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持续冲洗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儿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06年1月至2013年2月间诊断为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并且病原学培养阳性的22例手术治疗患者,分为观察组(VSD组)7例和对照组(传统手术组)15例,对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体温恢复正常天数、换药次数、手术次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中位数为26(21~28)d,对照组为29(25~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18,P=0.047)。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中位数为11(9~13)d,对照组为15(13~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34,P=0.003)。观察组患者换药次数中位数为1(0~1)次,对照组为4(3~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56,P0.000 1)。观察组患者手术次数中位数为1(1~2)次,对照组为2(2~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82,P=0.003)。结论持续冲洗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儿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效果理想,可以缩短康复时间、减少换药及手术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持续性腹泻患儿血锌变化及口服葡萄糖酸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5例持续性腹泻(病程≥2周)患儿进行血锌检测,并与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儿童和同期住院的急性腹泻患儿的血锌值进行对照。将105例持续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肠黏膜保护剂、微生态疗法、纠正代谢紊乱和脱水,有细菌感染者使用敏感抗生素,加强营养支持,指导饮食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3~7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止泻时间及总疗程。结果持续性腹泻组血锌值(60.48±9.61)mg/L,低于急性腹泻组(73.75±10.6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腹泻组血锌值低于正常组(87.53±13.4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83.0%(44/53)高于对照组59.6%(3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止泻时间和总疗程也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性腹泻患儿锌缺乏程度比急性腹泻患儿更严重,合理补充微量元素锌是治疗持续性腹泻病经济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儿的病程特点、诊断和治疗。结果45例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中,35例发生在长骨的干骺端,合并化脓性关节炎32例。所有患儿14d后X线片均出现骨质异常表现。细菌培养33例,阳性17例(占51.5%)。本治疗组均予以外科手术治疗,45例均行开窗减压术,28例加行关节囊切开引流,均临床治愈。结论小儿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确诊后,应尽早予以抗炎及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WT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患儿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WT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患儿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198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男124例,女74例;年龄1~13岁)WT1基因的表达水平。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患儿WT1基因的中位数为932.99,对照组儿童为38.50,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ALL患儿WT1基因的中位数为195.73,AML患儿WT1基因的中位数为6 297.75,ALL患儿与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儿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且在AML患儿FAB分型中M3、M4表达水平相对较高(中位数分别为8 081.83和8 123.54);WT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初诊组及复发组患儿中表达水平较高(WT1基因中位数分别为932.99和2 840.54),而完全缓解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WT1基因中位数为144.32);可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的97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中,第1个疗程后完全缓解组与未缓解组初诊WT1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位数分别为311.98和3 768.43;对3例复发患儿进行WT1基因表达水平动态监测,发现复发前WT1的表达水平均有上升趋势。结论WT1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616例MPP患儿(MPP组)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比较MPP组与健康对照组、重症MPP组与普通MPP组间的NLR及PLR的差异。筛选出影响重症MPP的危险因素,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寻找最佳截断点。结果1.MPP组患儿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数(N)、血小板计数(PLT)、NLR、PLR、免疫球蛋白(Ig)M的中位数及CD3^(-)CD_(19)^(+)、CD_(19)^(+)CD_(23)^(+)百分比的中位数均高于健康对照组[8.36×10^(9)/L比7.49×10^(9)/L、4.41×10^(9)/L比3.11×10^(9)/L、340.92×10^(9)/L比234.00×10^(9)/L、1.70比0.91、112.99比70.34、1.33 g/L比1.29 g/L、20.95%比17.10%、11.25%比9.70%];淋巴细胞数(L)、IgA的中位数及CD3^(+)、CD3^(+)CD8^(+)、CD3^(-)CD_((16+56))^(+)百分比的中位数均低于健康对照组[2.64×10^(9)/L比3.37×10^(9)/L、0.86 g/L比1.30 g/L、64.55%比68.00%、23.65%比24.90%、10.50%比12.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074、-2.413、-2.972、-1.357、-1.863、-2.251、-4.282、-3.420、-2.221、-4.181、-2.784、-2.024、-2.791,均P<0.05)。2.重症MPP组患儿N、NLR、PLR、IgA、IgG、IgM的中位数及CD3^(+)、CD3^(+)CD8^(+)百分比均高于普通MPP组[5.18×10^(9)/L比3.52×10^(9)/L、2.39比1.03、149.32比94.23、1.29 g/L比0.71 g/L、9.63 g/L比8.19 g/L、1.40 g/L比1.29 g/L、(65.53±9.75)%比(62.81±9.89)%、(25.35±6.65)%比(23.38±6.91)%];L的中位数、CD3^(-)CD_(19)^(+)、CD_(19)^(+)CD_(23)^(+)百分比的中位数均低于普通MPP组(2.02×10^(9)/L比3.25×10^(9)/L、17.40%比21.50%、9.00%比11.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t=-7.807、-11.313、-10.452、-8.819、-6.162、-3.047、-3.128、-3.270、-9.402、-5.191、-5.214,均P<0.05)。3.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D3^(-)CD_(19)^(+)是患儿发生重症MPP的保护因素;N、NLR、PLR是患重症MPP的危险因素(均P<0.05),且相对危险度由高到低依次为NLR>PLR>N。4.NLR、PLR诊断重症MP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NLR(AUC=0.789,95%CI:0.754~0.823,P<0.001);PLR(AUC=0.767,95%CI:0.730~0.804,P<0.001)。当NLR的截断值为1.09时,敏感性为98.9%,特异性为70.6%;当PLR的截断值为97.47时,敏感性为88.5%,特异性为69.4%。结论NLR、PLR可作为发生重症MPP的独立影响因素,对诊断重症MPP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正常的婴幼儿细菌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比较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3月30日期间,92例PCT、CRP正常(病例组)与95例PCT、CRP明显升高(对照组)的婴幼儿细菌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例组的月龄中位数为9.25个月,低于对照组的16.55个月,院前病程中位数为5.17 d,长于对照组的3.50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儿发热、呼吸增快、低氧血症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3.69%的病例组患儿院外使用抗生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病原菌以流感嗜血杆菌最多,对照组则以肺炎链球菌最为常见。结论婴幼儿肺炎患儿PCT、CRP均正常仍不能排除细菌性肺炎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口服抗生素在治疗幼儿及学龄儿童的急性葡萄球菌性骨髓炎中取得有价值的疗效并可取代静脉用药,但在新生儿中尚无研究。最近我们用口服抗生素治疗了一例多灶性B组链球菌性骨髓炎合并化脓性关节炎的患儿,报告如下:患儿,女,足月,生后18天  相似文献   

8.
思密达治疗婴幼儿急性轮状病毒肠炎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了评价思密达治疗婴幼儿急性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选择我院肠道门诊年龄在6月-24月、病程在3天内、未使用过微生态药物和抗生素的急性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共182例,按随机编号分别给予口服思密达或庆大霉素片剂。结果共有165例完成本试验。思密达治疗组6天治愈率为98.9%,对照组为90.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精确概率P=0.026)。按时序检验思密达治疗组的平均疾病恢复时间为3.0天,对照组为4.0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序检验χ^2=10.78,P=0.001)。提示口服思密达治疗婴幼儿急性轮状病毒肠炎与对照组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23S rRNA耐药基因阳性患儿的临床及支气管镜下特点,发现能够早期识别肺炎支原体耐药性的临床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呼吸内科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61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留取BALF,检测BALF中23S rRNA V区基因的2063位点突变情况,分为耐药基因阳性组和耐药基因阴性组,比较不同组别患儿的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数据、影像学资料、纤维支气管镜的镜下表现。采用 t检验、秩和检验、 χ^(2)检验、 Fisher′ s确切概率法、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61例患儿中耐药基因阳性组38例(62.30%),耐药基因阴性组23例(37.70%)。2组患儿性别及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耐药基因阳性患儿的住院天数及发热时间长于耐药基因阴性组,更容易出现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及肺外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低氧血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儿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白细胞介素6(IL-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除耐药基因阳性组WBC水平低于耐药基因阴性组,其余实验室检查结果耐药基因阳性组均高于耐药基因阴性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BALF中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几种有统计学意义的实验室指标进行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WBC识别耐药基因的敏感性更高,最佳临界值为8.55×10^(9)/L,D-D识别耐药基因的特异性更高,最佳临界值为523 μg/L。耐药基因阳性组中35例(92.11%)影像学表现为大面积肺实变/肺不张,耐药基因阴性组为13例(5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耐药基因阳性组主要表现为黏膜糜烂、坏死,痰栓/塑型性痰栓及支气管炎性狭窄[19例(50.00%)],耐药基因阴性组以黏膜纵行皱襞、絮状及黏性分泌物表现为主[14例(6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23S rRNA V区基因发生点突变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密切相关,发生A2063G突变的患儿更容易发生RMPP及肺外并发症,影像学和支气管镜下表现更重。血液中WBC及D-D水平的高低对早期识别耐药性具有一定意义,耐药基因阳性的肺炎支原体肺炎引起的全身过度免疫炎症反应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单联或二联抗生素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的疗效,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5年2月金华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收治小儿急性阑尾炎663例,选取术中及术后病理明确复杂性阑尾炎共1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选用不同抗生素方案分单联或二联抗生素(治疗组)和三联抗生素(对照组).记录患儿体温、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抗生素使用时间等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年龄分布、体温、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虽然治疗组中依据脓培养结果更改抗生素例数多于对照组(7/66 比 1/106),但更改后抗生素治疗有效率两组均为100%,对临床结局无影响.术中脓液培养阳性率为72.09%(124/172),常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80.15%,105/131),铜绿假单胞菌(5.34%,7/131)和肺炎克雷伯菌(3.05%,4/131),两组脓液的细菌培养结果无差别.结论 单联或二联抗生素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是可行的,对临床用药具有指导意义,可减少不合理的三种及以上抗生素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口咽部常见细菌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呼吸内科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住院治疗的134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同医院42例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Taqman探针法检测入组儿童口咽部常见细菌[肺炎链球菌(SP)、卡他莫拉杆菌(CTA)、流感嗜血杆菌(HI)]。首先比较MPP患儿及健康儿童口咽部细菌检出情况,再将134例MPP患儿根据年龄(<1岁、1~<3岁、3~<6岁及6~14岁)、有无细菌检出[肺炎支原体(MP)、MP+细菌]及检出菌种不同(MP+SP、MP+CTA及MP+HI)进行分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及 χ^(2)检验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134例MPP患儿检出细菌79例(58.96%),42例健康儿童检出细菌17例(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404, P<0.05)。与MP组相比,MP+细菌组外周血中白细胞(WBC)水平[8.5(6.7,12.0)×10^(9)/L比7.8(5.8,9.3)×10^(9)/L, Z=-2.232]、C反应蛋白(CRP)水平[19.2(7.2,35.0) mg/L比8.4(3.4,24.6) mg/L, Z=-2.810]、乳酸脱氢酶(LDH)水平[286(244,365) U/L比250(210,302) U/L, Z=-2.474]及大叶性肺炎比例[40.51%(32/79例)比18.18%(10/55例), χ^(2)=7.510]、胸腔积液比例[13.92%(11/79例)比3.64%(2/55例), χ^(2)=3.917]、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比例[34.18%(27/79例)比18.18%(10/55例), χ^(2)=4.151]均较高;总热程[10(7,12) d比8(6,10) d, Z=-2.706]及抗生素使用时间[16(13,19) d比12(9,16) d, Z=-3.747]均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MP+SP组外周血中WBC高于MP+HI组[12.20(7.80,17.30)×10^(9)/L比6.75(5.37,9.44)×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11.574, P<0.05);MP+SP组[56.67%(17/30例)]大叶性肺炎发生率高于MP+CTA组[0(0/3例)]和MP+HI组[18.75%(3/1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770, P<0.05)。 结论:MPP患儿口咽部更易发生细菌定植或感染,当WBC、CRP及LDH均明显升高,影像表现为大片实变影或有胸腔积液时,提示可能混合细菌感染,热程更长,难治性MPP比例增高,且常见的混合细菌为SP。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伴费城染色体样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like ALL)常见基因型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伴Ph-like ALL常见基因型患儿即Ph-like ALL阳性组的临床资料, 以同期同年龄段其他高危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69例为阴性组, 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或χ2检验;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 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 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56例Ph-like ALL阳性组患儿中男30例, 女26例, 年龄≥10岁15例;Ph-like ALL阴性组69例。与阴性组相比, Ph-like ALL阳性组患儿年龄较大[6.4(4.2, 11.2)比4.7(2.8, 8.4)岁]、初诊高白细胞(≥50×109/L)比例更高[25%(14/56)比9%(6/69)],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阳性组患儿中IK6基因阳性32例(包括1例I...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布洛芬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收集2008年3月 - 2009年3月,3家医院的儿科重症监护中心符合SIRS诊断的患儿(炎症组)154例,分为单独抗生素组(69例)、抗生素 + 布洛芬组(85例),并取正常对照组20例.测定入院时(基线)、药物干预48 h后血清PCT水平,观察布洛芬干预后PCT的变化,分析布洛芬对SIRS的治疗作用;并对危重评分在80 ~ 100分、< 80分的患儿进行分层研究.结果 正常对照组未检测到PCT;炎症组基线时PCT为(2.35 ± 3.91)ng/ml,其中单独抗生素组为(2.18 ± 3.88)ng/ml,抗生素 + 布洛芬组为(2.49 ± 3.95)ng/ml,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独抗生素组治疗前后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抗生素 + 布洛芬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抗生素 + 布洛芬组治疗后PCT下降幅度与单独抗生素组治疗后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分层研究提示,危重评分80 ~ 100的患儿,抗生素 + 布洛芬治疗后PCT下降幅度与单独抗生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危重评分< 80的患儿,抗生素 + 布洛芬治疗后PCT下降幅度与单独抗生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经布洛芬干预48 h后,SIRS患儿外周血清PCT的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尤其在危重评分80 ~ 100的患儿中,提示布洛芬在抑制机体炎症反应过程中起一定作用,有助于控制炎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临床特征、致病菌种类、并发症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收住的107例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原学特征等临床资料,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结果分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组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组;根据有无并发症分为有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根据随访患儿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并发症及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07例患儿中男62例、女45例。就诊年龄5.6(1.7,10.0)岁,其中>28日龄至3月龄5例(4.7%)、>3月龄至5岁46例(43.0%),>5~12岁43例(40.2%),>12~18岁13例(12.1%)。首发症状包括急性发热35例(32.7%)、肢体疼痛24例(22.4%)、发热伴肢体疼痛23例(21.5%)。75例(70.1%)病原菌培养阳性中,化脓性链球菌、肠炎沙门菌及大肠杆菌各1例(1.4%),金黄色葡萄球菌72例(96.0%),其中MSSA组47例、MRSA组22例,仅外院培养阳性且无药敏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MRSA组感染患儿居住农村、接受手术治疗的比例均高于MSSA组[14例(63.6%)比18例(38.3%),21例(95.5%)比33例(70.2%),χ^(2)=3.87、4.23,均P<0.05]。无并发症组患儿65例,有并发症组患儿42例。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脓毒症19例(17.8%)、化脓性关节炎17例(15.9%)、静脉血栓12例(11.2%)。有并发症组出现精神改变、食欲减低和(或)乏力、病原培养阳性的患儿比例及入院至手术时间均高于无并发症组[18例(42.9%)比9例(13.8%)、20例(47.6%)比12例(18.5%)、34例(81.0%)比41例(63.1%)、3.5(2.0,6.0)比2.0(1.0,4.0)d,χ^(2)=11.38、10.35、3.89,Z=2.21,均P<0.05]。预后不良组有合并症、合并局部并发症、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比例均高于预后良好组[10/15比34.9%(30/86)、7/15比17.4%(15/86)、14/15比61.6%(53/86),χ^(2)=5.39,6.40、4.42,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急性期C反应蛋白是并发症(OR=1.01,95%CI 1.01~1.02)和不良预后(OR=1.01,95%CI 1.00~1.02)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血源性骨髓炎首发症状以急性发热、肢体疼痛、发热伴疼痛多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精神改变、食欲减退和(或)乏力、病原培养阳性、入院至手术时间长者易发生并发症。患并发症、合并局部并发症、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者预后差。急性期C反应蛋白高是并发症及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24(IL-24)的水平及意义。方法确诊未治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非白血病患儿及正常儿童(正常对照组)各20例,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IL-24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白血病患儿血清IL-24浓度[ALL组:(28.25±2.6)ng/L;AML组:(26.32±3.2)ng/L]均较正常对照组[(113.15±3.7)ng/L]和非白血病患儿[(105.82±4.2)ng/L]明显降低(P值均0.05);但ALL与AML组之间和非白血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ALL及AML患儿血清IL-24浓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013年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管理指南(简称2013版指南)应用于儿童CAP诊断和治疗中的思考与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不同年龄儿童非重症CAP的临床特征,以及采用阿奇霉素为一线抗生素的治疗效果。结果在209例患儿中,春夏季发病94例,秋冬季发病115例;51例(24.4%)患儿WBC计数≥10.0×109/L,91例(43.5%)患儿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5.0×109/L;199例(95.7%)患儿出现C反应蛋白(CRP)增高(≥3 m g/L);94例患儿MP-Ig M阳性(45.0%)。173例(82.8%)患儿的胸片为单侧炎症病变,以右侧为多见。婴幼儿组、学龄前期组和学龄期组患儿之间发病季节(秋冬季和春夏季)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WBC计数增高(≥10×109/L)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以婴幼儿组比例为最高。MP-Ig M阳性组患儿春夏季发病比例高于MP-Ig M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阿奇霉素作为一线抗生素的总有效率为98.1%(205/209),MP与非MP肺炎的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3版指南对儿童CAP的诊断和治疗有指导价值,但本地区儿童CAP也有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检测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19例危重患儿分为3组:细菌感染组45例,病毒感染组38例,非感染组36例,回顾分析患儿血清PCT水平,比较PCT检测阴性的非细菌感染危重患儿不用抗生素治疗与经验性使用抗生素的疗效差异.结果 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和非感染组PCT阳性率分别为73.3%,13.2%和13.9%,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检测阴性的非细菌感染危重患儿不用抗生素治疗与经验性使用抗生素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血清PCT可用作细菌感染与病毒等感染的鉴别诊断指标,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降低抗生素使用率,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儿胃肠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患儿血促胃液素(GAS)、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分泌的变化。方法观察组50例慢性胃炎患儿,其中Hp阳性21例,Hp阴性29例;对照组30例为体检健康患儿。检查两组儿童空腹血GAS、MTL、SS水平,均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测定,并对50例观察组患儿行胃镜检查,取胃窦黏膜2块及十二指肠球部黏膜1块作病理组织Giemsa染色。结果1.Hp阳性组血GAS含量(173±46)ng/L,明显高于Hp阴性组(110±20)ng/L,t=3.274 P<0.01,有显著性差异。2.Hp阳性组血MTL含量(187±53)ng/L,Hp阴性组(212±69)ng/L,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t=2.494 P>0.05)。3.Hp阳性组血SS含量(144.5±11.0)ng/L,明显低于Hp阴性组(187.4±26.0)ng/L(t=3.897 P<0.01)。结论Hp阳性患儿血中存在GAS、SS的异常分泌,其分泌水平的异常为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小板膜糖蛋白(GP)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改良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MAIPA)法检测80例ITP患儿GP Ⅰ b/Ⅸ、GPⅡb、GPⅢa、GPⅠ b的阳性表达率.分别观察总ITP患儿、不同性别ITP患儿、急慢性ITP患儿GP阳性表达率与ITP疗效的关系.结果 80例ITP患儿中GP阳性组与阴性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35,P<0.01);44例男性ITP患儿与36例女性ITP患儿GP阳性组与阴性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3,P>0.05),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x2=4.156,P<0.05;女:x2=4.433,P<0.05);67例急性与13例慢性ITP患儿GP阳性组与阴性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3.513,P<0.001),急性ITP患儿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157,P<0.05),慢性ITP患儿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410,P>0.05).结论 儿童ITP患儿疗效与GP阳性表达率明显相关,GP阳性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患儿的病情程度,作为判断儿童ITP疗效及监测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早期发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医院感染病例并指导抗生素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NICU因非感染性疾病入院、住院过程中出现医院感染败血症的患儿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新生儿科收治的非感染性疾病患儿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出现感染首发症状6h内和12~24 h两个时段与对照组同日龄时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共入选57例,对照组共入选37例.观察组感染发生6h内PCT水平高于对照组[(1.7±1.2) μg/L比(0.4±0.1)μg/L,P<0.05],hsCRP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发生12~24 h观察组PCT和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CT:(15.3±7.6) μg/L比(0.4±0.1) μg/L,hsCRP:(13.7±5.6)mg/L比(4.0±0.9)mg/L,P<0.05].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观察组患儿PCT和hsCRP均持续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和hsCRP均是检测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但PCT出现时间早,在早期发现医院感染病例中有早期、敏感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