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评价在社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法,于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社区举办了一系列有关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宣传活动,于教育前后分别随机抽样100例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比较教育前后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 健康教育后居民在艾滋病的损害系统、传播途径、潜伏期、感染者、造成艾滋病的行为、潜伏期时间、诊断方法、抗体定义、安全套作用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前掌握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人数为66例(66%),健康教育后为84例(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社区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把社区卫生服务与社会卫生服务、学校卫生服务等有机结合起来,才会取得更好的宣传和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在社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法,于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社区举办了一系列有关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宣传活动,于教育前后分别随机抽样100例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比较教育前后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健康教育后居民在艾滋病的损害系统、传播途径、潜伏期、感染者、造成艾滋病的行为、潜伏期时间、诊断方法、抗体定义、安全套作用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前掌握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人数为66例(66%),健康教育后为84例(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社区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把社区卫生服务与社会卫生服务、学校卫生服务等有机结合起来,才会取得更好的宣传和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金花街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国家课题广东省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设计的调查问卷,抽取金花街1210名居民进行调查。结果:1210名金花街居民对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即不戴安全套性交、输血、共用注射器吸毒回答正确的人数分别是1043、1095、1074,正确率是86.25%、90.5%、88.76%;而对共用牙刷、剃刀,感染的母亲生育小孩这两项回答正确人数是927,926,正确率是76.61%,76.36%;对共用座厕、一起吃饭、蚊虫叮咬这三项回答正确人数是531、647、286,正确率是43.88%、53.47%、23.64%。结论:本社区居民对常见艾滋病传播途径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较好,但还存在传播途径的误区,所以还需继续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蚌埠市一般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祥  沈雁 《淮海医药》2010,28(1):4-5
目的了解蚌埠市乡镇及城市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和相关态度的知晓情况,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于2007年7月对蚌埠市余庆街社区、同乐园社区、向前社区、小蚌埠镇、李楼乡、吴小街镇共600名居民进行艾滋病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城乡居民的总知晓率73.00%,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65.75%,城市居民79.51%,文化程度越高,艾滋病基础知识的知晓率越高。结论要继续加大尤其是农村居民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力度,消除歧视及恐惧;采用新闻、报刊与专题报道等群众乐意接受的宣传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和分析我市社区健康教育现状及需求,为调整适应新医改要求的我市社区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现场调查方法,对市区、郊区和西部农村各3个共9个社区(村)2700名居民以及各社区(村)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市健康教育所、区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进行调查.结果 珠海市社区健康教育网络较健全,由政府投资建设了遍布全市的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2个,农村卫生服务站131个,但健康教育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市区与农村工作开展不平衡;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59.3%,健康行为形成率为58.5%;居民最希望了解的是食品安全与营养卫生知识,最喜欢的传播方式是与医生直接交流.结论 珠海市社区健康教育工作需规范管理,加强落实,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网格化管理模式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意义.方法 本中心自2011年开始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比较网格化管理实施前、后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指标、慢性病管理指标和社区居民的满意度.结果 实行网格化管理后,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指标以及慢性病管理指标明显上升,社区居民的满意率明显提高.结论 通过网格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的质量,提高社区居民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全面了解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深入探索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为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健康教育政策调整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全市33个镇(街)道中,共随机抽取6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心/站),以入户调查、社区拦截调查、电话随访调查等方式调查15岁以上常住居民5588名,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录入,主要采用频数分析方法。结果本次调查发放问卷5822份,回收有效问卷5588份,有效率为95.98%,其中入户调查1405名(25.14%),社区拦截3863名(69.13%),电话调查320名(5.73%)。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3.23%,健康行为形成率为70.1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知晓率为44.61%。结论应继续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力度,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知晓率,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相关职能,促进居民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和行为方式,探索公众更加容易接受的宣传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 采用社区健康教育前后比较的方法,健康教育前随机抽取了288人进行问卷调查,健康教育后又随机抽取了1460人用同一份问卷进行调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健康教育后社区居民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健康教育促使更多居民宽容、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健康教育使社区居民更加注重自己经常使用的生活用品的专用性.大多数居民倾向于希望通过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获取艾滋病知识.结论 社区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健康教育提升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的认识,有利于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的态度及行为的转变.今后要更加注重利用大众传媒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并分析健康教育对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所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区域内的364位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这些居民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前后对健康知识知晓率的改变情况。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开展健康教育以后,社区居民对健康知识知晓率为53.2%,经过健康教育干预以后,社区居民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高达85.5%,后者显著地大于前者(P0.05)。结论:对社区居民积极地采取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居民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提高居民的防病与治病能力,有效地推动社区的和谐发展,确保我国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城市社区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潘传波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0):1209-1211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寻找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和有效方法。方法:随机抽取300名社区居民,现场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输入计算机,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社区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为63.43% ,对艾滋病的三种传播途径知晓率为86.40% ,基本认识知晓率为59.67% ,不传播艾滋病的途径知晓率为55.21% ,对感染者的态度正确率为45.81%。居民获得艾滋病知识主要喜欢的途径为电视、报纸、宣传挂图、医生。影响居民对感染者和病人态度的主要因素是“看起来健康的人可能会有艾滋病病毒”、“目前艾滋病不可以治愈”、“工作单位是否组织过艾滋病防治宣传”。结论:以电视、报纸、宣传图画、医务人员为主要载体,组织开展以艾滋病基本认识和不传播途径为重点的系统化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市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改变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不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汕头市濠江区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发病率、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的情况,发现和分析目前存在问题,改进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探索适合濠江区居民慢性病的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汕头市濠江区60岁以上体检人群4 035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血压测量.结果 高血压患者发病率2015年为60.08%,2016年为68.08%,2016年较2015年有所上升(P=1.498×10-7).调查对象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2015年为54.6%,2016年为53.9%;服药率2015年为51.6%,2016年为50.9%;血压控制率2015年为8.3%,2016年为8.5%;2015年与2016年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汕头市濠江区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而知晓率、服药率、血压控制率均偏低;今后需要汕头市濠江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该类人群进行科学管理,加强健康教育,普及慢病相关知识及健康的饮食和适宜的行为方式,降低老年人高血压发病率,提高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及相关的态度,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在山西省运城地区抽取农村居民进行调查。结果①共调查农村居民246人,其中男性141人,女性105人,平均年龄(42±13)岁,82.9%为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②调查发现农村居民对艾滋病3种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在70%左右,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错误率在13%左右。部分防治知识不了解其中含义,知晓率低;③农村居民目前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54.9%认为自己要与PLWHAS保持一定的距离;④当地居民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占82.5%,其次是报刊杂志、宣传资料和宣传栏;⑤影响因素分析发现,社会经历、健康状况、社交活动、保守、接受宣传情况以及从业状况影响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对非传播途径的错题得分、理智、文化程度、社交活动、防治总分、保守的个性影响农村居民对PLWHAS的态度。结论多种因素影响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和对PLWHAS的态度,未来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是要开展形式多样、易于农村居民理解接受的宣传活动,宣传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入细化,形式、内容、途径最佳结合,以加强农村居民的接受程度,同时引起更多人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顾利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220-221,224
目的通过对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知晓率、满意度调查,分析影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因素,提出改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建议。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方式,随机抽取800名社区居民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知晓率(康复项目52.22%)、满意度(基药种类72.24%、就医环境75.67%、设备配置76.05%、人员配置(78.58%)整体偏低。结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改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某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度与歧视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某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度和歧视现况,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某校大学生328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歧视等信息。结果328名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88.1%,其中基本知识知晓率为90.0%,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为99.1%,非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为87.7%,预防知识的知晓率较低,仅为81.4%。大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歧视普遍存在,有61.9%的人"不会购买感染者家生产的商品或副食品",47.9%的人会"关注感染者的一举一动,保持和他的距离"。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大学生非传播途径知识掌握越多,艾滋病相关歧视程度越低。结论某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应加强非传播途径知识与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的缺乏是导致艾滋病相关歧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州市海珠区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现状,为在该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4308名广州市海珠区中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4.9%,男生低于女生,高中生回答正确率高于初中生(P<0.05)。艾滋病传播途径认知正确率高于非传播途径。学生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为电视、宣传资料和报刊杂志等。结论在校中学生对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处于较低水平。学校应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教育,尤其是艾滋病非传播途径方面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佛山市顺德区不同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现状及态度,评价对不同人群进行健康干预的效果,为今后制定和调整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在社区、厂企、学校、强制戒毒所和娱乐场所,抽取部分人群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及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态度等内容的基线调查,随后通过发放宣传资料、集中上课、观看宣传短片、知识抢答等方式进行健康干预,干预后使用相同的问卷再次进行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结果参与基线调查并交回有效问卷2792人,65.5%的人认为艾滋病很可怕;41.9%的人认为艾滋病感染者不应该正常工作;35.10%的人因怕感染而不愿与艾滋病感染者握手或就餐;37.6%的人不知道在有关医疗机构可进行自愿免费检测;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75.4%~83.9%。参与干预并接受再次调查的共2603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提高至86.7%-97.4%,与基线调查结果差异有显著性(x5=131.60,P〈0.001)。结论不同人群通过干预都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采取合理的综合防控措施,提高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的知信行水平。  相似文献   

17.
张思平 《现代医药卫生》2014,(12):1805-1806
目的 了解湖南省醴陵市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现状,为进一步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 ,以该市农村行政村为单位进行抽样调查,调查范围涉及80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抽取10名村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其对艾滋病传播、预防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 该研究共调查800名农村居民,有效回收问卷791份,居民总知晓率为54.9%(434/791);其中男性总知晓率为57.8%(233/403),女性总知晓率为60.8%(201/388),男女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居民艾滋病总知晓率(69.4%,206/297)明显高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居民(46.2%,228/4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醴陵市农村居民艾滋病知晓程度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尤其低文化程度者,需要加大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病人培训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开展病人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调查问卷,由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专业人员对收治的病人人组前和人组时接受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后的知晓情况进行调查。所有资料录入Excle数据库,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371例病人,平均年龄为34a±s6.0a,其中男性335人(占90.3%)。入组前吸毒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不高,10个问题中回答正确率最高为59.8%,最低32.0%,其中知晓艾滋病3种传播途径的相对较高(56.1%-59.8%)。培训后知晓率明显提高,最高为100%,最低为72.0%,艾滋病3种传播途径知晓率提高到89.5%-100%。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病人在入组前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严重偏低,利用美沙酮维持治疗平台进行培训,是提高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降低艾滋病在高危人群中传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