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98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筛选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50例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行高频超声与SWE检查,比较两组高频超声参数值(包括豌豆骨水平和腕横纹上部两处正中神经直径,分别记D1、D2,横截面积分别记CSA1、CSA2),SWE参数值(豌豆骨水平与腕横纹上部正中神经弹性模量均值,分别记W、F,同义感兴趣区正中神经与指浅屈肌弹性模量均值比,记为FRatio);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高频超声与SWE参数单独与联合检查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效能。结果:腕管综合征组D1、CSA1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2、CSA2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腕管综合征组W、F、FRatio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D1、CSA1、W、F、FRatio检查对腕管综合征诊断的AUC分别为0.698、0.772、0.773、0.719、0.702,联合检查的AUC为0.864,联合检查的灵敏度与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评价腕管综合征病因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经电生理检查诊断或手术证实腕管综合征的患者,首先对腕管进行灰阶超声检查,观察腕管内正中神经的位置、走向,神经受压情况、神经束结构、神经外膜回声以及神经周围结构的异常,横切面扫查腕管及正中神经时观察正中神经横截面情况、测量豌豆骨平面正中神经的横截面积以及观察神经周围结构的异常;应用能量多普勒超声以观察正中神经及腕管内其他结构的血流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患侧腕和无症状侧腕豌豆骨平面正中神经横截面面积的差异。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豌豆骨平面正中神经的横截面面积的诊断价值并找出最佳的诊断界值。 结果腕管综合征患者63例,共95侧腕。腕管综合征患者高频超声表现为腕管内正中神经的卡压近端肿胀、增粗,神经束结构模糊,神经外膜增厚。能量多普勒超声显示正中神经内血流信号增加。患侧腕与无症状侧腕的豌豆骨平面正中神经横截面面积比较[(15.91±5.95)mm2 vs(8.71±1.62)m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1,P<0.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946,截断值为10.5 mm2时,敏感度为89.5%,特异度为83.9%。高频超声诊断为特发性腕管综合征者73侧腕(76.8%,73/95),可明确诊断病因的共22侧腕(23.2%,22/95),其中13侧腕(13.7%,13/95)为腕管内屈肌腱腱鞘炎,1侧腕(1.1%,1/95)为腕管内屈肌腱腱鞘积液,2侧腕(2.1%,2/95)为腕管内腱鞘囊肿,1侧腕(1.1%,1/95)为腕管内实性肿块,2侧腕(2.1%,2/95)为腕管内指浅屈肌肌腹过低,2侧腕(2.1%,2/95)为正中神经高位分叉伴永存正中动脉,1侧腕(1.1%,1/95)为桡骨远端术后瘢痕压迫正中神经。 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评估腕管综合征病因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模态超声在腕管综合征(CTS)患者正中神经(MN)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以及超声和神经电生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27例中度CTS和30例重度CTS患者腕管内MN行高频二维超声、微血流成像(SMI)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检查,测量豌豆骨水平MN横截面积(CSA)、SMI异常血流检出率、卡压部位杨氏模量(E);同时记录MN指-腕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等电生理指标。另测量57例患者健侧腕管内MN的CSA、E作为对照。比较对照组与CTS组、中度组与重度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以及超声和神经电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CTS组正中神经CSA分别为(0.09±0.01)cm2、(0.17±0.06)cm2;E分别为(49.69±24.98)kPa、(97.03±21.22)kPa, CSA、E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和重度组正中神经CSA分别为(0.14±0.04)cm2、(0.19±0.07)cm2;SMI异常血流检出率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腕管段正中血管神经束解剖变异的检测价值及其在腕管综合征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00例健康志愿者的1000只手腕部腕管结构及前臂行高频超声检查,记录腕管段正中神经分叉、永存正中动、静脉的位置及分布,测量腕管段永存正中动、静脉的直径,于豌豆骨水平测量正中神经的横截面积。结果①共检出正中神经分叉者34例(41处),检出率4.1%,且均分为两支,其桡侧支横截面积均大于尺侧支[(0.075±0.015)cm2vs.(0.023±0.005)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例单侧正中神经分叉者分叉侧两分支横截面积之和与健侧同一位置横截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共检出永存正中动脉者15例(20处),检出率2.0%;永存正中动脉直径0.04~0.19 cm,平均(0.11±0.04)cm,其中13例伴有永存正中静脉,检出率1.3%;③在34例正中神经分叉和15例永存正中动脉阳性者中,正中神经分叉合并永存正中动脉者均为16处,占比为3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50,P=0.003)。结论高频超声可以清晰显示正常成人腕管段正中血管神经束的解剖变异,有助于临床医师准确诊断腕管综合征,具有较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高频超声获取正中神经的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正常值并探讨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临床诊断不同的外周神经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00例健康志愿者沿正中神经行程进行高频超声观察,依次测量7个位点的CSA[腕横纹、腕管入口(豌豆骨)、腕管出口(钩骨)、腕横纹上6cm、正中神经穿出旋前圆肌处(前臂近端)、肱骨内髁上4cm、肱骨中点],每个位点重复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并进行CSA与身高、体重的相关性分析。结果高频超声下正常人正中神经呈筛网状低回声图像,横截面在不同部位分别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三角形。正中神经在前述7个位点的CSA依次为(8.67±1.24)mm2、(8.68±1.22)mm2、(8.56±1.25)mm2、(7.11±1.33)mm2、(7.08±1.21)mm2、(9.38±1.28)mm2、(9.48±1.28)mm2;左右上肢之间比较C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中神经在腕横纹上6cm、肱骨内髁上4cm、肱骨中点处的CSA同年龄组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中神经在腕横纹处、腕管出入口、肱骨内髁上4cm处中老年人比青年人增粗;CSA与身高、体重有相关性。结论上肢正中神经基本全程可视,在不同部位的正常值及超声声像图略有差异。神经的CSA在上臂段最粗,腕管处次之,前臂段最细,与身高、体重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CTS)临床分型判定中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CTS的患者139例(139只手腕),按照《腕管综合征的临床分型与治疗方案》[1]分为轻中重三型,轻型保守治疗,中重型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行超声检查测量正中神经左右径、前后径及腕横韧带厚度,计算正中神经扁平率,且中重型与术中测量值对比,分析高频超声检查在临床诊断分型中的特异度及灵敏度。结果高频超声测量与术中测量正中神经左右径、前后径及腕横韧带厚度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从临床分型上看,中重型各项指标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中重型与轻型患者指标具有明显差异。结论通过与术中对比,高频超声测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高频超声检查是量化腕管综合征临床分型的良好检测手段,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很大帮助,豌豆骨截面正中神经扁平率可作为区分临床分型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对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25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临床疑诊35例腕管综合征和22例尺神经卡压患者为病变组,超声探查正中神经豌豆骨水平横断面积及其前后径(D1)、钩骨勾水平前后径(D2)、钩骨勾水平远端前后径(D3),肘部尺神经横断面积,计算D1与D2差值(D),D3与D2差值(d),将病变组超声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进行比较。结果超声可显示正中神经、尺神经卡压后的形态变化,病变组正中神经横断面积、D、d及尺神经横断面积均大于对照组(P0.03)。与术中所见比较,超声诊断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准确率分别为97.9%、95.4%。结论超声能有效诊断腕管综合征和肘管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腕管综合征(CTS)的超声检查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临床确诊腕管综合征患者146例(共180只手腕)为病例组,健康志愿者64例(共128只手腕)为对照组,采用超声测量两组腕管钩骨钩截面和豌豆骨截面正中神经的左右径、前后径和腕横韧带厚度,计算正中神经扁平率;采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检测两组的正中神经弹性模量。结果 CTS组与对照组比较,钩骨钩截面正中神经扁平率、豌豆骨截面正中神经扁平率、钩骨钩截面腕横韧带厚度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诊断指标灵敏度分别为:86.5%、93.5%、95.0%,特异度分别为:73.0%、65.0%、92.0%;正中神经WEmean、FEmean、FRatio CTS组的弹性成像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CTS组正中神经硬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钩骨钩截面正中神经扁平率及腕横韧带厚度诊断价值较高,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可以定性和定量评估组织的硬度,二者结合,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多参数诊断腕管综合征(CTS)的效能研究。方法选取我院CTS患者25例(CTS组,共28个异常手腕)和同期健康志愿者15例(对照组,共30个正常手腕)。常规二维超声观察其腕管水平及以上正中神经走行、内部回声、粗细情况,同时测量腕管入口水平正中神经的横截面积(CSA1)、旋前方肌水平正中神经的横截面积(CSA2),计算面积差(ΔCSA)和面积比(WFR);CDFI观察正中神经内血流信号的情况;运动试验测量腕管入口水平腕关节屈曲时正中神经的运动形变系数(MDC)和压缩时正中神经的压缩形变系数(CDC)。比较对照组与CTS组上述各超声参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上述超声各参数诊断CTS的截断点及其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CTS组28个异常手腕的正中神经超声表现:腕管入口水平及以上正中神经水肿增粗,回声减低,平行线样回声和网状结构模糊或消失;对照组与CTS组各超声参数(CSA1、ΔCSA、WFR、MDC、CD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SA1及ΔCSA诊断CTS的截断值分别为10.40 mm~2、3.95 mm~2,诊断CTS的特异性均较高,分别为93.3%、98.1%;WFR诊断CTS的截断值为1.95,诊断CTS的敏感性(96.4%)高于其他各超声参数,但特异性(60.0%)低于其他各超声参数;MDC及CDC诊断CTS的截断值分别1.45、0.95,MDC诊断CTS的敏感性(86.7%)高于CDC(67.9%),而CDC诊断CTS的特异性(99.8%)高于其他各超声参数。对照组30个正常手腕的正中神经内均未检出血流信号,而CTS组71.4%(20/28)异常手腕的正中神经内可检出血流信号。结论超声多参数可提高CTS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腕管综合征(CTS)中的应用价值,并进一步分析神经增粗与神经传导速度及病程的相关性,并证实高频超声在诊断CTS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0例健康志愿者及63例经临床和电生理检查确诊的CST进行高频超声腕管内正中神经的检查,并记录神经的横截面积(CSA),并作CSA与神经电生理及病程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腕管内正中神经的CSA为(8.60±2.25)mm^2,CST组CSA为(15.61±4.60)mm^2,两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CST组CSA与神经电生理(感觉传导速速)的相关系数为-0.74(P〈0.01),与CTS病程的相关系数为0.79(P〈0.01)。【结论】高频超声在CTS的诊断有重要应用价值,其可作为CTS及周围神经检查新的形态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韶关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韶关市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3~6年级学生中的489名留守儿童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6%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不同性别孤独感发生率无差异性,不同年龄及不同年级间孤独感发生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随年级增加,孤独感发生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5.970,P〈0.05)。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学习困难程度、父母教育方式、父母间关系和老师教育方式等因素显著相关(P〈0.01~0.05)。结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问题,老师和家长应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留守儿童,以减少其孤独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观察产科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TCB)报警预值的可靠性。方法132例产科新生儿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正常产组和剖宫产组各66例,新生儿均于产后第4天同一时间点应用KJ8000经皮测黄仪分别测量额、胸、腹、额胸、额胸腹TCB值,TCB〉12.9mg/dl者,取得亲属同意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胆红素(SB),对比分析不同部位TCB及其与sB值的差异。结果两组分别有17例或21例达到TCB报警预值。两组TCB或sB相同方法及相同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B不同部位对比,额部值最低、胸部值最高,且与其他部位同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B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P〉0.05),与不同部位TCB对比均以胸部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他部位TC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产与剖宫产新生儿术后sB对比差异无意义;TCB动态监测以胸部结果更接近SB。  相似文献   

18.
Physiatrists are a valuable resource in legal settings, where assessment of functional capacity to perform work and of future medical needs must be determined. Physiatrists help determine what future medical care is needed to restore and maintain an individual at the maximum level of life functio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use of a quality of life (QOL) rehabilitation model, rather than a medical model, for enhancing functional performance, modifying environments, and facilitating patient coping. We discuss use of the QOL model to describe and influence a patient's physical, psychological, cognitive, vocational/economic, and social/leisure domains.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江汉油田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护理提供者(护理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6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家庭护理提供者进行一般情况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QOLI-74)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家庭护理提供者各维度的主观生活满意度与其客观指标相关,但也与其需求、年龄、文化程度、与患者的关系有关。结论:客观状态是影响主观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同时应考虑护理者的需求、年龄、文化程度、与患者的关系对护理者主观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恶性血液病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提高其生活质量,以更好地配合患者治疗。方法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对8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配偶及正常对照组人群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配偶的GQOLI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维度得分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或P<0.05),其中女性配偶GQOLI总分及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维度得分较男性配偶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较正常人群下降,其中女性配偶生活质量下降更明显,需要积极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