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华眼科杂志》2022,(6):460-460
患者女性, 41岁。因体检发现眼底异常, 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眼科。眼部检查:视力双眼均为1.0, 双眼前节未见异常;双眼眼底黄斑区多发大小和质地均匀、黄色圆形玻璃膜疣样病变(精粹图片1)。双眼眼底自发荧光检查:黄斑区散在颗粒样弱自发荧光被环形强自发荧光包绕(精粹图片2)。双眼相干光层析成像术检查:黄斑区视网膜色素上皮多处突起, 其下方呈均匀中等信号(精粹图片3)。临床诊断:双眼大胶质玻璃膜疣。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 31岁。因双眼酸涩半年, 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3年前体检发现胰腺囊肿、肝囊肿、肾脏多发小囊肿。全身体检:内分泌科行基因测序, 结果为Von Hippel-Lindau(VHL)基因突变。眼部检查:矫正视力右眼为1.2, 左眼为1.2(双眼近视度数约为4.00 D);双眼眼压正常;双眼前节无明显异常;右眼底颞下视网膜1个红色团块样病灶, 可见滋养血管, 周围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和硬性渗出, 未累及黄斑区(精粹图片1中A), 左眼底未见异常。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检查:右眼颞下方早期可见视网膜血管瘤以及粗大扩张的视网膜动脉和引流静脉(精粹图片1中B);晚期渗漏, 颞下方瘤体周围可见无灌注区(精粹图片1中C)。临床诊断:VHL综合征;右眼视网膜毛细血管瘤;双眼屈光不正。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66岁.因右眼视力下降3d,于2012年7月25日来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就诊.9年前患左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高血压病史30年.眼部检查:视力右眼为0.05,左眼为手动;双眼眼压正常;双角膜清,前房中深,房水清,瞳孔圆,对光反应存在,晶状体轻度混浊;右眼视乳头边界清,色泽正常,视网膜动脉细,反光增强,黄斑区可见约3 PD大小的视网膜前出血,视乳头颞侧约1 PD处可见1个边界清晰、约1/5 PD大小的灰白色病灶,视网膜动脉分支从中穿过(精粹图片1中A);左眼视乳头边界清,色苍白,视网膜动脉细.2个月后复诊,右眼黄斑区出血明显吸收(精粹图片1中B).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显示出血区荧光遮蔽及一个孤立性视网膜动脉瘤(精粹图片1中C),随时间延长瘤体出现荧光渗漏(精粹图片1中D).诊断:右眼视网膜动脉瘤.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57岁。在长春爱尔眼科医院进行常规体检。既往身体健康,有磺胺类药物及青霉素过敏史。眼部检查:双眼视力均为1.0;眼压右眼为13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为12 mmHg;双眼眼前节正常;右眼底黄斑区不规则脱色素(精粹图片1),自发荧光图像显示黄斑区脱色素处低荧光,OCT检查图像见精粹图片2;左眼底正常。临床诊断:右眼黄斑区视网膜色素上皮下凹。  相似文献   

5.
玻璃膜疣     
患者女性,81岁.因左眼视物不清、变形1个月,于2010年7月15日来长春一诺眼科医院就诊.眼部检查:视力右眼为0.6,左眼为0.15,双眼前节基本正常;右眼黄斑区可见散在、孤立的玻璃膜疣,左眼眼底见精粹图片1.  相似文献   

6.
Stargardt病     
患者男性,15岁.因视力不良7年,于2007年10月13日来我院就诊.曾在外地就诊,诊断为"弱视",配镜治疗多年无效.无家族史,父母非近亲结婚.眼部检查:双眼矫正视力为0.1;双眼底表现见精粹图片1;双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表现见精粹图片2.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49岁。因左眼无痛性视力下降2年,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否认夜盲史及类似家族史。全身体检未见明显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为0.8,左眼为手动,均无法矫正;眼压正常;双眼轻度皮质性白内障,前节未见其他明显异常;双眼底情况见精粹图片1。超广角扫描激光眼底镜检查情况见精粹图片2。眼底自发荧光检查情况见精粹图片3。诊断:双眼色素性静脉旁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左眼黄斑受累)。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 48岁。因双眼视力下降、流泪2年, 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眼科。否认全身疾病史、眼部外伤史或手术史。眼部检查:双眼矫正视力均为0.6;眼压右眼为14 mmHg(1 mmHg=0.133 kPa), 左眼为15 mmHg;双眼角膜上皮层及浅基质层散在颗粒状、斑片状灰白色混浊(精粹图片1)。活体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双眼角膜上皮及浅基质内可见片状高反光沉积物(精粹图片2)。临床诊断:双眼Ⅱ型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56岁.因右眼视力下降1年就诊.既往患高血压病、冠心病十余年.眼部检查:右眼最佳矫正视力为0.1;晶状体轻度混浊,眼前节其他检查无明显异常;眼底视乳头颜色、边界正常,黄斑区灰黄色隆起,周围有大量渗出,视网膜动静脉分支伸入病变区(精粹图片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吲哚氰绿脉络膜血管造影检查及相干光断层成像术检查情况见精粹图片2~4.诊断:右眼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  相似文献   

10.
《中华眼科杂志》2022,(7):541-541
患者女性, 24岁。因双眼视物模糊和变形6 d, 于沧州市中心医院眼科就诊。眼部检查:裸眼视力右眼为0.1, 左眼为0.02;矫正视力右眼为0.6(-4.50 D), 左眼为0.3(-3.25 D);双眼前节未见异常。超广角彩色眼底图像示双眼底后极部视网膜呈薄纱样改变, 周边视网膜可见界限相对清楚的环形;炫彩眼底图像示双眼黄斑区劈裂呈放射状类圆形;相干光层析成像术检查情况见精粹图片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检查示黄斑中心凹呈窗样荧光无渗漏。临床诊断:双眼视网膜劈裂伴黄斑板层裂孔。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 37岁。因常规检查眼底发现双眼血管走行异常, 就诊于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眼科。糖尿病病史5年。眼部检查:双眼视力均为1.0, 眼压右眼为16 mmHg(1 mmHg=0.133 kPa), 右眼为17 mmHg;双眼前节未见异常;双眼视盘颜色正常, 边界清晰, 黄斑中心凹反光可见, 右眼眼底颞上方动脉和静脉紧密缠绕走行, 左眼眼底颞上方动脉和静脉松散缠绕走行(精粹图片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检查情况见精粹图片2。临床诊断:双眼先天性视网膜动脉与静脉异常缠绕。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19岁.发现面部出现红斑2年余,视力减退2个月余.有发热史,在内科行全身体检,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眼部检查:视力右眼为0.6,左眼为1.0;双眼外眼正常,前房、瞳孔均正常,晶状体透明;双眼底情况见精粹图片1和2.眼科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眼底病变.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性,19岁.发现面部出现红斑2年余,视力减退2个月余.有发热史,在内科行全身体检,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眼部检查:视力右眼为0.6,左眼为1.0;双眼外眼正常,前房、瞳孔均正常,晶状体透明;双眼底情况见精粹图片1和2.眼科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眼底病变.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19岁.发现面部出现红斑2年余,视力减退2个月余.有发热史,在内科行全身体检,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眼部检查:视力右眼为0.6,左眼为1.0;双眼外眼正常,前房、瞳孔均正常,晶状体透明;双眼底情况见精粹图片1和2.眼科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眼底病变.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19岁.发现面部出现红斑2年余,视力减退2个月余.有发热史,在内科行全身体检,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眼部检查:视力右眼为0.6,左眼为1.0;双眼外眼正常,前房、瞳孔均正常,晶状体透明;双眼底情况见精粹图片1和2.眼科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眼底病变.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19岁.发现面部出现红斑2年余,视力减退2个月余.有发热史,在内科行全身体检,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眼部检查:视力右眼为0.6,左眼为1.0;双眼外眼正常,前房、瞳孔均正常,晶状体透明;双眼底情况见精粹图片1和2.眼科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眼底病变.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19岁.发现面部出现红斑2年余,视力减退2个月余.有发热史,在内科行全身体检,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眼部检查:视力右眼为0.6,左眼为1.0;双眼外眼正常,前房、瞳孔均正常,晶状体透明;双眼底情况见精粹图片1和2.眼科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眼底病变.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19岁.发现面部出现红斑2年余,视力减退2个月余.有发热史,在内科行全身体检,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眼部检查:视力右眼为0.6,左眼为1.0;双眼外眼正常,前房、瞳孔均正常,晶状体透明;双眼底情况见精粹图片1和2.眼科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眼底病变.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19岁.发现面部出现红斑2年余,视力减退2个月余.有发热史,在内科行全身体检,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眼部检查:视力右眼为0.6,左眼为1.0;双眼外眼正常,前房、瞳孔均正常,晶状体透明;双眼底情况见精粹图片1和2.眼科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眼底病变.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19岁.发现面部出现红斑2年余,视力减退2个月余.有发热史,在内科行全身体检,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眼部检查:视力右眼为0.6,左眼为1.0;双眼外眼正常,前房、瞳孔均正常,晶状体透明;双眼底情况见精粹图片1和2.眼科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眼底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