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肝性脑病是以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降血氨是治疗肝性脑病的主要途径,而门冬氨酸鸟氨酸能显著降低肝衰竭患者血氨水平,缓解神经精神症状,是治疗肝性脑病的理想药物之一[1]。食醋保留灌肠可以酸化肠道,抑制有害菌生长,促进肠道内毒素排泄,从而减少氨的吸收,两者联用起到协同作用。我们通过临床观察,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乳果糖灌肠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肝性脑病效果。方法6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果糖保留灌肠联合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观察两组患者肝性脑病的改善时间、血氨水平、住院天数及住院间隔时间。结果观察组平均症状改善时间(15.2±9.8)h,对照组(26.2±15.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氨(40.2±25.3)μmol/L,较对照组血氨(86.4±22.7)μmol/L 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0.2±5.3)d,对照组(15.2±6.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间隔时间(30.2±5.6)d,对照组(20.2±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果糖灌肠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延长住院间隔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乳果糖联合食醋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采用护肝、抗肝昏迷、降酶、退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上乳果糖、食醋、生理盐水保留灌肠。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7.1%,对照组为47.1%,平均清醒时间观察组为2.8d,对照组为4.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果糖联合食醋保留灌肠在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将110例肝性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4例,治疗组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20 g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液30 ml保留灌肠,疗程均为10 d.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程度、计算能力、行为异常等的恢复,扑翼样震颤变化.治疗前后分别查空腹血氨和肝功能等.结果 两组血氨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且治疗组患者血氨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门冬氨酸鸟氨酸能有效降低肝性脑病患者的血氨水平,缓解各种精神神经症状,改善肝性脑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东莨菪碱对家兔急性实验性肝性脑病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为肝性脑病的临床药物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复制急性肝性脑病的动物模型,观察东莨菪碱对家兔抽搐情况、血氨变化以及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东莨菪碱治疗组家兔抽搐症状减轻,血氨降低,MDA含量降低,且可防止SOD减少(P〈0.01)。结论东莨菪碱有明显镇静、止痉作用,并有降血氨作用,对肝脏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具有部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纳络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肝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纳络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昏睡期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抗肝性脑病的基础上单用纳络酮或醒脑静;治疗组在常规抗肝性脑病基础上加用纳络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治疗前后检查血氨指标、神志转清时间,评价临床分期。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氨含量下降程度(76±5μmo]/L)、清醒时N(5.65±2.45h)、临床分期评价(有效率78%)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络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昏睡期肝性脑病较单独使用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静脉滴注联合复方大黄煎液保留灌肠对肝性脑病的治疗作用。方法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住院的51例肝性脑病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谷氨酸钠联合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组采用门冬氨酸鸟氨酸静脉滴注联合复方大黄煎液与乳果糖交替保留灌肠。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氨水平、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变化。结果治疗组平均清醒时间为(10.8±25.7)h,对照组为(29.5±31.2)h,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痊愈8例(29.6%),显效15例(55.6%),无效4例(14.8%),总有效率85.2%;对照组临床痊愈5例(20.8%),显效8例(33.3%),无效11例(45.8%),总有效率54.2%。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3,P〈0.01)。2组治疗后血氨较治疗前降低,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死亡2例(7.4%),对照组死亡6例(25.0%),均为已进展至慢性肝衰竭终末期、Child—PughC级患者。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静脉滴注联合复方大黄煎液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疗效较好,操作较简便,适宜基层医院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两种灌肠方法结合对缓解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症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30例肝硬化伴肝性脑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治疗,并采用白醋及生理盐水进行保留灌肠,对研究组患者进行保留灌肠前,先使用生理盐水对患者进行清洁灌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清醒时间、血氨及相应肝功能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7%,常规组为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清醒时间及肠内pH值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后,患者BA水平由治疗前的(135.26±13.14)μmol/L降低至(74.14±12.35)μmol/L,与治疗前及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经治疗后,患者ALT、AST、TBil、IL-6及PCT等指标分别降低至(45.62±4.11)u/L、(48.32±8.52)u/L、(35.18±5.41)μmol/L、(37.52±4.59)pg/mL及(5.41±3.25)pg/mL,与治疗前及常规组均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肝硬化伴有肝性脑病患者,与使用白醋及生理盐水进行保留灌肠前,先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洁灌肠,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体内血氨的浓度,对改善患者相应临床症状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重型肝炎或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静脉滴注,乳果糖口服液灌肠;对照组给予精氨酸注射液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灌肠,两组疗程均为7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指标及血氨水平,比较临床疗效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TBX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LT、TBil及血氨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P<0.01),差异显著.结论 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口服液对改善肝功能、治疗肝性脑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汤英 《北方药学》2018,15(4):48-49
目的:探讨大黄合剂保留灌肠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对早期肝性脑病患者肝功能及神志清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我院82例早期肝性脑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组,各41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大黄合剂保留灌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及神志清醒时间.结果:治疗前ALT、AST、TBi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LT、AST、TBil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清醒时间(20.39±2.37)h高于对照组(8.24±1.1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合剂保留灌肠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早期肝性脑病具有显著效果,可改善肝功能,加快神志清醒.  相似文献   

11.
邱春娟  吕肖锋  赵晶 《中国医药》2013,8(9):1246-1248
目的 观察抗氧化剂α硫辛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及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另从门诊体检中心选择30例健康人为健康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0.6 g/次,1次/d静脉滴注,疗程3周;健康组不采取任何治疗.分别测定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及健康组丙二醛(MDA)、血清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s)、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较健康组血浆MDA[(5.8 ±2.1)、(5.6±2.3) μmol/L比(3.8±0.9) μmol/L]、AOPPs[(69.4±10.9)、(69.2±11.1) μmol/L比(22.6±2.9) μmol/L]、24 h UAER[(274±33),(270±46) mg/24 h比(12 ±4) mg/24 h]明显升高,SOD[(47±4)、(47±4)U/ml比(74±4) U/ml]较健康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3周后MDA、AOPPs、SOD、24 h UAE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DA、AOPPs、24h UAER较治疗前下降[分别为:MDA为(2.7±1.9) μmol/L比(5.6±2.3) μmol/L,AOPPs为(61.7±12.6)μmol/L比(69.2±11.1) μmol/L],24 h UAER为(183±42) mg/24 h比(270±46) mg/24 h,SOD较治疗前[(52±4)U/ml比(47±4) U/ml]升高,治疗后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α硫辛酸能降低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硫辛酸联合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其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A组予缬沙坦80m∥次、每天1次口服;B组予缬沙坦80mg/次、每天1次口服,同时予硫辛酸每天600mg静脉滴注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24hUAER)、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丙二醛(MDA)、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治疗前A组24hUAER、SOD、MDA、GSH.PX、T.AOC分另U为(153.354-12.78)mg/d、(82.24±10.23)U/mL、(5.02±0.24)μmol/L、(71.58±9.22)U、(7.254-1.26)U/mL,治疗后分别为(128.85±11.62)mg/d、(83.04±10.36)U/mL、(4.98±0.23)I~mol/L、(72.24±9.18)U、(7.29±1.32)U/mL,其中治疗前后24hUA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85,P〈0.05)。治疗前B组24hUAER、SOD、MDA、GSH—PX、T-AOC分别为(153.18±12.65)mg/d、(82.25±10.24)U/mL、(5.0l-t-O.24)txmol/L、(71.60±9.21)U、(7.25±1.22)U/mL,治疗后分别为(106.54±10.82)mg/d、(91.35±11.53)U/mL、(4.21±0.18)izmol/L、(80.25±9.88)U、(8.76±1.70)U/mL,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57、2.523、2.748、2.652、2.644,均P〈0.05)。治疗后B组24hUAER、SOD、MDA、GSH—PX、T.AOC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17、2.444、2.633、2.579、2.525,均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缬沙坦可有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下调其氧化应激水平,效果优于单独应用缬沙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布拉氏酵母菌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108例新生儿黄疸病例按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变化,分析布拉氏酵母菌在治疗新生儿黄疸中的作用.结果 治疗后第3天血清胆红素水平对照组为(150.5±40.6)μmol/L,观察组为(127.8±48.5) μmol/L,两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5天血清胆红素水平对照组为(66.0土32.5)μmol/L,观察组为(42.0±26.2)μmol/L,两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平均(5.8±1.4)d,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平均(4.1±1.1)d,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在对胆红素的降低时间和降低程度上都优于对照组.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具有促进作用,其有利于胆红素的排泄,能够使患儿住院时间缩短,在临床上可用于新生儿黄疸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冠脉通胶囊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NO、MDA、SOD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口服,冠脉通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对照组30例口服速效救心丸每次5丸,每日3次、记录服药前后NO、MDA、SOD、心绞痛症状、心电图ST—T改变的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NO、SOD明显升高,MDA明显降低tNO由(23.52±2.60)umol/ml升高为(32.86±3.72)umol/ml。SOD由(70.11±11.24)u/L升高为(81.94±5.08)u/L,MDA由(18.32±2.02)um/ml降低为(10.21±133)um/ml;心绞痛总有效率92.65%,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68.54%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的时间由(80.56±14.52)min改善为(15.24±5.41)min。结论:冠脉通胶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疗效明显,能明显升高NO、SOD,明显降低MDA,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东莨菪碱对兔肝性脑病模型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垣芳  袁文丹  刘巍  崔勇 《中国药房》2010,(33):3103-3105
目的:研究东莨菪碱对兔肝性脑病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肝叶大部分切除术联合十二指肠注入复方氯化铵溶液的方法复制肝性脑病模型兔28只,于第2次注入复方氨化铵后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5%葡萄糖注射液),东莨菪碱组(0.015mg·kg-1)、复方谷氨酸钠组(0.5g·kg-1)及合用组(2药同剂量),进行一次性耳缘静脉给药后,观察各组兔给药后抽搐情况、存活时间和给药前与给药10min后的血氨水平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东莨菪碱组、复方谷氨酸钠组和合用组兔抽搐潜伏期和存活时间延长、抽搐持续时间缩短、血氨降低(P<0.05或P<0.01),其中合用组保护作用最显著。结论:东莨菪碱与复方谷氨酸钠合用对肝性脑病具有协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在临床上对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和胱抑素C (Cystatin C,Cys C)水平进行测定,并探讨两指标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我院自选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84例糖尿病患者的病例.参照患者临床尿清白蛋白(UAER)水平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86例)和糖尿病合并肾病组(98例),并选择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三组的Hcy、Cys C和UAER的水平进行测定和对比分析.结果 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的Hcy、Cys C和UAER水平分别为(22.48±2.42)μmol/L、(2.37±0.92) mg/L和(365.41±62.85) mg/24 h显著性的大于糖尿病无肾病患者(8.13±2.01)μmol/L、(1.01±0.62) rng/L和(36.47±10.26) mg/24 h和健康对照组(7.01±1.46)μmol/L、(0.91±0.59) mg/L和(29.41±8.58) mg/24 h,(P<0.05).而糖尿病无肾病患者的Hcy、Cys C和UAER水平略大于对照组患者,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的Hcy、Cys C和UAER成正相关性(r=0.281、0.312,P< 0.05).结论 Hcy和Cys C可作为临床诊断患者糖尿病状况的有效指标,联合使用能显著提升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昌  张莉  刘伟宁 《中国医药》2012,7(8):975-978
目的 观察葛根素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36例)葛根素注射液400 mg/d联合缬沙坦胶囊80 mg/d,1次/d;对照组(32例)单用缬沙坦治疗1次/d,14 d.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2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脂、血纤维蛋白原、血糖、尿素氯、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UAER均明显下降[研究组为(52±9)μg/min比(85±14)μg/min;对照组为(65±11)μg/min比(87± 15)μg/min,均P<0.01],且研究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尿素氮、血清肌酐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TC、TG、LDL-C、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分别为(3.2±1.1)mmol/L比(6.4±1.2)mmol/L、(1.8±0.8)mmol/L比(2.4±0.9)mmol/L、(2.0±0.7)mmol/L比(3.6±0.9)mmoL/L、(2.6±0.1)g/L比(4.1±0.3)g/L,P <0.05],HDL-C升高[(1.9±0.3)mmol/L比(0.7±0.2)mmol/L,均P<0.05],对照组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有改善[分别为(4.2±1.0)mmol/L比(6.4±1.1)mmol/L、(2.6±0.5)mmol/L比(3.6±1.7)mmol/L,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TC、TG、LDL-C、HDL-C、纤维蛋白原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丙二醛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研究组为(5.5±1.0)μg/L比(10.0±1.5)μg/L,对照组为(7.4±1.5)μ/L比(9.6±1.7)μg/L,均P<0.01],SOD均明显升高[研究组为(215±28)U/L比(110 ±21)U/L,对照组为(168±26)U/L比(111±25)U/L,P<0.01],且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葛根素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较好,可明显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晓玲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4):2109-2111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疗效.方法:将74例U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柳氮磺吡啶(SASP)口服加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治疗组38例采用SASP口服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结肠镜病理学改变,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两组UC患者血清TNF-α、IL-β含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结肠镜病理学改变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后血清TNF-α及IL-1水平分别(32.5±3.6)、(43.6±5.1)ng/L,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及IL-β水平分别为(22.3±3.1)、(33.4±3.8)ng/L(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UA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启升  李英芬  王晓红  高涛 《中国医药》2012,7(12):1530-153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44例,完全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和对照组,各72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再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30min内滴完,2次/d,连用14d。治疗后对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血浆纤维蛋白原(Fib)、PT、APTF、凝血酶时间(1Tr)、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依达拉奉组和对照组治疗后NDS比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5.3±4.7)分比(15.6±7.9)分、(8.74-5.6)分比(17.2±8.5)分,均P〈0.05]。2组治疗前后血浆Fib含量、PT、APq"Y、1-r、INR检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依达拉奉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5%(63/72)比45.8%(33/72),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SOD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136±18)U/m1比(149.4-25)U/ml,P〈0.05],依达拉奉组治疗后血清SOD水平高于治疗前[(157±26)U/ml比(150±22)U/ml,P〈0.05];治疗后依达拉奉组血清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治疗后血清丙二醛水平高于治疗前[(6.1±2.3)μmol/L比(5.6±2.0)μmol/L,P〈0.01],依达拉奉组治疗后血清丙二醛水平低于治疗前[(4.1±1.3)μmo]/L比(5.5±2.0)μmol/L,P〈0.01],治疗后依达拉奉组血清丙二醛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依达拉奉组中出现轻度转氨酶升高2例,尿素氮升高2例,经相应治疗,短期内均恢复正常。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较好,可清除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体内过多的丙二醛,对SOD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吴春艳  张智  刘子宸 《中国医药》2013,(12):1700-1702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油酸致急性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油酸组和葛根素干预组,各8只。通过静脉注射油酸建立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0.1ml/kg;油酸组:大鼠静脉注射油酸0.1ml/kg;葛根素干预组:大鼠在注射油酸前30min腹腔注射葛根素30mg/kg。光镜下观察大鼠肺组织形态学改变;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结果肺组织形态学变化提示葛根素干预组大鼠肺组织炎症反应较油酸组减轻。油酸组和葛概素干预组均较正常对照组大鼠血清中TNF—α含量增加、肺组织中SOD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分别为(41.7±3.4)、(19.0±1.3)ng/L比(5.8±0.8)ng/L;(78±6)、(93±7)U/mg比(113±9)U/mg;(11.89±0.64)、(7.87±0.81)μmol/g比(2.49±0.28)μmol/g](均P〈0.05);但葛根素干预组上述3项指标均优于油酸组(均P〈0.05)。结论葛根素对油酸致急性肺损伤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大鼠抗氧化能力、降低血清中TNF—α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