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玉华  郝婷  陈立章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6):1989-1992
目的 了解国内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本科生(定向生)培养的现状,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推进农村地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分别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选取了开展定向生培养的19所医学院校为研究对象,其中东部地区4所,中部地区6所,西部地区9所。于2016年4—6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定向生培养课程结构、全科医学类课程开设情况、培养模式、实践课程开设情况。19份问卷均填写完整。结果 19所医学院校定向生培养课程总学时为2 748~3 736学时,平均3 259.84学时;理论与实践课程学时比例为1∶0.80~1∶0.21,平均为1∶0.43。其中公共基础与人文通识课程、基础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公共卫生与全科医学课程平均1 051.32、919.79、1 031.37、257.37学时,分别占总学时的32.25%、28.22%、31.64%、7.90%。19所医学院校定向生全科医学类课程开设门数为0~4门;全科医学类课程学时为0~168学时,平均80.32学时;全科医学类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为0~5.14%,平均2.46%;全科医学类课程学分为0~9学分,平均4.66学分。19所医学院校中,11所院校采取的定向生培养模式为“4+1”模式,8所院校采取的定向生培养模式为“3.5+1.5”模式。开设整合实验课程、医学导论课、临床技能训练、临床见习、临床实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实习、社区实习、社会实践的院校分别为16、8、10、19、19、4、13、2所。结论 目前国内高校农村定向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尚不完善,全科医学类课程开展较少、学时较少,有待于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2.
陈迎红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21,51(11):943-946, 封三
目的:调查分析医学院校职业精神第一课堂教育的供给现状,为优化医学职业精神教育提供现实依据和改进策略。方法:收集10 所样本高校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文本研究,并辅以相关人员的访谈调研。结果:医学职业精神未明确列入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之中;在医学专业必修课程中,公共基础类课程(含职业精神相关课程)的门数与学时比例相对偏低(13.5门,占26%;805.7学时,占24.9%),其中职业引导类课程的平均门数与学时严重偏低(1.7门,占3.3%;61.3学时,占1.9%),除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外,医学沟通类和行为医学类课程单独开设的比例严重不足(仅为30%与20%);讲授式教学作为知识传授的重要手段,仍是各校首选的教学方式(100%),其次为实践能力培养式教学(77%)、问题导向式教学(62%)、研讨式教学(45%)和社区式教学(9%)。课堂教学学时比例为46%,临床实践仅占23%;闭卷考试仍是职业相关类课程的首选评定方式(70%),其次为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10%)、多项选择题(10%)和改良式问答题(10%)。结论:我国医学职业精神第一课堂教育不同程度存在着教育供给理念相对陈旧、教育供给内容偏向单薄、教育供给方式略显单一、教育供给评价太过传统等教育供给失准的问题,解决之策在于遵循“精准供给”的思维逻辑,通过对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评价等全方位的反思与改革,持续优化医学院校职业精神第一课堂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医学院校大学生营养教育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芬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5):71-72,105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对在校大学生营养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类型,让医学院更加重视对医学生营养教育的培养,为毕业生掌握更多的营养知识做准备。方法设置一项包括12项调查内容的问卷,对9所大学或医学院63个医学专业的在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该校营养教育课程的学时数。结果有60个专业反馈调查问卷,反馈率95.24%。医学生平均接受营养教育的时间为16.8个学时(4~32学时),其中38个专业(63.33%)认为需要增加更多的营养教育知识,18个专业(30%)认为需要单独开设营养教育课程,多数表示对大学生需要在医学课程之外开设营养教育辅导。结论随着医学院校对大学生设置的综合课程与基本课程的增加,营养教育在全部课程中的比例下降,尤其是的专门的营养教育学时数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建议医学院增加营养教育课程的比例,并在课外给予一定的实践指导,以使学生能更好地胜任复杂的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比医学院校和非医学院校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过程,为进一步提高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建议。方法: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对15份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223名首届毕业生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在课程学时设置方面,非医学院校的专业基础课程学时占比21.8%(52...  相似文献   

5.
医学信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卫生信息化建设对医学信息人才需求的基础上,从培养目标的定位、教学团队建设、优化课程教学体系结构、更新教学方式方法、完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等方面介绍了湖北医药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高校培养医学信息人才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自教育部1998年批准普通高校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该专业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全国有430多所高校开设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仅医学院校就有36所。由于卫生管理类教育在国内开展时间较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多集中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和社会实践等方面,作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1]的实验室并未得到充分利用。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环节在全国各大高校中普遍较为薄弱[2],主要存在诸如实验课教学的学时比例偏低、理论与实践课程脱节、实验课教学模式陈旧、实验效果差[3]、学生专业学习积极性低等问题[4]。社会经济的发展、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均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2012年10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再次将卫生管理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的全面提高提到议事日程。懂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创新性卫生人才的短缺已成为我国卫生领域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更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医学及管理学相关知识,适应我国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医药卫生管理人才,其人才培养更侧重管理能力,实践教学则是关键环节。本文分析东北三省医学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实践内容及考核方案设计角度提出改革措施,以期提高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医学院校必开的选修课之一的《卫生法学》课程,在提高学生医学法律意识及医德水平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该门课程在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开设的教学学时较少,内容与相关学科多有交叉等问题,通过不断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及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促进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介绍医学院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从课程设计、师资力量、实践教学、就业前景等方面分析医学院校大数据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特点,针对医学信息专业群教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国内部分院校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状分析表明,各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一致;课程体系相似,仍普遍采用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模式;课程设置较混乱、教学时数不均衡;实践课程和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薄弱.本文提出,应当根据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改革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重构课程体系,合理安排课程顺序和学时分配,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与学生成绩评定,使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成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1.
分析卫生信息化背景下社会对医学信息人才的需求以及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的优势与不足,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为出发点,从面向社会需求、优化实践教学环节、调整课程体系入手,探讨培养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相关知识的认知和需求,为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医学人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运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以齐齐哈尔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和精神卫生专业本科生(四年级、五年制)作为抽样调查对象,调查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认识和需求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222份,回收有效问卷222份,有效回收率100%,调查结果显示,222名学生中,只有50人(22.5%)在开设全科医学概论之前听说过全科医学;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全科医学的需求不同,对学习全科医学的必要性、开设全科医学课程和全科医学实践课的必要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需求高于精神卫生专业的学生;对全科医学教育的必要性,精神卫生专业学生的需求高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通过全科医学的学习,学生对全科医学的学科性质、全科医学的定义、全科医生的角色、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以及全科医疗在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P<0.05)。结论大多数医学生毕业后愿意从事全科医学专业,认为有必要接受全科医学教育。为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医学人才,医学院校应该开展多渠道的全科医学教育,这对于发展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江苏省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文课程设置现状,为医学人文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建议。方法:对江苏省8所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文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8所医学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人文课程必修课开设最多的为5门,最少的为0门;选修课最多的为10门,最少的为1门。医学人文课程必修课总学时最多的为104,占必修课总学时的3.86%;最少的为0;选修课总学时最多的为160,占选修课总学时的12.42%;最少的为32,占选修课总学分的2.22%。结论:高等医学院校要重视医学人文课程的教育,高校需要通过改革教育模式等方法来构建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教学结构体系,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4.
实践教学作为全科医学教育的关键环节,其好坏直接影响着为农村基层社区输送医学人才的质量。如何培养农村基层"下得去、用得上"的应用型全科医生,河北联合大学经过不断探索,在"3.5+1+0.5"的人才培养模式上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加大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经过推行"校地共育"、建设"三级阶梯式"实践基地网络等,最终形成了以"农村社区综合卫生服务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卫生化学教学模式改革及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卫生化学是高等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卫生分析的基本理论、分析测试方法及实验技能。为适应新时期对预防医学人才的要求,对卫生化学理论和实验课教学方式与方法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实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高等医学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研究新型医学教育模式,为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实践依据.方法 通过实施农村社区医疗卫生人才定向培养、加强人才实践技能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高等医学职业教育模式改革实践.结果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农村社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深受本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欢迎;实施模拟医院、校院(企)一体化培养,实现了学生与职业岗位的直接衔接;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等师资队伍建设,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结论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着力培养服务基层的专业技能人才,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是一条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7.
人文素养在医生职业成就的构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未来医学人才的培养,不能只要求充分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还必须注重培养良好的医学人文素养。通过对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现状的分析,认为将人文教育融于专业教学是实现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人体解剖学是医学课程的敲门砖,将人文教育融入教学将对学生职业生涯起到引航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将人文教育融于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实现从"人之常情"到"医之常情"的人文情怀、道德情感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与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琴 《西北医学教育》2011,19(3):459-460
随着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人才缺乏尤显突出,高等医学院校作为医学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应积极进行面向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的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文章通过分析认为高等医学院校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基层卫生的人才需求,并探讨了面向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的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从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卫生检验专业开设现状、课程设置、教学改革、人才需求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阐述了卫生检验教学过程改革的主要举措和取得的经验,提出了培养创新型卫生检验人才的课程设置和改革的重点,为培养适应于新时代的卫生检验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要发挥自身的区域优势,充分了解民族地区对医学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坚持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调整课程体系结构,改革传统的课程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加强实践教学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