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内固定手术治疗踝关节Logsplitter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08—2018-08诊治的17例踝关节Logsplitter损伤,其中典型踝关节Logsplitter损伤8例(典型组),非典型踝关节Logsplitter损伤9例(非典型组)。开放性损伤急诊行清创后外固定架固定,二期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术中骨折内固定后检查下胫腓联合关节稳定性,行下胫腓联合关节固定或三角韧带修复,其中7例采用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关节,3例行内侧三角韧带深层带线铆钉修复,2例采用下胫腓联合关节袢钢板固定。结果 1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68个月,平均30.82个月。术后12个月踝关节AOFAS评分平均68.24分,末次随访平均73.76分。末次随访踝关节跖屈活动度平均33.06°,踝关节背伸活动度平均15.05°。非典型组术后1年踝关节AOFAS评分明显高于典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踝关节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典型组末次随访踝关节跖屈活动度、背伸活动度均大于典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6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根据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记录患者主观满意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6~16周。末次随访时根据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43例,良11例,可8例,优良率为87.1%;患者的主观满意率达91.9%。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Logsplitter"损伤伴Tillaux-Chaput骨折/Wagstaffe-Lefort骨折与Volkmann骨折未行下胫腓螺钉固定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骨科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16例踝关节"Logsplitter"损伤伴Tillaux-Chaput骨折/Wagstaffe-Lefort骨折的患者资料。男11例,女5例;年龄27~56岁,平均36.4岁;开放性损伤2例(根据Anderson-Gustilo分型:Ⅱ型1例,ⅢA型1例),闭合性损伤14例;骨折AO/OTA分型均为44-C型。根据Lauge-Hansen分型:旋前外展型9例,旋前外旋型3例,旋后外旋型4例。采用外侧单一切口,复位腓骨骨折后用接骨板固定,Tillaux-Chaput骨折/Wagstaffe-Lefort骨折采用螺钉或克氏针固定,Volkmann骨折用螺钉固定。术后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肌肉骨骼功能(SMFA)障碍指数、肌肉骨骼功能困扰指数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8~27个月,平均21.3个月。X线片示所有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2~18周,平均14.8周。末次随访时13例均行走正常,3例轻度不适。AOFAS的踝-后足评分为86~100分(平均96.3分),其中优12例,良3例,差1例。SMFA障碍指数为8~17分(平均15.9分),SMFA困扰指数为3~9分(平均6.5分)。结论"Logsplitter"损伤伴Tillaux-Chaput骨折/Wagstaffe-Lefort骨折与Volkmann骨折时,术中固定Tillaux-Chaput骨折块或Wagstaffe-Lefort骨折及Volkmann骨折重建下胫腓水平稳定"环",未行下胫腓螺钉固定,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踝关节骨折无论是AO分型还是Lauge-Hensen分型,都十分关注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一旦关节失稳,易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从而造成踝关节功能障碍.自2004年10月~2007年10月,笔者用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36例下胫腓联合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严重踝关节骨折根据软组织损伤情况,早期行跟骨牵引,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48例获得平均22(12±34)个月随访,均未发生感染,切口一期愈合。根据Baird和Jackson改良的X线评价及主客观标准评定疗效:优29例,良1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1.7%。结论正确评估局部皮肤和软组织损伤情况,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踝关节骨折能显著减少皮肤坏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并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附127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院自1989年以来,共收治踝关节骨折147例,接受手术治疗127例,109例经9个月-5年随访,优良率为87.1%,作者根据临床总结指出:正确固定下胫腓韧带联合应受到重视。外踝骨折必须做到解剖复位,固定可靠,手术能满足踝关节功能的需要。对手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胫腓钩内固定治疗下胫腓关节分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踝关节是人体负重最大的关节,踝关节骨折或脱位时出现下胫腓关节分离,将使关节面对位不良,踝穴增宽或变窄,都会引起负重时疼痛或关节不稳定、松动或运动受限,且日后必将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目前下胫腓关节分离治疗的重要性已被普遍认识,手术治疗多采用螺钉或螺铨内固定。我科自2001年3月~2002年8月采用胫腓钩(Engevlbrecht Syndesmosis Hook)治疗下胫腓关节分离13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踩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30例,其中旋后外旋型8例,旋前外旋型9例,旋前外展型13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4~24个月,平均14个月,无切口感染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仅1例发生下胫腓螺钉断裂,于骨折愈合后取出。骨折于16周内均达到骨性愈合。30例中疗效为优19例,良6例,可5例,优良率为83.3%。结论:明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可恢复踝关节的解剖关系,以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并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关节分离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踝关了骨折伴下胫腓关节分离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0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韧带分离患者按Bonnin分度法,Ⅱ12例,Ⅲ度8全和加压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术,使踝穴结构恢复正常。结果 随访8~18个月,平均14.5个月病人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优良率达85%。结论 对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韧还分离的患者在治疗骨折的同时注意修补下胫腓韧带以恢复正常踝穴结构,避兔创伤生骨关节炎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动态与静态2种固定方式治疗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笔者回顾分析自2012-01—2015-06采用动态与静态固定方式行手术治疗的35例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其中动态固定组16例,静态固定组19例。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下胫腓联合复位满意程度、AOFAS评分和踝关节伸屈活动度。结果动态固定组与静态固定组在手术并发症及下胫腓联合复位满意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动态固定组AOFAS评分优于静态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12个月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踝关节伸屈活动度方面,术后3个月随访时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6、12个月随访时动态固定组优于静态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固定方法在治疗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中疗效可靠,与静态固定方法相比,可以早期负重活动,改善踝关节伸屈功能,同时可避免二次手术取出。  相似文献   

11.
踝关节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治疗要求较高,要保证距骨在踝穴中正确对合。Reide等研究距骨外移1mm,胫骨与距骨接触面平均减少42%,负重时单位面积承受压力增加,以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可能性变大,可见踝关节脱位后准确复位的重要性。AO内固定技术及其相应的内固定物可使骨折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保护下胫腓联合韧带及内侧三角韧带的修复,这是提高踝关节骨折疗效的基础。我科自2002年1月~2005年8月手术治疗该类骨折10例,发现3例断钉,现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34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均行内固定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骨折愈合时间13~20周。优21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1.17%。结论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应积极手术内固定处理,使踝关节解剖复位,下胫腓联合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取来本院诊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0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行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80例均受随访,平均(18.94±1.63)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7.36±5.27)ml、(43.59±3.41)ml;手术时间为(43.28±6.21)分钟、(61.28±7.18)分钟;骨折愈合时间为(11.44±1.38)周、(13.46±1.84)周。观察组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优35例,良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5%。对照组优29例,良4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2.5%。术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率及踝关节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临床疗效更好,可进行广泛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24):2237-2241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辅助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月22例AO/OTA分型B型及C1和C2型Pilon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2例采用踝关节镜辅助闭合复位内固定,10例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透视时间、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均无严重术中并发症。踝关节镜组切口长度、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切开复位组,踝关节镜组透视时间显著长于切开复位组(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以上,踝关节镜组完全负重行走时间显著早于切开复位组(P0.05)。两组患者AOFAS评分均随术后时间推移显著增加(P0.05),术后3、6及12个月时,踝关节镜组的AOFAS评分均显著高于切开复位组(P0.05)。影像评估方面,踝关节镜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早于切开复位组(P0.05)。[结论]踝关节镜辅助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疗效确切,优于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15.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和评估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2例Pilon骨折患者急诊跟骨牵引,同时使用地塞米松和甘露醇,7~10d后常规切开复位三叶草型钢板内固定。术后2周即行踝关节不负重活动。[结果] 32例随诊15个月以上,骨折全部骨性愈合。仅出现2例伤口浅表感染和浅层皮肤坏死。采用Teeny和Wiss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优良率78%、中19%、差3%。[结论] 延迟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Pilon骨折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疗效。方法对本组32例踝关节骨折脱位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内、外踝采用张力带钢丝、单纯螺钉及钢板螺钉内固定,术中发现下胫腓联合不稳定者,于踝关节上方2~3cm处用1枚3.5~4.5mm长皮质骨螺钉固定,并于术后6~8周后去除。术后石膏托固定2周后使用CPM进行踝关节锻炼。结果本组3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75年;依据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症状和X线评定:优17例,良11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5%。结论对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下胫腓联合应进行螺钉固定,为避免术后螺钉折断,应于术后6~8周后取出,术中应修补断裂的肌腱韧带,并应强调腓骨的坚强内固定。  相似文献   

17.
张明建  黄传俊  徐松 《中国骨伤》2003,16(5):302-303
踝关节骨折的AO分型[1] 方法现已被广大学者所接受。B型和C型骨折 ,若早期处理不当 ,则不可避免会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发生。我科自 1996年 7月至 2 0 0 0年 6月 ,共手术治疗踝关节B型、C型骨折4 4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31例 ,女 13例 ;年龄 2 4~ 6 3岁 ,平均 36岁 ;右侧 2 8例 ,左侧 16例。 2例为开放性骨折 ,余均为闭合性骨折。致伤原因 :车祸撞跌伤 17例 ,重物压砸伤 6例 ,滑跌伤 2 1例。按Weber Danis分型[1] :B型 2 6例 ,其中伴下胫腓关节分离 12例 ;C型 18例 ,其中伴下胫腓关节分离 17例。2 治疗方法所有病…  相似文献   

18.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6月-2008年12月,46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并获完整随访的涉及后踝骨折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29例,女17例;年龄19~76岁,平均47.7岁。扭伤17例,摔伤15例,交通事故伤12例,其他伤2例。左踝25例,右踝21例。单纯后踝骨折6例,外踝及后踝骨折13例,三踝骨折22例,外踝及后踝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5例。伴内踝或外踝骨折者根据Lauge-Hansen分型标准:旋后外旋Ⅲ度13例,Ⅳ度9例;旋前外旋Ⅳ度18例。后踝骨折按照Naoki分型:后外侧斜型29例,内侧延伸型11例,小块撕脱骨折型6例。7例急诊手术,39例择期手术。结果术后2例出现切口浅表感染,经加强换药后切口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4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63个月,平均37个月。骨折均于术后3~6个月愈合,平均4.3个月。术后1个月1例出现腓肠外侧皮神经损伤症状,未作特殊处理;末次随访时9例负重或行走时出现踝关节疼痛不适,加强康复锻炼及止痛药物治疗。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估,获优17例,良21例,中8例,优良率为83%。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0~5分,平均1.9分。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可获得较好疗效,但应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手术方式和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0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分为2组,每组53例。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实施传统切开复位术。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情况、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踝关节骨折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能有效提高效果、降低并发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89年以来,共收治踝关节骨折147例,接受手术治疗127例,109例经9个月~5年随访,优良率为87.1%.作者根据临床总结指出:正确固定下胫腓韧带联合应受到重视.外踝骨折必须做到解剖复位,固定可靠.手术能满足踝关节功能的需要,对手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