者对实习生的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专业理论成绩与专业技能成绩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实践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素养培育的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全科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为全科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人文基础。  相似文献   

14.
《西北医学教育》2015,(5):789-792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及医学本身的人文属性对医学生及医务人员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医学生人文素质及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教育亟需改进,而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医学人文精神,应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医学生医学人文教育,促进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和掌握高职医学院校学生法治素养教育的现状,开展问卷调研,从学校和学生两方面探讨高职医学生法治素养培育中遇到的问题,为增强高职医学院校学生的法治素养培育的水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丰富一课堂"课堂教学"、搭建二课堂"职业实践"、重视三课堂"校园文化",最终构建针对高职医学院校学生法治素养教育的三课堂全方位育人模式,从而改善高职医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现状,提升高职医学院校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和掌握高职医学院校学生法治素养教育的现状,开展问卷调研,从学校和学生两方面探讨高职医学生法治素养培育中遇到的问题,为增强高职医学院校学生的法治素养培育的水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丰富一课堂"课堂教学"、搭建二课堂"职业实践"、重视三课堂"校园文化",最终构建针对高职医学院校学生法治素养教育的三课堂全方位育人模式,从而改善高职医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现状,提升高职医学院校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具有丰厚的育人价值,在涵养学生道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大思政课”立足新时代,承担新使命,以全新的视野拓宽了思政教育的发展走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应从三个维度进行探索,确保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一是内容为王,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学生头脑,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了解;二是理实并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润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三是多方协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目的,引导学生自觉成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8.
《西北医学教育》2016,(2):263-265
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大智、大真、大善、大美,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共有精神家园。完善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适应当代医学新模式的需要,是形成未来和谐医患关系以及塑造医学生高尚人格的需要。完善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如何定位准确角色,如何选择合理内容,如何探求较好方法等问题。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的建议是要批判继承、要推陈出新、要渗透熏陶、要学以致用、要因材施教,以期达到培育具有"仁心仁术"的"仁医"目的。  相似文献   

19.
高等医学院校肩负着培育和践行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借鉴国外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经验,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应充分挖掘自身文化特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充分发挥医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多种实践活动,加强感性教育和实践体验;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和新资源,开辟"第二课堂",助力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教育,把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校教学、临床实践学习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人命至重”的生命观源于中华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人贵论”思想、儒家的“仁爱”思想、道家的“重生”思想以及佛家的“慈悲”思想。以“人命至重”的生命观为出发点形成了济世救人的社会责任、普同一等的行医宗旨、一丝不苟的从业态度、精勤不倦的学习态度、博极医源的探索精神等医德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应将“人命至重”的生命观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之中,通过加强救死扶伤职业理想教育,增强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化生命至上课堂教育主题,提高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丰富和创新护佑生命实践形式,注重医德教育的实践性等路径,切实提高医学生的医德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