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肾脏损害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140例住院并确诊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于外院给予的治疗,对这些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51例患儿发现有肾脏损害(36.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导致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是胃肠道出血和反复性皮肤紫癜(P〈0.05)。结论:胃肠道出血和反复性紫癜是过敏性紫癜导致肾脏损害的关键因素。因此,出现这两种表现的患儿应严密观察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就儿童过敏性紫癜多项临床症状表现与紫癜性肾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在患儿的患病年龄、反复发病时间长短、皮表皮疹分布大小及有无消化道症状表现四个方面,分别对紫癜性肾炎组患儿和非紫癜性肾炎组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汇总与统计分析。结果紫癜性肾炎组与非肾炎组相比较,其发病年龄更年长、皮疹泛布面积更大、反复发病持续时间更长、有更为明显的消化道症状,(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年龄偏大、紫癜反复发作长于4周、发生较大范围皮疹和有消化道临床症状与是否发生紫癜性肾炎相关,为患儿发生HSPN临床上的较危险因素,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寻求过敏性紫癜的病因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过敏性紫癜患儿,特别是腹型过敏性紫癜及反复发作过敏性紫癜患儿及健康儿童行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对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病例随机分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常规组予常规治疗,均随访,并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特别是腹型及反复发作患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实验组复发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过敏性紫癜的发病诱因之一,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尤其反复发作及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行幽门螺杆菌检测、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可降低过敏性紫癜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弱视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8例单眼儿童弱视临床资料,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儿童弱视治疗效果与患儿的年龄、病程、家长文化程度、弱视类型、教师参与、室内照明、患儿治疗依从性、注视性质及弱视程度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儿童弱视治疗效果与年龄[P=0.002,95%CI(2.149~9.462)],家长文化程度P:0.009,95%CI(1.600~26.752)],弱视类型[P=0.012,95%CI(0.160~0.769)],教师参与有关[P=0.001,95%CI(0.022~0.342)]及治疗依从性有关[P=0.031,95%CI(0.096~1.261)1。结论影响儿童弱视治疗的不利因素有年龄偏大,家长相关知识缺乏及形觉剥夺性弱视,而教师的良好参与及患儿治疗的高依从性可提升弱视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无病生存白血病儿童生存质量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无病生存白血病儿童113例为观察组,选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儿童113例为对照组。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测定表体系对2组儿童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模式分析影响无病生存白血病儿童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无病生存白血病儿童在生理、情感、社交以及学校功能上均低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理功能:(69±13)分比(86-1-9)分,情感功能:(79±10)分比(86士7)分,社交功能:(76±10)分比(89±8)分,学校功能:(77±10)分比(88±8)分,均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经过放射治疗[比值比(OR)=3.456,95%置信区间(CI):0.853—9.234]、有中度以上疼痛(OR=3.212,95%CI:0.345—8.234)、总住院时间〉3个月(OR=1.234,95%CI:0.453—10.232)、疾病反复发作(OR=1.234,95%CI:0.456—11.232)是影响白血病儿童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无病生存白血病儿童生存质量较差,其中放射治疗、中度以上疼痛、住院时间、反复发作是导致患儿生存质量下降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典型临床症状,并分析讨论患儿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接收并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54例,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得出结果与结论。结果据相关资料显示,我院接收并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主要表现是腹型、关节型、皮肤型以及混合型,其中腹型所占比例最大,男女构成比具有统计学意义,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联合百苓胶囊治疗组患儿总缓解率为100%,单纯抗生素、脱敏治疗患儿总缓解率为88.89%。结论反复性皮疹和腹型是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危险因素,但是反复性皮疹是最危险影响因素,在临床治疗中激素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较非激素治疗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杨华琴 《海峡药学》2013,(7):157-158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孟鲁司特联合小剂量IgG(丙种球蛋白)对于反复发作的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8例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紫癜儿童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孟鲁司特组、联合治疗组。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孟鲁司特组、联合治疗组再给予孟鲁司特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3组患儿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及随访1年的复发率。结果常规治疗组、孟鲁司特组、联合治疗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77.8%、94.4%、97.2%,复发率分别为25.0%、27.8%、2.8%;孟鲁司特组、联合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而联合治疗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小剂量孟鲁司特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能够显著提高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疗效,而丙种球蛋白能有效降低复发率,两者联合应用对于反复发作的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儿童紫癜性肾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09年2月至12月收治的40例儿童紫癜性肾炎患儿情况,研究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根据调查分析和临床相关检验及观察发现,儿童紫癜性肾炎患儿与其发病季节、地域、年龄、性别、病因、含肝素、紫癜发生情况等都密切相关。结论儿童紫癜性肾炎的发生与部分因素相关,关节并发症、紫癜反复发作为儿童紫癜性肾炎的危险因素;而含肝素的治疗方案有利于避免儿童紫癜性肾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儿童过敏性紫癜的饮食控制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霞 《黑龙江医药》2011,24(6):1031-1032
目的:观察饮食控制对过敏性紫癜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40例5-12岁的患儿分为两组。A组给予严格程序化饮食控制,B组仅为一般饮食禁忌,对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复发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A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快,复发率低,住院时间短。结论:饮食控制对过敏性紫癜患儿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对患儿及家长的饮食控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的相关影响因素,寻找预测PE的方法,为预防PE提供依据。方法对PE患者228例(PE组)和正常妊娠230例(对照组)孕妇进行相关因素调查,建立预测PE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并使用ROC曲线评估预测效果。结果(1)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PE组的年龄≥30岁、孕检〈3次、水肿、尿蛋白阳性、高血压家族史、孕前体重指数(BMI)≥24kg/m2的构成比显著高于对照组。(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水肿(OR=6.209)、高血压家族史(OR=5.334)、孕前BMI(OR=4.165)与PE的发生独立相关,PE预报概率(P)=1/[1+EXP(1.913~1.826水肿-1.674高血压家族史-1.427孕前BMI)]。(3)模型预测P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95%CI:0.794-0.869),大于水肿0.727(95%CI:0.680~0.774)、高血压家族史0.689(95%CI:0.640~0.738)和孕前BM10.646(95%CI:0.595~0.696)中任一因素,P〈0.05,当P=0.529时,模型预测P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750、0.739,而水肿、高血压家族史和孕前BMI预测PE的敏感性分别为0.693、0.575和0.474,特异性分别是0.761、0.804和0.861。结论水肿、高血压家族史和孕前BMI是预警PE的重要指标,以此建立的模型对PE的预测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复发与幽门螺杆菌感染(Helicobacter pylori,Hp)的关系。方法根据过敏性紫癜是否反复发作,将7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做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有无Hp感染。结果两组患者Hp阳性者总例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伴消化道症状者Hp阳性例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伴消化道症状者Hp阳性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可能是过敏性紫癜发病的诱发因素之一,对反复发作或伴明显胃肠道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者可考虑进行Hp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Hp感染,防止过敏性紫癜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的6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儿童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辅以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泮托拉唑1~2次/天,10~20毫克/次,静脉点滴,然后将两组腹型过敏性紫癜儿童患儿进行比较。结果儿童患儿发病的年龄也大都在3~12岁,对患儿进行泮托拉唑治疗后有明显效果。结论对腹痛性质的患儿进行泮托拉唑注射,能有效缓解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腹痛症状,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人微小病毒 B19是一种单链 DNA病毒 ,1975年由Cossert首次发现 ,自 1981年 Pattison证实它是一种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体之后 ,与之相关的各种疾病的报道相继出现 ,有作者认为 B19病毒可引起传染性红斑、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危象、关节炎、紫癜等多种疾病 [1 ] 。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对 43例过敏性紫癜 ( H SP)患儿检测 B19-DNA ,探讨人微小病毒 B19感染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关系及临床特点。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43例患儿为 2 0 0 0年 10月至 2 0 0 1年 3月期间在山西省儿童医院的住院患儿 ,均为首次发病。其中男2 3例 ,女 2 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反复发作与慢性胃炎及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9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其中36例反复发作(≥3次/年)为反复发作组,其余54例作为对照组。在缓解期均进行胃内镜检查并取黏膜标本行HP检测。结果反复发作组,有慢性胃炎28例,HP阳性24例,胃溃疡2例。对照组54例,有慢性胃炎12例,HP阳性5例。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反复发作与慢性胃炎及HP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儿热性惊厥(FC)后继发癫痫(EP)的危险因素,以便早期干预,改善预后。方法 将1988~1998年住院的220例FC患儿,采用队列研究策略进行5~16年随访观察,收集其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总次数、发作体温、首次发作24h内次数、初发年龄、惊厥家族史、发作形式、发作类型、首次发作48h内脑电图、性别、原发病等随访资料。应用生存分析+COX回归作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220例FC继发EP16例,占7.27%。FC发作持续时间的Wald卡方值=4.328,P=0.037,B=-2.32,RR=0.793〈1,95%可信区间为0.638~0.987,其内不包含1,表明持续时间越短.发作EP的可能性越小,大约每缩短1min,发生EP的风险下降为以前的0.793倍;发作总次数的wald卡方值=10.646,P=0.001,B=0.500,RR:1.648〉1,95%可信区间为1.221~2.225,其内不包含1。表明发作次数越多,继发EP的可能性越大,大约每上升1次,继发EP的风险是以前的1.648倍;发作形式、惊厥家族史及临床类型的Wald卡方值分别是8.073、11.783和4.548,P分别是0.004、0.001和0.033,B分别是4.519、5.543和5.004,RR分别是91.710、255.547和148.980,均〉1,95%可信区间分别是4.062~2070.714、10.786~6054.410和1.499~14805.741,其内均不包含1。表明局灶性发作、有惊厥家族史和复杂型FC继发EP的风险分别是全身性发作、无惊厥家族史和简单型FC的91.710、255.547和148.980倍。结论 FC的发作持续时间长、发作总次数增多、局灶性发作、有惊厥家族史及复杂型FC是继发EP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李洁  陈娟红 《海峡药学》2014,(5):135-137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儿童过敏性紫癜药学监护的方法,为临床药学监护找准切入点。方法对1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治疗进行全程临床药学监护追踪,并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合理干预。结果临床药师提供的药学服务降低了患儿用药风险,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预期良好,愈后14个月内未出现病程反复。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患者病程药学监护,对提高疗效和用药安全,具有可行性,且存在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儿童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的相关因素,规范化防治儿童哮喘。方法对本科收治110例反复发作住院2次以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病因、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调查。结果儿童哮喘发作多于冬春季节(77.19%),诱因以呼吸道感染最多见,有家族史、个人过敏史、过敏体质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是儿童哮喘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而不规范化的激素治疗常导致重症发作(63.63%),严重损害肺功能。结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反复发作与季节、呼吸道感染、家族史、个人过敏史、过敏体质、规范化治疗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本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4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48例患儿的起病病因、临床症状、肾损害相关因素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在6~13岁有34例,发病时间多在9月~次年3月份。主要诱因为感染29例,占60.42%。皮肤紫癜是主要临床表现,可同时伴有胃肠道、关节及肾脏损害症状。结论过敏性紫癜首发症状以皮肤紫癜为主,少数病例以腹痛、关节痛为首发症状。皮肤紫癜出现在其他症状之后者易引起临床误诊。紫癜性肾炎是影响儿童过敏性紫癜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患儿与正常儿童血清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变化,探讨sICAM-1在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集6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及25例健康对照儿童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sICAM-1的水平。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清sICAM-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sICAM-1参与了过敏性紫癜血管炎症时血管内皮损伤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0.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IL-8、IL-12及TNF-α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2(IL-1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本研究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4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其中22例合并肾脏损害)以及30例正常健康儿童的血清IL-8、IL-12及TNF-α水平,分别比较急性期和缓解期以及有无合并肾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细胞因子水平;分析IL-8、IL-12与TNF-α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结果HSP患儿血清IL-8、IL-12与TNF-α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无肾损害HSP与紫癜性肾炎(HSPN)组血清IL培、IL-12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HSPN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高于无肾损害HSP组;HSP血清TNF-α水平与IL-8正相关(r=0.524P〈0.01)。HSP患儿血清TNF-α水平与IL-12正相关(r=0.670,P〈0.01)。结论细胞因子IL-8、IL-12及TNF-α可能参与HSP/HSPN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