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江苏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阳性患儿流行病学特点,为RSV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呼吸道感染患儿11 574例,所有患儿均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RSV抗原;对RSV阳性标本测定其他6种呼吸道病毒,了解混合感染情况。结果:11 574份样本中RSV检出率为12.34%(1 428/11 574),RSV阳性患儿男女比例为1.92∶1(915/476);男性患儿检出率(12.79%)显著高于女性患儿(10.77%)(χ2=10.951,P<0.05);1~12个月婴幼儿RSV阳性率显著高于12个月以上年龄组(χ2=27.48,P<0.05);12~24个月组、24~36个月组、36个月~6岁组及6~12岁组RSV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月至3月的RSV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月份(χ2=9.451,P<0.05);阳性率最高为2月(16.99%);1 428例RSV阳性病例中,其中148例混合感染至少一种其他呼吸道病毒,占RSV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人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在苏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流行特征。方法收集610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住院儿童鼻咽分泌物标本,实时荧光PCR法检测HBoV,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炎支原体(MP),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型、B型(IVA,IVB)、副流感病毒1~3型(PIV1~3)和腺病毒(ADV)。结果共检出HBoV感染378例(6.19%,378/6108),其中HBoV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73例(19.31%,73/378)。与HBoV混合感染的前三位病原体分别为RSV(64.38%,47/73),PIV-3(16.44%,12/73),MP(12.33%,9/73)。HBoV感染阳性率在夏秋季分别为9.06%和11.35%,而在冬春季3.52%和2.37%,夏秋和冬春各季之间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1)。HBoV感染在7~12月和1~3岁儿童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1.14%和10.40%,而在0~6月组、3~5岁组、5~6岁组和≥6岁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83%、4.29%、3.11%和1.97%,7月~3岁患儿与其它年龄组间HBoV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44.26,P<0.01)。结论人博卡病毒是苏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苏州全年均存在HBoV感染,以夏秋季高发。HBoV易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尤其是RSV。HBoV感染在7月~3岁儿童中高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17—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0~2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测评结果,了解通州区0~2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现状和变化趋势。【方法】收集通州区2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2021年年报数据。使用χ2检验分析不同年龄和户籍0~2岁儿童筛查阳性检出率和发育迟缓率的差异,使用χ2趋势检验分析各年龄组和户籍的逐年变化趋势。分析762例Gesell测查结果,使用χ2检验比较各能区年龄分布差异。【结果】2017—2021年0~2岁儿童发育迟缓率为0.43%,0~岁组发育迟缓率呈下降趋势(χ2=14.135,P<0.001),1~岁组和<3岁组发育迟缓率均呈上升趋势(χ2=5.375,P=0.020;χ2=5.558,P=0.018)。本市户籍儿童发育迟缓率(0.47%)高于外地(0.37%)(χ2=12.504,P<0.001)。大运动能区发育迟缓率0~岁组最高(61.74%),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武汉地区4 23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的儿童人类博卡病毒(HBoV)感染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收集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期间4 232例7岁以下儿童经确诊为ARTI的鼻咽抽吸物(NPA),利用RT-PCR法对HBoV进行筛查,同时对流感病毒A型(Inf-A)、流感病毒B型(Inf-B)、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及副流感病毒Ⅰ型(PIV-Ⅰ)、副流感病毒Ⅱ型(PIV-Ⅱ)、副流感病毒Ⅲ型(PIV-Ⅲ)7种呼吸道病毒进行检测以了解其混合感染情况,并结合病例临床资料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4 232例NPA标本中,HBoV检出率为1.23%(52/4 232)。1~<3岁儿童HBoV阳性检出率最高,为2.81%(24/854)。HBoV在春夏秋冬各季节的检出率分别为3.05%、0.60%、0.52%、0.2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6.784,P=0.002),其中以春季检出率最高。HBoV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率为69.23%(36/52)。以支气管肺炎患儿HBoV阳性检出率(51.92%)最高。 结论 2014-2015年HBoV为武汉地区儿童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主要病原之一,1~<3岁儿童检出率最高,与其他病毒有较高的混合感染率,且春季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江西省1~69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hepatitis B virus,HBV)血清流行状况。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江西省5个县(市、区)抽取5 119名对象,检测HBsAg、HBsAb,χ2检验分析HBsAg、HBsAb阳性率。结果 HBsAg、HBsAb总阳性率分别为8.05%、57.98%;HBsAg阳性率男性(9.29%)高于女性(7.22%)(χ2=7.10,P<0.01),农村(9.33%)高于城市(6.81%)(χ2=10.97,P<0.01),HBsAb阳性率男性(55.50%)低于女性(59.63%)(χ2=8.59,P<0.01),农村(55.92%)低于城市(59.95%)(χ2=2.69,P<0.05);HepB接种者、未接种者和接种史不详者HBsAg阳性率分别为3.43%、12.79%、9.54%(χ2=11.24,P<0.01),HBsAb阳性率分别为58.46%、...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儿童误服中毒的相关影响因素及临床特点,为有效防范儿童误服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年11月-2016年11月武汉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53例误服中毒住院儿童资料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 儿童误服高发年龄在1~4岁之间(275例,占77.9%),年龄中位数2.4岁,男女比1.5∶1,农村高于城镇,不同性别及不同区域在起病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误服药物均以内服药为主(157例),城镇误服内服药构成比高于农村(χ2 =8.51,P<0.05),而农村在误服农药构成比显著高于城镇(χ2 =18.8,P<0.05),内服药中,农村误服神经精神科用药显著高于城镇(χ2 =8.43,P<0.05),而城镇误服降压药显著高于农村(χ2 =4.3,P<0.05)。80.7%的家庭祖辈参与了儿童的监护,农村祖辈参与儿童监护及抚养构成比更高。结论 儿童误服中毒在不同年龄发病率明显不同,应根据不同年龄生理及心理特点进行防范误服的发生;农村留守儿童及祖辈监护可能为儿童误服的高危因素;有精神病患者、需长期口服药的慢性病以及智障儿童家庭等特殊家庭需更加重视对药物的监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门诊儿科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发病率与性别、年龄、生活地域和季节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儿科门诊就诊的52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观察对象,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患儿性别、年龄、生活地域以及季节的关系。结果 526例呼吸道疾病患儿中86例检测出肺炎支原体,检出阳性率为16.35%;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610岁患儿为27.45%、<1岁为5.0%、110岁患儿为27.45%、<1岁为5.0%、13岁为5.88%、43岁为5.88%、45岁为12.50%和115岁为12.50%和1114岁为13.26%,614岁为13.26%,610岁患儿与其他年龄段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城镇患儿为21.33%,高于农村患儿的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10岁患儿与其他年龄段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城镇患儿为21.33%,高于农村患儿的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季度发病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0.34%、8.66%、9.16%、26.0%,第一、四季度高于第二、三季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为26.76%、哮喘患儿为8.89%、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10.48%和支气管炎患儿为1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男、女童感染概率相似,多见于学龄期城镇儿童,冬春季节多见,临床表现以肺炎或急性支气管炎为主,应参考以上流行病学特征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河北地区儿童哮喘流行情况及其相关的易感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特点,为儿童哮喘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1月—2021年1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北地区7 048名儿童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的哮喘儿童初筛调查问卷,调查儿童哮喘患病情况,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DNA测序技术检测哮喘儿童IL-4 C590T、IL-13 A2044G、FcεRIβ E237G、ADRB2 R16G这4种哮喘易感基因位点SNP分布情况。结果 7 048名儿童中检出哮喘患儿214例,患病率为3.04%(214/7 048),其中男性患病率(3.45%)明显高于女性(2.58%)(χ2=4.574,P<0.05);不同年龄组哮喘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χ2=56.498,P<0.05);不同地区间儿童哮喘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9,P>0.05);214例患儿哮喘发作时主要集中在夜间44.39%(95/214)和清晨27.57%(59/214),主要症状为咳嗽78.97%(169/214),主要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广西南宁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患儿中肺炎支原体(MP)感染现状及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6年2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111 321例ARI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被动凝集法或免疫荧光法对其血清MP抗体进行检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不同ARI类型,不同发病年份、季节,不同年龄及性别患儿的MP感染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①本研究111 321例ARI患儿中,MP感染率为39.0%(43 417/111 321)。不同ARI类型患儿的MP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197.0,P=0.000)。其中,肺炎患儿MP感染率最高,为44.5%(18 839/42 291),上呼吸道感染患儿MP感染率最低,为33.8%(17 965/53 158)。MP感染患儿中,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43.4%(18 839/43 417)和41.4%(17 965/43 417)。②本研究2015年ARI患儿的MP感染率为44.0%(16 922/38 479),显著高于2011、2012、2013及2014年的39.4%(4 521/11 466)、34.1%(5 521/16 192)、36.9%(7 329/19 881)及36.1%(9 124/25 303),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7,P=0.000)。2011-2015年,ARI患儿每年春、夏、秋、冬季的MP感染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3.5,P=0.000;χ2=80.2,P=0.000;χ2=33.4,P=0.000;χ2=176.3,P=0.000;χ2=124.7,P=0.000),并且均以冬季的MP感染率最高,分别为46.0%(1 207/2 622)、38.6%(1 638/4 246)、39.7%(1 950/4 914)、40.3%(2 643/6 562)与47.6%(4 945/10 399)。③本研究6~14岁ARI患儿中MP感染率为61.5%(6 704/10 902),显著高于<28 d患儿的2.2%(49/2 214)、28 d至1岁患儿的13.8%(3 858/27 949)、1~3岁患儿的43.1%(15 087/34 996),以及3~6岁患儿的50.3%(17 719/35 260)。不同年龄段ARI患儿中,MP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 179.1,P=0.000)。④本研究女性ARI患儿的MP感染率为45.8%(20 017/43 746),显著高于男性的34.6%(23 400/67 57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400.2,P=0.000)。 结论广西南宁地区ARI患儿中,MP感染全年均有发生,以冬季最为高发,女性ARI患儿MP感染率高于男性患儿,6~14岁学龄期ARI患儿MP感染率高于<6岁者。MP感染临床表现以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病毒性肺炎患儿病原学感染情况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应用ELISA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2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急性期病原学感染,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IFV)、副流感病毒(PIV)、巨细胞病毒(CMV)、肠道病毒(EV)、EB病毒(EBV)、单纯疱疹病毒(HSV),并利用四色流式细胞术对病毒性肺炎患儿及正常对照儿童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检出病毒感染阳性者106例,其中轻症肺炎84例,重症肺炎22例;阳性率46.9%,其中单一病毒感染71例,占67.0%,混合感染35例,占33.0%;RSV、ADV、IFV感染居前3位;与对照组相比,病毒性肺炎患儿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CD3+CD4+辅助性T淋巴细胞及CD16+56+NK细胞均明显下降(P<0.05),CD19+B淋巴细胞比例则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重症患儿的CD3+CD4+T淋巴细胞也比对照组儿童显著降低(P<0.01);与轻症患儿相比,重症患儿CD16+56+NK细胞下降更为明显(P<0.01)。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病毒感染的种类繁多,特别是重症肺炎患儿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及早进行病原学及免疫功能检测,有利于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020—2023年湖北地区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 对2020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武汉儿童医院因呼吸道感染住院且进行了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提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阳性患儿的临床资料共3 271例进行分析。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及χ2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纳入因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25 583例, 其中RSV阳性的3 271例(12.8%)。2020—2021年、2021—2022年、2022—2023年RSV的检出率分别为16.3%(874/5 351)、14.7%(1 462/9 921)、9.1%(935/10 311), 呈逐年下降趋势(χ2=222.054, P<0.05)。2020—2023年春季和秋季出现了RSV非典型季节流行。1岁以下婴儿的RSV检出率最高, 2020—2021、2021—2022及2022—2023年度RSV阳性患儿的中位年龄分别为12月龄、12月龄、24月龄, 患儿中位年龄有增大(H=140.575, P<0.05)。RSV呼吸道感染后均以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留守儿童校园欺凌特征及其与亲子分离经历的关联,为留守儿童校园欺凌的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上饶市4 945名7~18岁儿童完成中文版校园欺凌经历量表(C-SBEQ)测查,比较留守与非留守儿童校园欺凌的差异。使用自编问卷获取其中1 791名留守儿童的亲子分离信息,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亲子分离经历对留守儿童校园欺凌的影响。结果 留守儿童的校园欺凌、受欺凌和欺凌他人的检出率分别为21.3%,18.3%和3.0%,均高于非留守儿童(15.4%,12.7%和2.7%)。不同学段留守儿童受欺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2,P<0.05),由高到低依次为小学(21.4%)、初中(18.9%)、高中(14.7%);在留守儿童欺凌他人检出率上,男生(4.8%)高于女生(1.0%)(χ2=14.69,P<0.05)。在曾留守(有留守经历)儿童中,分离时年龄<7岁组的受欺凌检出率(20.3%)高于分离时年龄≥7岁组(13.4%)(χ2=4.79,P=0.03)...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I)者肺炎支原体(MP)及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LP1)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点。 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儿科临床诊断为ARI的1 16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血清MP及LP1 IgM抗体,统计学比较不同季度、年龄及性别的MP、LP1及MP+LP1混合感染阳性检出率差异。 结果1 167例ARI患儿中,①MP、LP1及MP+LP1混合感染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5.0%、7.4%及4.3%。②2013年第二季度MP阳性检出率(36.5%)显著高于第一、三、四季度(21.2%、23.1%、22.6%),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57,12.07,13.55;P<0.01);而LP1及MP+LP1混合感染的阳性检出率在不同季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6.57,5.88;P>0.05)。③不同年龄患儿的MP、LP1及MP+LP1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9.01,35.18,19.89;P<0.01),而且随患儿年龄增长,MP、LP1及MP+LP1阳性检出率逐渐升高。④女性患儿MP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男性(29.0% vs 22.6%,χ2=5.88,P<0.05),而不同性别患儿的LP1及MP+LP1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ARI患儿有较高MP及LP1阳性检出率,应引起儿科医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持续性操作测试(CPT)临床特征。方法:采用持续性操作测试,对1 000例拟诊为ADHD的患儿进行视觉(VCPT)和听觉(ACPT)持续性操作测试,分析比较不同测试方法、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患儿的测试结果。结果:ACPT总异常检出率(53.90%)显著高于VCPT(33.00%)(2χ=100.381,P<0.01);ACPT虚报错误、漏报错误及平均反应时间的T值和P值显著高于VCPT的T值和P值(P<0.01);女性ACPT异常检出率(56.32%)显著高于男性(53.39%)(2χ=55.542,P<0.01);VCPT男性患儿虚报错误的T值、P值显著高于女性,女性患儿的平均反应时间T值和P值显著高于男性;ACPT女性患儿的漏报错误和平均反应时间T值和P值显著高于男性患儿;不同年龄组异常检出率(VCPT/ACPT)由高到低为912岁组(37.48%/62.72%)、68岁组(29.21%/47.47%)和13岁以上组(25.58%/36.43%),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2χ=10,P<0.01、2χ=38,P<0.01)。结论:ADHD患儿听觉注意障碍较视觉明显;男女患儿临床特征存在差别;912岁为ADHD患病高峰。根据ADHD患儿的个体特征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可能更科学、更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石家庄市2009—2021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及病原学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石家庄市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呈波动下降趋势,多数年份呈现隔年高发特征;重症比例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χ趋势重症2=282.09,P<0.001,χ趋势死亡2=51.33,P<0.001)。全年有两个发病高峰:春夏季主高峰和秋冬季次高峰,2015年后发病高峰月份后移。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53∶1,性别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507.84,P<0.001),死亡病例以2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占88.89%),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tr=-2.85,P<0.05)。城区发病率最高(114.50/10万)。不同类型病例病原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86,P<0.001),轻症病例病原呈多样化,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泸州市农药中毒特点,为预防和减少农药中毒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系统”导出2008-2022年泸州市农药中毒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08-2022年泸州市共报告中毒2 899例,其中死亡86例,病死率为2.97%;男性1 496例,女性1 403例,男女病死率无差异;人群以30~79岁为主,病死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χ2趋势=29.027,P<0.01);自服病死率(3.81%)高于误服(1.25%)(χ2=12.589,P<0.01);病死率随年份增加而下降(χ2趋势=32.553,P<0.01);发生地区以古蔺县和泸县为主,病死率最高为泸县(6.17%)和纳溪区(5.68%),区县间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56,P<0.05);中毒农药主要为杀虫剂(62.81%)和除草剂(26.56%),病死率最高为对硫磷(20%)。结论 2008-2022年泸州市农药中毒流行病学特征为经济欠发达县城高发,以30岁以上自服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FV)和腺病毒(ADV)感染导致的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特征差异。 方法选择2005年1月1日至2008年1月1日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住院治疗的107例重症CAP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感染病毒类型分别纳入RSV组(n=69,感染RSV),FV组(n=12,感染FV)及ADV组(n=26,感染ADV)。肺炎及重症CAP的诊断参考"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标准。3组患儿年龄、性别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RSV,FV及ADV感染导致的儿童重症CAP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同期RSV,FV和ADV感染导致的儿童重症CAP的发生率分别为7.64%(69/903),4.96%(12/242)和3.53%(26/737),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78,P=0.001)。②3种病毒均可在无基础疾病的健康儿童中引发重症CAP,部分患儿在整个病程中无发热表现。3种病毒感染均可致急性期重症CAP患儿气管、支气管及分支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等炎症表现,其中以ADV感染的反应最为突出,甚至可导致"塑形性支气管炎"。③3组均采用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治疗;对合并喘息症状者采用氨茶碱、硫酸沙丁胺醇等治疗,必要时加用甲基强的松龙、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对合并呼吸衰竭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治疗全程重视气道护理。RSV组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患儿占4.35%(3/69),1例(1.45%)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死亡;FV组2例(16.67%)出现休克,1例(8.33%)发生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2例(16.67%)死于ARDS;ADV组无死亡病例。④3组部分患儿同时合并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胸部X线检查结果发现,RSV,ADV组部分患儿右肺病变较左肺部明显,但FV组患儿双肺野炎症基本对称。 结论RSV,FV和ADV感染导致的儿童重症CAP患儿的临床特征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儿童CAP感染导致的支气管内及分支支气管炎症反应突出,值得关注。对RSV,FV和ADV感染导致的儿童重症CAP,应采用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胎龄小于32周早产儿解脲脲原体(UU)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院且合并肺炎的出生胎龄<32周早产儿105例,男63例,女42例。住院期间首次诊断肺炎后即留取气道分泌物进行UU核酸检测,分为UU阳性组和UU阴性组,比较两组间围产因素、合并疾病、抗菌素治疗、临床结局等指标,两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或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105例早产儿肺炎中,确诊UU肺炎37例(35.2%),UU检测阴性的肺炎68例(64.8%)。UU阳性组与UU阴性组,患儿胎龄 [28(27,30)周 vs 29(28,30)周, Z=-0.98, P>0.05] 及出生体重[(1 282.03±292.49)g vs (1 196.62±322.89)g, t=1.34,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U阳性组与UU阴性组相比,母亲单胎率(86.5% vs 50%,χ2=12.15)、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10.8% vs 1.55%, χ2=4.61)、胎膜早破>12 h比例(32.4% vs 11.8%,χ2=5.37)及阴道分娩率(59.5% vs 35.3%, χ2=4.75)均较高( P<0.05);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阴道分娩是UU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OR=2.694, 95 %CI: 1.113~6.525)。UU阳性组比UU阴性组,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12.85(9.32,17.22)×109个/L vs 9.06(7.06,13.37)×109个/L, Z=-3.01, P<0.05];用氧时间延长[(46.8±19.8)d vs (37.8±2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177, P<0.05);UU阳性组血流动力学显著的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29.7% vs 57.4%,χ2=6.265)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54.1% vs 75.0%,χ2=4.801)低于UU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UU阳性组与UU阴性组相比,细菌培养阴性率(62.2% vs 50.0%, χ2=8.826)以及三代头孢的使用率(48.6% vs 47.1%,χ2=1.35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过阿奇霉素治疗气道分泌物解脲脲原体转阴时间为(9.00±3.14)d;两组间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73.0% vs 69.1%,χ2=0.036)、早产儿视网膜病(10.8% vs 26.5%,χ2=2.665)、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7% vs 1.5%,χ2=0.195)、脑室内-脑室周围出血(69.4% vs 72.1%,χ2=0.003)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8.1% vs 8.8%,χ2=0.016)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胎膜早破时间超过12 h、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经阴道分娩出生的小于32周的早产儿,UU感染风险增加。小于32周早产儿UU肺炎,可表现为用氧时间延长,白细胞计数升高,经过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后,能够有效清除UU,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近年灌云县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导出灌云县2016—2020年手足口病例相关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三间分布分析。结果 2016—2020年灌云县共报告手足口病3 386例,发病率波动在29.88/10万~111.53/10万,年均发病率为65.25/10万,5年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0.05,P<0.01)。无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报告,病例主要为临床诊断(占94.92%)和门诊病例(占88.13%),病例手足口病疫苗接种率为14.73%。男性发病率(73.25/10万)高于女性(56.4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6,P<0.01)。病例年龄以<5岁为主(占93.00%),职业主要为散居儿童(占86.34%)。1岁组病例最多(占35.08%)、发病率最高(2 298.01/10万), 1岁后病例数随年龄增加逐渐减少、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χ2=4 255.90,P<0.0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门诊与住院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特征,为临床预防与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11年5月-2013年7月医院收治的5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或一次性吸痰管采集鼻咽吸取物,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法(RT-PCR)进行病毒核酸检测,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送检标本共检出病毒327株,检出率为65.4%,住院患儿<1岁与13岁的病毒检出率分别为100.0%与95.2%,均显著高于门诊同龄患儿的33.3%与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病毒(IFV)是门诊患儿检出率最高的病毒,检出率为10.4%,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则是住院患儿检出率最高的病毒,检出率为28.3%,住院患儿的RSV、鼻病毒(HRV)、副流感病毒(PIV)以及IFV等病毒检出率分别与门诊患儿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儿<1、13岁的病毒检出率分别为100.0%与95.2%,均显著高于门诊同龄患儿的33.3%与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病毒(IFV)是门诊患儿检出率最高的病毒,检出率为10.4%,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则是住院患儿检出率最高的病毒,检出率为28.3%,住院患儿的RSV、鼻病毒(HRV)、副流感病毒(PIV)以及IFV等病毒检出率分别与门诊患儿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儿<1、13、43、46、>6岁等年龄的混合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住院患儿的混合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减小而呈现上升趋势。结论门诊与住院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病原学特征存在的差异性可能与患儿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