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腹股沟区域瘢痕挛缩手术修复方式。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22年5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进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区域瘢痕挛缩1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4例, 女8例;年龄范围为1~11岁, 平均年龄为6.25岁。瘢痕生长周期3~12个月, 均伴有髋关节屈伸功能及行走功能障碍, 部分患儿同时出现会阴部畸形。分别采用旋髂浅动脉皮瓣、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跨区旋髂深动脉穿支皮瓣对瘢痕挛缩松解创面进行一期修复。结果术后患儿腹股沟区皮瓣均成活良好, 髋关节功能障碍消除, 会阴部畸形得到纠正, 供瓣区一期缝合封闭。随访中未发现该区域再次出现瘢痕挛缩及功能障碍。结论旋髂浅动脉皮瓣、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跨区旋髂深动脉穿支皮瓣是对儿童腹股沟区瘢痕挛缩松解创面进行修复的较为理想方案, 最大程度上减轻了供区损伤引发继发畸形的情况, 最大程度上减轻对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颈浅动脉皮瓣修复幼儿颏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浅动脉皮瓣在成人头颈部创面的修复应用广泛,对于在幼儿期的使用报道较少,Ogawa等[1]报道最小年龄为6岁,特别是幼儿期双侧使用该皮瓣未见报道.我们自2004年1月以来采用颈浅动脉皮瓣修复幼儿颌面颈部瘢痕松解后创面4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带神经修复小儿足跟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带神经修复9例足跟负重区软组织缺损,年龄:4~12岁(平均7.5岁).切取皮瓣面积最大12 cm×6 cm,最小6 cm×4.5 cm.供区创面行Ⅰ期全厚网状游离植皮.皮瓣携带的隐神经在足跟部与腓肠神经吻合.结果 所有的皮瓣完全存活,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随访1.5~4年,平均随访2.5年,皮瓣恢复了感觉,两点分辨觉为30~33 mm,受区未发生溃疡.结论 胫后动脉穿支带蒂皮瓣具有血管解剖恒定、血运丰富以及操作简单等优点,适宜修复小儿足跟负重区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穿支皮瓣在儿童指(趾)末端缺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手足的血运特点,结合伤口形状,使用指(趾)动脉的穿支皮瓣,修复儿童手指、足趾缺损7例,观察术后恢复情况,评价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7例患儿皮瓣均完全存活,术后手指、足趾外形良好,触觉正常。结论合理使用穿支皮瓣,可以较好修复儿童指(趾)末端缺损,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经手术治疗的379例面部黑色素痣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儿童面部黑色素痣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379例中,男175例,女204例;年龄44 d至16岁。采用3种术式:单次(235例)或分次(71例)切除缝合,切除加全厚植皮(38例),切除加皮瓣修复,邻近皮瓣转移(34例),1例左面部巨痣行痣大部分切除加股前外游离皮瓣转移修复。采用皮肤科医师和患儿家属双盲主观评价疗效,评价内容为切口瘢痕、面部畸形、色差。结果除1例股前外游离皮瓣转移患儿游离皮瓣吻合口栓塞改为全厚植皮外,所有患儿均完整切除面部黑色素痣,切口Ⅰ级愈合。所有单次或分次切除缝合、临近皮瓣转移者未出现明显瘢痕增生或挛缩,皮肤色泽和弹性与正常皮肤接近,除部分邻近皮瓣转移患儿家长对附加切口不满意外,均获得满意评价。全厚植皮术者植皮区创缘发生轻度瘢痕增生,植皮区色素沉着。所有患儿未继发面部畸形。结论儿童面部黑色素痣的手术设计需兼顾其所处面部美容单位、面积大小,遵循面部美容单位自然的分界线及面部皱纹线走向,选择适宜的切除缝合、皮瓣转移、全厚植皮等术式进行修复,术后可获得较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股骨近端外旋截骨矫治儿童痉挛型脑性瘫痪引起的严重下肢内旋畸形,评价其近期临床疗效,探讨该方法的适应证。方法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我们共收治17例(26肢)严重下肢内旋畸形的痉挛型脑性瘫痪而能独立行走的儿童,男11例(19肢),女6例(7肢);年龄7.5~16岁(平均11.8岁),行股骨近端外旋(25°~40°,平均32.5°)截骨,结合挛缩肌腱松解手术,5例7髋合并髋关节半脱位的患儿同时行内翻截骨。6周后去除石膏外固定,行功能康复训练。结果17例患儿接受为期6~42个月(平均26个月)随访,经步态观察、肌张力测定,站立位髋关节内旋角度、髋关节旋转角度测量及X线影像学评估,发现所有患儿下肢内旋情况及步态明显改善,关节功能较术前明显好转,影像学检查提示截骨处愈合良好,前倾角减小,髋关节趋于稳定。结论对于严重下肢内旋畸形的较大年龄痉挛型脑瘫患儿,尤其是合并髋关节脱位、半脱位者,采用股骨近端外旋或外旋内翻截骨的方法矫治,可有效矫正痉挛内旋步态,改善肢体力线,近期效果肯定,值得临床选择性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双叶皮瓣修复儿童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7月至2020年6月, 对苏州大学附属瑞华骨科医院小儿骨科收治的6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患儿采用游离股前外侧双叶皮瓣修复, 其中男5例, 女1例;年龄范围在3~12岁, 平均8岁;皮肤缺损大小范围在13. 0 cm×6. 0 cm~15. 0 cm×12. 0 cm;合并胫骨骨折1例、胫后动静脉断裂2例、腓浅神经断裂2例、合并肌肉及肌腱损伤的5例, 仅皮肤缺损的1例, 创面均有深部肌腱及骨外露, 但未有肌腱等组织缺损。一期行骨折复位内固定, 血管、神经、肌肉、肌腱修复, 创面VSD覆盖, 择期在静脉全麻下游离股前外侧双叶皮瓣修复。根据创面大小设计样布, 在股前外侧区纵行设计双叶皮瓣, 以方便皮瓣切取后供区能直接缝合, 皮瓣切取总面积22. 0 cm×4. 0 cm~29. 0 cm×7. 5 cm。如果两块皮瓣血管同源, 皮瓣内的主干血管直接与受区血管吻合并桥接受区血管;如果两块皮瓣不同源, 则先通过内增压的方式并连成一个血管蒂的双叶皮瓣, 再与受区血管吻合并桥接受区血管, 大腿供区直接缝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儿童三角肌挛缩症的病因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1999年9月至2010年3月手术治疗的23例三角肌挛缩患儿,23例患儿中双侧3例,发病年龄2个月至11岁,手术时平均年龄:9岁(5~14岁).8例有反复三角肌肌肉注射史.手术行挛缩带松解,采用近端的横行或T形切口,或巾远段的纵弧形切口,彻底松解粘连及挛缩组织,术后第二天开始主被动功能锻炼.结果 术中发现挛缩条带多位于三角肌中后部,部分深达关节囊,术后全组病例肩关节活动度完全恢复,肩关节外展畸形消失,三角肌肌力正常,2例残留轻度翼状肩胛(8%),11例出现瘢痕肥大(42%).结论 三角肌挛缩症为多因素致病,手术松解效果良好,手术应考虑尽量减少瘢痕,增加患儿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扩大的足背动脉内侧皮瓣修复儿童足跟部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 2004年8月至2008年12月,共10例患儿足跟及其周围软组织缺损,男8例,女2例,年龄4~10岁.均为创伤所致.创面大小约6.5 cm×4.0 cm~9.5 cm×4.0 cm.10例小儿足跟及其周围软组织缺损采用对侧扩大的足背动脉内侧皮瓣修复.7例皮瓣行交腿皮瓣转移修复,3例皮瓣行游离移植,供区创面采用游离植皮修复.术中把皮瓣内隐神经与受区隐神经吻合.结果 扩大的足背动脉内侧皮瓣范用约7.0 cm×4.5 cm~12.0 cm×4.5 cm.所有皮瓣均完全存活.8例获随访9~18个月,再造足跟两点辨别觉5~9mm,外形良好、无溃疡发生.结论 扩大的足背动脉内侧皮瓣可修复对侧足跟及其周围软组织缺损.该皮瓣是隐神经的绝对支配区,移植后可重建精细感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并指畸形的治疗时机、手术方法,以提高疗效.方法 对35例婴幼儿各类先天性并指畸形于9个月~3岁行手术治疗,并指间皮肤采用多Z形锯齿状切口,根据并指相连皮肤软组织量采用掌背侧M-V形皮瓣或背侧矩形皮瓣重建指蹼.指侧创面应用掌背侧Z形切口形成的皮瓣交叉缝合,皮瓣覆盖不全创面行全厚皮瓣移植.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手指血运良好,皮瓣全部成活,4例指侧皮瓣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手指及指蹼外形满意,手指功能明显改善.31例患儿随访2个月~4 a,2例指蹼变浅,2例因指侧瘢痕挛缩出现手指侧屈畸形,余病例患指外形、功能良好,指蹼外形接近正常.结论 先天性并指畸形的手术治疗在低龄儿童进行是可行的,早期合理治疗可恢复手部的外观及重建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游离踇趾腓侧皮瓣移植治疗儿童手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7月至2018年4月对11例因机械外伤导致的手部软组织缺损患儿,采用游离踇趾腓侧皮瓣移植的方法修复创面。其中,男10例,女1例;年龄5~17岁,平均11.5岁;移植皮瓣面积最小3.0 cm×1.5 cm,最大5.5 cm×2.5 cm。将第一跖背动脉(或足背动脉)与桡动脉吻合,皮瓣供区创面用腹股沟全厚皮片游离植皮。结果 本组平均手术时间3.5 h,均吻合"一动两静",术后发生血管危象1例,及时手术探查,最终11例皮瓣均完全成活。3例出现皮瓣供区植皮坏死,经换药后痂下愈合。经平均10个月随访,皮瓣外形满意,色泽正常,弹性、质地良好,与受区周围组织基本一致。根据Michigan手功能评价,本组11例对外观均"非常满意";7例对伤指功能评价"非常满意",2例"满意",另有"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各1例。皮瓣供区足趾运动功能无明显障碍。结论 在熟练掌握显微小血管吻合技术及重视儿童围手术期综合管理的基础上,游离踇趾腓侧皮瓣移植修复儿童手部软组织缺损取得满意疗效,受区美观,供区隐蔽,且手指及足趾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设计以同趾或邻趾的趾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来修复分趾后趾蹼区的皮肤缺损.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共收治并趾多趾畸形49例,28例获得随访.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13~44个月,平均27.1个月.其中踇多趾畸形7例;并趾畸形21例,包括:第1、2趾并趾畸形5例,第2、3趾并趾畸形3例,第3、4趾并趾畸形4例,第4、5趾并趾畸形9例.所有患儿分趾后均采用趾动脉皮瓣修复趾蹼部皮肤缺损.供区趾体损伤面积较小,可直接缝合,无需植皮.结果 术后所有并趾畸形均得到了矫正,趾间获得很深的趾蹼和自然张开的弧度.出院后28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随访期间发现皮瓣质地柔软,外形满意,无色差,伤指无疼痛,两点分辨率在4~10mm.结论 使用趾动脉皮瓣可完全修复并趾分趾后的软组织缺损而无需植皮,且供区可直接缝合,同时可有效地改善趾蹼外形,是修复足趾并趾分趾畸形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小儿同指顺行指动脉神经蒂皮瓣修复指端(腹)缺损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们对46例小儿指端(腹)缺损的患儿应用同指顺行指动脉神经蒂皮瓣进行修复,其中25例切取时保留甲床神经分支。46例中,指端缺损24例,指腹缺损22例,皮肤缺损面积0.5 cm ×1.0 cm~0.8 cm ×1.0 cm。年龄2~11岁,平均年龄5.8岁。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无动静脉危象发生。选择保留和不保留甲床神经分支病例各10例,经1~3年随访,皮瓣外形饱满,色泽、出汗正常,供受区仅有线样瘢痕。16例甲床者指甲发育正常,无甲板分离及勾甲畸形,4例出现轻度甲纵脊或横纹。两点辨别觉正常,精细触觉恢复,手指无活动障碍。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同指顺行指动脉神经蒂皮瓣是修复小儿指端(腹)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道小儿同趾顺行趾动脉神经蒂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我们对8例拇趾端(腹)缺损的患者应用同足趾顺行趾动脉神经蒂皮瓣进行修复。其中趾端缺损3例,趾腹缺损5例,皮肤缺损面积在1.0cm×1.5cm~1.2cm×1.8cm。年龄为3~12岁,平均年龄5岁。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无动、静脉危象发生。经1个月至半年随访,皮瓣外形饱满,色泽、供受区仅有线样瘢痕,趾端感觉正常,无不耐寒及趾端疼痛病例,患儿步态正常。结论同趾顺行趾动脉神经蒂皮瓣是修复小儿拇趾趾端(腹)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临床资料髂动脉后输尿管亦称输尿管前髂动脉 ,临床上罕见 ,常并发其他畸形。本文报告髂动脉后输尿管 (左 )并右肾、输尿管未发育 (缺如 ) ,双侧隐睾 (腹腔型 ) 1例。患儿 :男 ,8岁 ,因尿频、尿急、尿痛14d ,在外院诊断为“泌尿系统感染” ,应用抗生素治疗好转后 ,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示“左侧巨输尿管 ,右肾、输尿管未显影” ,转来我院。体检 :神志清楚 ,心肺腹未见异常。双侧阴囊内、双侧腹股沟区均未触及睾丸。影像学检查 :B超示左侧巨输尿管 ,左肾轻度积水 ,未探及右肾及输尿管。静脉肾孟造影示 :左侧巨输尿管下段狭窄成角 ,左肾积水 ,…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先天性皮肤缺损1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皮肤缺损的临床救治和创面处理方法。方法17例先天性皮肤缺损患儿通过采用抗休克、补液治疗,创面暴露或包扎换药,皮瓣转移手术等单一或综合处理方式进行治疗,总结其恢复过程中休克的处理时机,抗休克效果,液体补充规律,液体输入过程和液体治疗结果,不同面积、部位、缺损创面处理方式和注意事项。结合文献及临床结果,对先天性皮肤缺损患儿手术处理的必要性进行探讨总结。结果本组17例新生儿均恢复良好,无在院死亡或严重并发症发生。头顶皮肤缺损患儿1例自动出院后失访。16例随访1a,7例无明显瘢痕,功能恢复良好,局部仅留轻度色素改变;4例有轻度的瘢痕组织,均无明显功能影响;3例出现瘢痕增生、挛缩,其中2例并小脚趾萎缩;枕部和前胸皮肤缺损的患儿除切口瘢痕外,创面愈合良好。结论早期诊断、合理、正确的治疗可使新生儿先天性皮肤缺损有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掌背岛状皮瓣重建先天并指指蹼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采用掌背岛状皮瓣重建小儿先天并指指蹼9例.所有患儿采用并指掌背侧皮肤锯齿状皮瓣分指,交叉缝合重建手指,掌背岛状皮瓣重建指蹼.结果 本组9例患儿创口Ⅰ期愈合,重建指蹼的掌背皮瓣全部存活,指体侧方的锯齿形瓣全部存活.手指无瘢痕挛缩,手指活动范围较健侧无明显减小,成形指蹼外形良好,有近似正常的指蹼斜坡及指蹼沟,指蹼最大外展度达40°,患儿家长表示满意.结论 采用掌背岛状皮瓣重建先天并指畸形指蹼的矫形手术方法,能够得到的理想的指蹼外观及功能,避免植皮,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并评价人工真皮联合头部薄皮片修复小儿皮肤缺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烧伤科治疗患儿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5~12岁,平均(8±2.5)岁,其中3例热烧伤,4例外伤,3例为皮瓣转移供瓣区皮肤缺损.所有皮肤缺损均通过人工真皮移植联合头部薄断层皮片移植两次手术进行修复,观察人工真皮及头部薄断层皮片存活情况,供皮区愈合情况及愈合后外观.结果 所有人工真皮及头部薄皮片均存活,头部供皮区7~10d愈合.随访未发现明显皮片挛缩及瘢痕增生影响肢体功能.结论 人工真皮联合头部薄皮片可以修复小儿皮肤缺损,并达到较好效果,可以为将来手术保留较好的皮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介绍带蒂岛状包皮瓣在隐匿阴茎矫治术中的应用.方法 总结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从1994年7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56例应用带蒂岛状包皮瓣阴茎成形术矫治的完全型隐匿阴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探讨该手术的要点及优缺点.结果 所有56例患儿术后获得了1个月至7年(平均1.4年)的随访,术后效果均满意,包皮水肿轻,阴茎显露好,无阴茎回缩及复发发生,未见明显瘢痕挛缩.结论 隐匿阴茎可根据阴茎皮肤的缺失情况分为完全型和部分型以指导手术的选择并评估手术的疗效.恰当的手术年龄以学龄前为佳,伴有肥胖的隐匿阴茎患儿最好在减轻体重后考虑手术,改良Devine法治疗部分型隐匿阴茎,带蒂岛状包皮瓣阴茎成形术用于治疗完全型隐匿阴茎都有较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预置精索外筋膜改良唇黏膜移植的方法,同期联合局部皮瓣尿道成形一期修复术治疗手术修复失败的尿道下裂,并评价其疗效。方法2014年12月至2017年4月作者采用预置精索外筋膜移植床一期治疗13例修复手术失败的尿道下裂患儿,年龄2.5~6岁,患儿至少经历1次失败的尿道下裂手术,阴茎体与睾丸大小、质地均尚可,术前合并不同程度阴茎弯曲。沿原手术切口暴露原手术建立的尿道,人工勃起试验均提示存在阴茎体下弯(弯曲15°~45°)。自腹侧弯曲最显著处完全离断原尿道海绵体,深达阴茎海绵体白膜后完全伸直阴茎,剔除白膜表面原手术后瘢痕组织,尿道缺损长度2.2~4.9 cm;于一侧睾丸鞘膜表面自睾丸底部到腹股沟管处解剖长段精索外筋膜后,将其转移覆盖于白膜表面尿道缺损处,取同等长度的下唇黏膜移植于精索外筋膜表面,固定后游离局部带蒂阴茎皮肤加盖成型新尿道,一期完成重建手术。结果13例患儿留置导尿管3周后拔除,随访12~40个月后,2例出现尿道瘘(1例位于冠状沟、1例位于阴茎根部),均再次行手术修补;1例阴茎头裂开未予处理,1例尿道外口狭窄行尿道外口扩张后治愈。所有患儿阴茎勃起时无下弯,患儿家长对其术后阴茎体外观满意。结论通过预置精索外筋膜可增加唇黏膜的获取率,有效避免移植物挛缩的问题,可一次性完成尿道重建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