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河北地区儿童腹泻病原谱和主要致病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受情况。方法选择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河北地区具有代表性医院5岁以下儿童病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标本培养并采用全自动生化鉴定仪进行菌落鉴定,采用PCR检测病毒类型。结果350例患儿中82例患儿检出病原体,阳性率23.43%。大肠埃希菌19株、沙门菌11株、弯曲菌2株、志贺菌1株和副溶血性弧菌1株。轮状病毒29株、诺如病毒25株、腺病毒5株、星状病毒2株和扎如病毒2株。患儿中病毒感染48例、细菌感染21例,混合感染13例。母乳喂养患儿单纯病毒感染率10.28%(11/107)、单纯细菌感染率4.67%(5/107)和混合感染率2.80%(3/107);混合喂养单纯病毒感染率15.23%(37/243)、单纯细菌感染率6.58%(16/243)和混合感染率4.12%(10/243)。散居儿童中单纯病毒感染率10.53%(18/171)、单纯细菌感染率4.68%(8/171)和混合感染率3.51%(6/171);托幼儿童单纯病毒感染率6.76%(30/179)、单纯细菌感染率7.26%(13/179)和混合感染率3.91%(7/179)。春季单纯细菌感染率6.98%(6/86),单纯病毒感染感染率13.95%(12/86)和混合感染率2.33%(2/86)。夏季单纯细菌感染率3.23%(2/62),单纯病毒感染率8.06%(5/62)和混合感染率3.23%(2/62)。秋季单纯细菌感染率5.43%(5/92),单纯病毒感染率14.13%(13/92)和混合感染率3.26%(3/92)。冬季单纯细菌感染率7.27%(8/110),单纯病毒感染率16.36%(18/110)和混合感染率5.45%(6/110)。大肠埃希菌对氯霉素、四环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甲氧苄啶-磺胺甲唑、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6.32%、36.84%、47.37%、15.79%、10.53%、0.00%和0.00%。沙门菌对上述抗生素耐药情况分别为18.18%、27.27%、45.45%、9.09%、9.09%、0.00%和0.00%。结论本研究中5岁以下儿童腹泻以病毒感染为主。母乳喂养和散居儿童感染少于混合喂养和托幼儿童。夏季患病率低于其他季节。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对氨苄西林和四环素耐药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梅毒报告发病率呈现增长趋势,患病人数大幅上升,梅毒防控工作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为了解赤峰市梅毒的流行特征,对2005-2015年赤峰市梅毒报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收集2005-2015年赤峰市各医疗机构确诊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梅毒病例疫情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3.
4.
目的了解我国近5年流感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的季节性、病毒亚型、发病率和病死率等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信息系统和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3年1月-2018年3月我国流感发病数和死亡数及每周上报流感样病例(ILI)监测实验室检测数据,采用Excel 20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3-2017年全国共检测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标本1 143 123份,检出流感病毒阳性154 699份(阳性率13.53%),以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和乙型流感病毒为主;2018年截止4月1日共检测阳性标本102 166份,流感病毒阳性31 154份(占30.49%),主要流行毒株为甲型H1N1、乙型流感病毒和甲型H3N2。每年的流感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上年的12月至次年的4月,但2015、2017年的7月和8月发病率均较高(>10%)。结论 2013-2017年我国流感发病呈明显季节性,以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2015年和2017年夏季出现流感发病高峰期。2017年12月-2018年2月流感发病数达到近5年的最高峰,甲型H1N1和乙型流感病毒为主要流行株。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浙江省2014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浙江省SFTS病例资料,建立数据库并分析。结果 2014年浙江省SFTS确诊病例57例,死亡10例,病死率为17.54%。病例呈现出5月和8月两个高峰期;平均年龄为(58.75±16.30)岁,不同年龄组人群病死率不同(χ2=10.148,P=0.008,P=0.05);农民占89.29%。病例发病前2周内53.85%的病例有户外活动史,多从事种地、割草、采茶等活动,29.09%有明确蜱暴露史,54.90%家里饲养动物,51.06%有老鼠暴露史。大部分病例有发热、疲劳、畏寒、肌痛等非特异性症状,且均伴有血小板和白细胞进行性下降;存活和死亡病例间牙龈出血症状不同(χ2=4.114,P=0.043,P=0.05)。存活组从发病到确诊时间间隔平均5.5d,死亡组7.5d,病例从确诊到死亡平均3.5d,其中有2人是死亡后才被确诊。结论浙江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季节性,中老年农民高发,户外活动做好个人防护及早诊断、早治疗对该病的预防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牛娅丽  王文伟 《地方病通报》2021,36(1):60-62,94
目的分析2008—2019年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风疹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加强风疹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及传染病监测(麻疹)专报系统导出2008—2019年通渭县风疹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2008—2019年定西市通渭县共报告风疹病例408例、年均发病率8.07/10万,其中2011—2016和2018年无病例报告,2019年报告发病率53.90/10万;发病集中于每年的4—7月,11月至次年2月均无病例报告;男女病例数之比为1.17∶1,以学生为主、占病例总数的95.59%。病例数以15岁~组最多(203例)、占总病例的49.75%,发病率高达51.65/10万;其次为10岁~组(101例)、占总病例的24.75%,发病率为33.44/10万。含风疹成分疫苗0剂次病例数(375例)占总病例数的91.91%。结论通渭县风疹防控工作应重点做好学校聚集性疫情的及时预测、预警和防控,保持高水平两剂次含风疹成分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继续开展含风疹成分疫苗大范围常规接种,采取加强监测、控制暴发、健康教育等综合性措施构建人群风疹免疫屏障,进一步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总结儿童重症肺炎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住院治疗的148例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及胸部影像学资料。采集流行病学信息,对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特点、并发症、治疗和预后数据进行总结。结果 148例患儿中男79例(53.4%)、女69例(46.6%),发病年龄1月龄至17岁(中位月龄为12月龄),冬季发病57例(38.5%)。105例(70.9%)为单一病原体感染,43例(29.1%)为混合感染,前3位病原体依次为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铜绿假单胞菌。婴儿以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感染为主,学龄期儿童以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为主。108例(73.0%)合并基础疾病,咳嗽(73.0%)、喘息(65.5%)是最常见的呼吸道症状,低血压133例(89.9%)、低氧血症68例(45.9%)。超敏C反应蛋白、PCT和乳酸脱氢酶升高明显。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肺段或肺叶炎症,以两肺下叶多见,伴有肺不张88例(59.5%),合并胸腔积液30例(20.3%)、脓胸4例(2.7%)、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海省鼠疫菌株生物学特点及流行病学意义,为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2012年青海省分离的鼠疫菌株进行生化及糖醇类酵解试验、毒力因子检查和毒力测定。结果根据生化分型指标,131株被试菌株中120株为青藏高原型,3株为祁连山型,其余8株菌与青海省疫源地生态型菌株均不相同。被试100株代表菌株均能产F1抗原和PstI,均具有Vw抗原因子;Pgm-菌株占95.00%(95/100),Pgm±菌株占4.00%(4/100),Pgm-菌株占1.00%(1/00)。毒力测定结果显示,最小致死量(MLD)均在10000个菌以下,均为强毒株。结论青海高原喜马掩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2003~2012年分离的鼠疫菌具备青藏高原鼠疫病原体特性,鼠疫菌的毒力强,对人的健康威胁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四川省自贡市2014年3例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病原学特征。方法搜集临床病例信息;采用血清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和多位点序列分型方法对单增李斯特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3例患者均为免疫力低下人群,有发热和败血症症状;3株单增李斯特菌中2株为1/2a血清型、ST8型,1株为1/2b血清型、ST778型,3株PFGE带型均不同。结论免疫力低下人群易受单增李斯特菌侵袭性感染。通过与国内外食品及病人单增李斯特菌相关流行学资料比较,提示国外流行克隆群以及国内某些流行型菌株可引起国内李斯特菌病散发,甚至成为将来暴发的隐患。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贵州省BV系流感暴发疫情和重症病例毒株的分子特征,探讨其特异性分子靶标,为流感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贵州省2017-2019年BV系流感暴发疫情、重症病例和普通流行毒株,经基因组的提取、HA和NA基因的扩增与测序,与参考株一起进行分子特征分析。结果贵州省所有毒株HA和NA基因进化树拓扑结构类似,整体上毒株处于3个分支,2017年的毒株聚集为一簇,2018年的分散存在,2019年的处于两个分支且相对较远,绝大部分暴发疫情毒株和重症病例毒株均处于分支1。贵州省所有毒株同疫苗株B/Colorado/06/2017 HA和NA基因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8.6%~99.3%和98.9%~99.4%;2017年BV系毒株间HA和NA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9.9%和99.9%~100%,2018年分别为98.4%~99.3%和98.7%~99.1%,2019年分别为97.7%~100%和98.4%~99.9%,其中2019年分支2中的毒株间同源性分别为99.4%~100%和99.6%~99.9%,分支1中的分别为99.5%~100%和99.3%~99.9%,所有暴发疫情、重症病例毒株同当年度普通流行毒株之间同源性均高于99.4%;与疫苗株B/Colorado/06/2017相比所有毒株HA基因均存在S14N、G144D、V195I、K513R的突变,NA基因均存在Q371K、D490N的突变;2019年分支1中的毒株HA基因存在G148R、K151E和T563A以及NA基因存在A395T的特异性位点突变;分支2中的毒株HA基因存在V394I和NA基因存在V71A、K343E、A395V和V401I的特异性位点突变。同时,分支1中的毒株HA基因与疫苗株B/Brisbane/60/2008相比存在179-181KND的特异性缺失突变,与B/Colorado/06/2017相比存在181D的特异性缺失突变和150环的抗原位点突变。结论贵州省BV系暴发疫情毒株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暴发疫情毒株与普通流行毒株之间亲缘关系和同源性较高,2019年存在两个分支群系毒株的流行,且暴发疫情、重症病例毒株主要以分支1中的毒株流行为主;贵州省暴发疫情、重症病例毒株存在多个位点的特异性突变和缺失突变,应进一步加强分子特征的实时监测和致病力相关的特异性分子靶标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地区黑热病流行现状和时空聚类特征,为疫情监测和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兵团地区2004-2018年黑热病的疫情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黑热病的三间分布情况,并应用SaTScan 9.6和ArcGIS 10.2软件进行时空聚类分析。结果兵团地区2004-2018年累计报告黑热病103例,年均发病率为0.26/10万;死亡1例,病死率为0.97%。兵团地区在2005年出现了一次暴发流行,2006-2008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9年后发病率下降,2013年发病率降至0。2014年疫情有小幅回升,部分地区又出现小的暴发点。每月均有病例发生,以10-12月为发病高峰期,4-6月发病数较少。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51∶1;患者以<3岁散居儿童多见。病例主要分布在9个师24个团场,大部分病例分布在南疆,其中第三师90例,占87.38%。时空聚类分析显示,兵团地区共探测到2个有意义的时空聚集区域,分别是以第三师伽师农场和第四师67团为聚集中心。结论兵团地区2004-2018年黑热病发病总体呈低发病率趋势,但每年在主要流行区仍有病例出现,因此应加强对重点流行区和高危人群的监测,做好黑热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08—2019年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风疹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加强风疹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及传染病监测(麻疹)专报系统导出2008—2019年通渭县风疹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2008—2019年定西市通渭县共报告风疹病例408例、年均发病率8.07/10万,其中2011—2016和2018年无病例报告,2019年报告发病率53.90/10万;发病集中于每年的4—7月,11月至次年2月均无病例报告;男女病例数之比为1.17∶1,以学生为主、占病例总数的95.59%。病例数以15岁~组最多(203例)、占总病例的49.75%,发病率高达51.65/10万;其次为10岁~组(101例)、占总病例的24.75%,发病率为33.44/10万。含风疹成分疫苗0剂次病例数(375例)占总病例数的91.91%。结论通渭县风疹防控工作应重点做好学校聚集性疫情的及时预测、预警和防控,保持高水平两剂次含风疹成分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继续开展含风疹成分疫苗大范围常规接种,采取加强监测、控制暴发、健康教育等综合性措施构建人群风疹免疫屏障,进一步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分析广东省韶关市1980—2012年疟疾流行特点,为韶关市2014年消除疟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韶关市1980—2012年疟疾防治总结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疟疾疫情报告进行分析。结果1980—2012年韶关市累计共报告疟疾病例3094例,其中,间日疟3041例,输人性恶性疟4例,未分型49例;年平均报告疟疾病例94例,年平均疟疾发病率2.78/10万。其中1982年报告疟疾发病最多为651例,年发病率最高为14.13/10万;2006—2011年仅2008年报告1例疟疾病例,其余5年均没有病例报告。1980—2012年,5—11月份报告疟疾病例2625例,占总病例数的84.84%(2625/3094)。男女性别比为4.34:1。在报告疟疾病例3094例中,发病年龄主集中在20~45岁年龄组,共报告疟疾病例2486例,占总病例数的80.34%。1980—2012年,全市共血检475337人次,检出疟原虫阳性2127例次,平均阳性率为0.45%。1980—1994年,居民原虫率调查,共血检31139人次,检出阳性474例次,阳性率1.52%。结论韶关市1980—2012年疟疾发病逐年下降,20~45岁年龄组是疟疾的好发年龄组;近几年疟疾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疫情平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14—2021年北京市昌平区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调整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导出2014—2021年昌平区水痘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利用EXCEL 2019和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2014—2021年昌平区共报告水痘病例10 075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62.34/10万;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地区是沙河地区(106.92/10万)、南邵地区(83.30/10万)和城北街道(75.38/10万);每年的4—6月、10—12月为发病高峰期;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24∶1,20岁以下年龄高发,以学生、散居儿童、干部职员为主。共报告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起,均发生在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水痘发病水平明显降低(χ2=547.857,P<0.05)。结论 北京市昌平区水痘总体发病呈下降趋势,有较为明显的季节、地区、年龄、职业发病特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控制措施对水痘发病有影响。应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免疫接种范围,有效控制水痘发病;应高度关注学校水痘聚集性疫情调查处置工作,并加大监管和健康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07—2016年新疆和田地区甲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甲型肝炎疾病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整理2007—2016年通过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现住址为和田地区的甲型肝炎个案病例、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接种率和和田地区统计年鉴提供的人口资料,使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甲型肝炎的三间分布,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分析数据。结果 2007—2016年平均年发病率38.81/10万,病例主要分布在和田市(103.40/10万)、于田县(44.74/10万)和洛浦县(38.30/10万);发病高峰在每年的8—12月,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中,以散居儿童(占71.61%)、托幼儿童及学生(占13.06%)和农民(占8.42%)等发病为主。结论 2007—2016年和田地区甲型肝炎报告发病数(率)呈上升趋势,甲型肝炎传染源仍很多;应重点加强0~10岁儿童和农民的甲型肝炎监测,及时发现、处理甲型肝炎聚集性病例,可有效控制甲型肝炎疫情。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了解十堰市1995~2009年梅毒疫情的趋势和特点,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95-2009年的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995-2009年十堰市累计报告梅毒3477例,年均发病率6.90/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Ⅰ期梅毒1156例(占33.42%),Ⅱ期梅毒806例(占23.30%),Ⅲ期梅毒20例(占0.58%),胎传梅毒130例(占3.76%),隐性梅毒1347例(占38.94%)。患者中,男性病例1698例,女性病例1779例。发病以20~49岁为主,占67.44%;职业以农民(占17.75%)、工人(占16.59%)、家务及待业者(占12.42%)为主。地区分布,以十堰城区、丹江口市和房县为主,分别占60.68%、10.07%和9.84%。结论十堰市梅毒发病率较高,防治工作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005—2020年甘肃省白银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5—2020年白银市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2005—2020年白银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7 301例,年均发病率20.74/10万;每年4—7月、11月至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占病例总数的73.89%;发病率男性(31.29/10万)高于女性(20.69/10万),主要集中在4~15岁组,占病例总数的79.45%;以学生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5.21%;平川区年均发病率(38.20/10万)高于其他县(区);报告21起流行性腮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起发生在中小学校。结论 2005—2020年白银市流行性腮腺炎整体发病趋势与甘肃省一致;可考虑全市每年开展一次小学新入学儿童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强化免疫,并重点做好学校及托幼机构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苏州地区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合理诊治及卫生行政部门制订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10月至2014年12月苏州地区20021例因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痰标本,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PDNA;同时在人院24h内及治疗7~10d采集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特异性MP抗体IgG、IgM,分析MP检出情况。各组阳性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20021例患儿中,MP感染率为36.08%(7224/20021),其中女性患儿MP感染率为40.81%(3057/7490),明显高于男性患儿的33.25%(4167/12531,x^2=116.20,P〈0.01)。〈6个月、~1岁、~3岁、~7岁以及〉7岁患儿的MP感染率分别为18.35%、29.39%、43.93%、54.10%和64.48%,MP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升高(x^2=1949.65,P〈0.01)。春夏秋冬四季MP感染率分别为31.97%、41.57%、40.88%和29.90%,夏秋季患儿MP感染率明显高于冬春季(x^2=234.61,P〈0.01)。2008年秋季为10年中最高MP检出季节,达55.07%,而2010年春季MP感染率为10年中最低季节(18.48%)。除2007年四季MP感染率无明显波动外,其余年份四季的MP感染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动。2008年、2009年、2012年及2013年苏州地区MP感染率分别为46.03%、46.60%、39.28%和47.40%,处于较高水平,2011年为25.24%,为10年来最低水平,其余年份MP感染率均维持在30%左右。结论苏州地区儿童呼吸道MP感染处于较高水平,女性患儿感染率高于男性,MP感染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儿童,但随着年龄的增大感染率逐渐升高,夏秋季节为MP感染高发季,每隔2-3年MP感染出现一个流行小高峰,流行期可持续2年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