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彧 《中国当代医药》2013,(34):151-15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包括成立循证小组、提出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和应用等,观察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NIHSS、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前NIHSS、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NIHSS明显低于对照组,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脑梗死患者在低分子肝素与中药联合治疗并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0例脑梗死患者,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低分子肝素与中药联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的护理,对此分析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明显。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显著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明显,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护理后差异具有显蓍性(P〈0.01),通过治疗护理两组患者均有所恢复,治疗组患者痊愈率94.3%,对照组患者痊愈率到达71.4%,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O.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中药联合治疗早期脑梗死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且寄伞无副作用.存此治疗的甚础上讲行护王单干预.刚可以品著提高患者的痒俞率.佰得椎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可能机制。方法将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除常规治疗外,治疗组予以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以复方丹参注射液。观察急性脑梗死治疗过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变化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评分、巴氏指数(BI)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CSS评分、BI评分、MDA、SOD含量基本一致(均P〉0.05)。1个疗程后,CSS评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OD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通过调节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循环中MDA、SOD的浓度,从而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张良善 《中国药业》2013,(20):106-106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疗程2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估肢体功能,同时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估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2月,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FMA评分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促进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自由基清除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分别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7、14、30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第30天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时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第30天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9%和69.6%(P〈0.05)。结论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伤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奥扎格雷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邬秀丽  庄华  王国燕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8):2529-2530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评价奥扎格雷对脑梗死预后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奥扎格雷钠治疗组(30例)及常规治疗组(30例)。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血脂、血小板聚集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奥扎格雷组患者评分优于前者(P〈0.05),低密度脂蛋白和apoB降低作用增强(P〈0.05或P〈0.01)。奥扎格雷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也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作用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介入认知功能训练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介入认知功能训练,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认知功能水平、生活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后1、2、3周,两组的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1、2、3周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定向能力、专注度、语言能力、计算能力、推理判断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介入认知功能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早期功能锻炼对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及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将7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肢体康复锻炼,康复组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测评两组康复状况。结果治疗后各组FMA评分、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后治疗组FMA评分、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锻炼能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并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川芎嗪和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我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8例,2组均在发病后6—72h内给药,治疗组给予川芎嗪、巴曲酶治疗,对照组给予血栓通治疗,治疗前后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并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恢复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凝集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对照组仅高切、低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和巴曲酶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优于血栓通。  相似文献   

10.
丁苯酞对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OD和NSE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OD活性和NSE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丁苯酞治疗组,测定治疗前后血清SOD活性和NSE含量;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经丁苯酞治疗后,患者血清SOD活性为(95.49±9.40)NU/ml,NSE含量为(11.73±3.72)ng/m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3.25±3.27。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NSE含量明显降低(P〈0.05),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亦明显减低(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可升高中度急性脑梗死后患者血清SOD活性,有效降低血清NSE含量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试验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口服,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口服,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8.42%(P〈0.05);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平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用于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够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脂微球栽体制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治疗组前列地尔(35例)组和对照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病情程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在用药后第3、7和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Brather指数与治疗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法舒地尔比较,前列地尔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较早,且增幅明显。在用药后第7天和第14天两组增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日常生活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前列地尔对急性脑梗塞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双上肢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肌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实施早期双上肢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干预前后上肢:肌力及护理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CNS)、上肢功能(FMA)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肌力为0~1级的比例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2~3级和4~5级的比例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肌力为4~5级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CN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MA和MB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康复功能锻炼对促进患者术后患肢肌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2组均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发病14d内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基础上同时行康复治疗,对照组则在发病后15~30d内行康复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进行对比。结果2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观察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基础上给予其早期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运动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必存)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必存)30mg,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中,2次/d,静脉滴注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7d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d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必存)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脑梗死近期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莉娟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6):2410-2412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急性脑梗死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29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空腹Hcy,并以此结果将患者分为Hcy升高者为观察组和正常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及脑梗死的复发情况进行追踪观察。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入院时、发病14d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发病后30d、180d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能力评分显著低于正常组,1年内脑梗死的复发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高Hcy血症对脑梗死患者的恢复存在不良影响,并且使复发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给予相似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干预后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认知功能评分分别与本组治疗前同样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三七总皂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熙鸣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9):1691-1692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iN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PNS组和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CRP变化及进行中国卒中评分(CSS)。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PNS组血清CRP水平(14.8±5.3mg/L)明显低于对照组(16.5±5.9mg/L)(P〈0.05);CSS评分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NS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改善缺损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9.
人血白蛋白与纳络酮联合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血白蛋白与纳络酮联合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7月至2009年5月本院36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治疗组应用人血白蛋白与纳络酮联合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脱水降颅压及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和奥拉西坦治疗。评价两组治疗前、治疗后7,14,21,28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后14d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降低;治疗后28d,治疗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有效率分别为44.4%和27.7%(P〈0.01),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有效率分别为61%和27.7%(P〈0.01)。不增加不良反应。结论人血白蛋白与纳络酮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薛玉峰  黎敏  王志敏 《中国医药》2013,8(10):1403-1404
目的探讨丁基苯酞联合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对近期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5例脑梗死病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羟乙基淀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基苯酞及法舒地尔。治疗14d后观察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3%)明显高于对照组(63.6%)(P〈0.01)。2组治疗14d后,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5.2±1.4)分比(15.8±3.8)分;对照组:(9.4±2.5)分比(15.1±3.4)分;均P〈0.05],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86±17)分比(45±15)分;对照组:(70±19)分比(46±15)分;均P〈0.05],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丁基苯酞联合法舒地尔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